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427章

作者:随遇而安

“这个问题我留下来专门处理。你接着说说开辟东北根据地的想法。

“是。”

夏侯文道:“现在除了蒙古族干部之外,其他干部也缺少。虽然军区支持了我们不少,但随着我们开辟的农村根据地越来越多,我们对于干部的需求就越多。”

魏红军点头。

这个魏红军可以理解。

魏红军当年发展八纵,开辟根据地,千部问题始终影响很大。现在夏侯文开辟通辽根据地,肯定也会碰到这个问题。所以魏红军道:“这方面你可以放心。中央要把抗大总校搬到晋察冀,就是知道未来东北会需要大量的干部。现在军区也大力支持,抗大二分校、晋察冀军政干部学校毕业的干部会给我们冀热察军区分配不少。我回去之后,会从冀热察军区抽调一批干部支持你们。

“那我就放心了。”

夏侯文顿了一下,道:“政委,我认为你在开辟东北根据地的问题上虽然很重视,但还是太保守,没能够跟上目前的形势。”

两个人认识这么多年,彼此都熟悉。

魏红军该批评夏侯文的时候从来不会和稀泥,夏候文提出意见的时候,也不会跟魏红军拐弯抹角。很直接的说魏红军在决策上是有问题的。

“保守?怎么说。”

魏红军的确是很意外。

魏红军的东北战略,在党内很多干部看来是比较激进的。就是在翼热察军区内部,也有不少干部认为现在进军东北没有多少必要。

可是夏侯文竟然说魏红军保守。

这是魏红军提出东北战略以来,第一个说魏红军保守的干部。部

“政委,现在的东北支队实力太弱小,承担不起开辟东北根据地的重任。其实现在的热河日伪军已经是瓮中之鳖,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留下那么多部队在热河,这完全是浪费。军区应该增强东北支队的实力。”

“仔细说说。”

魏红军很重视这些前线干部的想法。

因为魏红军一向不认为自己是多么厉害,多么聪明的人。自己能够走到现在的位置,一个是自己掌握历史大势,掌握八路军、解放军发展的历史。

魏红军每一次出台的政策,都是历史上八路军、解放军千锤百炼最后成功的政策。别人都说魏红军是一个很出色的政工干部。

但魏红军自己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顶多就是抄袭了历史上很多正确的,被历史证明了的政策,并不是魏红军本人有多厉害。

另外一个就是魏红军认为自己谦虚谨慎。

广泛的听取大家的意见。

就算和自己的观点不一致,魏红军也是仔细听他们的看法。对于决策也是慎之又慎。魏红军没有因为自己知道历史的发展脉络,就觉得自己比别人的见识高人一等。魏红军始终认为这是自己能够走到现在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所以听到夏侯文说自己保守,魏红军很想听听夏侯文的看法。

“政委,你看目前的情况。关东军看起来部队多,但手中的部队番号就非常有问题。以前我们熟悉的日军番号都已经不见了。通辽是119师团,往东继续过去就是长春。但长春也没有什么关东军主力部队。我这一个多月来也一直在关注关东军番号的情况。目前在长春周围有三个日军师团,分别是125师团、138师团、148师团。这些师团都是关东军主力部队抽调去了太平洋战场之后,今年刚刚组建的部队。他们都是关东军国境守备队,或者是那些师团抽调南下之后的留守人员,加上招募在东北的乡民组建的师团。这种新组建的师团战斗力也就跟我们碰到的那些警备师团,甚至可能还不如警备师团。”

关东军的情况,比历史上差了一大截。

历史上太平洋战场缺少兵力的时候,大本营率先抽调的是中国派遣军的部队。可是当晋察翼军区崛起之后,把华北方面军打的伤亡惨重。结果是进入1943年左右,华北方面军面对华北八路军已经是处于下风。

