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636章

作者:随遇而安

807反受贿反行贿

“魏红军同志,我认为书记处下发的'三反运动'文件有很多不足。”柯青石和魏红军算是熟悉。

毕竟在一起工作了三年。但两个人倒是没有什么私交,完全是工作关系。因为柯青石平时并不喜欢和其他干部来往频繁,性格比较孤僻,独来独往。在华北来说,他又是外来的干部,和华北很多干部本来就不熟悉。所以柯青石平时除了工作之外,和华北干部基本上都没有多少私交。

闸北这边的会议结束之后,魏红军和展同、柯青石暂时见面聊聊。真正的“三反运动"工作会议

还是要等魏红军和陈老总见面之后再召开。

魏红军本来只是想要简单听听展同和柯青石的一些意见。

因为他们两个人目前是华东"三反运动"的实际负责人,而且也是魏红军比较熟悉的干部。没想到柯青石坐下来之后,不等魏红军说什么,直接就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柯青石同志,请仔细说说。”

别看历史上主席叫柯青石为“柯老",但其实柯青石年级没有那么大。现在的柯青石才47岁。

在新中国的干部队伍当中,从年龄来算的话,属于是第二梯队的。只不过柯青石的资历是真的很深,毕竟是22年的党员。从党内资历来说,不要说是魏红军,陈老总都比不上柯青石。柯青右在大革命时期就已经是级别很高的干部。

"三反运动因为是东北开始的,所以高刚同志都是针对东北的实际情况制定的三反运动策略。特别是反浪费和反贪污,主要是针对政府工作人员和公营企业的情况。我们的政府工作人员和公营企业工作人员,他们主要的问题是浪费和贪污国家公款。但这都是因为东北目前的情况是公营企业为主,没有多少私营企业主和地主存在。但我们华东地区不一样。现在华东地区公营企业虽然不少,但比例上、规模上都完全比不了私营企业。所以我们华东地区的三反运动,最大的问题是政府工作人员和私营企业之间的问题。”

魏红军静静地听着。

对于柯青石此人,历史上也是众说纷纭。对他的评价也是毁誉各半。

说他好的人,说柯青石清廉,始终保持革命本色。而且很有能力,做事情大刀阔斧,非常有魄力。但批评他的人,认为他是一名政治投机者,没有政治原则。毕竟历史上柯青石有段时间也是风云人物,甚至被很多人认为是总理的替代人。不过魏红军不会以自己上辈子在网上看到过的各种评价来看待柯青石。因为那些东西有真有假,很多都是后来人凭借自己的想法猜测的。

其他不说,柯青石的能力是真的很强。

这一点魏红军在华北局工作的时候,就已经看出来了。

“华东局整风运动以来,一直在查处政府工作人员和公营企业工作人员浪费、贪污的问题。但相比起浪费和贪污的问题,华东这边更多的是行贿和受贿的问题。在这方面华东地区的资本家都是行家里手,因为他们在旧中国的时候就是这样做生意的,他们习惯用这种手法来为自己争取利益。而我们目前的工作人员当中,那些留下来的旧政府工作人员,他们并没有改造好,也熟悉这种事情。而我们很多党员干部,他们第一次尝到了权力的滋味。面对那些狡猾的资本家,很容易就会被拉下水。虽然现在三反运动主要处理的是浪费和贪污,但在华东地区真正危险的是行贿和受贿问题。如果不从这方面进行打击,那么华东的三反运动只能是流于表面。”

魏红军看向了展同。

魏红军这才来上海第一天,柯青石就给了魏红军一个难题。不过魏红军整体上是支持柯青石的想法的。

相比起东北,公营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华东地区,特别是上海一直是帝国主义资本、官僚资本、投机商人的乐园。上海解放还不到一年半时间,新旧势力纵横交错。

新生的政权,新生政权的那些新干部,很容易就会被腐蚀。那些新干部,很多可能都没有适应自己的工作,就糊里糊涂已经接受了别人的行贿。展同对魏红军点点头。

道:“目前华东这边行贿、受贿情况是比较严重。但......…..'展同犹豫。

不知道该怎么和魏红军说。

柯青石在旁边看到了展同的犹豫,很直接道:“但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希望不要在这方面动静太大。解放的时候,华东地区的富豪商人跑了很多。如果我们再去追究行贿的问题,担心会进一步加剧这样的情况。影响华东那些私营企业的发展。可这是睁一眼闭

一眼就能够过去的事情吗?”

