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聂帅道:“好,既然这样我们就武力解决这一次的事情。把他们当成是伪满军来处理。乌兰福同志,你是中央任命的蒙绥政府主席,内蒙古工委书记。这一次的事情你担任总负责,我们晋察冀会派兵支持你。”
“好吧,我接受命令。”
虽然乌兰福反对魏红军的想法,但既然是有命令,他也只能是接受。
聂帅看向魏红军。
道:“红军,你觉得派哪支部队比较合适。
“马洪元骑兵旅和军区蒙古骑兵旅。两个骑兵旅组建骑兵支队,跟着乌兰福同志进入内蒙,解决这次的事情。”
伪蒙军的实力很差。
八路军早年和伪蒙军打过很多次仗,伪蒙军的战斗力在伪军当中绝对是倒数的。现在蒙古王公贵族集合的,都是伪蒙军的散兵游勇,根本没有战斗力。
再说整个蒙古地区,包括绥远在内,人口也就七八十万。
两个骑兵旅,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加起来有一万来人。这在内蒙古来说是一支非常强大的力量,内蒙这边根本没有任何武装力量可以匹敌。
“好。”
聂帅点头。
最终华北局有了决议。乌兰福带着工作团进入内蒙,两个骑兵旅跟着进入。对于那些伪满军部队坚决剿灭,抓捕那些想要独立的蒙古王公贵族。
第643章 积极准备
乌合之众。
那些上下跳想要独立的蒙古王公,根本啥也没有。手中虽然号称拥有5000多部队,号称得到了世界大国的承认。但他们手中的真实的兵力只有不到2000人,全都是伪蒙军散兵。
结果马洪元带着骑兵支队过来,一下就冲了这支部队。马洪元可是和日伪军部队硬碰硬干过仗的,伪蒙军这点部队算什么。
轻松解决。
参与这一次“独立闹剧”的蒙古王公贵族,都被马洪元直接拿下,一个都没能够逃跑。乌兰福虽然会议上是反对武力解决,但既然已经武力解决了,他也是敢于下狠手。
对于最积极鼓动“独立”的蒙古王公贵族,进行了公审大会,然后选择枪毙。
接着乌兰福在苏尼特左旗一带召集蒙古的那些王公贵族开会。蒙古的那些王公贵族被八路军这一下给吓坏了。他们没想到八路军如此的坚定。
说抓人就抓人,说杀人就杀人。
现在的这些蒙古王公贵族哪里有什么实力,手中早就没有军队,除了吃吃喝喝还真是啥也不敢干。因此乌兰福召集他们开会,他们哪里敢说什么,一个比一个老实。
几乎是乌兰福说什说么是什么。
乌兰福在苏尼特左旗和这些蒙古王公贵族达成了协议。大家共同斥责那些蒙古王公贵族吃里扒外,出卖国家主权的恶劣行为。一致表达他们对于国家统一的支持。
在乌兰福处理蒙古事情的时候,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依旧处于混沌状态。
虽然主席和常凯申在重庆签署了协议,但这个过程当中,双方关系依旧是比较紧张的。
常凯申利用目前的好机会,把大批大批的部队往北边调过来。常凯申胃口太大,是啥都想要,啥也不想放弃。所以往北调动部队,他完全是全面出击。
本来是想要拿下绥远和察哈尔,但傅作义打了败仗,没能够成功。
但在河北国军部队是气势凶凶。
常凯申为了稳住河北,先是让庞炳勋以河北挺进军司令的身份,搜罗河北的伪军和土匪、伪警察接受自己命令。短时间之内河北挺进军下属拥有了两个军,九个师,七个独立旅,足足有10万部队,控制了石家庄。
接着常凯申空运两个军进入河北。
一个是国军92军,空运到了北京。一个是国军94军,空运到天津。
在这之前,92军在湖南常德一带,94军在广西。但凭借着美军强大的空运能力,竟然能够抢在杨全武进攻北平、天津之前,接连空运部队控制北平和天津。
然后是孙连仲率领他的第二集团军进入了河北。
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本来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剩下了一万来人的部队。可是孙连仲积极作战,又积极靠拢常凯申,还是得到了常凯申的信任。
或者说不是常凯申信任孙连仲,而是常凯申只能是装作信任孙连仲。
