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538章

作者:随遇而安

两个人现在都不信任神泉训练班这边的干部。

简直是乱弹琴。

杜丽清同意,魏红军对杨启青道:“杨启青同志,这里的一切全部终止。高书逊部的这些军官全部送到军政大学,取消这个临泉训练班。高书逊同志和王丁南同志,还有在这里接受审问的高书逊部军官全都跟着我们一起回张家口。至于高书逊部全部移到冀鲁军区,暂时接受冀鲁军区的指挥。杜丽清同志,这里的所有资料全都封存,神泉训练班这边的工作人员,全都跟我们一起回张家口。

高书逊的部队反正是不能这样放着。

事情发生了,高书逊再怎么冤枉肯定是不会让他再出来带兵。但这件事情必须要有结果,在这里无法处理,魏红军必须要回到张家口。

这个需要华北局开会讨论。

至于高书逊部,魏红军不放心留在晋冀鲁豫。

实在是晋翼鲁豫的干部和高书逊部之间的矛盾太严重。当然最后要怎么处理这支部队,还需要华北局最后决定。

“魏副书记杨启青还要说什么,但魏红军摆摆手。

道:“杨启青同志,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了。有什么事情我们回张家口再说。

第702章 处理

魏红军和杜丽清很快就回到了张家口。

魏红军和杜丽清把自己看到的,了解到的写了一份报告交给了华北局。

高书逊的事情太敏感。

连中央都惊动。因此很快华北局召开了常委扩大会议,杜丽清、杨启青他们是社会部干部,所以也列席会议。魏红军把资料都转给了华北局之后,道:“有人举报高书逊部要叛乱,为了以防万一迅速控制高书逊和高书逊部的那些军官,接管高树勋部,我认为是非常正确的,也是果断的。是值得肯定的事情。但后面发生的事情,我认为问题很多。”

魏红军本来真的只是想要迅速解决这个事情,让他不要影响华北野战军接下来的战斗。

但后面看到的事情,让魏红军真的很是生气。

有些事情魏红军本来是不想说的,可是这一次的事情,有些人做的太过分,已经是超出了魏红军能够接受的范围。因此魏红军忍不住在华北局开炮道:“我派人调查过。太行军区控制高书逊的时候,高书逊旁边就没有几个人。高书逊本人接到太行军区命令之后,一直在家里,整个过程并没有什么冲突,更没有发生过所谓的开枪反抗的事情。但这些去控制高书逊的干部,却在报告当中说,经过激烈战斗解除了高书逊警卫队的武装,控制了高书逊。这是一个中共干部该做的事情吗?他这是什么意思?是为了跟上级表功,还是为了证明高书逊确实要叛乱?这样满嘴话的干部我们以后怎么信,任?”

“在围场县曾经发生过一件事情,可能在座的同志们不少人都听说过。因为公粮征收比例过高引起了区政府和当地农民的冲突。他们直接给这件事情定性为国民党特务”煽动的一次破坏公粮的事件。去控制高书逊的那些干部做的事情,和这个事情又有什么区别。

“这种欺上满下的干部,以后要是继续负责工作,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我建议华北局对这些干部进行严惩,有些不合格的党员,没资格留在党内。”

这种干部完全是一颗老鼠屎。

坏了党的作风,坏了党的形象,对革命只有破坏。这么大的事情,他们都敢造假。报告当中甚至可以写出无中生有的战斗。魏红军实在是没有想到,这些干部都是哪来的胆子,随意的编造这样的报告。

整个会议室气氛很凝重。

因为大家没想到魏红军借着这个事情“发难”。一旦对那些干部进行处理,那么波及到的不是一个两个人。因为那些虚假的报告,不是一个两个人写的。甚至太行军区有些干部也会受到影响。

魏红军继续道:“接下来我要说杨启青同志的问题。组织让你去调查处理这件事情,是让你去核实具体情况。是让你去查清楚,高书逊叛乱的问题存在不存在。而不是让你去给高书逊叛乱捏造罪名的。”

“魏副书记,我不能接受你这样的批评。”

杨启青站起来立马辩解。

因为魏红军说的罪名太严重。

捏造罪名?

杨启青可是华北局社会部副部长,管安全保卫的。如果被批评为捏造罪名,这个事情就大了。如果一个保卫干部被按上捏造罪名这样的批评,那么他以后还怎么工作。上面的领导以后怎么相信你的工作?甚至党内很多领导都会害怕,你一个保卫干部如果捏造罪名,用在了政治斗争上,那么谁不害怕?

