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魏红军在记录陈韬的意见,陈韬也在一边汇报,一边记录魏红军的话。
陈韬继续道:“第四条:此次土改分的土地,不管原来的土地是属于谁的,都不允许进行抵押、买卖。任何的抵押、买卖行动,政府一概不接受。
上一次魏书记说,分完了土地都是个人的,我们怎么禁止他们买卖。我们工作队认为,我们可以在土改之前就跟大家说好。接受这条可以参加这一次的土改,不接受就不在这一次土改的范围当中。
“这个想法不错。在中央还没有出台完整的士地法之前,只能是采取这种方案。
“第五条:这一次士改当中,我们准备废除富农地主的一切借贷关系。我知道这里面可能有一些借贷关系是正常的。可是目前我们的农村干部人数不够,政策把握上也有问题。如果我们一一去分析,一一去审核,那么这个工作猴年马月都无法完成。所以我认为最好的办法还是直接一次性,一刀切废除富农地主一切借贷关系。”
陈韬真的很熟悉农村的事情,也熟悉目前农村干部的情况。
一刀切的确是懒政。
但在目前农村干部不足,能力不足的情况之下,一刀其实是没有办法之下的最优选择。
魏红军点头。
明白陈韬的为难之处。
正常的借贷和高利贷,一般的农村干部想要分辨还真没有那么容易。而且农村借贷关系那么多,那么复杂,哪里有精力一个一个的分析。
“好。”
魏红军合上了笔记本道:“你们工作整体上没有问题。我再强调一点,土改是一次革命。我们是剥夺富农地主的土地分给半自耕农和贫雇农,改变目前农村封建土地制度。同时为了完成这个革命,在政治上要彻底铲除富农地主在农村的特权。不过在政治上、经济上打击富农地主的同时,我们要给他们一个活路。那就是我们这一次分土地,富农地主也要有土地。只有给他们一个活路,一个出路,才不会出现问题。
“是。”
“还有一点,那就是千万不能划分富农地主的名额。要根据实际情况,有些农村富农地主多,那就是富农地主多。有些农村如果富农地主少,那就是少。是富农地主,就划分富农地主。不是富农地主,就别乱划富农地主。你们要制定一个富农地主的标准。比如人均耕地多少是富农地主,有多少剥削行为是富农地主等等。只要达到标准,那就是富农地主。达不到标准,那就不是富农地主。不要给下面各个村划富农地主名额,命令一个农村具体要有多少富农地主。明白我的意思吗?”
“是。”
魏红军来到盛县之后,盛县的土改工作进行的有条不紊。
因为魏红军早早地做了准备,所以命令一下就开始进行了土改。这一次的土改,主要就是剥夺富农地主的土地,分给半自耕农和贫雇农。
魏红军选择的是,土改工作队、本地农村干部、农村工作团三结合的方式。
土改工作队制定土改整体政策,本地政府和本地干部实施土改,农村工作团监督土改过程当中对于当地富农和地主的政策。
农村工作团主要的工作,其实就是揭发农村富农和地主的恶行。
矫枉过正,很多事情必然会矫柱过正。
这是谁也无法阻拦的。
魏红军从政策层面不想“左”,但为了防备“右”,就肯定需要“左”的力量来牵制“右”的力量。为了在土改当中稳定地方情况,政策上选择的是肯定是稍微“右”,加上那些本地干部对于土改会有一些阻碍。那么魏红军就在基层选择“左”的力量,来牵制“右”的政策和“右”的力量。
那就是农村工作团。
农村工作团当中半自耕农和贫雇农居多。
他们算是农村受到压迫最严重的力量。他们对于富农、地主的仇恨很严重。这一点魏红军出身闽西贫农,肯定是有切身的体会。
后世的很多人是无法理解这种阶级仇恨的。
这种阶级矛盾这个年代是非常尖锐的。半自耕农和贫雇农以前没有力量,所以不敢反抗农村那种压迫。可是有了撑腰的人之后,他们的仇恨必然会,爆发出来。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的压迫最重,反抗的力量也最大。这种力量一旦进发之后,就会势不可挡。
他们一旦发力,必然会出现“左”。
