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401章

作者:随遇而安

整体来说,这份草案很多方面已经有了基础的新中国司法制度雏形。

“你觉得怎么样?”

“我认为很不错。现在我们根据地在司法方面的情况是比较混乱的。因为没有完善的司法制度,也没有完善的司法机构,因此在地方很多案子的判罚糊里糊涂。有司法机构的地方,一些司法工作人员,对于法律问题完全是门外汉。更重要的是不少地方官员,很有一种包公的情节。一个个都很想当一回包公,所以越姐代厄,肆意的干涉司法。

主席点点头。

八路军革命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干部不够。

这是用不着忌讳的。

目前八路军根据地的司法机构的问题是比较严重的。最严重的就是司法干部不够,所以不少根据地要么是地方政府直接充当司法机构审理案子,要么就是从军队和地方抽调一些干部组建司法机构。

但这样匆忙成立的司法干部,可能在其他领域是合格的,但在司法领域完全是不合格的。

魏红军继续道:“草案是很好,但也有不少问题。想要在每个县都成立司法机构,我们根本没有足够的司法干部。同时我们的地方干部喜欢插手司法问题。这种事情每一个地方政府都存在。

“那你是怎么考虑的?”

“主席,我认为我们应该尽快的培养我们自己的司法干部。随着抗日形势的变化,我们的根据地一直在扩大。各种各样的案子会非常多。如果像现在这样放任不管,很多案子都会稀里糊涂。甚至地方干部当中不少人完全没有司法概念,动不动就给人扣上反革命的帽子。其实他们本身就没有真正去看过关于‘惩治反革命条例’。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司法机构,培养我们自己的司法干部是很紧迫的事情。中央应该建立一些培养司法干部的学校,培养我们自己的司法干部。与此同时,我建议我们的干部都必须要进行普法教育。我们军队的干部都知道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明白在军队这是谁也不能违背的铁律。那么在地方的这些干部,也必须要有铁律。那就是他们虽然是干部,但也不能违法,不能随意干涉司法机构的事情。我们的干部不能自己想当包青天,就对于那些地方上的案子完全是自己怎么想就怎么来,这对于我们根据地司法建设是非常不利的。除了我们的干部要进行普法教育,我们的老百姓也需要进行普法教育。现在我们根据地很多百姓,很容易就触犯根据地制定的一些法律。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懂法,没有人告诉他们现在根据地的法律。对于他们的违法,我们也不好处理。因为他们本身就不知道这些东西,正所谓不教而诛谓之虐。”

“都说魏红军同志爱学习,现在连‘论语”都看了?”

“主席,我没看过‘论语”。是我和一些同志们讨论的时候,有干部这么说的。后来我问了是什么意思,然后就记了下来。我认为这句话说的是非常好的。”

“好,好,只有学习才能够进步。”

主席连连点头。

虽然中央一直在强调,干部要学习,战士要学习。但真正如此主动的学习,还是少之又少。

“你刚刚说的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是要培养一批我们自己的革命司法干部。也要对干部和百姓都进行普法教育,让他们明白法律的重要性。”

“主席,关于反革命的问题,我认为中央要明确反革命的范围和惩罚。很多条例一定要清晰,稍微模糊的话,到了地方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反革命,条例必须要明确,这样各地司法机构才不会乱判案,子。可以严格按照反革命条例规定来审定反革命案子。现在地方上反革命案子太泛滥,就是因为缺之明确的反革命条例。是反革命要坚决镇压,但不属于反革命的案子,随意扣上反革命,会出现很多冤假错案。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是,目前我们根据地没有一个清晰的、完善的法律条款。所以很多案子,下面的干部找不到一个适合的法律条款去处理这些人,最后只能是当成反革命处理。中央应该尽快的制定和完善适应各个情况的法律条款。

下面很多干部面对一些问题无所适从。

其实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有些犯罪,没有一个适当的法律条款可以惩戒。你上面都没有明确这些案子适用哪些条例,你让下面的干部怎么办?下面的干部最后就用最常用的“反革命”来给人定罪。中央必须要对于法律条款进行明确。

你就算是有明确的法律条款,到了地方都会出现很多问题。更何况现在这样,八路军这边缺乏很多法律条例。甚至于新中国的“刑法”都要到三十年后才正式出现。

法律这个东西,永远是有比没有好。

第544章 重视

魏红军非常珍惜这一次和中央领导见面的机会。

因为以魏红军的级别,以后想要同时见到这么多中央领导还不知道是几年之后的事情。毕竟等结束延安的事情之后,魏红军还是要回到冀热察军区,继续抗日。等抗战结束,魏红军还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是被中央安排去东北,还是留在华北,又或者调到其他军区。反正以魏红军现在的情况,调动肯定是要听从中央的命令。不过不管是调到哪里,只要不是调到中央,那么未来几年魏红军会一直在战场。