所以这个罪名杨启青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因此杨启青道:“我去就是为了查清楚整件事情。有可能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些做法出现了问题。工作当中有失误,我可以检讨错误。但魏副书记说我捏造罪名,这样的批评我不能接受。”

薄树春在旁边道:“魏红军同志,大家都是革命同志,工作上有分歧可以讨论,工作上有错误可以批评。但不应该随便扣帽子,有些话还是需要谨慎一些。”

他也没想到魏红军突然发难。

前面关于有些干部夸大其词,编造事实,蒙蔽组织的事情也很严重。处理起来很有可能牵涉不少干部。但他们毕竟级别低,薄树春还不说什么。

但杨启青不一样。

杨启青是这条战线上的代表性干部。杨启青之前是晋冀鲁豫社会部部长,此次华北局成立又担任社会部副部长。虽然是副部长,但在这个领域杨启青的影响力明显大于杜丽清。在社会部来说,杨启青是可以直接抗衡杜丽清的存在。甚至很多人看来,杜丽清只是占了资历的便宜。要是论能力,论成绩,杨启青比杜丽清更适合当社会部部长。

魏红军道:“薄书记,我不是一个轻易对一个干部提出批评的人,更不会对一个干部随便评价。

但杨启青同志这一次做的事情,的确是让我非常不理解。难道他以前的工作都是这么做的?我去神泉训练营看到的情况,让我怀疑这是我中共的地方,还是国民党的审讯室?他们为了让王丁南同志承认参加了高书逊叛乱,竟然把他吊起来打。而且持续了十多天时间。这是我们中共保卫干部应该干的事情吗?杨启青同志,我想问问。你去处理这个事情,所有的证据都是这样刑讯逼供取得的吗?

而且你们刑讯逼供的目的,就是要让他们承认参加了高书逊叛乱,难道这不是栽赃陷害,捏造罪名?

跟当年的肃反有什么区别。杨启青同志,你跟同志们说说,我说的哪一句一话是诬陷你的?哪一个事情不是你做的?

虽然薄树春开口,但魏红军一点没有退后。

薄树春是上升速度很快的干部,七大的时候甚至成为了中央委员。华北局成立之前还是晋冀鲁豫中央局代理书记。但魏红军也是军队打出来的干部,是晋察冀代表性的干部。

这次的事情,让魏红军真的很生气。特别是看到王丁南的情况之后更是如此。所以根本没给薄树春面子。

杨启青听到魏红军的话,脸色涨红。

但他也不敢说魏红军说的都是假话。华北局这些常委看着这个情况都不知道该怎么表态。大家都没有想到,华北局才成立多长时间。

就发生了这种事情。

发生矛盾的干部,都是重量级的干部。

这个时候董毕五开口道:“我们中共人做事情要实事求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高书逊有没有叛乱,可以去搜集证据。第一个举报高书逊叛乱的那名干部手中有什么证据证明高书逊叛乱?同时收集证据不能是刑讯逼供。更不能无中生有,捏造罪名,逼人承认。魏红军同志说的对,我们中共人做事情,不能跟国民党一样。杨启青同志,你们怎么就认定王丁南同志参加了高书逊叛乱?你们是因为知道王丁南参加了高书逊叛乱,所以对他进行了刑讯逼供。还是你们需要王丁南参加高书逊叛乱?”

董毕五一开口,气氛就更加凝重。

董毕五可是一大代表,更是武汉工运领袖。湖南农民运动和武汉工人运动,是当时中共工作做得最好的地方。苏区时候担任过最高法院院长。

也是七大政治局委员之一。

现在是华北局第三书记,又担任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主席,是华北行政系统的一把手。

他说话的分量很重。

董毕五的确是比较生气。因为董毕五是经历过苏区时期的肃反运动,那是真的可怕。稍微怀疑就抓起来审问,甚至私自枪毙的也很多。

董毕五作为最高法院院长,看到过太多这种事情。很多干部甚至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莫名其妙的被枪毙。

他没想到自己来华北没多长时间,竟然碰到了这样的事情。

魏红军开口之后,气氛为什么凝重。是因为魏红军是晋察冀的代表,杨启青是晋冀鲁豫的大将。

很多人担心华北局刚刚成立,就发生晋察翼和晋翼鲁豫干部之间的冲突,会引起华北局的内订。所以大家都很谨慎,不随意说话。

董毕五也是老江湖。

也明白这件事情的确是有些棘手。

但他还是忍不住开口。

实在是因为他不想华北出现肃反这种事情。董毕五的脾气以前是很暴的,只不过抗战的时候在南方局工作,做一些统战工作,脾气好了不少。

但这一次他脾气还是上来了。

杨启青看到董毕五开口,立马道:“董书记我承认我们在工作方式上是有一些问题。但绝对没有故意捏造罪名的想法。王丁南作为高书逊部的政治部主任,一直不配合高书逊部的改造工作,联合高书逊部一些军官打压排斥我们派过去的干部。所以一直以来大家的矛盾可能多了一些,因此手段激烈了一点。但大家只是想把工作做好,心情太急迫,工作上才出现了一些失误。毕竟这是一个军万多人的叛乱事件。我们做工作必须要小心。”

“你们的小心,就是对人家王丁南同志进行十多天的刑讯逼供?就是对那些军官刑讯逼供,让他们承认叛乱?而且你说王丁南同志和那些干部们平时关系不好,所以你们就利用这个机会进行打击报复?”