魏红军一愣。

没想到说着说着,事情甚至牵涉一些领导干部。

魏红军一下明白展同的为难,也猜到了柯青石说的是谁。一个是刚刚上调中央的原华东局书记饶书石,他在历史上就对于"三反五反运动"不积极。另外一个说的肯定是陈老总。

毕竟饶书石上调中央也已经两个月时间。

目前是陈老总全面主持华东局工作。陈老总是有资历、有成绩,在中央也有足够的分量。现在陈老总在华东局,不敢说是"—手遮天",但说话也绝对是好用的。如果陈老总愿意支持,那么也不至于让展同为难,让柯青石说这种话。

“当然这里面的问题也比较复杂。我也了解过这方面的事情。你也知道华东这边私营企业很多

如果我们下大力气处理那些行贿的资本家,那么一些私营工厂就会受到影响。你不知道,最近一些私营工厂的工人,天天来我们政府请愿。”

展同没有柯青石那么直接。

还是维护华东局。

“怎么回事?”

魏红军拿出了笔记本。

华东地区比想象当中问题更多。

展同道:“现在华东地区的经济才刚刚开始恢复,不少私营工厂经营很是困难。有的是因为战争年代被国民党洗劫财富,有的是因为没有订单。那些私营工厂的老板,有的想要得到政府贷款,有的想要得到政府订单。他们就跟工人说,只要政府支持,那么他们的工厂就能够正常运转,工人们的工资就能够支付。这样很多工人就来找我们政府。”

魏红军记下展同说的话。

然后放下笔道:"展主任,这不对啊。这是资本家在转移矛盾。把自己和工人之间的矛盾,转移到政府和工人之间的。这是你们华东局,工人工作做得有问题。如果你们的工人工作做得好,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中共可是工运起家的党派。

现在竟然让资本家几下之间,把矛盾转移过来。这是工人工作做得不到位。

"华东这边毕竟私营企业多,私营企业的工人也多。一旦私营工厂出什么事情,情会影响很多工人的生计。华东局毕竟要考虑那些工人的实际情况。这也是华东局不敢放手解决行贿、受贿问题的原因之一。”

“展同书记说的太轻描淡写了。”柯青石不同意展同的说法。

柯青石看来,展同这样就是和稀泥,把矛盾掩盖起来。

柯青石很肯定的道:"目前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华东局工作方向上是有偏差的。七届三中会议中央明确表态,我党入城之后要依靠工人阶级,可是华东局是违背三中会议的精神。华东局目前太过在意资本家的态度,太过重视资本家的建议,太过照顾资本家的利益,太过迁就资本家。正因为华东局政策上太过迁就资本家,太在意资本家的利益,所以华东局的工人工作才会出现问题。因为我们的总工会,不知道应该要怎么推进工人工作。"

魏红军记下了柯青石说的话。

但却没有接话。

因为这个已经涉及到华东局的工作。特别是陈老总的工作。

魏红军还没有和陈老总见过面,也没有具体了解过华东目前的情况。所以这方面不好这么快进行表态。但魏红军却把这些话放在了心里。

虽然魏红军没表态,但柯青石继续道:“包括在华东经济建设上,华东局的发展思路也有问题。华东局一直想要依靠资本家,来繁荣华东经济,特别是上海经济。所以在政策上,一直是出台有利于私营企业的政策。还有把华东有限的财政资金都用在私营企业上。他们想要贷款,政府就帮忙贷款。他们想要订单,政府就给他们订单。这样下去我们华东的工业,华东的经济,还怎么发展。”

魏红军突然明白,为什么后世上面的干部去地方的时候,都要防止上访户截车。因为处理不了。

你没有掌握实际情况,面对这些人你能说什么?你要是不解决,别人就骂你不干实事。你要是解决,那么你怎么解决?怎么表态?

现在柯青石说的这些情况也是如此。

都已经涉及到华东局的政策问题。魏红军这一次过来,是为了督促监督华东局的"三反运动",不涉及其他东西。魏红军现在虽然是书记处书记,政务院副总理,但地方中央局的事情,也不好随便插手。

但柯青石说的如果是对的,那么华东局的工作是需要一些调整。

展同看到气氛有些凝重,笑着道:"陈老总那边估计快要结束了,红军同志是不是先去见见陈老总。晚上我们在一起吃个饭。"“好。”

魏红军点头。

柯青石硬邦邦的道:“我晚上还有事情,不过去了。”说完柯青石就离开了。

魏红军看着柯青石的背影,又看了看展同。展同耸耸肩道:“你跟他一起工作过,他就是这样的性格。"“嗯。”

魏红军也没怪柯青石。

每个人的性格各有不同,没有什么好坏之分。

柯青石的性格,魏红军早就知道。华北干部都说柯青石不合群。“走吧。”

