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484章

作者:随遇而安

冀热辽军区这边从山东过来的部队当中,留下了杨国福率领的第七师,足足有10000人左右。翼热辽军区进入东北已经一年的时间,在这里根基很深。而且进入沈阳之后,武器弹药缴获也非常多。

因此杨国福第七师来到东北之后,都换上了足够的,武器弹药。邓国还给第七师补充了一些新兵,让第七师部队足足有15000人左右。

杨国福的第七师,配合冀热辽军区的部队,打了25师伏击。兵力优势非常大,几乎是25师的三倍兵力。不过52军同样是国军精锐,武器装备好,战斗力强。52军甚至号称是“国军六大主力”,可以想象他的实力。52军是半美械的军队,装备非常好。结果邓国派遣张才芳集中了两万三千人伏击25师,结果只是歼灭25师3000来人。25师硬是突破了八路军包围。

此战让张才芳也是颜面尽失。

毕竟组织了这么多部队,最后竟然让25师跑了。不过25师损失了3000来人,也是元气大伤。

因此迅速撤离了战场。

杜聿明来到山海关的第一仗也是以失败告终。

两次山海关战役的失败,让常凯申非常生气。

因为苏军已经通知常凯申,按照当初的协定,国民政府可以派人接管哈尔滨。

但常凯申明白。

光是接管哈尔滨有什么用。

东北到处都是八路军部队。说不定自己前脚接管哈尔滨,八路军后脚就把哈尔滨打下来。虽然姜鹏飞跟常凯申表示,自己接管哈尔滨之后,一定可以为常凯申守住哈尔滨。

但常凯申一个是不信任姜鹏飞伪满军的战斗力,另外一个总是感觉隔应。当然这种事情常凯申也不是第一次做,所以也能够接受。

常凯申最担心的是,姜鹏飞目前手中有十多个师。

如果占领哈尔滨之后,成为又一个军阀,不听国民政府的号令怎么办。对于常凯申来说,他最信任的还是自己嫡系中央军部队。

所以常凯申严令各部迅速前进,要求杜聿明必须要攻破山海关。可是杜聿明手中没人,根本打不开山海关。因此杜聿明跟常凯申求援,要求派遣更多的部队。还要求飞机的支援。

常凯申急了。

因此要求美军继续帮忙,抽调更多的运输舰帮忙运兵。别看美国在主导国共谈判,但他还是偏向常凯申的。用自己的运输舰帮常凯申继续运兵。

国军紧锣密鼓的往东北派部队,东北八路军也不能老老实实。

陈运主持东北局工作,因为得到了中央的支持,所以开始大规模的往下面二级军区派遣工作人员。目的就是在东北开始土地工作,同时野战军部,队临时抽调到二级军区,帮助他们剿灭土匪。

当然陈运目前最重视的一个地方就是北满军区。

陈运和北满军区商量之后,在北满军区成立五个军分区、分别为兴安军区、嫩江军区、北安军区、合江军区和松江军区,其实是按照原来日本人划分的东北九省来设立军分区的。

除了原抗联部队之外,肖金光、卢东升都进入北满军区工作。接着是第一纵队和第三纵队抽调了足足12个架子团,悄悄地进入了北满军区。

其中肖金光兼任最重要的嫩江军区司令员,因为嫩江军区是北满军区最重要的军分区。哈尔滨齐齐哈尔都在嫩江。虽然目前因为苏联不允许八路军部队进入北满,所以东北局无法派兵进入哈尔滨、齐齐哈尔,但陈运往哈尔滨和齐齐哈尔那边派进去大量的干部。明面上虽然无法控制哈尔滨和齐齐哈尔,但暗地里可以在这里大量的发展党组织。

卢东升因为和苏军关系好,所以担任松江军区司令员,负责牡丹江一线。第一纵队教导第一旅旅长赵成金担任北安军区司令员,第三纵队第九旅旅长肖勇实担任合江军区司令员,第九旅政治委员楚河担任兴安军区司令员。

派遣这么多干部进入北满军区,就是要让北满军区迅速组建自己的部队。

除了这些军事干部之外,东北局还派遣高刚、张文天为首的干部进入北满军区。东北局恢复已经废除的临时北满省委,高刚担任北满省委书记,张文天担任北满省委组织部部长,肖金光担任北满省委军事部部长。