因为北方地区的部队,都是孙连仲这样地方军阀出身的部队。山西的阎锡山,绥远的傅作义,河,北挺进军的庞炳勋,还有第二集团军孙连仲,都是以前北方军阀部队。
所以常凯申大力补充了孙连仲第二集团军,把原来不少西北军部队都编入到了孙连仲第二集团军当中。孙连仲自己也和积极的扩军,把周围那些投降的伪军部队并入了自己这边。结果第二集团军目前下辖五六个军,总人数迅速达到十四五万人。孙连仲沿着平汉路北上,进入了保定,担任保定绥靖公署主任。
当然常凯申也不可能把整个华北都让给这些杂牌部队。
空运到北平的92军,那就是常凯申的嫡系中央军部队。92军军长侯景如担任北平警备司令。除了92军之外,还有16军、53军、62军、94军这些部队利用飞机、铁路、轮船进入河北。结果河北这边国共两党还没有大打出手,但国军在河北主力部队和地方保安团之类的部队加起来有40多万部队。
然后是东北这边。
国军部队开始大规模往东北派兵。
石觉的13军先头部队已经来到了秦皇岛,而且后续部队源源不断的开来。很快52军也开拔,目的地就是秦皇岛。国共两党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此。
战场上都在争分夺秒,准备作战。
日本投降前后一个月当中,国共两党大打出手,结果是国军这边吃了大亏。
魏红军率领晋察冀第三野战军一战歼灭了傅作义部近三万人,把傅作义直接打了出去。129师在晋南地区,对进犯的阎锡山部队打了一场歼灭战。
一战歼灭阎锡山部4.7万人。几乎把阎锡山精锐部队全都歼灭。
阎锡山在抗战未期非常努力的扩军,才终于把,手中的部队从六万人扩大到十二万人左右。可是129师在上党战役直接把阎锡山最精锐的部队全都歼灭。
现在的129师可不是历史上的129师。
直接打的阎锡山精锐团灭。
120师看到129师打的阎锡山狼损不堪,放弃了进攻邓宝山和陈长捷。反而集中兵力往南进攻,横扫阎锡山的地盘。打下了十多个县,歼灭阎锡山7000多人。把在傅作义、陈长捷、邓宝山那边受到的气,都甩给了阎锡山。
结果气势泌凶的阎锡山立马龟缩起来。
阎锡山这一仗立马明白,现在的八路军已经不是以前的八路军。光是靠着自己已经是打不过八路军。他把目光放在了傅作义身上,但傅作义也是刚刚战败。再说傅作义已经在绥远独立了出去,怎么可能还回到阎锡山这边。
所以阎锡山这一次把目光放在了日伪军身上。
先是伪军部队。
阎锡山这个时候是啥也不挑。
伪军正规军也好,那些地方伪警备队也好,或者是汉奸地主组建的各种伪保安团、伪自卫团,甚至是盘踞一方的土匪,反正只要是部队他一点都不挑。
他立即派遣手底下将领,去收编他们。
这些乱七八糟的部队还真是不少。
除了伪军之外,阎锡山连那些地痞无赖、地方恶霸都不放过。只要是愿意投奔自己的,他统统都接受。阎锡山把这些乌合之众整编之后,竟然足足整编了七个新编师,有四万多人。
当然阎锡山也知道这些部队都没什么战斗力。
所以他把目光又放在了日军身上。
目前太原和大同地区,投降的日军部队有四万多人。有驻蒙军的26师团、115师团,还有隶属于华北方面军第一军的132师团。太原还有两个独立警备队,大同也有两个警备队。他们被八路军打击之后,迅速进入了太原和大同猫着,加上跟着他们的伪军部队,只能是龟缩在大城市。
阎锡山町上了他们。
阎锡山已经明白,靠着自己是不行的。那么只能是请外援,日军就很不错。虽然华北方面军被八路军压着打,但再怎么说也是日军部队。在阎锡山看来,最起码比自己的部队强大。
所以阎锡山立马跟日军谈判。
想要整编这些日军部队。
最后双方达成了协议,阎锡山整编这四万多的日军部队。让日军部队都是官升一级,阎锡山给他们武器弹药,提供后勤物资。他们要帮阎锡山打仗。
不过世界上哪里有秘密。
阎锡山大规模整编日军部队的情况泄露出去。
延安立马提出了抗议。
常凯申倒是不在意这些事情。只要阎锡山能够在山西压制住八路军,那么阎锡山采取什么方式,常凯申并不在意。但现在延安抗议之后,舆论上对常凯申不利。
所以常凯申发电报申斥阎锡山,让阎锡山不要过分。
阎锡山心领神会。
立马表示自己并没有整编日军。只是在统计有多少日军部队,好按照约定把他们遣返回国。然后陆陆续续阎锡山拿出一些日军部队。
其实呢?
