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504章

作者:随遇而安

修养同志质疑这样的任命。

主席笑笑,道:“不年轻了,可以独当一面。

上一次集宁战役,他的指挥就很出色,一战就把气势正盛的傅作义给打了回去。荣臻同志汇报,这几个月晋察翼军区和晋察翼野战军日常工作就是魏红军同志在处理。魏红军同志现在是晋察翼中央局副书记,担任大同战役司令员名正言顺。

现在聂帅事情繁忙。

毕竟晋察冀部队要打大仗,他要协调的事情很多。聂帅不能担任司令员的情况之下,张忠训担任司令员是最合适的。因为他是黄埔军校出身,大革命时期的党员,参加了秋收起义。在秋收起义失败,部队上井冈山的过程当中,担任主席的警卫。

甚至一段时间和主席同吃同住,和主席的感情很深。

但上一次被傅作义打的太狼损。

主席没有因为和张忠训的私人感情,就选择张忠训担任司令员。再说大同战役的主力部队,都是晋察冀部队,还是应该从晋察翼选择一名干部当司令员。主席是一个敢于打破常规的人。

就像是历史上,让林帅担任东北局书记,领导一批政治局委员。出现了一个中央委员领导好多政治局委员的特殊情况。包括让栗大将领导华野打仗这种非常规的做法。

现在主席选择了魏红军。

而不是张忠训。

总司令道:“我认为可以。魏红军同志在上一次的集宁战役表现很是出色。现在晋察冀土改工作慢慢的步入正轨,可以让魏红军同志来组织大同战役。”

第665章 委以重任

1946年7月11日,晋察冀军区和晋绥军区召开联席会议。

晋绥军区这边参加会议的是,晋绥军区副司令员张忠训,还有晋绥野战军358旅、独一旅、独三旅、骑兵旅的指挥员,以及绥蒙军区指挥员。

晋察冀军区这边参加会议的人就比较多。

聂帅主持会议。

下面有刘华福、罗起容这些军区领导,然后是魏红军、郭田民、朱亮才、赵陆、张子华、郑伟山等下面野战军的指挥员。更下面就是各个纵队下属的旅指挥员。

聂帅拿着中央电报,心中对于中央的决定是非常佩服的。

因为此次任命真的是非常大胆。聂帅虽然也想过让魏红军当司令员,但心中顾虑颇多。没想到中央直接指定魏红军为大同战役司令员。

聂帅是有些高兴,也有些担忧。

高兴的是,魏红军现在是越来越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之前的土改,魏红军已经给自己打下了最坚实的政治基础。有了这个政绩,魏红军以后的路会非常好走。

现在中央又指定魏红军指挥大同战役。

这是中央要进一步重用魏红军的信号。毕竟这一次大同战役除了魏红军老部队晋察翼第三野战军之外,还有郭田民领导的晋察翼第二野战军,以及张忠训领导的晋绥部队。

可是也有担忧。

之前集宁战役,魏红军指挥的部队都是他的老部队,不存在指挥问题。但这一次这么多部队,那些指挥员一个个资历深,也有自己根基。你要指挥他们,那就不是容易的事情。

不过这也是一次一考验。

通过了,中央会进一步器重魏红军。

聂帅看着下面这么多战将,开口道:“同志们,中央提出了“三路四城的计划。也就是夺取平汉路、同蒲路、正太路,拿下大同、太原、保定、石家庄。我们这一次聚在这里,就是为了完成中央指定的三路四城计划。我们先打下大同,扫平晋北的敌人。然后挥师南下,配合晋冀鲁豫拿下同蒲路和太原。这样我们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的根据地就连成一片,我们完全控制山西、察哈尔、绥远,这样我们就有了最稳固的后方。有了稳固的后方之后,我们就可以挥师向东,进军河北,配合杨全武他们控制平汉路。所以大同战役是中央三路四城'的开始,也是最重要的战役。”

“中央刚刚发了电报。任命魏红军同志担任大同战役的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忠训同志担任副司令员,朱亮才同志担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赵陆同志担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唐杰同志担任副参谋长,全权指挥大同战役。”

聂帅念完了任命,所有人都看向了魏红军。

魏红军虽然表面上很冷静,但心中却是非常激动。因为魏红军明白,自己这是开始独当一面。没想到中央真的让自己负责大同战役。这可不是一次小战役,大同战役晋察冀和晋绥军区加起来会有20万人左右的部队。

而且这样的大战役,地方部队也要参战。自从五月份国共两党的关系开始紧张之后,晋察冀这边迅速停止了裁军工作。反而允许各个军分区扩大地方部队的数量。

所以冀热察军区这边,也是迅速组建了五个独立旅。两个独立旅目前在热河,其他三个独立旅在察绥军分区和张家口军分区。

当然这不是所有的地方部队。

除了独立旅编制之外,冀热察军区这边还设立了三个警备旅的番号。三个军分区各有一个警备旅番号,主要是为了对抗有可能出现的“还乡团”。

除了冀热察军区的地方部队,雁北军区和绥蒙军区也有地方部队。

把这些部队都加起来,这一次魏红军要指挥的部队会超过25万人。现在只是解放战争刚刚爆发,魏红军已经开始领导20多万部队打仗。而且中央对于魏红军是真的很信任,魏红军直接就是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是大同战役的军政一把手。

