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490章

作者:随遇而安

要不然这个事情就是这么定了。所以魏红军很想看看对方到底是什么人,值得聂帅和罗起容一起给魏红军做媒。

“翟敏,今年二十一岁,在军区政治部秘书处上班。是中国女子大学年纪最小的学生,也是唯一特批十五岁就上了女子大学的学生。因为女子大学规定18岁才能上。

魏红军没说话。

如果光是这样的条件,聂帅不可能介绍给自己。军区政治部秘书处上班的女干部不少,光是从抗大毕业的女干部就很多。魏红军虽然处理军区日常事务,但主要是负责司令部的工作,政治部的工作是罗起容负责。所以魏红军还真不知道翟敏是哪一个。

聂帅继续道:“父母都是30年牺牲的烈士,当时翟敏才六岁,托付给了她的舅舅。她舅舅是宛平小学老师,也是我党党员。七七事变爆发之后,参与组建平西游击队,不过38年的时候也牺牲了。当时14岁的翟敏就通过你们盛县,来到了晋察冀,最后去了延安。39年的时候,因为翟敏他们一家特殊的情况,加上翟敏本身文化程度不低,所以进入了中国女子大学普通班学习。当时翟敏才15岁,不到18岁。还是张勤秋同志特批,才顺利进入女子大学。女子大学毕业之后,又来到了抗大二分校学习一年,然后来到了我们晋察军区。在延安和我们晋察翼不知道多少人町着这姑娘,你要是下手慢一点,人家就成别人老婆了。我和罗主任给你们安排位置,你把时间抽出来。

“是。”

“到时候派人通知你。”

打发魏红军离开之后,聂帅才没好气的道:“你看看,都已经三十了,一点都不着急。要是我们不出面,他自己要结婚,35都不一定娶得到老婆。”

聂帅对于魏红军的婚姻问题,一直是非常操心的。

因为魏红军现在地位不一样了。而且最近魏红军在冀热察太闹腾,都有人反映到聂帅这里。

“司令员,适合魏红军同志的姑娘不少。怎么就挑了翟敏。”

罗起容有些疑惑。

翟敏的条件是不错。烈士后人,一家出来了好多烈士。本身条件也好,长得好,学问也好。但也只是如此。以魏红军现在的条件,有很多家里背景好,本身也优秀的姑娘。

聂帅笑了笑,道:“红军本身足够优秀,不需要其他的东西。只要对方自身条件好,那就足够了。而且翟敏同志的情况很好,以后不会给红军带来麻烦。”

如果聂帅真要给魏红军一个背景好的对象,其实也容易的很。

现在延安那边有的是背景硬、关系硬,本身条件好的姑娘。有中央领导的亲戚,也有本身家世显赫,甚至有些姑娘的家族在国共两党都吃得开。

但聂帅并没有选择她们。

就是因为魏红军现在不需要这方面的力量。魏红军本人已经足够优秀,不需要这些额外的东西。

相比起来翟敏虽然看起来没有什么助力,但她是烈士后人,家族尽是烈士。这样的身份反而更适合现在的魏红军。

还有一件事情他没说。

翟敏的父母曾经在顺直省委(顺直是顺天府和直隶省,下辖河北、山西、北京、天津、察哈尔、热河、绥远、豫北、陕北,省委机关设在天津)工作,聂帅当时担任过顺直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和他们一起工作过。虽然翟敏父母去世之后,聂帅也调到上海中央工作,十多年没见过。但聂帅看到翟敏档案的时候就知道,这是曾经和自己一起在天津战斗过的老战友后人。聂帅看到了翟敏档案,也是不动声色,平时也没有专门照顾。

现在他觉得,把翟敏托付给魏红军,自己对于曾经牺牲的老战友也有一个交代。

第651章 翟敏

聂帅动作很快。

才几天时间,就通知魏红军过去一趟。

安排的地方是聂帅的家里。

“红军,快快快。”

“嫂子。”

接待魏红军的不是聂帅,而是聂帅的爱人张瑞花。张瑞花是巾帼英雄,参加过“五卅运动”,后来考入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毕业之后她和女生队安排在了教导团军医处。南昌起义的时候组织上安排她参加起义,结果到了南昌之后发现起义部队早就,离开。所以她就继续跟着叶帅的教导团南下广州,参加了广州起义。起义失败之后,一直在做地下工作,主要是做组织部的工作。

长征结束,他来到了延安,进入抗大学习。从抗大出来之后,他参与组建陕北公学,担任陕北公学党总支书记。等聂帅在晋察冀开辟根据地之后,她也跟着聂帅来到了晋察冀,担任晋察冀省委组织部干事,省党校党总支书记。

