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主席一向是支持一线干部开动脑筋。
不赞成对一线干部管的死死的。
目前中共控制的地方很多。长江以北几乎都在中共手中。不过目前来说,最稳定、最有实力的解放区还是东北和华北。现在他们可以自己想办法发展,主席是很高兴的。
要是什么都等中央统筹,中央下命令,何年何月能够建设社会主义中国。
“那主席也是赞成?”
“同意。而且这次的事情可以看出,我们一线的同志们是很有想法的,也很有主动性的。我认为中央可以放一些权力。除了必须要中央批准的事情之外,只要不涉及大的问题,东北局和华北局完全可以自己决定合作方案。”
主席在报告上写了自己的名字,同意东北局和华北局的合作。
修养同志接过报告,想了想道:“不过这一次也有问题。东北局那边以铁路运输给华北局施加压力,最后是魏红军同志亲自去东北才解决了问题。
中央不少同志们认为,这个事情上高刚同志有些霸道。”
“这事我也听说了。”
不仅仅是各地方局之间,就是之前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第五野战军联合作战的时候,也有过不少。特别是不同野战军的几个军联合作战,或者两三个兵团联合作战的时候,关于战役的指挥权问题,有过不少争执。大家都不愿意让出指挥权。
但这一次高刚做的事情,依旧是有些越界。
已经有人给主席汇报。
还是那句话。
魏红军年纪轻轻,如此资历就能够迅速成为华北局代表干部之一,主持华北工作,让很多人心里酸溜溜的。高刚其实和魏红军没什么两样。高刚也是升速度非常快的干部。
有佩服的,就有不满的。
加上高刚工作作风强硬,得罪人也多。
“主席,各地方局之间未来合作会很多。但这种合作应该要平等。要不然有些地方局所在地区经济实力强大,有些地方局所在地方属于人少地贫。
如果彼此之间不能平等合作,而是采取以势压人,会有很多问题。
主席很欣赏高刚、习中迅这些陕北干部。因为他们作风很好,不浮夸,不教条。做事的时候不是夸夸其谈,而是喜欢亲力亲为,身体力行。可是对于高刚如此骄傲,如此强横,心中还是有些生气的。
修养同志说得对。
虽然这一次魏红军去东北局解决问题。
但有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东北局掌握铁路大动脉,就可以始终压着华北局,占据合作的强势方。这也是高刚之所以截停火车的原因。高刚这是让魏红军知道,东北局掌握优势。
“主席,目前我们虽然是采取党委负责制,但党委的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之前打仗,为了适应战争,很多地方局需要集中权力。但现在是建设阶段,我们应该更多的发挥党委的作用。
战争年代需要集权。
中央也有意支持一线领导的权力,不希望打仗的时候扯皮。因此大部分根据地都实行党政军一把手的一元化领导。所以那些一线领导的权力很大,是真正的诸候。
但现在不一样。
现在很多解放区已经不需要打仗。一把手的权力,那些地方中央局的权力需要限制。特别是高刚这样又是政治局委员,又是东北党政军一把手的诸侯,更是需要限制权力。
而且修养同志,对于高刚也是忌惮的。
之前在易县举行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也好,城,市工作会议也好,高刚和修养同志都产生了巨大的分歧。修养同志虽然是中央负责经济全面工作的。
可是高刚也是有底气的。
他的底气来自于他在东北的成绩。
东北的工农业数据实在是太亮眼。可以这么说,在目前的中国,真正对于大城市,对于工农业进行过大规模实践的,只有东北局和华北局的干部。修养同志虽然是中央负责经济建设的领导,但实际在这方面的工作经验还真比不上华北局和东北局的干部。毕竟华北局和东北局的干部,那都是亲身参与过的。
加上高刚作风硬朗,在东北局的时候,彭珍这名书记处候补书记面对高刚都处于下风。修养同志对于高刚这种政治局委员出身的地方诸侯很是忌惮。正好这一次高刚做的事情,是一次让人病的事情。必须要对他进行限制。
