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因此中央正式以文件的形式确定,土改涉及到的土地不允许有任何的买卖、抵押等现象发生。一经发现就要没收土地。卖方失去再次分配土地的权力,买方就会定性为农村剥削阶级。两者都属于破坏土改的行为。对于土地买卖、抵押,会以破坏土改的罪名,纳入到反革命行列。
可以说这个罪名非常严重。
如果后世有些人看到这样的罪名,会觉得做的太过分。但目前的士改阶段,就需要这样强有力的罪名,才能够彻底稳住农村土地。
当然新的中央土改文件当中,不仅仅有魏红军的方案。任培国提议,在划分富农的标准上,应该以雇佣占据收入比例来定标准。
任培国反对在划分富农阶级上,设立众多的标准。名目繁多的富农地主标准,会造成很大的混乱。标准太多,很容易让农村政策“忽左忽右”。”右”是标准太多,就容易让基层干部抬高标准,放过地方富农地主。”左”是标准太多,容易把这些标准全都套上,就会造成扩大化,把广大自耕农给套进去。
所以任培国认为标准应该明确、统一,而且要比较简单,一目了然。而最好的标准就是人均耕地和剥削行为。人均耕地是最容易的标准,因为容易查。但农村剥削行为是比较模糊的概念。之前平山县也好,其他很多解放区也好,只要发现某一家雇佣农民干过活,一律以富农地主来处理。但任培国经过调查之后认为,农忙季节一些自耕农临时雇佣一些农民过来干活,在农村是非常普遍的情况,这算不上是什么严重的剥削行为。如果都划分为富农地主,那么会有一大批中农会波及到。所以这一次任培国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标准。按照农村的实际情况,只要剥削行为,也就是雇佣收入比例不超过整体收入的四分之一,那么就不应该划分为富农。
其实是按照农活天数来划分。只是在农忙季节雇佣一些农民过来干几天活的,都属于中农,最多就是富裕中农。除非是家里面常年有长工的,才是富农地主。
他还反对各地设立富农、地主比例。
各地设立地主、富农标准之后,只要按照这个标准划分就可以。而不是人为的制定多少多少比例的富农、地主。历史上土改问题混乱不少,一直到1947年修养同志在晋察翼重新召开了全国土地工作会议。但结果并没有好多少,土改工作依旧非常混乱。乱一直到1948年,中央才有了更准确的土改政策。
但有了魏红军的介入,特别是魏红军和刘华福在晋察冀因为土改闹出了大事情。反而让中央对于土改工作有了明确的判断。
中央农村工作委员会当中有不少干部,这一次对于晋察翼和魏红军是不满的。因为晋察翼这一次闹出来,直接让中央土地工作委员会没脸。本来全国的土改工作是他们领导的,但现在中央几乎全盘采纳了晋察冀的土改方案。当然农村工作委员会也有很多干部非常佩服魏红军。因为魏红军想到了很多他们没有想到的问题。他们很多人也是农村干部出身,可在制定土改问题上,却没有魏红军想的这么周到。所以很多农村干部都想要认识一下魏红军,想跟魏红军讨论农村政策问题。
中央肯定之后,“盛县经验”瞬间风靡整个解放区。
魏红军的大名响彻全党。
中央指示来到了晋察冀,聂帅立即召开了晋察冀中央局扩大会议。
“中央的指示精神大家都清楚了?”
“是。”
军队出身的将领都很高兴。
特别是杨全武、王直、李志敏三个人尤其高兴。
刘华福是老牌北方局干部。
在北方局资历深,根基厚、地位高。是晋察冀这边地方党的代表,分量足够。包括在中央都有脸面。如果这一次中央肯定刘华福,那么杨全武、王直、李志敏几个人就要受到批评。毕竟他们强制性的终止了平山土改,整体来说还是过界了。虽然他们在地方都有职务,但整体来说还是军队党。
好在中央对于刘华福在平山进行的土改批评很严厉。认为刘华福同志犯了“左”的错误。虽然中央最后没有说要处罚刘华福,但这种批评对于一名干部本身就是很大的打击。
郭田民在下面也是长舒一口气。因为他了解过平山土改的情况,如果刘华福得到中央支持,在雁北地区也来这么几下,郭田民会很头疼。
雁北地区本来就穷。
如果让刘华福折腾几下,部队说不定就散架了。
聂帅继续道:“最近局势不稳,我们和老蒋打仗的可能性一直再增加。为了加强军队工作,我提议刘华福同志暂时放下其他工作,来担任晋察冀军区副政治委员,晋察冀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同志们的看法呢?
