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还有对待城市企业问题上分歧也不小。
陈运作为东北局书记,除了开始时候的战略问题上一直坚持先农村后城市的方针之外,后面的士改、城市一直没有明确的态度。虽然土改的时候,他是和高刚一起做的。可是在彭珍和高刚为了土改问题发生争执,他也没有明确的表态支持谁。
结果在东北局彭珍和高刚两个人之间矛盾一直很大。
东北局那些干部,也根据自己的政治理念站队。相比起彭珍,高刚进城能管工业,需要的时候可以穿布鞋下乡搞土改。高刚在东北这两年做的事情很多,农村城市工作做得都很不错,所以在东北千部这边威望很高。在东北局已经全面压倒彭珍。
现在到了全国土地大会,两个人再次顶了起来。高,刚是东北土改的负责人,说起土改的问题有根有据。
彭珍道:“现在我们离革命成功还有一段很长的路。我记得魏红军同志说过,土改应该围绕主要矛盾。现在我们的任务依旧是解放全中国,战争问,题依旧是主要矛盾,所以我们的士改要围绕这个主要矛盾。目前我们解放区最重要的任务是支援前线,解放区不能自己乱起来。稳住中农,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我们只有在所有权问题上给农民期盼,他们才能够继续支持我们。
“彭珍同志对于我们解放区的了解处于表面,也太小看我党我军在解放区的军心民心。我们解放区的百姓,对于我们的支持,不是因为一两个事情。而是我们这些年实实在在的为他们办事情,提高了他们的地位,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让他们能够跟人一样活着。彭珍同志有时间真应该去农村走走,看看我们在农村的基础。”
高刚丝毫不管这事中央土地会议。
用近乎嘲讽的语气说话。
来参加会议的很多干部鸦雀无声。他们虽然是各个地方中央局派遣的农村干部,在各自解放区的土改当中话语权很重。可是今天来的干部,一个比一个级别高。
现在发生争论的彭珍和高刚两个人,都是政治局委员。
因此谁也插不上话。
高刚继续道:“而且我们明确土地所有权,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事情。我们解放区的农民,本来要的就是可以耕种的土地。我们分开所有权和使用权,只要工作做得扎实,让我们的百姓相信我们的使用权和所有权没有两样。那么他们是能够接受的。而且东北、华北已经完全解放,现在的主要工作已经从战争转向建设。而且我们现在有了明确的土地法,等以后在新解放区土改也有了依据。
第730章 全国土地会议2
各地方局干部表情凝重,就连主席他们的表情也是很凝重。
因为分歧太大。
而且是原则性的分歧。
这一次全国土地会议,要出台“中国土地法大纲”,其实就是未来新中国的“土地法”草案。这份“土地法”囊括了方方面面,包括废除农村土地制度,确立农村土地改革的合法执行机关,规定如何平分土地和平分财物,规定如何从法律角度上保障,土改的成果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大家讨论很激烈。虽然有些分歧,但都不是很严重。经过几天的讨论,都能够达成共识。可以说这一次会议每达成一个条款,都是全国土地工作的一次大进步。
因为这些条款未来会用在全国农村上。而这些条款都是全国各地的农村干部,这么多年的工作总结出来的。是符合目前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
唯独到了土地所有权问题上,发生了如此的分歧。
华北局这边的干部几乎都是一边倒的支持魏红军的提议。不仅仅是晋察冀这边的农村干部,就是晋冀鲁豫出身的农村干部,也都是支持魏红军。东北局这边的高刚,态度鲜明,支持魏红军的提议。
而且东北局这边的农村干部,他们也都是更支持高刚。
当然这个是可以理解的。
在东北,土改问题就是高刚负责,而不是彭珍负责。彭珍一直在长春,而高刚是亲自下农村,领导东北土改。所以在东北负责土改的干部,都是和高刚一起工作的。而且高刚工作作风强势。在土改问题上,和高刚不配合的干部,基本上都调离农村,工作。所以这一次东北局过来的农村干部,那都是和高刚合作默契的农村干部。
