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418章

作者:随遇而安

再说杨全武是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级别就高于其他军区司令员。如果真的组建这种部队,在晋察冀舍杨全武其谁。这是杨全武很直白的想法。

魏红军摇头道:“老首长,不可能是你。除非这支部队全都是你带出来的。要不然你这么得罪人,怎么可能是你。就说说我们现在晋察冀二级军区的这些司令员、政委,都跟你关系不好,他们都反对,到时候怎么可能是你。

魏红军是真的为杨全武考虑。

自己这位老首长,有能力、有魄力。能带兵打仗,能训练部队,还能够开辟根据地、建设根据地。战略眼光也非常出色,整个晋察冀来说都没有几个人能够相比。可以说真的是一等一的,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军。

甚至在晋察冀这么多干部当中,杨全武相比起其他那些干部,虽然级别高,但真的有最朴素的情怀。解放之后多少干部开始高高在上,以功臣自居,开始瞧不起老百姓。

但在这方面杨全武始终没有腐化堕落。后来重新复出之后,他的生活也一直是很朴素。以至于九十年代大下岗的时候,杨全武很是不理解的说,我们八路军向来都是领着老百姓走的,现在怎么有困难了,就把老百姓往外推,不管他们死活呢?

也正因为杨全武这种情怀,杨全武去世之后晋察冀这边的老百姓爬山涉水去北京送葬。当时自发的去北京给杨全武送葬的晋察冀百姓就有上万人之多。后来八宝山工作人员都说过,自从伍豪同志之后,八宝山就没有来过这么多吊的群众。杨全武去世十多年时间当中,他在八宝山的墓地永远是最热闹的。因为杨全武非常受手底下指战员和晋察冀百姓的爱戴。

所以魏红军是真的很佩服杨全武。

但他就是得罪人太多。

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磨难。

魏红军是真的为杨全武好。杨全武是魏红军的老领导,在晋察翼一起革命七年时间。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已经不是普通的那种上下级的关系。

虽然杨全武以前得罪人多。

但杨全武出身好,投身革命时间早,双一干部,红一师政委出身。只要从现在开始稍微学会团结,以后也会好很多。

杨全武笑了笑。

拍了拍魏红军的肩膀道:“红军,我知道你是什么意思。”

杨全武是聪明人。

开始没有完全明白,但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明白魏红军的意思。

“红军,你说我杨全武是一个合格的党员,合格的革命者吗?

“老首长,你要不是一名合格的党员,合格的革命者,那我们这些人又算什么?

“那就好。”

杨全武笑笑。

道:“你说的我都懂。但我要是改了我这脾气,那我还是杨全武吗?”

“可杨全武摇头。

道:“红军,你今天跟我说这些话,我很高兴。我这个人狗脾气是改不了的。我要是改了,那就不是我了。我那个时候年轻,不懂的团结。现在是不想安抚,也不想团结,因为没那个功夫,也没那个想法。我们军区这么大的摊子,我需要的是从上到下要如臂使指。有些人和我想法不一样,要么我说服他,要么他离开。不过你不要学我。我们现,在打仗的规模越来越大,很多之前跟你一起的战友,有些人就会不适应新的情况。到时候你要好好安抚他们,团结他们,给他们一些能让他们发挥作用的位置。好了,回去吧。

“好吧。”

“别想太多。我杨全武能够走到现在,靠的就是成绩,以后也会是如此。

第564章 合作

晋察冀会议足足开了三天。

给下面各个军区部署了最新的计划。其实就是1944年7月开始到1945年7月的一年工作计划。计划是晋察冀军区要全面反攻,除了几个重要大城市之外,其他地方都要拿下。把日军困在几个大城市当中,彻底断了他们的后勤,最后逼降日军。

这次的会议看起来很简单,但影响是很大的。

和当年的“易县会议”一样。

都是直接从战略层面进行调整。战略的改变直接影响的就是战术的改变,影响的就是各个军区工作目标、工作方式的改变。

中央既然判断中国的抗战要进入战略反攻阶段,那么下面的各个军区就要为反攻作战做准备。

之前各个军区的主要战略战术就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平原游击战,说白了就是分兵游击。

但这是战略相持阶段的战略战术。

想要转入战略反攻阶段,各个军区必须要组建野战军。部队的作战模式就会改变。各个军区要开始打造正规野战部队,这不是那么容易的。

毕竟你要让习惯游击战的部队,槟弃以前游击战的方式,开始适应新的战术。不过这对于晋察翼军区来说问题不是很大。因为晋察冀军区从1943年就开始做了这方面的准备。

已经开始组建野战部队。

反正这一次会议对于大家都是很大的鼓舞。从战略相持,走向了战略反攻,抗战的胜利还能有多远?

会议结束之后,冀热察军区和冀热辽军区的主要干部在蓟县开会。

讨论的是如何合作歼灭热河的日伪军。

以及进军东北的计划。

双方谈的很友好。和冀中军区和冀鲁军区那边,杨全武和黄勇日常顶牛来说,冀热察军区和冀热辽军区这边没有那么多冲突。

首先一个就是,王秋云、魏红军都是邓国的老部下。

虽然历史上没什么太深厚的私人交情,但毕竟是出自一个系统。而且这几年双方合作也愉快。虽然现在的王秋云和魏红军级别上来了,但邓国怎么说都是老领导。导所以不会在一些问题上斤斤计较。

邓国也是一样。

他和王秋云、魏红军老领导杨全武关系不好。

但他是不会因为自己和杨全武的关系,就和王秋云、魏红军他们闹矛盾。邓国没有那么小心眼。

因此双方在很多问题上,都比较融洽。

在如何歼灭热河日军的问题上,很快达成了一致。双方联合彻底断了热河日军和其他地方日军之间的联系。包括东北的关东军,河北的华北方面军。

然后开始讨论进军东北的事情。

“我们冀热辽军区负责沈阳南面,你们负责沈阳北面。

“老领导,你们准备从哪里进入东北?”

