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现在日军主要防备苏军,他们应该是为了防备我们和苏军两面夹击。”
夏侯文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
表示119师团的目的。
“你的意思是说,119师团过来只是为了防备我们大部队和苏军两面夹击他们?是为了保护通辽到白城这条线?而不是真的要和我们作战。
“是。”
魏红军看着地图,想了一会慢慢的点了点头。
突然之间魏红军很是得意。
这应该就是自己来到这个时空的变化。
强横的关东军,现在也到了收缩战线的地步。
夏侯文说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关东军对于关内的八路军也是有一些畏惧的。或者说认为关内八路军的战斗力已经很强,已经到了威胁关东军的地步。
当然这里面有苏军的贡献,但也表明八路军是真的强大很多。以至于关东军都要派遣一个师团,专门构筑一条防线,阻止八路军北上。
以前的关东军哪里会担心八路军。
看到八路军根据地就去扫荡。最早的时候,日军都是以一个中队、一个大队为单位扫荡八路军根据地。后来八路军强大了之后,开始以两三个独立大队,或者是野战联队为单位扫荡八路军根据地。
那个时候日军是完全不把八路军放在眼里。
但现在他们开始担心八路军参与日军和苏军之间的战斗。
“那你的意思是,只要我们不过线,119师团是不会动。
“是。我认为只要我们不往北打过去,不去影响日军在北面的防线,那么关东军主力部队也不会乱动。因为关东军主力部队抽调太多,所以现在的关东军部队战斗力急剧下滑。他们防备苏军都已经是捉禁见时,没有实力来扫荡我们的根据地。他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构筑防线,阻止我们北上。”
夏候文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你刚才说,和伪警察、蒙古地主武装交过手?他们具体的战斗力如何?我们这些年和伪军也频频交手。他们的战斗力大致在什么级别上?”
“很差。我们进入奈曼旗之后,主要是和伪警察,以及蒙古这边的一些地主武装交手。不仅战斗力差,战斗意志也差。他们的战斗力比原来我们打击的伪蒙军、伪满军实力都差了很多。
夏侯文汇报道:“开始的时候,我们人少,占领一些乡镇农村。伪警备队、伪警察也会出来扫荡我们。不过几次作战之后,他们被我们打的比较狼,之后就缩进去,不再管我们在农村的发展。我们一个排的部队,就能够摔着他们一两百人。还有目前奈曼旗县城那边驻扎的是伪满步兵第二师,1800人左右。之前也派部队和我们打过仗,被我们狠狠地捧了一顿,俘虏了三百多人。之后他们就一直没有派部队出来,龟缩在县城当中。我最近一直在准备,把奈曼旗县城拿下,灭这支伪满步兵第二师。
夏侯文说这个很是轻松。
实在是因为东北支队来到奈曼旗之后,和伪满军、伪警察、地主武装打仗之后,发现这些武装的战斗力太差。几乎是一捕就破。
所以夏侯文都开始准备攻下县城。至于县城内一千多的伪满军,夏候文根本不在意。
“周围是什么情况?”
“情况都差不多。通辽这边除了日军119师团和伪满军部队之外,最多的是伪警察。政委,你不看不知道,一了解就大吃一惊。这边的伪警察数量惊人,从县城到乡镇各种警察机构多如牛毛。那些警察机构到处都有,密密麻麻,几乎每一个乡镇都有伪警察所。县城的伪警察局不说,乡镇那些伪警察所,很多都有四五十名伪警察。甚至一些重要的农村,他们都会设立伪警察所。整个通辽地区的伪警察,我估计不下四千人,或者应该更多。除了伪警察之外,有很多地主武装。日本人拉拢蒙古地主,允许他们保留一定的武装。所以部队在通辽开辟根据地,最大的敌人就是这些密密麻麻的伪警察机构和地主武装。
魏红军点点头。
日本人毕竟统治东北十多年时间。
在这里有非常完善的伪政府机构,以及庞大的伪警察队伍。整个东北估计有几十万伪警察。日本人在东北就是靠着这些伪警察,保证东北的治安,维持对于东北的统治。
可能一些伪警察看来,他们只是为了糊口,找一个饭碗。
但正是因为这些伪警察的存在,才让关东军可以控制住东北。如果没有这么多的伪警察,关东军虽然兵力多,但大部分都分兵防守苏军。并没有足够的兵力可以控制东北。
现在也是如此。
八路军要在东北开辟根据地,最大的障碍就是这些伪警察。
伪警察数量太多,机构多如牛毛。八路军部队只要在东北做什么动作,这些伪警察就能够得到消息。就算是打不过八路军部队,他们也能够把消息传递给日军。
“夏侯候文同志,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党中央已经决定全力支持我们的东北战略,要求我们大胆进入东北,在东北开辟和发展抗日根据地。聂司令员已经找我谈过话,表示会全力支持我们。要人有人,要武器有武器,要弹药有弹药。所以我这一次过来,就是想听听你的想法。你来奈曼旗也有一个多月时间,应该对于通辽比我们更了解。所以我们想听听,你想怎么推进工作。
第575章 夏侯文的建议
“政委,真的会全力支持吗?”