哪里还有部队可以抽调。

像26师团、历史上就被调到了菲律宾。可是现在的驻蒙军,哪里能调走26师团。没有了26师团,光是靠着115师团根本保不住大同。

不仅仅华北方面军如此。

华北方面军被压制之后,也影响了其他的一些战区。结果中国派派遣军无法跟历史上一样抽调部队去支援太平洋战场。

而且历史上关东军最困难的时候,又从中国派遣军这边抽调部队进入东北。就像是一直在湖北作战的39师团,历史上就调到了东北,驻扎在长春。

但现在的39师团,哪里能够调到东北。

华北方面军正在跟中国派遣军要求,希望39师团可以移防山东。因为山东八路军自从聚集起来之后,那真是横扫一片。特别是山东的伪军部队,一片一片的倒戈,让日军的压力迅速上升。

现在的山东八路军,甚至在济南、青岛这些地方开始活动。

大本营无法从中国派遣军抽调部队,所以只能是选择从关东军抽调部队。1943年、1944年关东军抽调的部队,比历史上足足多了七个师团。

而且为了稳住热河的局面,又抽调了29师团和71师团。

关东军哪里有那么多部队。

为了维持部队规模,关东军只能是扩编那些国境守备队、独立守备队这种部队。然后新成立大量的师团。如在长春一带的125师团、138师团、148师团这种部队,都是刚刚组建的师团。

这里面像148师团,成立还不到两个月时间。

连武器都有些不足。

就这么成立的部队,能有什么战斗力。

这样的部队,现在连八路军都瞧不起他们。要是日军没有飞机,现在的八路军主力部队,甚至敢跟这样的日军硬碰硬的打阵地战。

“政委,长春周围是一个很大的地方。南北四五百公里,东西四五百公里。这么大的地方,日军只有三个师团的主力部队。而且这三个师团的战斗力又这么差。现在的关东军,主力在防备苏军,其他部队也就保护东北大城市和交通线。其他地方都是伪满军、伪警察这些伪军维持。按照现在的情况。我判断只要我们不是和苏军夹击关东军,或者试图进攻东北大城市和重要交通线,那么关东军就不会对我们大打出手。现在这个时候对我们是最有利的时候。不要说我们开辟农村根据地,就是我们打下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东北县城,关东军的反应估计也不会太严重。”

“所以你的意思是,增加兵力?”

“是。”

夏侯文指了指地图道:“通辽这个地方很大甚至我调查过。通辽地区平原地带不少,耕地非常多。通辽地区的耕地比我们在察哈尔的根据地耕地都只多不少。只要我们不去进攻通辽城市,不去进攻白城,不去进攻119师团目前构筑的防御线。我相信119师团也不会主动过来和我们作战。这样的好机会怎么能够浪费。我认为军区应该组织强有力的部队,不仅拿下通辽的农村,应该把通辽那些县城也统统打下来。巩固通辽根据地几个月之后,明年春天部队应该大胆的进军双辽、彰武一带。然后组建小部队和工作队,跨过沈阳、四平、长春这条线,进入梅河口、通化一带。在这些地方开辟根据地。”

“东北铁路线纵横,日军在恨短时间之内就能够聚集兵力。

东北的交通在这个年代是非常好的。

东北叫得上名字的城市,基本上都有铁路。其实赤峰这边也有进入东北的铁路,只不过这条铁路翼热察军区目前用不上而已。

日军目前防备苏军的防线,很多也是沿着铁路修筑的。

除了最前线之外,后面还有齐齐哈尔、哈尔滨、牡丹江一线。再往后就是以长春、吉林、图们这条线,最后还可以退守到沈阳、大连、安东(丹东)一线。 这些地方都有铁路。

有了这么多条路,日军调动部队也方便。

“政委,日军铁路线是发达。在日军强大的时候,这么多的铁路线对他们围剿是有利的。但现在关东军战斗力急剧下滑,这个时候铁路线在发达也没有用。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兵力出来扫荡。一旦我们在东北建立根据地,日军想要扫荡,只能是拆东墙补西墙。到时候反而会出现战机。

魏红军没有立即表态。

而是看着地图。

难道自己真的保守了?

对于关东军还是存有一些畏惧?又或者自己陷入历史当中未能自拔?