魏红军怎么可能不激动。

有紧张,有期待。

聂帅看向了魏红军,道:“魏红军同志,既然中央如此信任你,任命你为大同战役的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那么你就要走马上任。我知道你们第三野战军一直在做进攻大同的准备,对于大同很是熟,悉。那现在你来所说大同战役的想法。

魏红军深吸一口气。

虽然这个任命很突然,但魏红军一点没有局促。因为关于大同战役,魏红军是想了很久。因为晋察冀第三野战军肯定要参与进来。

所以魏红军和下面的干部做过很多次推演。

只不过没想到自己成为了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所以魏红军走到了地图前面,道:“目前大同守军有2.4万人左右。阎锡山的第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兼43军军长楚溪春担任大同防御总司令。大同拥有暂编38师,东北挺进军马占山部的骑兵第5师和第6师,以及保安总队,两个炮兵营,一个特务营和一个工兵连,还有各县逃来的自卫队。虽然大同的敌军人数不多,但也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暂编38师补充了大量的伪军部队,战斗力一般。但东北挺进军骑兵第5师和第6师虽然人数不到5000人,但却是跟着马占山在晋西北和绥远和日伪军作战多次的精锐部队,战斗力不弱。然后是这个保安总队。他虽然名字听起来像是地方部队,但他其实是原驻蒙军26师团和驻扎大同的独立警备队改编的。阎锡山剔除老弱,重新整编26师团和大同的独立警备队,留下了大约9000人左右。这支部队战斗力还是很强大的。特别是大同构筑了那么多的明堡暗堡,城墙那边也有无数的防御阵地。攻破这些阵地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当然相比起进攻大同,更有威胁的部队是来自包头的傅作义部。傅作义部去年虽然受到重创,但除了67军之外,我们并没有成建制灭傅作义嫡系部队。这半年来傅作义部在包头扩军备战。老蒋也支持傅作义部扩大军备,所以支持了不少武器弹药。利用这些武器弹药,傅作义重新扩编了自己的嫡系35军、暂三军、骑四军部队。据我们得到的情报,目前傅作义部嫡系三个军九个师,兵力已达六万人之多。加上其他部队,傅作义手中目前又有十多万部队。一旦我们进攻大同,傅作义必然会出兵。”

“所以这一次大同战役,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进攻大同,一个是阻击傅作义。”

关于大同的情报,晋察冀很了解。

因为从抗战时期开始,晋察冀一直在做进攻大同的准备。只不过抗战的时候,大同的驻蒙军部队有两个师团、两个独立警备队,加上伪军部队人数太多,所以晋察翼一直没有动手。后来没想到阎锡山直接整编了驻蒙军部队,再次控制了大同。

不过虽然没拿下大同,但对于大同的情况,晋察翼却是了如指掌。

“那你觉得这一次大同战役应该怎么实施。”

聂帅直接问了魏红军。

其实聂帅是担心,魏红军如果单独召开大同战役的会议,有可能压不住阵脚。毕竟目前晋察冀第二野战军和晋绥军区部队当中,有一些旅级干部甚至都是魏红军早年的直属上级。至于更上一级的干部就不用说。

军队最怕压不住阵脚。

在军队有不少这种事情。不是上级任命你为指挥员,你就可以指挥部队的。要是那么容易,粟大将也不至于在华野磨合了那么久。

就像是刘华福。

他虽然担任晋察冀军区副政治委员,可是下面那些一线将领有几个给他面子的。不要说魏红军这个级别,就是下面那些旅级干部,都不把刘华福放在眼里。

这就是现实。

所以聂帅准备在这个会议上,彻底确定战斗的事情。也只有聂帅这个政治局委员坐镇,才能够让下面的干部可以听话。

魏红军看向了下面的将领。

晋察冀第三野战军是魏红军的老部队,魏红军有绝对的把握。但如何协调晋察冀第二野战军,还有晋绥军区的部队,魏红军也需要磨合。

晋察冀第二野战军司令员郭田民,这可是一位很骄傲的主。虽然大家的关系还不错,但想让他老老实实的听魏红军的话,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还有晋绥军区副司令员张忠训,这可是曾经魏红军的直属上级。现在要听魏红军的命令,那更是难为他。

