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告诉他们包头要建钢铁厂。
但这不是简单的事情。包头那边还有一大堆的问题要解决。不过最辛苦的还是第一批过去参与建设的人。因为他们几乎要在完全没有人的地方,建立起一个城市。这种艰难的工作,历来都是军队负责。
而基础建设工程兵就是这样的部队。历史上基础建设工程兵甚至属于是不花国家军费,需要自负盈亏的单位。”魏书记,您放心。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马长庚立马表态。
这段时间基础建设工程部队已经组建完毕,目前部队编制是三个师。基础建设工程部队是军级单位。组建之后,一直在进行训练。从军事训练改为工程训练。
学建房子,学铺路架桥。
甚至平时的扫盲当中,还开始加入简单的数学。因为以后这支部队不再是拿枪打仗的部队,而是建设国家的工程部队。这段时间这支部队参与恢复一些战争年代被破坏的大桥,也参与一些单位的建房工作。
不过并没有真正参与大型任务。
而包头钢铁厂的建设工作,会是华北基础建设工程部队第一次接受的重要任务。
新中国成立之后,经济建设将会是最重要的事情。全国到处都需要建设,因此基建工程兵部队的任务很重。部队随时都会扩建。当然你们要让中央看到你们的能力。这一次的包头钢铁厂工作就是如此。只要你们的工作做得好,让中央和军委看到了,这支部队的编制随时都会调整。”
未来新中国进行大规模工业建设。
那么配套需要的基础建设工程会是惊人的。不说别的,随着工业化的进行,城市化也会跟着进行。而城市化的进行,就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建设。华北这么大的地方,需要的基础建设部队就是十万人也打不住。而且军队最好的一点就是,有组织、有纪律,当然还可以省钱。
只要中央看到这一次包头钢铁厂组建当中,华北军区基础建设工程兵部队的表现好,那么很有可能就会扩大这支部队的编制。”是。”
“回去做好准备。”
只要确定包头钢铁厂要建立的位置,基建工程兵部队就要出发。
马长庚和赵子玉站了起来。不过马长庚突然挺住脚步道:“魏书记,我听说高志远………“这件事情我知道了,会处理的。你现在做好自己的工作。”
从高志远的家人找上来之后,魏红军就知道这里面的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按理来说现在的高志远家人,应该是先看看新中国的政治气候,看看具体的情况,才决定要怎么做。而不是现在这个时候就出来,希望民政部给一个答案。这本身就是一个反常的举动。
而且只要高志远家人站出来,这个事情就肯定会传开。因为高志远的家人根本没有隐瞒,是光明正大的找到了民政部这边。冀东部队出身的很多干部,不一定认识高志远,跟他也没有什么私人交情。但这些冀东出来的干部,都是听说过高志远这个人的。毕竟他可是冀东暴动的标志性人物。
他们为高志远说话,倒也不一定是因为和高志远有什么交情。而是因为冀东大暴动是他们辉煌的一段历史,是他们加入革命的开端。所以他们是不能允许有人去抹黑冀东大暴动。可是偏偏冀东大暴动的总司令高志远被枪毙,而且罪名也不好看。
这就直接影响冀东大暴动的历史评价。
冀东干部怎么可能同意。
历史上冀东暴动的干部,基本上没什么影响力。因为撤退途中伤亡太严重,大部分干部都没有活下来。所以也没人在意冀东暴动那段历史的评价。但这个时空冀东刳队洒下的种子开花结果,实力很是强大。他们都是冀东暴动出来的部队和干部,当然格外注意冀东暴动的意义。
党对于冀东暴动的评价越高,他们的政治前途越好。不仅仅是冀东暴动出来的干部,很多后来在冀东部队革命的干部,也会在意冀东部队的评价。因为他们虽然没有参加过冀东暴动,但常年在冀东部队,冀东部队的历史评价也影响他们的历史。
所以高志远的问题就凸显出来。
这些冀东干部不能允许冀东暴动的司令是一个犯了错误,甚至是因为有投奔吴佩孚,日本人的嫌疑被枪毙的那个人。这会成为他们冀东干部的一个污点。
看看李庆船就知道。
他深受杨全武的信任和重用,可是每次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就有人提起当年他们部队投奔八路军之后,老大老二都出事了。这个事情成为了李庆船一辈子都无法抹去的黑点。所以魏红军知道冀东干部的想法,他们都想为高志远翻案。
不过魏红军不希望冀东干部随意掺和进来。晋察冀的这些冀东干部虽然也都是身居高位,但毕竟是半路加入八路军的。和老红军相比,各方面还是差了一些意思。一旦这个事情闹大,对他们也不好。会有人认为,冀东干部搞山头主义。
最适合的还是邓国和宋史论。
这两个人都是老党员、老红军,在军队内都有很深的根基,和中央领导也有不少关系。而且他们当时是冀热辽挺进军的军政委员会委员,是直接参与这个事情的当事人。他们两个人出面,运比冀东干部出面要好。
“是。”
马长庚听魏红军这么说,也不好继续说。
1948年4月8日,魏红军进行各地工厂调研,还有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第一届全国政协大会在北京召开。参加的各界代表近7o0人,包括各个党派的代表,有解放军总部的代表,各个解放区的代表,还有各大野战军的代表,以及全国总工会、农民团体、妇女联合会、工商联、文学艺术联合会,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委员会等等。
基本上包括了各个各行业的代表。
魏红军是代表华北解放区参加的。华北这一次出来的代表人数最多。
因为按照规定,华北解放区出15名正式代表,2名后补代表。而华北解放区下属的内蒙古自治政府作为目前最大的民族自治政府,拥有6名正式代表,1名后补代表。然后北京和天津作为中央直属城市,各有6名政治代表和1名候补代表。目前中国的直辖城市很多,但北京和天津是最特殊的。就连上海和东北那些直辖城市,都没有单独拥有代表名额。
然后是第五野战军。
作为野战军部队,拥有10名正式代表,2名候补代表。而且江西和福建作为华中局东南分局管理的东南解放区,和华南分局管理的广东、广西这个华南解放区一样,各有8名正式代表和1名候补代表。