这一下就是几年时间。

解放战争结束之后,也不知道是继续留在军队,还是要去地方,这些都是未知数。等离开延安,以后再想这样和中央领导面对面谈问题,是很困难的事情。

所以魏红军把自己在小册子上写下的东西都汇报。把这些年积累的问题,都一次性说了出来。魏红军不是天才,所以遇到事情都会记录下来。

自己仔细研究,找一个办法。但有些东西,魏红军自己也解决不了。这样的问题魏红军都记录有时间就跟杨全武,乃至于聂帅他们请教。但有些问题太大,不是军分区、军区能够解决的事情。甚至关系到解放之后的事情。这种问题魏红军都记在笔记上。上这一次一次性跟这些中央领导都提出来。

主席他们听得也是很认真。

甚至他们还把魏红军提的问题记下来。因为有些问题,中央领导也没有考虑过。魏红军提出的问题,魏红军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路,给了中央领导很大的启发。

主席偶尔插话,但对于魏红军的话听得非常仔细。

也已经开始考虑在中央党校的课程上,是不是应该加进去关于工业的课程。还有在延安是不是应该组建一个专门的司法学校,专门的工业学校。

虽然现在八路军干部奇缺。

但为了长远考虑,克服暂时的一些困难,培养未来新中国所需要的干部也是可以的。

魏红军当然不知道主席现在的想法,只是把自己的想法一股脑的说出来。不管魏红军的建议,中央领导同意还是不同意,都让中央领导对于魏红军印象还是可以的。

最后主席还留下魏红军一起吃饭。

“小魏,你老家是闽西哪里?家里还有什么人?”

魏红军在晋察冀军区是大人物。

但是在中央领导这里,目前党内比魏红军资历深、级别高的那真是一抓一大把。所以主席虽然知道魏红军是出身闽西的老红军,但魏红军更具体的情况却不是很清楚。

“主席,我老家在福建龙岩,我就是在龙岩先参加罗仁发同志组建的龙门赤卫队,然后龙门赤卫队编入红四军第四纵队。母亲在我还小的时候就去世,叔叔赤卫队伏击保安团的时候牺牲,大哥在四次反围剿牺牲,二哥和两个堂哥都在五次反围剿的时候牺牲。部队离开苏区的时候,家里还有老父亲和弟弟。有个堂弟在长征途中部队被打散,未有消息。”

魏红军回答。

其实魏红军是不抱希望的。

国军攻入苏区之后,可是公开喊出“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人要换种”这种口号。像魏红军家里这种出来三名红军的,估计很难逃过苏区的屠杀。

不说自己父亲和弟弟,包括那个在长征当中被打散的堂弟,应该都不在这个人世。

主席叹口气。

苏区沦陷之后苏区的情况是可以想象的。魏红军的老家龙岩,是闽西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也是中央苏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在这里主席可是打了非常漂亮的仗。

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三打龙岩。

而魏红军所在的赤卫队,也是配合红四军进行了三打龙岩的战斗。正是三打龙岩的成功,闽西苏区初步成立。

中央苏区可是主席一手开辟的。

对于苏区的感情很深。

所以道:“我们有愧于苏区人民。”

“主席,我们家往上数几代都是贫农,只能是种地主家的地。直到红军来了之后,我们家第一次有了士地。当时我们家分土地,家里人激动地一晚上都没有睡觉。因为对于我们家来说是开天辟地的事情。我和两个哥哥,还有叔叔、两个堂哥一个堂弟参加红军,就是为了保卫革命果实。

“我们一定要革命胜利,建立一个耕者有其田的新中国,才能够对得起苏区人民的支持。

说起苏区,主席心情有些低落。

旁边的伍豪看到气氛有些凝重,换了话题道:“小魏,今年几岁了?

“马上就是28岁。”

“28岁,几年党龄?”

“11年党龄。32年的时候入党的。

“那是老党员了。结婚了没有?”

