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杜部长,你好。”
高书逊有些紧张。
没想到魏红军和杜丽清两个人都亲自来到了这里。他知道魏红军这个级别的干部来到这里,那就是这一次的事情快要有结果了。
“高书逊同志,我们找个地方坐下来聊聊天如何?”
“好。”
“高书逊同志,我听说许向千同志派人来接管部队的时候,你的卫队动枪了?”
“魏副书记,没有,我们绝对没有动枪。太行军区派人过来通知我之后,我让部队等待接管,然后我就一直在家里。我身边当时只有一个班的警卫队,怎么可能动枪。后来滕代元同志过来,我就直接跟着他来到了邯郸。这一点我可以对天发誓。魏副书记可以派人去调查。”
魏红军和杜丽清两个人眼神交流了一下。
然后魏红军看向了杨启青。
这一次魏红军的脸色就真的不好看了。
因为心中不是一般的生气。
魏红军一路上可是一直看高书逊叛乱的报告。
太行军区那边派出接管高书逊部的干部在报告当中可是说发生了枪战,而且双方交火很是激烈。因为高书逊警卫队激烈反抗,双方激战之后,才解除了高书逊警卫队卫的武装,最后控制了高书逊。说的是有鼻子有眼的。让人轻易就相信高书逊部真的是叛乱。
本来魏红军还以为高书逊不接受太行军区接管部队,或者说高书逊部的一些人不能接受,所以警卫队动了枪。魏红军看报告的时候就知道,甬管高书逊是不是真的叛乱,光是他的警卫队开枪反抗,事情对于高书逊就非常不利。因为甬管原因是什么,只要你的人动枪了,那么后果就很严重。
可是如果高书逊的警卫队没开枪,那事情反而更严重。
这不是魏红军轻信高书逊。
而是现在的高书逊没资格说这种谎话。高书逊部当时到底有没有开枪,高书逊警卫队有没有反抗,魏红军只要派人一查就能够查出来。毕竟当时接管高书逊部的干部和部队那么多,高书逊身边的警卫队也不是一个两个人。这种事情是谁也隐瞒不了的。除非晋冀鲁豫的干部把当时在场的人全都解,决。
杜丽清心中也是一震。
这下面的干部实在是胆子太大。连这种事情他们都敢虚构。
他们虚构的目的是什么?
是要置高书逊于死地,还是为了给自己增加功劳?
不管是哪一种,这样的虚报,情况是恶劣的。
这就是典型的欺上满下。
魏红军继续道:“高书逊同志,根据在你们部队工作的干部汇报,你和你们部队的军官时常召开秘密会议,想要带着部队叛乱?
“魏副书记,我们是时常见面。但绝对不是秘密会议,只是大家聚在一起说说话。
“能说说都是什么话吗?”
高书逊迟疑。
好一会之后,高书逊才道:“魏副书记,我不螨你。自从部队起义之后,我们是真心想要反老蒋的。老蒋一直在打压我们,想要吞并我们的部队。
我和孙长官(孙连仲)几次谈过,老蒋不可信任。
我们西北军在老蒋身上吃亏还少吗?老蒋为了和八路军争夺河北,就让我们西北军部队过去当炮灰。
有好事情的时候从来轮不到我们,可是当炮灰都是我们。而且不仅当炮灰是我们,老蒋在补充军饷的时候也是非常音,打压我们。所以当时我们起义是真的要反老蒋。后来我们起义了,解放军派政工干部进来改造部队。我是很欢迎的。可是后面我们的军官和解放军派过来的政工干部之间发生矛盾,发生冲突,是我没有预料到的。我知道我们部队的军官身上的毛病不少,但很多问题可以慢慢的解决。但。
高书逊有些激动。
看魏红军没说什么,所以继续道:“我们有时候是聚在一起,大家说说现在的情况。有的人可能说话也难听一些,背后也说了一些对解放军不满的话。但我们绝对没有商量什么叛乱。魏副书记,我们都是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现在的形势怎么样,我们都清楚。杨全武同志在河北连石家庄都打了下来,把原来在邯郸的第三军也成建制歼灭。本来晋南地区阎锡山和胡宗南的部队不少,但陈耿同志接连打了胜仗,歼灭了国军好几个旅,晋南形势立马大变。整个华北除了几个城市之外,都是解放区。我们就算是再傻,也不会选择这个时候叛乱。
魏副书记,你想想,我们就算是叛乱,部队又能往哪里去?再说我们这支部队起义已经两年时间,虽然内部问题多,混乱了一些,但毕竟是两年时间。
我们部队的大部分人已经接受了我们是解放军的事情。就算真的要进行叛乱,部队也不可能真的跟几个军官走。魏副书记,如果我真的要叛乱,太行军区怎么可能这么轻易的接管部队。
其他不说,这句话魏红军倒是相信的。
部队要是在江南地区,要是在湖北地区,那么叛乱倒是可能。在晋南地区,他们要是叛乱,那不是傻子。他们叛乱能去哪里?周围全都是解放区就算没有正规部队,但地方部队一抓一大把。而且就算是成功离开了华北解放区又能如何?
往南是中原军区的地盘,往东是山东解放区,往西就是晋绥军区。
你又能去哪里?