这一次的全国政协会议,主导的肯定是中共。
甚至对于七届二中会议之后,中共中央发出的批评一些人畏惧帝国主义势力,不敢光明正大的为国家独立、民族独立发声的软弱,很多民主党派也接受。一些民主党派,甚至开除了之前滞留在香港官网局势的党员资格。
形势比人强。
如果说之前中共想要举行政协会议,不少民主党派还是端着。因为他们还想看看国共两党最后的情况。或者说他们也在看谁的筹码更高。甚至他们开始认为,中共是有求于他们。因为他们在中国还是很有号召力和影响力,包括在国军那些杂牌部队当中,他们还是很有面子。
这些都是他们的筹码。
可以和中共讨价还价的筹码。那么现在他们已经没有这种想法。因为解放军在战场上太强势。
连美国人都选择退让一步,不愿意直接插手中国解放战争。中共拿下天下已经是大势所趋,在南方地区解放军很多部队都已经转入了剿匪战争。这种情况之下,民主党派又能如何。
当然中共既然举办了政协会议,那就不会糊弄大会。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开的还是非常圆满。
这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其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一个时期内起着临时完法的作用。会议决定:新中国就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将北平改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国旗为五星红旗。
然后是组建中国人民政府。
以李德胜为中国人民政府主席,总司令、修养、任培国、宋青灵、张兰、高刚为副主席,伍豪、聂帅、董毕五等56人为委员。
这56个人当中,也有魏红军的名字。魏红军也成为了新中国中国人民政府第一届委员当中。
这份名单可以看出中共的强势。
本来历史上中国人民政府副主席还有李济深。因为李济深代表的是,国民党内部一大批失意的政治人物和军事人物。他们在国军内部还是很有实力和影响力。为了团结,为了尽快结束解放战争,新中国早期对于他们是非常礼遇的。甚至在新中国他们也是高官厚禄,不少政务院部长,都是出自这些人。
但这个时空当中,李济深他们组建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没有想象当中那么厉害。或者说解放军在战场上拥有绝对优势。他们的作用没有想象当中那么大。
有宋青灵作为代表成为中国人民政府副主席,就不需要李济深也担任副主席。历史上召开政协会议的时候,任培国身体非常不好,所以到了苏联治病。
不过目前任培国的身体虽然不能说很好,但病情控制的还可以。特别是聂帅上调中央之后,承担了不少任培国的工作。因此任油国这一次也被选为中国人民政府副主席。五大书记当中,唯有伍豪不是副主席。而有一个人作为地方中央局书记,竟然成为了副主席,那就是东北局书记高刚。可以看出高刚在党内的地位,以及受到重视的程度。
会议通过在天安门前建立一座纪念碑,以永久纪念在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的决定。同时,还选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委员10人,李德胜为全国政协主席,伍豪、李济深、沈军如、郭莫若、陈舒童为副主席。
最后是关于开国大典。
大家讨论的结果是,越快开国,对于形势越好。
最后决定全国政协会议结束13天之后,也就是1948年5月1日,世界劳动日这一天在北京进行开国大典。决定开国大典之后,中央工作没有停止。
1948年4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主席主持会议,中央人民政府56位委员参加会议。选举李德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代珍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总司令、修养、伍豪、彭德华、聂帅、程前为军委副书记。
贺老总、刘帅、陈老总、林帅、徐帅、叶帅、罗帅、高刚、邓希贤、魏红军、杨全武、粟宇、张云意、李先年、饶书石、邓志辉、习中迅、邓国、罗启容、萨镇冰、张志中、龙云22人为军委委员。
然后任命林波曲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伍豪同志为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沈军如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帅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1948年4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召开。
会议上任命聂帅为政务院凰总理兼政治法律委员会主任,陈运为政务院副总理兼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重工业都部长,郭莫若为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董毕五为政务院副总理兼人民监察委员会主任,黄岩培为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李伟汉为政务院秘书长兼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
同时任命谭平善、谢绝哉、李力三、薄树春、魏红军、周彬、曾善、腾代原、马旭伦、罗龙基、章乃七、邵立志、张博俊、王坤仑、杜丽清为政务委员。
这里面政治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人民监察委员会四个委员会是政务院下面的四大委员会,都是政务院副总理担任主任。政治法律委员会下面有内务部、公安部司法部、法制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
