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魏红军处理事情一向很沉稳。抗战时期魏红军才二十来岁,但处理问题一直都是很老道。甚少能够看出魏红军这样冲动。
不过这种冲动,聂帅有些担心,但也欣赏。
一个党员面对一些问题的时候,就应该保持这种冲动。
不过聂帅还是道:“这件事情你回来之后,可以私下先和我商量,开会的时候应该我来提议对杨启青同志的处理。你这一下会让很多干部认为你没有大局观,你在团结同志上有问题。”
“司令员,我知道你的难处。我说出来,比你提议更适合。”
魏红军又不是傻子。
华北局刚刚成立不久,很多事情都非常敏感。
或者说这一次华北局成立,晋察冀这边压力不小。一个是华北局成立,刘华福作为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差一点连华北局委员都没有捞到。而且他虽然是华北局委员,但除了担任研究室主任之外,其他什么职务都没有。几乎已经退出了华北政治圈的核心位置。
加上成立的华北局,以晋察冀干部为主。
聂帅可不能让人抓住把柄说他在华北局排除异己,搞山头主义。现在是聂帅政治生涯最重要时刻,差一步就真的要迈入国家领导人行列。这一步迈过去了,聂帅的政治前途就一片光明,可以尽情地发挥他的才华。这个时候聂帅绝对不能出问题。
所以魏红军当然不能因为这种事情去找聂帅,让聂帅出头。聂帅现在的位置,不能自己亲自下场,容易闹内订。这对于谁都不利。
魏红军继续道:“司令员,我不是一个只关注自己山头利益的人。本来我对于杨启青同志是很尊重的,因为我听说过他的传奇故事。我们公安管理,处有他这样出色的干部,我是很高兴的。特别是以后我们打下北平、天津这样的大城市,正需要他这样出色的保卫战线干部。但他这一次做的实在是太出格。我也不是针对晋鲁豫的干部。就像是晋南行政公署主任赖若宇同志,还有他们组织部部长淘鲁家同志,我认为都是非常出色的干部。我非常愿意和他们合作的。但我不能因为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看着杨启青同志他们这么乱来。
“红军,我知道你的想法,我理解你的心情。
可是不代表别人也能理解你。你现在是重要时刻,华北局的大旗你要打起来。你不能让人以为你在打压其他地方的干部,照顾自己山头的干部,这对于你以后不利,明白吗?”
聂帅是真的欣赏魏红军,甚至把魏红军当成是接班人。
华北局的担子,聂帅是想要交给魏红军的。所以聂帅不希望魏红军在团结问题上出现问题,让人病。
魏红军点头。
感谢聂帅的提点。
但有些矛盾可以回避,有些问题魏红军不能回避,更不能退让退。就像是这一次的事情。魏红军开始是真的只想快刀斩乱麻,解决高书逊的问题。
保证目前晋中战役,保证目前武士敏起义的问题。
没想过和杨启青他们发生什么矛盾,甚至都想过妥协。但杨启青做的事情,或者说他下面的人做的事情,已经超出了魏红军的底线。魏红军虽然不认为自己是圣人,但魏红军作为党员,还是有自己的底线的。作为一名党员,有些原则是不可以让步,不可以交易。如果在原则问题上选择让步,那么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让步?只要开始在原则问题上让步,有一次就有第二次,然后就会有无数次。一步一步下去,最后就变成没有原则了。所以魏红军明明知道这样会影响团结,但还是选择发难。
帅也只是简单提点一下。
虽然魏红军是聂帅老部下,两个人感情非同一般。但现在的魏红军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小干部,是已经有自己政治主张,自己政治理念的华北局第一副书记。
所以聂帅也是点到为止。
然后聂帅道:“王丁南同志的事情,你有什么想法?”
“我不熟悉王丁南同志,之前并没有想过。”
魏红军的确是没想过王丁南的事情。
因为魏红军是真的不熟悉王丁南。王丁南以前很长一段时间在北平工作,是北平市委的干部。当然也做过兵运工作,后来南下去了河南担任河南省委书记。
地下工作方面做的非常好。
特别是团结人方面能力非常出色。
可是这都只是资料上的王丁南。要不是因为发生了这一次的事情,魏红军和王丁南想要认识,还不知道是多少年之后。聂帅想了想道:“让王丁南同志先修养一阵,养好伤再说。还有,你和王丁南同志不要接触太频繁,或者说短时间之内还是不要和他有什么接触。明白我的意思吗?”