农村工作团揭发富农、地主的恶行,这个过程当中打击面一定会很大。不仅仅是真正的土豪劣绅,就连不少中农都会受到波及。而本地干部当中会有不少人希望土改能够平稳,这就会和农村工作团产生矛盾。
在这个过程当中,土改工作队作为上级派来的工作队,才能够居中调节,最终让土改工作不出现太极端的情况。一个是不能让本地干部和地方势力牵涉太深,压制正常的土改工作,影响土改的质量。一个是不能让土改过“左”,出现打击面扩大的情况。
这也算是魏红军对于土改工作的一次试验。
在这方面陈韬他们工作队给了魏红军很大的惊喜,工作进行的有条不紊。
第659章 平山土改
不过魏红军在盛县顺利推行土改的时候,刘华福在平山县的土改却遇到了巨大的困难。他面对最严重的困难就是他的土改方案受到了平山县本地干部的抵制。平山县上上下下的干部,几乎都反对刘华福的土改方案。特别是平山县农村工作的干部,对于他的土改方案表达了最大的不满。
因为抗战是在敌后开辟根据地,历史原因形成了很多问题。
其中一个问题就是本地干部的问题。
在敌后开辟根据地的时候,最适合去敌后开辟根据地的,当然是本地干部。他们熟悉自己的家乡,在这里可以迅速动员一批人参加抗日。不要说是抗日时期,解放战争中央往东北派遣干部,东北出身的干部也是最优选择。
结果八路军往敌后派遣干部开辟根据地的时候,都是哪的人就派到哪里去。
不仅仅是如此。
开辟根据地,以后要在这里组建地方政权。组建地方政权,提拔的干部也都是本地干部。中央知道这种情况有利于敌后根据地的安稳,所以中央也支持大力提拔本地干部。
当年开辟根据地的时候,这样的情况是好的。
但现在就出现很多问题。
本地干部出现了利益牵扯。
刘华福的土改方案太激进,平山县的那些干部当然不能同意。结果刘华福堂堂的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中央候补委员,竟然在平山县是寸步难行。
这就像是一个省长来到了县里指导工作,结果在县里无法施展工作一样。
刘华福很生气。
所以他立马找了两名干部,商量接下来的事情。
一个是目前担任晋察冀党校副校长的马兴荣,一个是修养同志派到晋察冀参加土改的廖广敖。马兴荣抗战的时候是河北省委书记,冀热辽区委书记,也是冀东大暴动的领导人之一。冀热辽挺进军成立之后,指挥冀热辽挺进军的领导机关冀热辽军,政委员会的一员。不过冀热辽挺进军的失败,马兴荣也是受到了牵连。因为当初肖子敬枪毙高知远的时候,马兴荣也积极参与,积极支持。后来冀热辽挺进军内部矛盾重重,和马兴荣也是脱不了关系。
当然虽然受到牵连,但他资历深,级别高。所以晋察冀成立二级军区的时候,他担任了冀中边区区委副书记。七大结束之后,聂帅回到晋察冀,调整一些干部的职位。其中就有马兴荣,从冀中边区区委副书记,冀中边区的二把手,变成了晋察冀党校副校长。
廖广敖算是党内重要的党务理论研究人物。修养同志的很多党务理论,都有廖广敖的参与。这一次晋察冀要土改,修养同志作为中央负责土改的领导,给晋察冀派来了廖广敖这名大将。
廖广敖是支持刘华福的“土改方案”。
但聂帅一反常态,没有按照惯例让刘华福负责晋察冀土改工作。而是让刘华福和魏红军各找一个县推行土改工作,看看具体效果再决定。
所以廖广敖也跟着刘华福来到了平山县。
刘华福面对他们两个人道:“这些平山县的本地干部,跟当地土豪劣豪绅利益相关。眼睛哪里还有党,哪里还有革命。这样下去平山县的土改工作什么时候能够有成果。
刘华福是真的很着急。
魏红军有自己的基本盘,在盛县士改进行的如火如茶。连刘华福都听到了消息。可是自己这边的工作进展缓慢。如果最后自己输给了魏红军,那以后还怎么在晋察冀工作。
“平山县的干部的确是问题很多。”
马兴荣点头。
道:“中央已经下发了土改的指示,可是平山县这边的干部竟然硬拖着。这些干部无组织无纪律,山头保护主义非常严重。
马兴荣其实也非常吃惊。