不过进军东北,开辟东北根据地,魏红军不能瞎决策。因为东北对于八路军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地方,一旦决策失误,就会有很多好同志牺牲。

但夏侯文说的也是有道理的。

关东军的实力真的是下滑很多。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关东军仅有的一些主力部队目前都在国境线,防备苏军的进攻。虽然魏红军不想承认,但事实就是事实。

关东军最重视的敌人就是苏军。

没有苏军的牵制,八路军不要说是进入东北。

关东军部队如果涌入华北,那么整个华北的抗战局面都会颠倒。不过现实情况很明显。

苏军还没有进攻关东军,但已经给了关东军巨大的压力。

他们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这就给了八路军机会。

魏红军立马想到了冀热辽军区的司令员邓国。

这位可是军政全优的战将。现在中央和晋察翼都支持,他肯定不会选择小打小闹。

冀热辽军区估计会有不少部队进入东北。

魏红军点了点头。

不过魏红军还是谨慎道:“这个事情我要考虑一下。等我回去召开军区党委会,讨论一下这个事情。我先和我们的干部见见面,解决一下这里的问题。”

“是。”

第577章 民族问题

魏红军事情很多。

军区那边也有一堆事情要处理。

来奈曼旗,是因为组建通辽抗日根据地,是进军东北的大战略之一。所以才会亲自过来处理问题。很快夏侯文就召集了汉族和蒙古族干部。

魏红军看着这些干部的作为,心中已经是非常警惕。

因为汉族干部和蒙古族干部完全是泾渭分明。

进来的时候,双方之间也没有任何的交流。这种情况是非常不正常的。大家都在一个地方工作,彼此之间见面之后,怎么会一点交流都没有。

足以看出双方平时的关系。

但魏红军什么话也没说。

静静地等着大家进来。

大家坐下来之后,夏侯文道:“同志们,我们欢迎冀热察边区区委书记魏红军同志讲话。

“哗哗哗”

所有的干部立马都是鼓掌。

因为今天见面的主要就是地方干部,所以夏侯文介绍魏红军的时候是说冀热察边区区委书记。魏红军等他们鼓掌结束之后,笑着道:“同志们,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见面。我此次过来,看到奈曼旗这边的工作推行的如火如茶,心中很是高兴。短短一个来月时间当中,奈曼旗能有现在这么好的局面,和同志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你们是一支有战斗力的干部队伍。

“啪啪啪—

“当然,同志们,你们的工作也不是没有问题。通辽是汉族和蒙古族混居的地方,还有一些其他民族。我们需要大家通力协作,才能够击败日本帝国主义。但我听说,我们的汉族干部和蒙古族干部之间有矛盾?彼此之间不信任?我们是中共干部,讲究的就是民主集中制,讲究的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今天我来到这里,就是想要听听大家的想法。有什么问题,不要藏着掖着,大家畅所欲言。

我想听听到底有什么问题是无法解决,导致大家彼此之间无法合作?”

有些问题需要妥协。

但有些矛盾就需要单刀直入。入直面矛盾。

只有这样才能够彻底解决矛盾。当然这也和魏红军目前的地位有关系。某些问题基层干部无法解决,不是他们的能力不足,或者是他们不想解决问题。而是因为权限问题。

有些问题魏红军这个级别的干部可以说,可以解决。但下面的干部没有这样的权限说这种话,或者这样解决问题。因此上下沟通的通道必须要畅通。

下面出现的一些问题,基层干部没有权限解决,但他们因为在一线所以能够发现问题。上面的干部有权限解决问题,但因为远离一线工作,所以有些问题却无法直接发现。这个时候就需要下面的干部及时发现问题,然后把问题上报给上面的干部。上面的干部重视此事,尽快的解决这个问题。

这也是主席一直强调的调查研究。

魏红军说完之后,会议场上一片寂静。魏红军也不着急,等着大家说话。此时蒙古族干部这边有个人站起来,道:“政委,我在学校学习的时候,政委过来上过课,当时政委说过我们中共人支持宗教自由。但有些人冒犯喇嘛,冒犯活佛。

魏红军认出了这个人。

他是蒙古族干部永日布。以前在察南干部学校上学的时候,魏红军给学生讲课。当时八纵蒙古族干部很少,所以魏红军当时还跟永日布单独谈过不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