“是。”
魏红军明白聂帅是为自己好。
自己这一次算是王丁南的救命恩人。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还有政治上的。因为魏红军调查之后的报告,让华北局有了结论。这一下就让王丁南洗刷了冤屈,他的政治生命重新恢复。
但正因为如此,魏红军这个时候不能和王丁南有太多接触。
容易被人抓住把柄。
看魏红军明白自己的意思,聂帅继续道:“先不说这个事情,我们谈谈公安纵队的问题。你提出杜丽清同志担任公安纵队政治委员,地方公安管理处处长担任公安旅政治委员的想法我很赞同。这对于协调是好事情。不过这种政治委员只是挂名,部队的实际管理还是需要有专门的政工干部负责。你对于公安纵队司令员和副政治委员,有什么想法?”
“司令员,我原来考虑的是雷佳斌同志或者是俞平同志去担任公安纵队司令员。不过我担心有些人说我任人唯亲,因此一直没拿定主意。
魏红军也才刚刚开始主持华北军区和华北野战军的工作。
对于晋冀鲁豫那边的干部并不熟悉。
所以找公安纵队的司令员,只能是从原晋察冀干部当中选择。而且原晋察冀干部当中,魏红军要么从冀热察军区这边选择,要么就从杨全武的冀中军区那边选择。因为这两个军区干部储备最充足。
大家同样资历的干部,冀热察军区和冀中军区的干部在抗战期间战果辉煌,所以升迁速度快,大家的差距就出来了。公安纵队虽然不是野战纵队,但毕竟也是拥有两万人的部队。纵队司令员肯定是要有一定级别,一定资历,一定战果才可以。
聂帅明白魏红军的顾虑。
所以道:“我看就俞平同志吧。雷佳斌同志在平北军分区工作做得不错,目前阶段还是不要调整他的工作。公安纵队虽然是为了补充公安管理处缺少兵力组建的,但毕竟也是部队。军区和野战军需要的时候,甚至还是要参战的。所以我的建议是公安纵队还要接受军区和野战军司令部的指挥。”
雷佳斌的工作,聂帅很是满意。
在热河之前最危险的时候,雷佳斌靠着热河的一群地方部队和国军部队周旋,工作完成的非常不错。而且平北军分区的各方面工作都很出色。
之前五兵团南下作战的时候,平北军分区动员了大批的支前民工支持。
组织的也很好。
聂帅很满意雷佳斌,不想让他去公安纵队。而且聂帅对于公安纵队的想法是,不想让他完全脱离军队系统。所以想让公安纵队继续接受军区和野战军司令员的领导。应该说是双重领导。
魏红军当然同意。
不要说现在还是战争年代,就是和平年代武装警察部队也是受到双重领导的。不可能轻易的把一支部队的领导权下放给地方政府。
聂帅继续道:“有没有副政治委员的人选?”
“您觉得富昭同志如何?”
聂帅想了一下,点头道:“可以。” 邝富昭是老红军,参加革命时间也早。开始参加红军的时候在红三军团,后来跟着红六军团和红二军团会和,成为了红二方面军的干部。
120师来冀中发展的时候,跟着来到了冀中地区。后来参与了冀中部队的改造,担任了冀中军区机动部队警备第一旅的政治委员。现在是杨全武手中的重要干部。
能力很出色的政工干部。
魏红军之前一年一直负责晋察冀军区和晋察翼野战军的日常工作,所以对于晋察翼军队干部还是比较熟悉。
聂帅对他也有印象。
“过两天我们召开军区和社会部联席会议,确定这个事情。
“是。”
谈完了公安纵队的事情之后,聂帅谈起了其他的一些工作。其实有些工作聂帅只是有一些想法,所以跟魏红军说说,两个人讨论讨论。
这一次也是如此。
聂帅道:“这一次高书逊的事情,加上你们冀热察军区发生过的围场县的事情,我也一直在思考。我记得当时你给我写了一份报告,说现在我们,的公安队伍分不清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特别是在一些老根据地当中,人民内部矛盾开始胜过敌我矛盾。我仔细考虑了一下,再结合这一次制定“禁毒法的过程,我有一个想法,你帮我参考一下。人民内部矛盾的处理,需要人民内部矛盾的处理方法。敌我矛盾的处理,就有敌我矛盾的处理方法。
不同的处理方式体现在哪里?除了体现在公安干警处理问题时候的态度之外,也体现在最终处理结果上。只有不同的处理结果,才能够体现不同的矛盾。但怎么算是不同的处理?我在考虑能不能像这一次‘禁毒法一样,要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只有明确什么样的事情是什么样的处理结果,下面的工作人员才能够知道什么样的事情是人民内部矛盾,什么样的事情是敌我矛盾。”
“司令员的意思是,华北局讨论制定这方面的律法?”