刘华福这个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亲自过来主抓平山县土改,竟然受到了平山县干部的抵制。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事情。因为刘华福不仅仅是晋察翼中央局副书记,还是中央候补委员。
在马兴荣看来,这就是无组织无纪律。
平山县的干部问题很严重。他们现在的做法就是最明显的山头主义。
要是当年在冀热辽挺进军的时候,这种干部都应该抓起来枪毙。
刘华福皱眉道:“现在我们在平山县的土改工作陷入了僵局,我听说魏红军在盛县的工作进展很快。魏红军实行的是‘富农主义,是‘右倾“的土改政策,是跟富农地主的妥协政策。要是聂荣真同志最后采纳了魏红军的土改方案,那就是革命的倒退。
中央关于土改的指示精神下发之后,其他解放区都在轰轰烈烈的进行土改。要是我们晋察冀的土改变成了“富农主义,我们晋察冀就要被其他解放区笑话了。”
刘华福对于魏红军是越来越忌惮。
虽然魏红军是后起之秀,资历、级别上低了自已很多。但魏红军是军队出来的干部,还是一名非常能打仗的政工干部。而且还有自己的基本盘。
冀热察军区,就是魏红军他们一手打出来的。
所以在那边根基很深。
要推行士改,下面的那些干部也是一呼百应。
因为那些干部本来就是魏红军的老部下。相比起来自己虽然是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但没有基本盘。
从这一次的土改就可以看出来呀。
自己只能是来到平山县进行土改试验,结果平山县的干部这么不给自己面子。
“廖广敖同志,你是中央过来的。你来的时候,修养同志没跟你说什么吗?现在这个情况要怎么办?”
“修养同志也很担心这方面的问题。现在不仅仅是晋察翼这边,包括晋翼鲁豫那边的情况也是如此。本地干部太多,和地方有太多千丝万缕的联系。土改工作要推进,必须要绕过,或者打倒这些本士干部,才能够真正的完成土改工作。
“说得对。”
刘华福对于这一点有切身的体会。
这些地方干部,和当地关系太深。要是不解决他们,平山县的土改无法推行下去。这些本地干部,完全是士改的障碍。
“可是如何绕过或打倒这些本地干部?”
“你们忘了我们士改的主力是谁?我们要依靠广大的贫雇农。他们是农村受压迫最厉害的阶级,只有他们才有最大的革命动力,也有最大的土改动力。只要我们能够发动他们,让他们参与土改,那么农村问题就好解决。在我来晋察翼之前,修养同志几次说过,我们要紧紧依靠贫雇农推行我们的士改。”
廖广敖说出来自己的想法。
“贫雇农?”
“是。我的建议是,我们在农村成立‘贫农团。让他们成为农村土改的主力,绕过本地干部,直接在农村推行土改。到时候我们就不用在意本地干部对于土改的阻碍,通过“贫农团直接领导农村土改。”
刘华福思考。
想了好一会道:“如果本地干部压制我们的贫农团'呢?”
“那就是反对土改,反对中央的土改指示。对于这些干部我们就要采取组织措施。”
“嗯。”
刘华福点头。
道:“对,我们土改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碎农村封建土地制度,给广大的半自耕农和贫雇农土地。
他们是土改的主力,也是我们革命的主力。我们是应该发动他们,依靠他们。”
刘华福对于平山县地方干部是非常恼怒。
他原来的想法是,从外面调来更多的土改干部,完全绕过平山县干部,推行土改。但这样还是问题很多,毕竟平山县本地干部才是平山县政府机构人员。
不过廖广敖同志的建议更适合。
从内部找到新的力量。
既能够推行土改,刘华福还要好好地整顿平山县的干部。有了决定之后,刘华福立马召集自己带来的工作队。然后给他们下达指示。
在平山县各个农村成立“贫农团”。
刘华福太着急。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