陈运在负责接管东北各地,把广大的干部撒向了各个乡镇农村的时候,林帅也在整顿部队。到了这个时候,东北这边再次进来了十万部队。

主要是山东部队和新四军第三师。

这些部队进入东北之后,林帅迅速对他们进行整顿。因为林帅明白,很快部队就要打大仗。现在国军在关外摩拳擦掌,大量的部队从西南运到东北。

林帅接连成立了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第七纵队、第八纵队、第九纵队。

第六纵队以原山东解放区1、2师和滨海支队等部队改编而成,首任司令员是万意。其实这支部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也就是后来的“万岁军”、“御林军”38军。

这支部队算是山东军区过来的精兵强将。

除了万意之外,第六纵队还配备两名副司令员。一个是梁兴楚,担任副司令员兼第一师师长。

一个是李左鹏,担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都是后来解放军主力军军长。

第七纵队是以原华中新四军3师组建。新四军三师下面的7旅、8旅、10旅及独立旅等部队悉数编入第七纵队,总兵力近四万人,首任司令员和政委都是黄克成。

林帅来到东北的时候,东北八路军在东北已经有了基础。

接着就是冀热察军区的部队和冀热辽军区的部队大规模涌入东北,因此开始组建的野战军部队就是以他们原单位组建的。像王秋云第二纵队,进入东北的时候兵力就有五万多人,真正的兵强马壮。

所以林帅组建第七纵队的时候,也没有分割新四军第三师部队。让他们整体改编为第七纵队。

第八纵队是原山东军区3师和警备3旅,山东第五师一部分,山东第六师部队,以及部分独立团联合组建。吴克化担任司令员,彭家庆任政治委员,胡启才任副司令员,欧阳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第九纵队是山东第七师,加上邓国在冀热辽军区发展的独立第二旅,还有南满军区这边组建的独立师,整编为第九纵队。程世华担任司令员,罗顺初担任政治委员,杨国福担任副司令员。

至此林帅在东北已经组建了九个纵队的野战军,总人数达到30万人。

林帅加紧训练部队,准备和国军大部队作战。

而陈运和刚刚来到东北的罗荣环两个人,则是努力稳住各地方,让下面的军区经营根据地,同时组建地方部队。好给野战军提供更多的兵源。

第644章 成立三级军分区

魏红军一边对晋察冀第三野战军进行大练兵,以及补充晋察冀第三野战军各个部队。

就像是新11旅。

最后参加八路军的部队有2600人左右。

魏红军以新11旅一团,补充了3000多名新兵,打造了新11旅第一团和第二团。为什么魏红军一定要拿下新11旅,就是因为新11旅有完整的干部架构。而且新11旅的这些军事干部都是打过很多年仗的,一个个既是正规军校毕业的,战场经验又如此的丰富。加上整个新11旅的党员就有500多人可以说新11旅的基础太好。只要给他们补充新兵,那么就可以迅速扩编部队,不会有任何的问题。而且补充新兵之后,这支部队可以迅速的形成战斗力,中间都不需要都少过度。

然后魏红军又从第一旅抽调干部,编入一些新兵,组建了新11旅第三团。这样新11旅短时间之内就拥有了三个团,一万人的规模。直接给晋察冀第三野战军增加了一个野战旅。

任命曹友森担任新11旅旅长,从第六旅抽调副政治委员齐光武担任新11旅政治委员,牛华东担任副旅长,王志壮担任参谋长。

而且上次缴获了那么多武器弹药。

让晋察冀第三野战军好多部队的武器都迅速改善。特别是轻重机枪缴获的多,对于部队部的帮助最大。

“司令员,目前冀热察军区太大。很多工作开展不容易,也不方便。所以我们翼热察军区想在军区下面设立三个军分区。”

现在的情况就是这么好笑。

抗战的时候,晋察冀设立那么多军分区。各个军分区之间配合不好,所以最后成立几个二级军分区。就是希望二级军区可以集合力量。但成立二级军区之后,又发现新的问题。

特别是晋察冀大规模组建野战军之后,原来的二级军区管理这么大的地盘,又出现很多问题。

管理不便。

二级军区和下面的各个县之间,还需要一个部门来管理。

所以魏红军考虑,在冀热察军区下面设立几个军分区。

聂帅点头。

成立二级军区之后,二级军区内部这些事情晋察冀军区并不会太过于干涉。现在冀热察军区想要成立几个军分区,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聂帅问道:“你想怎么成立?”

“原察绥军区改为察绥军分区,加上之前成立的张家口军分区,然后热河、河北部分成立平北军分区。”

“干部安排呢?”