所以当高刚表态之后,东北局这边的农村干部也都是支持高刚。
他们都反对土地法大纲当中土地所有权的表述,更是反对土地法大纲允许农村土地自由买卖的条款。
谁也没有想到,本来好好地中央土地会议,会在所有权问题上出现问题。
局面比较僵持。
彭珍为首的一些同志认为,农村土地改革需要循序渐进。特别是给农村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发展起来,让农村积累财富,不应该太过激进。而且他们认为现在还在打仗,稳住解放区放的安稳比较重要。但东北局和华北局不少农村干部认为,现在的东北、华北等解放区,已经从战争状态进入了建设状态。所以农村土地的所有权问题需要尽快确定这是新形势之下的新政策,不会影响解放区的安稳。
而且他们都反对农村土地可以自由买卖。
关于农村土地自由买卖的事情,不仅仅是华北局、东北局的农村干部反对。就连中原局和华东局过来的不少农村干部也是有异议。这些农村干部,不管原来的出身是什么。做了这么多年的农村工作,比谁都明白,一旦放开农村土地买卖。到时候用不了几年时间,农村一定会大批量的出现新地主。这是母庸置疑的事情。正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才反对农村土地自由买卖。
魏红军明白现在自己必须要发声。
关于农村士地所有权的问题是自己的提案,如果自己这个时候不冲锋,别人怎么看自己。虽然目前的土地法大纲是修养同志起草的,彭珍这些党内大佬支持。但魏红军知道,自己该表态必须要表态。只有这样支持自己提案的那些干部才会跟随自己。历史上有些干部就是因为碰到问题的时候不敢上前,想要明哲保身,导致很多支持他的干部对他失望。最后的结果不敢说是众叛亲离,但需要的时候没有干部愿意声援他。
再说魏红军也有一些不满。
本来之前华北土改,有些人整的就很“左”
可是现在革命胜利在即,有些人反而又开始“右”
开始和一些势力妥协。政策上如此左右摇摆怎么可以。所以魏红军开口道:“土改进入第二阶段,的确是出现了一些问题。现在的农村土改出现了一种很不好的倾向,那就是绝对平均主义。他们希望把,农村的一切东西都平均分配。这个不仅仅是包括土地这样的农村生产资料,甚至包括一些个人资产。
这种倾向之下,某些农村就发生了不少冲突。因为他们除了要分富农地主的个人财产之外,还要分中农的个人财产。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中农的利益受到了他们的抵制。也包括在土改第一阶段获得士地,这两年有了一定积蓄的家庭也不满这种情况。
这段时间发生的这些事情,直接影响很多农民勤劳致富的热情。因为他们担心会再次出现这种事情。
这样他们勤劳致富,揽下家底也有可能被分走的危险。”
“所以这一次会议,出台一些保护个人资产的条款是必须的。除了富农地主的个人浮财,其他中,农的个人财产就是属于个人的。我们要明确这方面的所有权。只有告诉我们的农民,他们的个人财,产,国家法律是保护的。这样才能够充分的调动农民勤劳致富的热情。
魏红军对于这一次全国土地会议当中,开始讨论个人财产是很支持的。
只有这方面的所有权明确,才能够激发农民的致富热情。农村绝对平均主义是必须要反对的。主席早在苏区的时候,就对于这些现象进行过批判。
可是兜兜转转,过了十多年时间,当年在苏区发生的过的事情,再次在解放区发生。所以魏红军非常同意“土地法大纲”有关于个人财产的问题。
“但个人财产是个人财产,土地是土地,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个人财产是个人所有的财产,而土地是农村生产资料。彭珍同志刚刚批评农村平均主义是正确的,但这个仅限于个人资产的问题不应该包含土地这样的生产资料。我坚决反对农村土地可以自由买卖。我就问一句:如果我们允许农村土地自由买卖,几年之后农村土地再次开始集中起来,开始出现新的一批地主。到时候我们要怎么对待这些新地主?怎么定义这些新地主?