好在这是解放军部队,不是国军部队。如果是国军部队,不要说是魏红军,就是聂帅都指挥不动晋绥部队。国军那种派系情况,是真正的友军有难,不动如山。

解放军这边虽然也有山头的存在,也有山头主义。但主席早早地确定党指挥枪的建军原则。所以魏红军真有直接命令,魏红军还真不怕他们不听。

但这种强制性命令,让下面的部队听话,会有很多后遗症。打仗还是需要上下一心,才能够真正发挥实力。

所以魏红军不准备直接指挥第二野战军和晋绥部队。

让他们自己去打仗,给他们足够的自主权。魏红军只要把握好大局,制定大战略。具体打仗,就让他们各自指挥各自的部队。

所以道:“我的想法是,成立南北中三路纵队。晋察冀第二野战军组建南路纵队,郭田民同志担任南路纵队司令员,刘道声同志担任南路纵队政治委员。南路纵队出击同蒲路,一路进攻朔州,一路进攻忻州。截断整个同蒲路,让太原和大同彻底失去联系。”

魏红军干脆把晋察冀第二野战军摘出去,让他们在同蒲路折腾。目前郭田民手中有五个旅的部队,完全有能力在同蒲路大折腾,或者说完全有能力控制大部分的同蒲路。

魏红军只是让郭田民控制同蒲路,至于他怎么率领第二野战军打仗,怎么控制同蒲路,魏红军不插手。

因为郭田民本人就是打仗多年的战将。知道应该怎么打仗。郭田民很满意魏红军的安排,所以道:“我们第三野战军一定会彻底截断太原和大同之间的联系。我可以在这里立下军令状,太原那边的晋军部队,一个人都不会插手大同战役。

魏红军点头。

魏红军也相信郭田民的保证。

因为现在的阎锡山手中哪里有部队可以支援大同。虽然129师晋冀鲁豫的主力部队南下,但晋南地区依旧有十来万部队。陈耿率领这些部队主要是和胡宗南的部队打仗。至于阎锡山都是挡带手的。

就算是这样,只要针对阎锡山打几仗,能把阎锡山打吐血。阎锡山哪里有兵力,可以支援大同。

“还有,第二野战军手中始终要保留两个旅左右的部队。一旦大同战役这边有任何情况,第二野战军必须要在短时间之内能够派遣两个旅支援。

“好。”

“358旅、独一旅、独三旅、晋绥军区骑兵旅,绥蒙军区的3团、5团、7团、8团,还有晋察冀第十纵队的第6旅,26旅组建中路纵队。张忠训同志担任司令员,张平华同志担任政治委员,张子华同志担任副司令员,冯林奇同志担任副政治委员。

全权负责进攻大同。”

为什么说这一次大同战役,晋察冀是主力。

看看部队规模就知道。

晋绥军区这边派出了358旅、独一旅、独三旅、军区骑兵旅,但加起来也就是两万人。加上绥蒙军区的四个团,这四个步兵团都是刚刚组建不久的基干团,也就是一个步兵团1200人左右。加起来总共才两万五千人左右。

但晋察冀这边不一样。

魏红军只是派遣第十纵队的第6旅和26旅,人数就已经是两万七千多人。比整个晋绥部队的数量还多。

其实这也是中央考虑的事情之一。

这么多晋察冀部队,如果不选择晋察冀的干部指挥。张忠训光想要凭借着资历指挥这些晋察冀部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进攻大同的事情,我要多说一句。我们的部队很多都是从游击战发展来的,但大兵团作战和游击战完全不一样。现在大同的敌军有两万多人,如果全都龟缩在城内,重兵防守,并不是那么容易消灭的。所以我的想法是,进攻大同最好是在外围阵地尽量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这样我们进攻大同的时候阻力会小很多。如果想要在城外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我们的部队就必须要统一行动,步伐一定要统一。绝对不允许各部队各打各的,影响整体进攻。特别是进攻的时间,三点钟要进攻,那么就是三点钟。不允许有任何部队提前或者慢一步。这一点我希望要传达到下面所有的部队当中。

魏红军一边说,一边看向了张忠训。

魏红军这是不放心晋绥部队。

而且这不是魏红军故意找茬,而是历史上就是如此。历史上大同集宁战役的时候,会议上制定的是在城外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结果呢?

各部队的游击习气依旧很严重。

完全没有按照计划发起进攻,而是各打各的。

都是按照自己的情况发起进攻,根本不把战前指定的计划当回事情。结果国军部队受到袭击之后,迅速开始收缩兵力。而此时进攻的大部队还没有开始进攻,结果晋绥军部队迅速放弃了大量的前沿阵地。战前部队想要在城外消灭敌军有生力量的想法完全失败。

这样打仗怎么可以。

大兵团作战,纪律是第一位的。让你什么时候进攻,你就什么时候进攻。各部队自己想什么时候进攻,就什么时候进攻,这完全打乱部队的进攻节奏。

在大兵团作战方面,晋绥部队显然是比不了晋察冀部队。

因为晋察翼部队早在1942年就开始慢慢的组建野战军部队。到了现在快有三四年时间,一批一批的指挥员接受大兵团作战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