“张家口军分区继续沿用原来的任命,吴清河同志担任军区司令员,刘杰同志担任军分区政治委员,黄文铭同志担任副政治委员。察绥军分区我想让郑伟山同志担任司令员,张连魁同志担任政治委员。目前第八纵队正好在集宁,可以直接负责这里的工作。平北军分区,准备让雷佳斌同志去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派出干部组建二级军区下属的三级军分区,也是魏红军为了加强对于下面根据地的领导。

晋察冀马上就要迎来两件大事情。

一个是裁军,一个是土改。

魏红军要为这两件事情做准备。

晋察冀是模范根据地,说实话实力很强,底蕴很强。要不是历史上这两个事情,绝对不会虎头蛇尾,最终在解放战争淡无光。

要是晋察在裁军和土改工作上,能够和抗战,时期一样挺过去。那么傅作义别想从绥远出来,河北局面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甚至以晋察冀的实力,在各个战略区当中,甚至可以第一个转入反攻,第一个歼灭敌人。一旦河北局面好转,那么往东可以支援山东战场,往南可以支援中原战场,往西可以围攻阎锡山。

如果晋察冀在河北发力,甚至可以避免晋冀鲁豫部队挺进大别山。而且就算晋冀鲁豫部队挺进大别山,只要晋察冀策应到位,那么国军也动员不了那么多部队围攻他们。

可以说历史上晋察翼部队没打好仗,结果直接影响了全国的局面。

所以魏红军必须要考虑这个问题。

裁军和土改,魏红军要早做准备。不仅不能让这些事情影响晋察,还要让晋察翼利用这两个事情更加强大。所以魏红军才这么着急的组建三个三级军分区。

八纵的这些干部,特别是能够成为三级军分区领导级别的干部,聂帅还是知道的。吴清河跟郑伟山不用说,雷佳斌是八纵原察南支队副政治委员,后来第一旅成立的时候是副政委。大部队去了东北之后,张子华担任冀热察军区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因此军区干部缺乏,所以把雷佳斌调了上来担任军区政治部主任。要不是把雷佳斌调了上去,雷佳斌应该是有机会成为这一次第八纵队的政治委员或者是副政治委员。这一次成立平北军分区,魏红军选择雷佳斌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聂帅点头。

道:“你们冀热察军区打个报告给军区。”

“是。”

很快冀热察军区打了一份报告,要成立察绥军分区、张家口军分区、平北军分区。聂帅召开了军区会议,批准了冀热察军区的申请。

通过之后,魏红军立马把他们三个军分区领导叫了过来。

“军分区成立之后,你们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配合赵陆同志,完善从招兵、练兵,给主力部队提供兵源一整套的正规化。然后建立兵站、医院,给野战部队提供最多的保障。还有你们要建立地方部队,平时周围出现的土匪,周围出现的小规模敌人,你们要能够自己解决。特别是郑伟山同志,你还要负责第八纵队,所以你身上的担子很重。”

“政委,你放心。我们一定会帮大军稳住后方。”

雷佳斌开口。

雷佳斌习惯叫魏红军“政委”,这一次也是直接叫了“政委”。

雷佳斌这一次虽然没能够成为野战军纵队政委,但成为三级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本身还是很满意的。因为开辟根据地、经营根据地、发展根据地,雷佳斌非常有经验。

魏红军点头。

他们都是有经验的干部。

魏红军相信他们,要不然也不会让他们担任军分区领导。所以魏红军直接道:“军区会给你们每个军分区再增加两个独立师的编制。

“两个独立师?”

郑伟山很是惊。

吴清河直接问道:“政委,独立师是什么编制?”

“下辖三个团,8000人的编制。”

雷佳斌有些着急道:“政委,我们冀热察军区并不是一个富裕的地方。虽然根据地面积很大,人口也不算很少,粮食储备也可以。但现在根据地供应十万野战军部队,加上这么多的党政后勤机关单位,以及根据地地方部队已经不少。更不用说今年我们晋察冀增加了那么多的工厂,组建了那么多的大学,虽然大头是晋察冀军区负担,但我们冀热察军区也要负担一些。如果每个军分区再增加两个独立师,那么三个军分区就是六个独立师,五万人左右。如果没有晋察冀军区的支持,那么光是靠着我们冀热察军区,根据地的负担太重。”

冀热察军区地盘大,可是根本无法和河北那边相比。

杨全武晋察冀第一野战军为什么有五个纵队。

就算每个纵队下辖部队少一些,但五个纵队加起来也有十五六万野战军部队。而且冀中军区和冀鲁军区地方部队也不少。可是别看杨全武手中部队很多,但杨全武养活他们轻轻松松。甚至杨全武都不需要晋察冀军区的支持,自己就能够养活这么多兵。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