聂帅脾气好,但不是说没有脾气。
之前他和刘华福是合作,是军队党和地方党的合作。抗战时期聂帅主要精力在军队,虽然也负责根据地建设,但他需要地方党的支持。而且刘华福资历深,当时又是北方局重要干部,所以聂帅在很多方面也需要妥协。
但现在不一样。
聂帅虽然依旧需要地方党的支持,但已经不需要刘华福的支持。或者说聂帅在晋察冀不需要刘华福这样和自己分庭抗礼的干部。因为现在的晋察翼中央局,除了刘华福之外,还有周彬、赵震生这些地方干部。当然聂帅最满意的就是,晋察冀出来了魏红军这样一个出色的全能干部,这一次直接让刘华福栽了大跟头。
以前一直没有机会。
聂帅不能让中央认为,自己在晋察翼排除异己,自己在扶持嫡系的军队党。但出现机会的时候,聂帅也不会放弃,该出手就会出手。现在刘华福受到了中央的批评,在晋察冀也是颜面尽失,聂帅也没给他任何机会,直接把他打发到了军队。
“我同意刘华福同志去军区工作。军区现在需要增加干部力量。”
“军区的确是需要刘华福同志这样有能力的干部支援。”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
立马明白聂帅的意思。刘华福是晋察冀地方党的代表人物,但这一次他是狠狠地摔了一。而且不仅仅摔了一,他更是把军队干部得罪很严重。
看看冀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王直这一次多么生气就知道。
王直以往都是好牌气。
可是这一次他实在是太生气,以至于和刘华福直接杠起来。
聂帅着现在这个机会,让刘华福离开地方进入军队,等于是彻底剥夺了他在晋察翼的根基。如果是其他人担任军区副政治委员,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可能很高兴。
但这里面不包括刘华福。
刘华福在晋察冀因为是地方党的头头,所以在晋察冀中央局几乎是二把手的存在。他在张家口、宣化这些城市有足够的影响力。但现在离开地方,去了军队那就是离开海洋的鱼儿。
到了军队他能干什么?
就连程志华离开冀中军区担任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的时候,在晋察冀这边照样施展不开。晋察翼二级军区的那些骄兵悍将,都不怎么给人家程志华多少面子。程志华在晋察翼的那几年其实也是比较憋屈的。
冀中军区被晋察冀北岳区吞并,北岳区的骄兵悍将,并不怎么把程志华放在眼里。现在到了东北局也是这样的情况。东北局和东北军区目前是大杂烩,进入东北的将领基本上都带着自己部队。可程志华进入东北,完全是光杆司令。所以只能是去已经有了完整架构的西满军区当司令员。
刘华福和程志华相比,在军队更是没有根基。
程志华再怎么说在军队资历深,中央红军出身,又是领到过25军,担任过冀中军区政治委员。到了军队之后,刘华福这个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完全就是摆设。现在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工作是魏红军主持,政治部工作是罗起容主持。至于晋察翼野战军的日常工作,完全是魏红军负责处理。自己去了军区和野战军司令部能干什么?
魏红军和罗起容两个人,能让自己在军区插手工作?
因此刘华福脸色变得很难看。
聂帅这一下,就让刘华福彻底离开了晋察冀核心圈子。
但他现在没有办法。中央对于刘华福的批评是比较严厉的,连带着马兴荣和廖广敖这一次都受到了牵连。现在的他已经没有多少发言权,所以只能是默默的接受这个结果。
“刘华福同志去军区工作之后,我提议赵震生同志为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代理张家口市委书记。
说起来刘华福和赵震生都是当初北方局一起工作的干部。
只不过赵震生多年在北平工作,抗战早期北平或者说是平西干部迅速的参加抗战,然后加入了晋察冀。所以晋察冀和北平这边的干部合作比较好。
赵震生这几年是晋察冀中央局委员,兼任组织部部长。
刘华福在晋察冀地位还是很高。不仅以副书记身份管组织工作,还是张家口市委书记。这一次刘华福离开地方去军队,他的工作需要有人接手。
聂帅提议的就是赵震生。
赵震生的人缘还是可以,这几年掌组织部工作成绩也很好。而且他和晋察冀的军队干部关系还可以,所以并没有什么反对声音。聂帅对赵震生道:“赵震生同志,刘华福同志去了军区工作之后,你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你不仅要全权负担起晋察冀组织部的工作,还要临时担任张家口市委书记。”
“是。”
赵震生很是平静。
虽然他不愿意得罪刘华福,但他没有拒绝,而是很自然的接受了这份任命。毕竟刘华福在晋察翼是失势已成定局。刘华福之前是晋察冀地方党的代表人物,但随着赵震生成为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加上赵震生本身也是北方局出身的北平市委的干部,所以赵震生顺理成章的成为晋察冀地方党新的代表人物。
可以说这一下赵震生在晋察冀的地位瞬间提高很多。
聂帅转头看着周彬道:“周彬同志,你从现在开始要统筹管理我晋察冀的工业、商业和金融。
“是。”
聂帅把刘华福的工作调整,把他之前分管的工作安排给了其他人。然后进入了正题道:“中央建议魏红军同志全权负责晋察冀的土改工作。所以我提议魏红军同志担任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继续担任晋察冀中央局常务委员。同时在晋察冀中央局成立土改工作委员会,魏红军同志担任土改工作委员会主任。大家的想法呢?