后面他主要是负责晋察冀的妇女工作。

目前是晋察冀中央局妇女工作委员会书记。

魏红军进屋一看,看到了一个女生站在那边。

看起来也有些紧张,手不停的扣着自己衣服。可能因为是北方姑娘,个子的确不矮。

魏红军来自闽西,家里生活条件也不好,但个子不算很矮,有一米七出头。相比起来魏红军的两个哥哥,个子也就一米六七、一米六八。但魏红军在村子里的时候,大家都说魏家孩子个子高。而这个姑娘目测在一米六五、六六左右。反正对于魏红军第一印象就是个子高。

因为低着头,魏红军第一眼没看到她长什么样。

“来。红军,她就是翟敏同志。翟敏同志,你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新时代女性。他就是我们晋察翼赫赫有名的魏红军同志。

张瑞花风风火火。

听到张瑞花的话,翟敏才起了头。

魏红军这才看清楚了翟敏的样子。长相的确是好,英气身上既有读书人的文化气息,因为参军又很有英气。或者说翟敏他们这个年纪赶上了好时候。

因为他们走出校园的时候,晋察冀的抗战已经打的差不多。

不需要和其他女干部早期那样,每天都是风尘仆仆,根本没时间管理。

两个人年龄差距九岁。

在这个年代这种年龄差距非常正常。多少老红军、老干部,现在都已经是三十好几了,都是跟十几岁的小姑娘谈恋爱。到了解放后更是有多少干部抛弃原配,娶那些二十岁上下的女大学生。

魏红军伸出手道:“翟敏同志,你好。

开始还比较紧张,害羞的翟敏这一次倒是大大方方的道:“魏红军同志,你好。”

“那个我们家后院那边有休息的地方。你们两个人去那边聊聊,晚上在我这里吃饭。

“麻烦你了,嫂子。”

“去吧,去吧。”

魏红军和翟敏来到了后院,有个小桌子,还有几把椅子。

这是聂帅有时候接待客人的时候做的地方。

魏红军和翟敏坐下来,一时之间有些尴尬。魏红军心中心好笑,这应该就是相亲局的尴尬。好在魏红军就是做政治工作的,所以挑起话题道:“翟敏同志,现在工作怎么样?政治部秘书处平时的工作累吗?”

“我们平时的工作就是对文件进行分类,主要是按照轻重程序的不同。

“如果革命胜利了,你想干什么?还想继续留在部队,做军区政治部秘书处的工作?

说起这个话题,翟敏明显感兴趣。

道:“我舅舅时常跟我说,什么时候我们中国所有人都能够识字,所有人都能够读书,那么我们中国就真的摆脱了愚味,真的强大了起来。本来抗大毕业之后,我是想参加晋察冀扫盲工作,也申请了这个工作。可是扫盲工作组嫌我太小,所以没接收我,先是安排我在师范学校教书。后来军区搬到张家口,我就跟着军区一起来到了张家口,成为了政治部秘书处的一员。等革命胜利,我想去做全国扫盲工作,让全国的老百姓都识字。

说起这个翟敏两眼炯炯有神。

魏红军笑笑。

就像是看到小孩子讲自己理想的那种感觉。不过很快魏红军苦笑,没想到自己三十岁,已经有了五六十岁的心态。这可不行。

魏红军还要保持年轻的心态去参加接下来的革命工作。

所以魏红军道:“扫盲工作的确是国之大计。

之前我们做根据地建设,有些政策公布下来,到了农村一点用都没有。因为农村广大的农民不识字,有些人就算识字,但也理解不了我们政府发布的公告。这就造成了,根据地政府制定政策,可是根据地百姓不知道的事情屡屡发生。后来我们发现我们发布各项政策的效果,远没有军区戏剧社他们去农村演一场戏影响力大。因为农民看得懂那些戏里面的故事,听得懂戏里面讲的道理。所以后面我们要制定任何政策,都是尽量的让这些政策法规简单一点,让人能够看得懂。当然光是这样还不行。因为很多政策法规不可能天天给农民讲,那么最好的办法还是要让百姓看得懂我们的报纸。只有我们的百姓能够看懂我们的报纸,才能够知道政府制定的政策。当然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是等新中国成立,发展工业需要大量的工人。最好的工人还是那些识字的工人。”

翟敏看到魏红军一本正经的对“扫盲运动”的意义进行评论,所以忍不住笑了出来。

魏红军这才明白这不是自己在讲课。

因此挠挠头。

道:“翟敏同志,你不要介意。我这是习惯了。

“没有,你讲的很好。”