阎锡山跟日军有约定,要裁汰老弱。
现在山西的日军部队,有不少老弱病残。阎锡山是要用他们打仗的,那些老弱病残他也不要。所以他要求把这些老弱病残淘汰,自己给他们一笔安家费。
这样短时间之内,阎锡山淘汰了六千多人。
剩下的日军部队,阎锡山都让他们穿晋军的衣服,彻底让他们成为晋军。阎锡山被129师和120师轮番打击,损失了一半部队之后,短时间之内迅速整编了七万多的日伪军和各种土匪。让自己手底下的部队再次有了十二三万人。
其实这个时候给阎锡山帮忙最多的是重返山西的那些大地主。
他们不喜欢八路军,更喜欢阎锡山。所以阎锡山重新回到山西,他们是出钱出人。结果阎锡山控制的地方,出来了大量的地主武装。
这就是现在的情况。
国共两党都在摩拳擦掌,准备为下一步作战做准备。至于双方签订的协议是个什么东西。魏红军也是利用这个机会,开始对晋察冀第三野战军进行大规模的练兵。
同时完善部队情况。
等双方撕破脸皮,以后就是几万几十万部队的大仗。魏红军要为那个时候做准备。
晋察冀第三野战军的敌人,一个是北平、天津方向上的国军部队,一个是绥远打出来的傅作义部队。所以晋察冀第三野战军的任务是很重的。
而魏红军练兵的时候,东北的情况越来越紧张。
先是在秦皇岛的石觉想要立功,所以带着13军进攻冀热辽军区攻打山海关,准备为后来的国军部队打通道路。13军可是汤恩伯起家的部队,一直是国军精锐。武器装备非常好,是真正的美械部队。
常凯申既然要争夺东北,派遣的当然都是自己手底下的精锐。而且东北是一块国共两党以前都没有真正染指过的地方,所以常凯申要派自己的嫡系部队进入东北。而不是让那些军阀部队进入东北,以后处理起来会很头疼。
邓国在山海关留下了独立第二旅,阻挡13军进入山海关。
不过打的很吃力。
13军的战斗力是真的很强。不说别的,13军那些大炮摆出来,就够八路军这边吃惊的。现在国军的装备,已经是超过了当年的日军。
面对13军的进攻,独立第二旅伤亡不小。
邓国知道山海关战斗激烈,所以要求在冀东的包深率领两个旅的部队增援山海关。包深带着两个旅的部队来到山海关之后,从侧翼进攻13军,以此来策应山海关的独立第二旅。13军进攻好几天都没有效果,反而自身伤亡不小。
无奈之下13军只能是撤了回去。
很快杜聿明来到了秦皇岛。52军部队也开始陆陆续续的来到秦皇岛。因此杜聿明组织13军和52军一个师,总共四个师的部队再次进攻山海关。
杜聿明用13军正面进攻山海关,用52军25师迁回进攻。想让25师迁回山海关,然后前后夹击,攻破山海关。可是25师刚刚迁回,就被邓国打了伏击。
因为这个时候山东来的八路军部队陆陆续续进入东北。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