“这几年一直在敌后打仗,还没来得及结婚。”

魏红军倒不是说要当不近女色的和尚。

只是这几年八纵工作繁忙。而且一直在敌后发展,随时都要面临日伪军的扫荡。更重要的是分配到八纵的女干部不多。青年学生分配到八纵的,女学生也是少数。因此魏红军这些年下来没有结婚。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部队整天都在打仗。

娶了媳妇,也无法安稳的老婆孩子热炕头。既然如此,何必着急结婚。等抗战结束,解放战争最艰难的时间过去,到时候有大把的安稳时间。

到时候结婚也不晚。

毕竟魏红军年轻。部队现在多少三十多岁的干部都没有结婚,魏红军还不到三十岁并不着急。

总司令听到魏红军还没有结婚,笑着道:“这可不行啊。魏红军同志,革命生产两不误,你这个冀热察军区代政委不结婚,你让下面的干部怎么结婚。”

“朱老总这话说得对。小魏,你是符合结婚条件的。你要是不结婚,你们军区那些干部怎么结婚。”

“主席、朱总司令,我没结婚,但我们军区干部的结婚报告,只要是符合条件,政治部审核合格的,我都是批准了的。

魏红军连忙解释。

主席也从原来的情绪当中走了出来。

道:“小魏,革命重要,个人生活也重要。你这一次来延安,正好有时间。顺便解决一下自己的个人问题。你要是害羞,要不就让陈运同志给你介绍。”

魏红军挠挠头。

有些脸红道:“主席,我是想着时局安稳些,在解决我的个人问题。之前一直在打仗,需要跟部队行军,没时间考虑这些。我想等抗战胜利,再成家也不晚。

“哈哈哈。”

魏红军在延安是再次出名。

因为主席他们和魏红军一谈,就谈了五个多小时。中央这些领导都是很忙的,特别是现在正在进行整风运动。而且中央正在筹备七大,工作很忙。

本来历史上在七大会议之前,中央是召开了长达11个月的六届七中会议。不过历史上之所以召开六届七中会议,其实就是因为当时的情况不适合直接召开七大。

六届七中会议更像是一次七大的筹备会议。虽,然延安整风进行了有段时间,但并没有完全肃清党内的一些其他思想。特别是整风运动虽然对于留苏派打击很大,但并没有从组织程序上对他们进行打击。所以中央才召开了六届七中会议,统一党内的思想,更是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个决议对于留苏派才是真正毁灭性的打击。中央在这个基础上召开了七大,才有了后来团结的会议。

但相比起历史上,现在的条件成熟很多。一个是八路军实力大大增强,不用担心召开七大会议影响前线的战斗。另外一个是中央的情况目前非常稳定。

历史上主席是通过联合党内各方势力,又经过几年的整风运动,最后奠定了真正的党内核心地位。然后又召开了六届七中会议,统一了党内思想,才有了七大会议。但现在这个时空不一样。

晋察冀这个“模范根据地”的强势崛起,直接从实践上鼎力支持了主席的战略观点。结果延安整风运动非常顺利,留苏派之前的所谓“一切为了抗战”、“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观点被完全击碎。可以说留苏派在这方面的较量上被主席完全碾压。

留苏派和一些信奉留苏派观点的干部,在这场较量当中输的是一塌糊涂。党内的中高级干部,对于留苏派可以说是非常失望。觉得这个苏联取经回来的钦差大臣,根本不懂得啥是革命,啥是打仗。

对于主席想要清算苏区时期的路线问题,党内干部也开始支持。

主席的威信就是在八路军一场场的胜仗当中奠定。

可以说随着八路军在华北压制了日伪军之后,主席在党内拥有了无与伦比的声望。这段时间的整风运动当中,铁一般的事实让留苏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因此中央最后决定的是直接召开筹备已久的七大会议。

所以现在中央工作很繁忙。

可是主席和中央主要领导人竟然和魏红军足足谈了五个多小时。

最后还留下魏红军吃饭。

这完全是那些军区领导人才能够得到的待遇。

可以说以前魏红军是党内后起之秀,八路军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那么现在魏红军在大家眼中的地位就完全不一样。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后起之秀,而是被中央领导看重的党内干部。

不过对于魏红军来说,生活并没有多少变化。

和主席他们谈了话之后,依旧是跟之前一样,去党校上课,然后下地干几个小时农活,还会参加晋察冀干部团整风运动。

第545章 延安生活

不过现在的整风运动倒是好了不少。

因为主席很快召开了政治局会议。政治局会议之后,主席代表政治局批示,晋察冀分局、晋察冀军区的工作虽然有些小瑕疵,有些小错误,但晋察冀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成绩是第一位的。聂荣真同志有些错误,但这些错误只是工作上的失误。聂荣真同志在晋察冀的工作是值得肯定的,聂荣真同志对于抗战有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