“嗯。”
魏红军点头。
道:“党中央已经确定了东北战略,以后中央和军区会持续的支持东北战略。党中央这一次决定往东北发展,和我递上去的报告也有一些关系。我的报告就是关于东北战略的。我的目标是当日本投降的时候,我们能够控制长春以南地区。
“长春以南地区?”
夏侯文看着地图深吸一口气。
魏红军的野心真的很大。
如果东北是以长春为中心,那么长春到山海关,那是五六百公里的距离。通辽到东北东部地区,那更是七百多公里。也就是说魏红军想要控制的东北地区是,南北五六百公里,东西七百多公里。
这是多大的一个地盘。
魏红军看夏侯文在考虑,接着道:“当然,如果能够打下哈尔滨,那就更是好事情。不过这个我不想强求。相比起大城市,进军东北之后,我更希望开辟东北的农村根据地。我们八路军毕竟熟悉农村,在农村扎根发展,才是我们八路军的看家本领。大城市,能攻占当然是好事情。但如果拿不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只要我们控制了农村,那么我们早晚都能够拿下大城市。不过具体要怎么进行,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是。”
夏侯文肯定魏红军的想法。
道:“政委,那我就说了。
“畅所欲言。”
“政委,第一个问题就是干部不足的问题。目前我们手中的蒙古族干部太少,特别是合格的蒙古族干部就更少。可是通辽地区,包括周围地区蒙古部落很多。我们需要合格的蒙古族干部。我知道军区蒙古族干部少,但既然是中央都支持我们的东北战略,这个问题应该要解决。中央,还有绥远地区,聂司令员那边,应该有不少蒙古族干部。我希望能够在这方面支持我们。
“这没有问题。军区在张家口开办察哈尔蒙古干部学校培养的干部,这一次我带来了不少。目前在军区政治部学习一习段时间,也就一两个月之内会派到你们这里。
“太好了。”
夏侯文开辟察东根据地的时候,虽然也有一些蒙古部落。
但都是零星的部落。
而且当地的蒙古部落很多都已经汉化。
但通辽这边的蒙古部落,虽然也有不少汉化的,和汉人混居在一起的。但也有不少部落是和汉人泾渭分明的。想要做他们的工作,必须要有蒙古族干部。
“做蒙古部落的工作,有没有什么问题?”
“也有一些问题。通辽地区是蒙古族、汉族人数都多的地方。但这段时间我发现蒙古族干部和汉族干部之间彼此不信任,双方合作比较差。我仔细了解过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发现主要是因为很多蒙古族干部担心我们八路军控制通辽之后,蒙古族的地位会降低。
“地位降低?”
“是。”
夏侯文解释道:“日本人在通辽地区实行的政策是,抬高蒙古族的地位,打压汉族。当然也不全是这样。日本人主要是拉拢蒙古族上层,特别是蒙古地主。真正的蒙古族下层百姓其实跟广大的汉族百姓一样,都是被日伪军和蒙古地主压迫的对象。
但对于蒙古族百姓来说,虽然是受压迫的一方,但总是觉得自己现在地位还可以。可是一旦中国军队打进来,驱逐了日本人,蒙古族的地位会不会降低,以后这里就是汉族说了算。”
“普通人分不清什么是民族矛盾,什么是阶级矛盾。
“政委说的是。很多普通百姓混淆这种矛盾,所以很容易被人利用。包括我们发展的一些蒙古族干部,很多也是混了这方面矛盾,分不清这方面矛盾的区别。当然我们的一些汉族干部,在这方面做的也有问题。他们以当初根据地的政策,想要在通辽地区推下去,直接就得罪通辽地区不少蒙古地主的利益。所以他们就到处造谣,说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是蒙古族自己的国家,肯定以蒙古族为优先。可是一旦让中国军队打进来,那么以后就要受到汉人的压迫。这种谣言的破坏性非常大,直接影响我们在这个地区的土地工作。
魏红军点头。
明白在通地区建立根据地的困难。
明明是阶级矛盾,却被很多人利用为民族矛盾。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很容易被这种口号所煽动。说句不好听的话,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成立之后,蒙古部落有啥变化吗?蒙古普通百姓的生活更好了吗?其实都没有。他们的生活依旧困苦,依旧被蒙古地主剥削。
但他们不知道他们现在穷困的生活,其实就是,因为日本人和蒙古地主的压迫造成的。因为普通百姓都没有上过学,也分不清什么是阶级矛盾,什么是民族矛盾。他们很容易被一些毫无用处的虚无的口号煸动,最后引起民族矛盾。
这就是那些蒙古地主的想法。
明明不是一个利益体,他们靠着宣传民族矛盾,掩盖真正存在的阶级矛盾,想要把自己和蒙古族普通百姓绑在一起。
“采取什么措施没有?”