魏红军这两年的工作表现实在是太耀眼。
不管是东北战略,还是负责大学建设,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提出的一些小建议,都展现出很高的战略眼光。而且魏红军不仅仅有出色的战略眼光还能够脚踏实地去完成这些工作。就像是东北战略,魏红军自己提出,而且冀热察军区也成为东北战略的主力。
当然最出色的还是这一次的土改。
魏红军给聂帅,给晋察长了脸。聂帅愿意给魏红军更多的机会,希望魏红军能够保持现在的态势。所以才会提议魏红军担任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可以说魏红军七大之后,是一步一跳。从晋察冀中央局委员成为晋察冀常务委员,这一次又要担任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在晋察冀的职务,已经是高于很多七大的中央候补委员。但魏红军走到现在这个位置,没有任何的拔苗助长,一步一步走的非常坚实。没有任何一个人质疑魏红军为什么晋升速度这么快。
“我赞成司令员的提议。魏红军同志既然要负责晋察冀的土改工作,身上就应该加担子。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魏红军同志可以胜任。
杨全武在下面第一个赞成。
杨全武倒是不在意魏红军担任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自己手底下大将,能够有机会成为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他其实是很高兴的。对于魏红军的提拔,杨全武没有什么忌,杨全武这方面的肚量还是很足的。
更重要的是,杨全武对于刘华福的土改是非常不满意。
现在魏红军开始负责,他只有高兴的。
“我也赞成魏红军同志担任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周彬表达了赞成。
他来到晋察冀之后,也不是很满意刘华福在晋察冀的政策。主要是因为刘华福政策没有一惯性,变化太多。有时候太“左”,有时候又太“右”。
这个不仅仅是农村政策,城市政策也是如此。
对待商人的态度也变化太多,影响经济的可持续性。一个干部对于政策应该有一定的一致性,就算是条件变化调整政策,也不应该“忽左忽右”。
来到晋察冀之后,周彬对于晋察冀干部的能力还是非常认同的。晋察冀能够成为模范根据地,绝对不是浪得虚名。晋察冀的这些干部,每个人都有绝活。包括他不怎么喜欢的刘华福,理论水平、组织能力、宣传能力、团结干部方面都很出色。而这些干部当中,周彬最欣赏和自己在经济领域、金融领域有共同话题的魏红军。
“赞成。”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魏红军是中央的红人,聂帅的红人。毕竟以地方之力,直接影响了中央土改政策,在中共历史上都不多见。魏红军现在是正当红的时候,大家也不想阻止。
再说魏红军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他还是目前晋察冀军方出来的,最出色的干部。
聂帅看到大部分人支持,道:“那就这么定了。会议之后,我会以晋察冀中央局的名义,给中央发电报。赵震生同志和魏红军同志担任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赵震生同志代理张家口市委书记,魏红军同志担任晋察冀土改委员会主任。
这一下晋察翼正式生态出现了大变化。
刘华福退出了晋察冀核心圈,魏红军和赵震生顶了上去。
“魏红军同志。”
“到。”
“虽然你在盛县土改工作获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你必须要戒骄戒躁。土改工作很重要,但越是重要的工作,越是不能着急。很多工作一着急就会出现问题。中央决定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你,你一定要好好做。”
聂帅告诫了一番自己的爱将。
现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能贪功冒进。魏红军当然明白聂帅的良苦用心。所以立马大声道:“是。”
“尽快组建土改工作委员会,然后上报给晋察冀中央局批准。
聂帅越看魏红军越是喜欢。
因为中央土改指示下来之后,各个根据地都在如火如茶的推行土改。但在这个过程当中出现了很多混乱。而晋察冀却在土改当中再次获得了头名票。
晋察冀土改成为了全国土改模范点。
聂帅心中魏红军真是全能战士。党政军工作都能够做的如此之好。所以聂帅也给魏红军足够的权力。此次晋察冀中央局成立土改工作委员会,里面的人员选择,聂帅全权交给了魏红军。
聂帅自己不会插手这里面的人事安排,也不会允许其他人插手。聂帅已经是政治局委员,所以也有自己的打算。以现在晋察冀的发展情况,只要接下来不出现大问题,聂帅继续往上走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聂帅一直在考虑接手晋察冀的干部人选。
在晋察冀聂帅欣赏的干部不少,但聂帅选来选去认为能够挑起晋察冀重担的必然是魏红军。所以聂帅愿意给魏红军更多的空间发挥。
第664章 中央的信任
魏红军担任晋察冀中央局土改委员会主任之后,立马调李少成进入土改工作委员会担任副主任。
这不是魏红军要任人唯亲。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