808陈帅的态度

魏红军跟着展同直接来到了陈帅的住处余庆路190号。陈帅晚上在家里招待魏红军。

两个人在中央苏区是见过面的,只不过当时陈帅是高级干部,魏红军是军队基层干部,所以并不认识。两个人第一次认识是七大的时候。之后几次也都是在中央会议上见过面,简单说过话,所以彼此也算是认识。陈帅看到魏红军过来,上前和魏红军握手,然后道:“魏副总理,欢迎你来华东视察工作。”

陈帅虽然和魏红军并不熟悉,但不妨碍他跟魏红军开玩笑。

当然陈帅资历深。

虽然魏红军是副总理,但在陈帅面前并没有什么威慑力。在陈帅这里,魏红军依旧是小辈。

魏红军握着陈帅的手道:"陈老总,我此次代表书记处来华东之前,主席让我多看多听,多做调查研究。视察工作,实在是不敢当。”“哈哈哈哈。”

陈帅哈哈大笑。

道:"除了革命早期,像魏红军同志这么年轻的中央领导已经是非常罕见。见到你我感觉我也年轻了很多。老展,你说是不是。”“对。”

展同也是点头。

新中国成立之后,军政机构都有不少年轻的干部。但像魏红军这么年轻,但级别已经这么高的中央领导,魏红军是独一份。“陈老总,我们革命者永远是年轻。”

“对,对。”

陈帅连连点头道:“革命就需要这种年轻的心态。”魏红军和陈帅两个人也是互相试探一下。

展同在旁边立马道:“我们先吃饭。”“好。”

几个人吃饭,倒是没有食不言的规矩。而且魏红军也需要知道陈帅的想法,这样才能够确定自己接下来的工作。所以吃饭的时候,魏红军道:"我来之后,先去看了闸北区干部处理现场。柯青石同志表态,认为华东最大的问题是行贿和受贿。他希望华东'三反运动,应该增加反受贿、反行贿。对于行贿和受贿的问题必须要重拳出击。陈老总,您的看法呢?”

陈帅听到魏红军的话并不意外。

因为柯青石早就和自己谈过这个问题。

所以陈帅给魏红军倒了杯酒,然后道:"其实这个问题我和柯青石同志也谈过很多。华东地区的确是存在比较严重的行贿、受贿问题。但华东地区的情况和其他地方又有很多不同。私营企业比其他地方多,目前华东地区的经济需要私营企业。私营企业的繁荣,对于稳定和发展华东地区的经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再说私营企业的问题,不能以我们整党的方式处理对待。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还是要谨慎。”

魏红军点头。

也是理解陈帅的想法。

就像是上海。

私营企业遍地都是。一旦他们的经营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上海经济的稳定。但同样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总不能新政府一直被华东地区这些资本家牵着鼻子走。

展同在旁边道:“华东的那些资本家习惯行贿手段,但这也不是说因为他们都是坏人。而是因为他们在解放之前,习惯了这样做生意。有的是主动的,有的是被动的。民国时期那些商人想要正常做生意,你想要干干净净,那是不可能的。正因为他们习惯这样做生意,因此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们也继续这样做生意的手法。如果我们真的抓住他们行贿不放,整个华东地区估计会有三四成的商人都会被影响。你要知道很多私营企业的老板,整个私营企业的生死存亡都在老板一个人手里。一旦私营企业的老板因为行贿问题被我们追责,那么这个私营企业也很难生存下去。”

旧社会把人变成鬼。

这不是说说的。

就像是民国的农村,有良心的地主越来越少,地主恶霸越来越多。有良心的地主,要么被地主恶霸吞并,要么只能是同流合污。

同样民国的商人,你要是想要踏踏实实、老老实实的做生意,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环境不允许。看看中国化学工业历史上著名的范旭东,人家大家族出身,家族很多人都地位很高,哥哥都是内部部长。不照样被李景林这样的军阀绑架,跟他要钱。

所以民国商人想要做生意,被人勒索是很正常的事情。

他们习惯这种手法。

新中国成立之后也是如此。

而新中国的这些干部,很多都是第一次和这么多,这么聪明的商人打交道。而且和战争年代不一样,现在是和平年代,很多人自然而然就放松对于自己的要求。

自然而然就会出现大量的行贿、受贿情况。

真要跟整党一样大规模追究行贿的事情,不知道会有都少商人被牵连进来。

"而私营企业拥有大量的工人。一旦华东地区的私营企业出现问题,那么这些工人的生计是一个大问题。同时太多的私营企业如果出现问题,也会导致华东地区经济萧条,影响华东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展同帮陈帅解释。

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华东干部来看,华东地区的安稳和经济发展目前依赖于私营企业的稳定。所以华东局这边对私营企业就有些投鼠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