“除了山海关,我们能够进入东北当然是朝阳。只要我们能够在朝阳立柱脚,那么后面的事情就简单很多。”

邓国毫不犹豫的指了指朝阳。

朝阳的地理位置是真的很重要。在古代朝阳就是现在山海关的地位,是连接东北和华北最重要的通道。后来山海关成为辽西走廊最重要的关之后,朝阳的地位才下降很多。

但目前来说,朝阳对于冀热辽军区进入东北是最重要的一个地方。

因为山海关这边日伪军不少。

反而是朝阳这边,目前归属热河,日伪军数量反而少很多。只要控制朝阳,往南可以进攻锦州,直接掐断辽西走廊。部队前后夹击可以拿下山海关。

往东就能够直接威胁沈阳。

魏红军也只是问问。

因为这个能够猜到。

不过邓国开口道:“我其实有事情想求你们两个人。

“老领导,哪有什么求不求的。你有什么事情直接说,只要是我们能够做到的,我们绝对不推辞。”

邓国听到魏红军的话,忍不住笑笑。

在邓国看来,魏红军这小子和杨全武是一模一样。看魏红军,就像是看到杨全武一样。都是占便宜是一个顶两,想要占他们的便宜,那就非常困难。只不过相比起杨全武来说,魏红军圆滑很多。

看看魏红军说的。

话说的很漂亮,但却给自己留有余地。

当然邓国本人也不是吃素的,占便宜的事情做的多了去了。他和杨全武不合,并不仅仅是因为当年分家的原因,更多的是两个人都是差不多的性格。在晋察冀军区,杨全武和邓国关系最差,但两,个人却最像。不管是作战风格,还是平时的行事风格,都非常想象。

可以说在晋察冀军区,下面这些二级军区领导人当中,就数杨全武和邓华是全面型的干部,军政全优。其他郭田民司令员、黄勇司令员,那都是能打仗的战将。但是在政工方面,差了杨全武和邓华不是一星半点。

可是邓国和杨全武太相像,所以反而关系不好。但表面上的关系差,里面却有一些慢相惜。

所以邓国反而很欣赏魏红军这种。

邓国道:“你们之前不是从朝阳、阜新带来了一批工人,组建了一个工人团。

“是。”

魏红军点头。

工人团是冀热察军区利用从阜新救回来的煤矿工人组建的部队。工人团组建已经有一年的时间,现在是特务第二旅下面的一个团,一直在热河跟日伪军作战。

邓国看着王秋云、魏红军道:“你们把工人团给我们冀热辽军区如何?

“老领导,你这是?”

魏红军看向了邓国。

邓国没有任何的隐满道:“我们准备在朝阳阜新一带发展新的根据地。不过这里毕竟是陌生的地方,我们需要一些熟悉这里的当地干部。我知道你们工人团大部分人都是阜新一带的工人,正适合,作为先锋部队进入朝阳、阜新一带。你们冀热察军区以后是往北发展,走的是通辽。工人团在我们冀热辽军区作用更大。

魏红军微微点头。

工人团在冀热辽军区的确是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但魏红军只是点头,并没有回答。

邓国笑笑。

心中大骂杨全武,看看你带出来的兵,跟你一样狡猬。现在不开口,其实就是等着自己这边出价。其实邓国完全可以给晋察冀军区打一份报告。

可是如果那样,就会影响两个军区之间的关系。

邓国知道,别看王秋云和魏红军两个人一口一个老领导,好像对自己很尊重。但真要是侵犯他们的利益,双方立马就会翻脸。毕竟他们两个人在中央苏区时候的直接老领导是杨德志,跟着杨德志好几年。后来到了陕西之后,就一直在杨全武手底下。

和自己没有多少私人交情。

所以邓国很痛快,道:“作为回报,我们冀热辽军区给冀热察军区解决一万件冬装。”

魏红军眼睛一亮。

不过还是挠头道:“老领导,我们的工人团武器装备非常好。轻重机枪、迫击炮、掷弹筒、五〇小炮,不比一般的主力团差。而且工人团是2300人的大团。最近东北那边逃出来的工人不少,我们军区之前还商量,要把工人团扩编为工人旅。

邓国心中好笑。

魏红军这小子说谎话一点不带脸红的。工人团虽然是主力团,但在冀热察军区属于是靠后的主力团。魏红军一句话这个工人团重要性就大大增加。

不过邓国倒是没怪魏红军。

魏红军他们赤手空拳,打下了察哈尔。如果不是这样精打细算,怎么可能有现在的翼热察军区。

所以邓国伸出了三根手指头。

“三万件。”

“好。”

邓国痛快,魏红军也很痛快。

虽然工人团是2000多人的大团,但邓国都开口了,这个肯定是要答应的。毕竟工人团虽然不错,但翼热察军区也不是说没有工人团就不行的地步。工人团在冀热察军区的地位没有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