翟敏的确是认为魏红军讲的很好。

魏红军的大名,晋察冀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应该说晋察翼八纵的大名,在全中国都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翟敏在延安上女子大学的时候,就总是听说王秋云和魏红军的名字。

前段时间魏红军率领部队打了一场大胜仗,整个张家口都庆祝这场胜仗。

但翟敏今天看到魏红军,却发现魏红军和他想象当中那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很是不一样。

“以前我只是觉得,中国的百姓也应该识字读书。因为有句话不是说,教育才能救中国。但具体为什么是如此,并不是很明白。但刚刚你这么讲,我又有了更深的考虑。”

“读书的好处,不是一星半点。就像翟敏同志刚刚说的那样,哪一天全国的百姓都能够识字读书,那么我们国家就真的强大了起来。

魏红军换了话题道:“现在工作很忙吗?”

“不忙。比起之前来说,现在工作很悠闲。大家都想着马上要和平,连军区每天处理的工作也少了一大半。现在军区机关最多的就是相亲结婚。”

聊了一会之后,就没有了太多的束缚。

目前“和平建国论”在晋察冀这边也是大行其道。当然这也和晋察翼艰苦抗日八年分不开,大家都有一些厌战。现在听到不用打仗,不少人一下就放松下来。

翟敏说了目前军区机关的事情。魏红军一愣,皱眉道:“相亲结婚?”

“对啊。八年抗战打下来,有资格结婚的干部很多。但都因为战争耽搁,现在大家都说要和平,不再打仗。因此都在抓紧时间解决个人问题。军区机关单位的女干部人少,但有资格结婚的男干部那么多,所以现在军区单位的女干部都是香谭。我们军区单位有位女干部,领导出面把她介绍给了党校一位老师。可是她没看上,她看上了部队一名干部。所以一直拖着没回话。做媒的领导很不高兴,而且党校那位老师人缘也很好。所以很多同事都劝女干部答应,这让那位女干部立场很难堪。

魏红军皱了皱眉。

马放南山,这就是晋察冀目前很多干部的情况。

打了太多年的仗,都不想打仗,都想要和平。

魏红军也有些理解聂帅为什么相信和平,因为这就是现在的晋察冀军区的情况。

军民都盼望和平。

包括那些打了十多年光棍的老干部。

都想娶一个老婆,过上热炕头的生活。

魏红军想了现在的情况,自己不也是在相亲结婚。不过魏红军还是问道:“那你们女同志的想法呢?组织这样介绍相亲,很有可能就出现你说的那位女同志的情况出现。虽然说我们反对包办婚姻但有些干部觉得自己丢了脸面,就会不给人好脸色。让一些干部的立场会难堪?”

“其实女同志们也没有太多的反对。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目前在军区机关的女干部,也已经普遍二十多岁,有些年龄大的女干部都有二十七八,岁的。大家都到了结婚的年龄。之前因为打仗,不仅男干部们耽误结婚,女干部们也是如此。而且如果不是组织出面,军官机关的那些女干部只能是在军区机关内部解决问题。不过一旦相亲不成功,最后影响大的总是女干部,会有不少风言风语。”

魏红军明白翟敏的意思。

这么多年打仗,男女千部之间相识、了解、相爱的可能太少。天天打仗,哪里有那么多时间谈情说爱。不仅男干部想要结婚,女干部到了年龄也想结婚。

组织介绍算是最快,最有效的办法。

不过翟敏说的,一旦相亲不成功,女干部受到的影响总是比男干部多。魏红军点头道:“虽然我党提倡男女平等,提倡自由恋爱。但封建社会对于女子的束缚,不仅体现在女子本身身上,更体现在整个社会舆论当中。明明是男女相亲,一旦没有成功,舆论更多的放在了女干部身上,这是不对的事情。什么时候能够彻底扭转这种社会舆论,才能够真正的完成男女平等。”

这种事情魏红军也没有办法。

我党在打击农村乡绅,宗族,推动男女平等、自由恋爱等等。制定政策容易,真正让农村接受却是难上加难。新中国成立之后最大的一个贡献就是短时间之内把这些封建渣渣都扫进了垃圾堆当中。

“我让你相亲,谁让你在这里讲课了。”

聂帅笑骂着魏红军。

聂帅进入后院就听魏红军再扯男女平等的问题。

魏红军和翟敏站起来道:“司令员(首长)。

“先去吃饭。现在事情不多,你们有很多时间可以见面聊天,彼此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