“是要放任不管吗?如果放任不管,那么和士改之前的农村又有什么区别?农村的生产关系有什么改变?农村依旧是地主阶级控制农村土地,农村依旧是封建土地制度。这个和我们革命的目的相悖。如果要管的话,是要按照土改的方法,再次处理这些新地主吗?我们再次定义这些新地主是剥削阶级?要再次打倒他们?但我们以什么名义处理他们?以什么名义打倒他们?以什么名义重新进行士改?如果我们就因为他们是新地主的名义,处理那些富裕起来的农民,那么我们的农民谁敢富裕起来?富裕起来,你就打倒?”
魏红军不明白。
为什么革命的时候,有些干部采取的手段那么“左”,好像不“左”就不是革命者一样。那个时候他们恨不得把一切都要打倒在地,而且还要踩上两脚,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好像革命就是把一切非革命的东西都要灭掉。
可是现在革命胜利越来越近,他们又要进行妥协。而且妥协的力度很大。
在魏红军看来这就是典型的分不清主次矛盾。
打仗的时候,战争是主要的。为了战争的胜利,进行些许的妥协是应该的。这个时候的政策绝对不能“左”,因为“左”的政策,很容易把中间派推到敌人那边。所以魏红军才会提出土改的初级阶段、中级阶段这种分类。主要目的就是稳住农村的中间派,人数不菲的中农阶级。
可是等到革命快胜利的时候,主要矛盾正处于转移当中。
很多打仗的时候,不好处理的问题,这个时候完全可以处理。很多战争年代看起来“左”的事情,这个阶段反而是正适合的。
魏红军的问题一出来,直接打击彭珍他们的观点。
你现在妥协,看起来农村风平浪静。可是要过几年农村出现问题,到时候要怎么处理。如果不处理,那么大家革命的目的是什么。
要是处理,你以什么名义处理?
你自己土改分土地,你自己允许大家土地买卖。有的人在这样的政策之下成为了新地主,你又说他们是农村剥削阶级?
那么农村谁还敢致富?农村百姓怎么信任新政府?
这个问题魏红军早早地就跟华北局干部做过讨论。
所以里面的问题,魏红军比谁都清楚。驳斥了彭珍之后,魏红军接着道:“我们有些政策,是应该留有一些余地。就像是大同煤矿,战争年代受到,了很多破坏。目前大同十三个矿井一年的年产量在60万吨到80万吨。我们给大同煤矿下达指标的时候,就不能强硬规定他们必须要完成80万吨。而是应该给他们留有余地,制定60万吨、70万吨的指标。”
“但有些政策不一样,不能跟这些指标一样留有伸缩余地。因为有些东西必须要明确,一是一,二是二,不能有模糊的空间。因为一旦模糊下面的干部就不知道要怎么做才好。包括一些政策的制定,我们要考虑以后的问题。为了防止农村出现新地主,导致我们未来的农村政策左右为难,农村土地买卖必须要禁止。这也是当初制定土改,不允许土改土地进行买卖、典当、出租的原因。”
“可是这里面也有一个问题。土改之后,农村地都归个人所有。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禁止他们进行买卖、典当、出租。当初士改的时候,我们也只是临时性的禁止土地买卖、典当、出租。可是现,在我们要推出的是“土地法大纲”。这很有可能就是新中国的“土地法”。我们在法律问题上必须要有根有据,要让人信服。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我们在所有权问题上,土地所有权必须要归属国家,归属村集体。这样我们才有正当的名义禁止农村土地的买卖。”
魏红军一开口,没有什么模糊地带。
魏红军的意思一直都很明确。
农村土地千万不能进行买卖、典当、出租。最起码现阶段,这些都是不允许的。这就是魏红军“土地法”的核心,农村不能出现新地主。
这是底线。
而这个底线衍生出来的,就是土地所有权问题。
还是那句话。
如果土地分给了个人,所有权都隶属于个人。
那么政府以什么名义,禁止他们进行土地买卖。我的土地,我想怎么做,难道还需要政府管。
这就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政府制定的法律,政府发布的文件,都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那么政府以什么名义禁止这些?