财政经济委员会下辖部委最庞大,财政部、重工业部、燃料工业部、纺织工业部、食品工业部、轻工业部、铁道部、邮电部交通部、农业部、林垦部、水利部、劳动部、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对外贸易部。
文化教育委员会下辖文化部、教育部、卫生部、中国科学院、新闻总署、出版总署、高等教育部、体育运动委员会、扫盲工作委员会。中央政务院这些部门,都是把华北人民政府各部委升格的。
华北人民政府直接成为了空架子。
中央还决定华北人民政府下辖的河北、山西、察哈尔、绥远、热河、内蒙古,以及北京、天津都直属中央领导。根据这个情况,中央决定撷销华北人民政府,组建中央人民政府华北事务部。魏红军继续担任华北事务部部长,党组书记。
华北局的机构也上调中央。
地方中央局和大区行政区,第一个名存实亡的就是华北局和华北人民政府。魏红军刚刚担任华北局书记和华北人民政府主席才半年时间。结果华北局和华北事务部,一下就没有什么事情。原来的干部要么上调中央,补充中央各部委。要么去各省,充实各省机构。魏红军实际主抓的工作,就剩下了华北军区的工作。
中央当然不可能让魏红军没事干。
当初组建第五野战军都没让魏红军去,中央怎么可能让魏红军闲着。
谢绝哉和李伟汉担任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谢绝哉兼内务部部长,李伟汉兼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杜丽清担任公安部部长石梁担任司法部部长,王铭担任法制委员会主任。
财政经济委员会因为部门最多,所以干部也最多。除了陈远担任主任之外,薄树春、魏红军、周彬三个人为副主任。陈运兼重工业部部长,薄树春兼财政部部长,魏红军兼燃料工业部部长,周彬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职务。
曾善担任纺织工业部部长,杨力三担任食品工业部部长,黄岩培担任轻工业部部长,腾代原担任铁道部部长,朱学凡担任却电部部长,张博发担任交通部部长,李树成担任农业部部长,梁喜担任林垦部部长,邢照唐担任水利部部长,李力三担任劳动部部长,叶记庄担任对外贸易部部长。海关总署这个时候归对外贸易部领导。
当然这都是政务院的部门。
还有党务部门。
修养同志负责党务宣传工作,任培国同志继续负责组织人事工作。当然随着北京定都,有很多事情需要改变。
第760章 财政经济委员会
新中国各部委有多忙。
看看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就知道。再有三天就是开国大典,但中央人民政府已经开始进入工作状态。财政经济委员会刚刚成立,陈运就召开财政委员会第一次内部会议。主要是讨论财政经济委员会下一步工作。
陈运主持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薄树春、魏红军、周彬三名副主任。四个人当中,陈运来自东北局,薄树春、魏红军、周彬都来自华北局。薄树春是华北局最早期的第二书记,所以这一次担任重量级的财政部部长职务。
魏红军现在其实是最忙的。
因为中央正式定都北京,因此平津卫戍区的地位迅速提高。虽然平津卫戍区依旧是兵团级别,但重要性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军委最后决定华北军区兼任平津卫戍区,因此魏红军以华北军区司令兼政治委员的身份,同时担任平津卫戍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原平津卫戍区司令员包深和政治委员龙道全上调华北军区。
唐杰担任华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韩伟担任华北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包深担任第三副司令员。龙道全上调军区之后,李志民担任华北军区副政治委员,龙道全担任政治部主任。当然魏红军的工作不只是这个。
北平市各机关团体、各民主党派共25个单位成立开国大典筹委会,推原北平军管会主任魏红军为主任委员,全权负责开国大典的筹备。同时中央决定任命华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魏红军担任开国大典阅兵总指挥。
这是目前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因为离开国大典就剩下了三天时间。
但中央人民政府刚刚成立,政务院刚刚成立,很多部门其实只有一个名字。就像是魏红军担任的燃料工业部,目前全部工作人员加起来才五十来个人。堂堂的燃料工业部,除了办公厅还有八个司,全权负责新中国煤炭工业、电力工业、石油工业的部门,目前只有五十来个人手。
不足的部分,需要魏红军尽快的配齐人员。
不仅仅燃料工业部是这样的情况,其他各个部门都是如此。像林垦部,一个部委全部工作人员还不到十个人。魏红军倒是不缺人手。
魏红军毕竟还是华北局书记,华北又是魏红军的基本盘。
从华北抽调干部补充燃料工业部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不过就算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人事问题还是需要谨慎。
所以魏红军给中央和军委推荐,北平市委书记赵震生同志担任开国大典筹委会副主任委员,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北平军管会主任韩伟同志担任开国大典阅兵副总指挥。
让他们具体负责。
中央知道魏红军身上的工作多。
所以批准魏红军的推荐。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