主席点头。
党的纪律,主席是非常重视的。
不管是井冈山的时候,还是中央苏区的时候,主席几次被特派员,以及临时中央剥夺领导权。但主席从来没有想过,利用自己在军队或者地方的影响力,去直接对抗中央。
相反主席非常重视维护中央领导,维护党的纪律。
魏红军一直都推崇党委领导,主要是推崇地方的集体领导。实在是因为战争年代一把手的权力太大。魏红军也是做过一把手的,所以比谁都清楚这个年代一把手的权力。在地方上基本上一把手决定的事情,是不可能实施不了。党委内部投票决定事情,反而少之又少。正是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魏红军才一直推动党委负责制,其实就是党委集体负责制。任培国也非常重视魏红军的观点,也支持这样的想法。华北这边大部分地方都已经是党委领导下的干部责任制。
修养同志希望东北局也开始学习华北局。
可不能让高刚在东北一手遮天。
“可以。不仅东北局要如此,西北局、华东局、中原局都要推行真正的党委负责制。重要议题必须要地方中央局常委开会讨论,更大的事情需要地方中央局委员开会讨论通过。这个事情我们召开政治局会议确定下来。
削弱地方诸侯的权力肯定是要慢慢的推进。
这个和猜忌功臣没有关系。
这是正常的政治选择。
修养很高兴。
东北干部体系是最乱的,毕竟干部来源复杂。
目前的东北局构成也是如此,各个根据地来的都有。高刚想要在东北局“一手遮天”根本不可能。
林峰、李福春、何可全、程志华、周衡、夏侯文他们这些东北局委员,有的是资历深,有的是级别高,有的是在东北解放区的发展上功勋赫赫。
主席继续道:“我看发生这种事情,还是魏红军同志主持华北工作,名不正言不顺。
主席考虑高刚这一次强压魏红军。
除了高刚本身的工作作风之外,也有压一压魏红军这名“新人”的意思。目前全国有五大地方中央局,其中西北局和东北局书记都是政治局委员,其他中原局和华东局书记都是中央委员。唯一目前主持华北局工作的魏红军,连一个中央候补委员都不是。
党内资历和级别太低。
要是换成聂帅、董必武,高刚会这样吗?
而且和其他地方中央局书记不一样,魏红军是华北局副书记的身份主持华北局工作。
“应该是有这方面的关系。”
修养点头。
高刚的“跋”,修养是领教过的。
主席想了想道:“我们应该还是要给魏红军同志足够的信任。我想提议魏红军同志担任华北局代理书记,华北军区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华北人民政府代主席。这样他全面主持华北工作,也算是名正言顺。”
修养同志点头。
其实修养同志对于魏红军的态度是比较复杂的。
承认魏红军的能力,以及魏红军的贡献。但与此同时,对于魏红军在华北的一些政策,还有在农业问题、城市问题上的政策,双方又有很大的分歧。这算是政治理念上的一些差别。
不过相比起高刚来说,魏红军在政治上的地位还不足。
而且现在的魏红军正是上升势头的干部,中央不少领导对于魏红军也是非常看好。所以修养同志也不想在这方面打压魏红军。
“那我们召开政治局会议,确定这些事情。”
“是。”
第745章 政权建设
主席和修养同志交流意见之后,很快召开了政治局会议。
目前在易县的12名政治局委员全部参加会议。
会议上讨论东北局和华北局上交的合作方案。如果只是这个事情,那就不需要召开政治局会议。
不过主席和修养同志的意见是,对于华北局和东北局的合作模式非常赞赏。
修养同志认为目前是国民经济恢复阶段,现阶段已经解放的解放区主要工作就是恢复经济。这个阶段各个解放区之间,资源有效分配,优势互补是非常必要的事情。主席也是高度评价这样的合作。
所以政治局会议不仅批准了东北局和华北局的合作计划,也把这份合作计划下发给各个地方中央局和下面的各个行政公署。
要求他们也学习东北局和华北局。各个地方中央局之间,各个行政公署之间,如果可以进行资源优化,进行优势互补,那么完全可以达成合作。