“目前双方工作方向不一样。汉族干部主要负责汉族聚集区的工作,蒙古族干部主要负责蒙古部落的事情。现在大家工作比较忙,我想等过这段时间,大家工作不是很忙的时候解决这个问题。”
“你这个想法是不对的。”
魏红军摇头。
然后认真道:“夏侯文同志,你这个工作我还是要批评的。有矛盾不能回避,不能和稀泥,更不能拖延。就算一时之间无法解决,也不能随便回避矛盾。因为你就算是回避,矛盾也不会消失。相反如果不能及时的解决矛盾,那么矛盾会越来越大等到最后必须要解决的时候,就有可能大爆炸。蒙古族干部和汉族干部之间,现在看起来矛盾不是很大,因为不是在一起工作。但如果现在不解决,问题就会积累,最后会出现大事情。问题出来的时候,你就应该迅速解决这个问题。民族矛盾这个东西可不是小问题。一旦民族矛盾这个被跳起来,以后就很难平息下去。”
魏红军是真的很欣赏夏侯文。
所以该批评的时候就批评。批评完了之后,魏红军道:“日本人进入中国东北和蒙古地区,其中口号和政策就是以民族为借口。民族主义这个东西一旦蔓延开来,谁也控制不住。你要是放任这种现象,以后再想要弥补很困难。必须要在苗头出现的时候解决。告诉我们的干部,也要告诉通辽广大的蒙古族百姓和汉族百姓,天下穷人是一家。要让他们明白,目前的问题不是民族矛盾,而是阶级矛盾。是日本人和蒙古地主、汉族地主的压迫,才造成现在农村百姓的困苦局面。”
夏侯文点头,接受魏红军的批评。
两个人从1938年开始就一起革命。多年下来,魏红军也没少批评过夏侯文。夏侯文各方面问题处理的都很好,但有些时候对待干部,有和稀泥的倾向。
关于这一点魏红军对夏侯文批评过不少。
夏侯文立马道:“政委,我检讨。开始出现问题的时候,我只是以为双方不熟悉,因此也没有重视。但后来发现出了问题,我觉得目前还不影响工作。所以就想慢慢的解决。
“这种事情不能慢。”
魏红军想了想道:“你这个问题处理的不干脆,但关于调查研究方面很不错,准确的找到了矛盾的根源。这一点我要口头表扬一次。出现问题不可怕,只要我们一直保持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找出问题的原因,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会简单很多。
既然找到了问题出现在哪里,那么解决起来就不是那么困难。蒙古地主能够挑拨我们和蒙古普通百姓,挑拨蒙古族干部和汉族干部之间的矛盾。那我们也要反击,团结蒙古族上层人士当中的开明人士。坚决打击投靠日本人为虎作帐的蒙古地主,团结开明人士,孤立那些自作聪明的蒙古地主。哪些有可能团结,有可能拉拢的开明人士,你给我列出一个名单来。我亲自去和他们谈谈。
“是。”
对于魏红军的能力,夏侯文是很信服的。
这些年魏红军也表现出了足够的能力。
其实这也是山头出现的一个原因。
常年工作在一起,彼此之间会了解很多。特别是在这个艰难的年代,随时都有可能牺牲生命的年代。越是工作能力出色的干部,越是能够得到周围干部和下级干部的拥护和支持。
这就自然而然围绕着他形成一个山头。
就像是主席。
从井冈山开始,多少干部反对他,多少次从领导岗位离开。但就是凭借着出色的能力,硬是走到了党的核心位置。其他人不是没试过当党的领导人,可是都失败了。
最后大家发现,听主席的话,革命就一直走向胜利。不听主席的话,革命就会受到挫折。所以慢慢的大家都信服主席。在这种决策稍微错误,就会栖牲成百上千同志们的性命的战争年代,能力就是一切。
魏红军这边也是如此。
很多次的决策当中,魏红军都做到了成功。在八纵的发展历史上,在根据地发展历史上,魏红军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自然而然的原八纵的这些干部都信任魏红军的判断,信任魏红军的决策。
夏侯文也是一样。
现在魏红军一听到发生的事情,立马就开始想到办法。魏红军继续道:“还有,你把蒙古族干部和汉族干部都聚集起来。我跟他们重申我党的民族政策,跟他们好好地劳。这个东西就要敬开来说,不要遮遮掩掩。就算彼此之间有什么问题无法解决,但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畅所欲言的做法。我们一定要让我们的蒙古族干部和汉族干部之间的隔阅消除。要不然以后在通辽的工作是做不下去的。”
“好。”
第576章 大胆的出击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