魏红军听到杨启青的辩解更是生气。

这已经不是普通的问题。魏红军看来很严重的问题,可是很明显在杨启青他们这些保卫干部的眼中,并不是大事情。所以魏红军继续道:“我认为杨启青同志在这一次的事情上,有很严重的错误,必须要做出处罚。而且我们的社会部、公安管理处必须要进行一场教育,避免再次出现这种事情。”

“我赞成。”

薄树春皱眉。

如果没有董毕五插手,这个事情不至于这么复杂。

因为他知道,聂帅担任华北局书记,需要平衡晋察翼干部和晋翼鲁豫干部。因此就算是批评杨启青,但最后处理杨启青也不会太严重。可是董毕五插手进来,情况就完全不一样。

董必武是延安来的,资历太深,又是政治局委员。他一说话,就给了聂帅底气。

现在有了他的支持,杨启青这个处罚不会太轻。

果然华北局常委会最后讨论的结果是给杨启青党内警告的处分。同时撤销杨启青的社会部副部长的职务,撤销杨启青公安管理处副处长职务,担任热河省公安管理处副处长。

至于涉及到的干部,就交给社会部副部长卜胜光负责处理。

这是聂帅的决定。

把晋冀鲁豫大将杨启青一下就从华北局社会部副部长的位置上拉下来,扔到了热河担任热河公安管理处副处长。一下就降了好几个级别。

处理了一个晋冀鲁豫大将,还是要做一些安抚。

卜胜光也是晋冀鲁豫来的干部,让他去处理,可以减少矛盾。

处理完杨启青的事情之后,聂帅道:“魏红军同志,对于高书逊同志的问题,你觉得应该怎么处理?”

“聂书记,我认为这个事情必须要快刀斩乱麻。现在武士敏在犹豫,未来也会有很多想要起义的国民党部队犹豫。我们必须要尽快的争取武士敏起义,然后发起晋中战役,为进行太原战役做准备。而不是为了这个根本找不到证据的事情浪费时间。所以我的意见是,经过华北局调查,高书逊叛乱子虚乌有。这件事情是高书逊部有一些反动军官不理解我党政策,无法遵守我党的纪律,所以有逃离部队的想法,引起的事情。高书逊同志不仅没有参与叛乱,而且在事情发生之后,配合组织调查,稳住部队,对于这一次事情的处理事有贡献的。

“结束高书逊部的调查我同意。有问题就查没问题就给个结论。

董毕五再次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魏红军很感谢董毕五的支持。

聂帅想了想道:“那么怎么安排高书逊同志?”

“聂书记,高书逊起义是一件非常有影响力的事情,给很多国民党部队的将官做了示范。我们一定要把这个旗帜竖起来。我推荐高书逊同志担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和赵陆同志一起负责后勤工作。”

高书逊重新出来带兵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一点魏红军明白。

经过了这一次的事情,就算证明了高书逊没有叛乱,但大家心中肯定留下了疙瘩。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给高书逊一个很高的位置,当一个旗帜。

让他主要负责后勤机关的事情。

聂帅微微点头。

这个方案他认可。

华北局最后讨论的结果是,高书逊没有叛乱,只是高书逊部队的某些反动军官挑起的事情。高书逊部的那些军官打散加入中国陆军大学和华北军政大学开办的培训班上课,高书逊的部队打乱之后编入东集团军。彻底结束这件事情。

第703章 和聂帅的谈话

华北局常委扩大会议结束。

大家离开之后,聂帅留下了魏红军。聂帅撼了头,看着魏红军道:“你呀,你知道这一下你得罪多少人吗?

“司令员,我没想过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实在是因为杨启青同志他们的工作方式有问题。他们到现在依旧用肃反的模式处理事情,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当年肃反的阶段。延安整风,看起来对他们一点效果都没有。他们没有任何证据,没有任何原因,就把王丁南同志关起来抽打,都已经十多天的时间。还有高书逊部的那些军官,被他们打的皮开肉绽,让他们画押认罪。下面有些干部急于求成,出现这种事情还能理解。但杨启青同志是老干部,但却默许这种事情的发生,甚至是暗地里支持这种做法。他不是去调查这个事情的,而是为了直接给这个事情定性的。我知道高书逊部问题很多,包括高书逊本人也有很多问题。但这不能成为他们这样处理事情的原因。”

魏红军真的是忍不了。

聂帅看着魏红军认真的样子,忍不住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