魏红军通过案卷,以及和高书逊谈话,大致能够判断出这一次的事情大致的脉络。
高书逊部的旧军官和晋翼鲁豫派过去的政工王部之间,不是一般的关系差,而是关系非常紧张。
甚至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种事情。晋冀鲁豫的那些干部,这一次是真的要把高书逊往死里逼。从举报高书逊叛乱开始,一系列的报告有太多的虚构,都是为了证明高书逊是真的要叛乱。他们这是准备一口气解决高书逊和高书逊部的军官,然后彻底控制这支部队。要不是主席说了一句,要保护高书逊的人身安全这样的命令。
说不定晋翼鲁豫的干部,早就把高书逊枪毙了。
到了现在魏红军心中大致有了想法。
魏红军要迅速解决这个事情。
现在追究谁对谁错,都没有太大的意义。这种事情如果往深入追究,很有可能引发刚刚成立的华北局内订。引发晋察冀和晋冀鲁豫干部之间的矛盾。
魏红军突然有些明白,为什么都说政治是妥协的艺术。
有些时候魏红军不想妥协。
但现在的情况,有些事情魏红军真的不能深究。魏红军越想越是生气。不过现在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尽快结束这个事情。
“高书逊同志,你在这里休息一段时间。军区很快会给这件事情一个结论。”
“谢谢魏副书记。
高书逊今天见到魏红军和杜丽清之后,原来的担心消失了不少。之前过来调查这个事情的杨启青他们,根本不听自己的话。自己一肚子的话,可是没人愿意听。
自己只能是被限制自由。
魏红军不一样。
态度就不一样。这让高书逊心里安稳了不少。
魏红军从高书逊家里出来之后,和杜丽清商量了一下。然后问杨启青道:“王丁南同志呢?
“在长治的神泉训练班那边接受审问。”
神泉训练班,就是关押高书逊部军官的地方。
太行军区以学习的名义,把高书逊部军官全都一股脑的送到了这里。这里即是学习的地方,又是接受审问的地方。
“去神泉训练班。
“这……”
“走吧。”
魏红军没时间跟杨启青墨迹,立马收拾一下,就从邯郸出发。
来到了长治神泉训练班。
魏红军转了一圈之后,翻了翻高书逊部的一些军官口供。又去看了看王丁南的情况,脸色难看道:“杨启青同志,这就是你们的工作方式?”
魏红军之前只是听说。
今天过来一看,晋冀鲁豫这边的社会部搞刑讯逼供简直是行家里手。高书逊部这些签字画押,表示参与叛乱的军官,没有一个是完整的。
都是被人打过的,其实就是刑讯逼供过的。
就连王丁南都被打的全身都是伤。
王丁南可不是普通人。
是1930年就入党的老党员。担任过北平特委书记,担任过河南省委书记,是一名资历深、级别很高的干部。地下工作、宣传工作方面都有杰出贡献。高书逊部当时能够起义,王丁南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所以高书逊起义之后担任部队政治部主任,参与高书逊部的改造。
可以说高书逊部的起步是非常好的,改造条件也非常好。
结果晋冀鲁豫派进来的政工干部不仅和高书逊本人、高书逊部军官关系很差,跟王丁南的关系也非常不好。本来他们的工作是配合王丁南,可是他们把王丁南排斥在外。
这样的情况之下高书逊部怎么可能不出现问题。
这一次高书逊部出现事情,王丁南也被抓了起来。审讯人员对他进行了刑讯逼供,要他承认参加了高书逊叛乱。
王丁南一直没有承认。
事情就僵在这里。
王丁南一直不承认,咬牙坚持高书逊没有问题,高书逊部也不存在叛乱,自己更是没有参加过所谓叛乱。王丁南的级别不低,审问人员也不好随便处理。杨启青来到这里这么长时间,高书逊的问题一直没有处理,就是因为王丁南一直不松口。
王丁南不松口,靠着几个军官的口供,根本定不了罪。
为了让王丁南松口,为了尽快结束这个事情,晋鲁豫社会部干部,对王丁南进行了残酷的刑讯逼供。甚至还进行了诱供,只要王丁南承认高书逊叛乱,那么他们也不会说王丁南参加了高书逊叛,乱。
可是王丁南还是没有同意。
“魏副书记,这不是小事情。这是一起叛乱杨启青开口。
杨启青虽然也不是很支持这种刑讯逼供,但特殊时期特殊办法。高书逊地位特殊,影响力大,这次的事情必须要有一个结果。
而王丁南是其中的重要人物。
时间紧迫。
让王丁南开口是最好的办法。如果王丁南一直不开口,那么这个事情就一直无法有结论。所以杨启青虽然知道这样不好,但也没有阻止。
“越是重要的事情,越是需要谨慎。你们对王丁南同志这样刑讯逼供,就算最后王丁南同志签字画押,难道这就是证据吗?”
杜丽清很不满。
杜丽清也不是第一天做保卫工作,他也不是没有过失误。他手底下也出现过这种事情。但这一次的事情,杜丽清还是感觉不寒而栗。
王丁南可是老党员。
担任过北平特委书记,河南省委书记的老干部。他们对这样级别的老干部都能够进行如此的刑讯逼供,如果是面对其他人呢?是不是他们平时的案子,都是这么处理的。
如果真的都是这么处理的,那么会出现多少冤假错案。
就像是当年的肃反。
他们在苏区就是这样做的。导致牵连一大片,不知道枪了多少无辜的党员干部。
华北局社会部成立之后,杜丽清虽然级别高但对于杨启青还是很尊重。之所以尊重,是因为杨启青是这条战线上的传奇人物。破获过不知道多少案子。
人的名树的影。
杨启青这样的传奇人物,杜丽清也不敢随便对待。
但这一次杜丽清是真的很失望。这不应该是杨启青这样出色的干部应该做的事情。
魏红军跟杜丽清道:“杜丽清同志,回到张家口再处理,你觉得如何?”
“可以。”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