高刚做的事情,让人忌惮,也让人生气。但他想要和华北局合作的想法,却得到了中央很多领导的赞赏。都认为高刚不仅身体力行,干事实有能力。而且在大战略上,眼光上也是非常出色。高刚的能力再次给中央领导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政治局经过讨论之后,把华北的高校交给华北人民政府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总负责。华北人民政府下辖办公厅和11个部(其中有一个是劳动局),以及华北人民法院,华北人民监察院,华北人民银行之外,还有四个委员会。
分别是华北水利委员会,华北财经委员会,华北艺术工作委员会,以及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
傅作义担任华北水利委员会主任,周彬担任华北财经委员会主任,周杨担任华北艺术工作委员会主任,魏红军担任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主任。
这一次会议,中央因为自己还没有组建教育部,所以把华北高等学校都交给华北人民政府管理。虽然之前也是华北局管理,但这一次是中央给了华北局权力。这样就有足够的名分和东北局合作。
接着这一次的会议当中,修养同志和任培国同志提议,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进一步加深党委权力的提案。也就是更大程度的推行党委负责制。
各个地方中央局要开始规范化。
也就是地方中央局有多少副书记,有多少常委,有多少委员,中央要开始明确起来。包括地方中央局的副书记,分别负责什么工作等等。
之前很多地方中央局,包括军区、军分区在这方面比较混乱。有些地方中央局,有些军区、军分区除了工作因素之外,还要照顾一些老干部。所以会增加委员数量,以此来照顾一些人。以前那是为了激励下面,所以中央不会太干涉这些东西。但随着革命胜利,所有东西都需要正规化。
中央需要控制。
接着主席提名,给魏红军在华北工作一个名正言顺的职务。会议结束之后,聂帅亲自来到华北局,传达政治局会议的精神。此次政治局会议正式任命魏红军为华北局代理书记,华北军区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华北人民政府代主席。
虽然前面都有一个代字。
但魏红军全面主持华北工作,已经是名正言顺。
魏红军有段时间没看见聂帅。
中央到来之后,聂帅、董毕五、薄树春都调到中央。中央慢慢的在易县组建中央政府。薄树春去了财政经济委员会,和上调中央的彭珍一起配合上调中央的原东北局书记陈运同志工作。包括目前担任担华北局副书记的周彬,因为全权负责金融工作,所以也在财政经济委员会工作。
董毕五目前负责组建中央监察委员会。
这是配合总司令的工作。
目前总司令除了配合主席负责军事工作之外,主要一个工作就是纪检工作。
聂帅目前的工作任务最重。
他上调中央之后,一个是配合任培国同志的工作。任培国身体不是很好,不过现在比历史上好很多。历史上这个时候解放战争打的正激烈,土改也出现很多问题。任培国拖着病体,在各个农村进行调查。后来中央撤离延安,任培国又是跟着主席和伍豪一起转战陕西。结果身体是越发的不好。中央知道任培国同志身体不好,所以聂帅上调中央,配合任培国同志处理中央机关日常工作,以及负责组织人事工作。
除了这些工作之外,聂帅在中央还负责组建政治法律委员会。
这可是一个权力很重的委员会。
分管内务部、公安部、司法部、法制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席他们对于聂帅是寄予厚望的。因为晋察冀和华北局这些年在公安工作、司法工作、法制建设、民族问题方面的探索很多。
而且成绩都很好。
虽然聂帅在晋察冀根据地和华北解放区的工农业建设上成绩也不错。但中央没有让聂帅去财政经济委员会,而是让他负责组建政治法律委员会。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