就是从所有权问题上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魏红军同志说的对。”
高刚立马高声道:“我们的政策,不能是拍脑袋就想出来的。而是政策本身要符合现实,同时不同政策之间不能出现矛盾。我们的土地法就是如此。我们坚决反对土地买卖,我们绝对不能允许农村出现新地主。但是这样的政策,我们就要有政策上的依据,而不是政府想要出台什么政策就随便出台什么政策。而这个依据就是土地的所有权应该归属国家。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足够的依据,禁止农村土地买卖。”
高刚很骄傲。
虽然他是从贫睿的陕北走出来的干部。但高刚这两年在东北的经历,让他是越发的自信。高刚在东北主持土改工作大获成功,东北农村的粮食产量一直在提高,东北农民一批一批的参加部队。就是城市工作,高刚也不觉得自己比彭珍做得差。在恢复东北工厂正常生产的问题上,高刚负责的几个城市表现,远比彭珍出色。高刚负责的几个城市工厂,短时间之内都恢复了正常生产。反而是彭珍负责的长春等地,都已经两年时间,还在互相扯皮阶段。
这都让高刚越来越自信。
所以面对彭珍这个书记处候补书记,高刚丝不。甚至还暗暗地“内涵”一下,土地法大纲有些条款是某些领导拍脑袋想出的政策。
修养同志看到现在的情况,只能是道:“那么这个条款就先放下。等我们充分商量之后再确定。”
修养同志是真没有想到。
自己亲自主持这一次的全国土地会议的情况之下,他亲自起草的“土地法大纲”竟然受到了这么多地方同志的反对。而且都是地方局的大干部。如果早知道是这种情况,在会议之前他肯定会先跟这些地方局干部交流一下意见。也不至于开会当中变得如此的尴尬。
所以只能是先搁置这个条款。
主席列席会议,没有对这个争论做什么表态。
魏红军站起来道:“这是一次土地会议,也是一次农村工作会议。我想在这里讲一讲关于农业的事情。
第731章 农业发展三要素
“从抗战时期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始,我的工作主要在农村根据地的建设上。经过这些年对于农村、农业的认识,我对于农业发展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今天来这里的都是从事多年农村工作的同志们,我相信大家对于农业都有自己的看法。这样的会议场合很宝贵,那我就先抛砖引玉。
魏红军对于农业发展的确是有很多自己的看法。
之前党的主要任务是武装斗争,所以这么多农村干部聚在一起的机会是非常稀少的。
现在好不容易有了这样的机会,土地法大纲大部分条款大家讨论的也差不多了。接下来就要讨论农业发展问题,魏红军当然也是要畅所欲言。
这里面一大半人,未来还是要和农村打交道。
可以说这是最好的机会。
“经过我多年的观察,我认为想要增加农村粮食产量,除了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之外,主要是三方面的因素。分别为农田建设,种子问题,肥料问,题。这三个因素,直接影响粮食产量。”
很多干部听到魏红军谈具体问题,都来了精神。
华北局和东北局的干部不用说。华北局这边是魏红军的基本盘。魏红军一手负责晋察冀土改工作,后来更是担任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分管农业工作。现在成立华北人民政府,同样担任副主席,依旧是分管农业工作。因此华北局这边的农业干部,魏红军都熟悉。
东北局那边的干部很多也是从晋察冀过去的,所以他们也熟悉魏红军。就是来自中原局和华东局的干部,对于魏红军的大名都是如雷贯耳。
都知道魏红军是土改的标志性干部。
所以他们也很都想听听魏红军对于农业的看法。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