“嗯。”
聂帅点头。
道:“我们的很多干部,目前来说文化程度不高,所以在工作作风上比较粗暴。你要是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他们就无法正确的理解政策,会忽左,忽右。我们解放区出现很多不应该出现的“反革命案子,就是因为我们的干部把握不住这里面的分寸。既然我们的基层干部把握不住分寸,那么我们就制定一个非常明确的规定。那就是什么情况就是什么样的罪名,什么样的罪名就是什么样的处罚规定的明明白白。不能给基层干部太多的自由量裁的权力,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东西。
魏红军连连点头,心中很高兴。
聂帅开始从军事指挥上抽身之后,考虑的事情越来越多,而且考虑的问题已经脱离具体事情,是高层建筑的问题。
魏红军想了想道:“司令员,如果让我说的话,我们应该制定三方面的法律。
“说说。”
“我负责公安管理处的工作之后,也查阅过不少档案。发现目前解放区的案子主要分三种。一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情,比如弄坏了别人的东西,打,架没什么大伤势等等。另外一个是打架严重、偷盗、抢劫等案子,还有一个是敌特案子。这对应的律法,应该各有不同。
聂帅把魏红军说的话记了下来。
然后问魏红军,道:“还有呢?”
“移风易俗。司令员,我们国家现在有很多落后的思想,落后的习俗。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光是靠政策宣传是没有用的。还是要制定一些移风易俗的律法。就像是虐待孩子、虐待老人、打媳妇、农村换亲等事情,在农村很普遍。他们都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先制定一些移风易俗的律法,然后去宣传,让大家知道有这样的律法,慢慢的让他们接受。如果我们没有什么律法撑腰的话,这种家里的事情我们怎么去宣传,怎么去管理?包括农村最常见的事情之一就是吃绝户,在农村宗族看来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是很有道理的一件事情。可是我们却不能看着这种事情发生。
那么我们必然要制定一份律法,防止出现这种事情。”
聂帅都写了下来。
然后道:“移风易俗,生活当中的一些小矛盾,不管从道德层面看来是多么需要谴责的事情,但都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也就是说人民内部矛盾也不应该是完全没有惩罚。没有惩罚就不能震慢律法就没有威严。但这种又不能只是靠着威慢,还要靠宣传,需要启迪民智。
“是。”
聂帅合上了自己的本子。
今天和魏红军谈完之后,聂帅有了更加完整的想法。不过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聂帅道:“红军,我再跟你说一句。你分管教育厅、农业厅、公安管理处,平时要多去跟董老汇报一下工作。跟他说说你工作的思路。你要懂得分华北局工作,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的工作,军区和野战军的工作。不要有什么事情就往我这里汇报。”
“是。”
“关于这个法律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多跟董老请教。他留学日本学的就是法律,在苏区的时候也是最高法院院长,在这方面他的经验丰富。
“是。”
“去忙吧。”
第704章 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
高书逊的事情是大事情。
并不是华北局有了决定,就可以直接处理。因为高书逊的事情党内党外影响太大,中央也一直关注。因此华北局常委扩大会议结束之后,聂帅立马把华北局的决定报告给中央。
中央批准了,华北局的决议才会生效。
当然一般情况之下,除非华北局的处理有原则性的错误。要不然中央不会随便驳了华北局的决定。因为中央也要尊重这些地方局。
看到魏红军和杜丽清给华北局写的调查报告,主席是比较生气的。说句不好听的话,中央对于高书逊的部队根本没什么想法。虽然高书逊部队有一万人左右,但并没有什么战斗力。再说高书逊部自从起义之后,就没有参加解放军的那些战斗当中。
再看看陕军38军、新11旅,起义之后迅速改编,彻底成为了解放军部队,参加了历次的重要战斗。38旅跟着陈耿南下参加豫西战役,接连歼灭胡宗南好,几个旅。新11旅,在晋察冀也是一等一的主力旅。
谁不知道晋察冀28旅,防御战打的嘎嘎好。
中央愿意养着高书逊部队,只要他不出现问题就行。因为高书逊第一个起义,影响力比较大,算是一个示范作用。可就是这样中央都不是很在意的部队,竟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结果直接影响了华北野战军原来的作战计划,晋中战役足足推迟了二十来天。
还有晋翼鲁豫的一些干部。
先是无凭无据举报高书逊叛乱,接着是刑讯逼供一定要让人承认参加了叛乱,而且还写莫须有的假材料,捏造没有的战斗。
什么仇什么怨,闹到这个地步。
而且从他们的风格当中,主席感受到了当年苏区的肃反身影。当年的肃反运动是非常可怕的。甚至是一批一批的干部被枪毙。
主席是非常反对这样的事情。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