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637章

作者:随遇而安

“和平年代的地方工作,比战争年代更复杂,更让人头疼。所以才有那么一句话叫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陈帅在旁边摆摆手。

然后干了手中的酒。魏红军叹口气。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而且屁股坐的位置不同,利益也会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中央考虑的是,利用"三反运动"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党。因为很多党员干部目前是比较彷徨的。

新中国成立,突然之间手中有了权力,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所以就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时候很多干部只是犯了小错误,或者是有走向错误的倾向。

此时对他们及时的进行教育,是可以挽回大批的干部。可是一旦不管他们,他们就会慢慢的走向更错误的深渊当中。因此中央目前最重视接下来的整党工作希望用整党乘警醒大批的党员千部,让他们重新树立革命信念。

但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想的却和中央不一样。

他们更重视地方利益。

要是整党,影响了地方稳定和经济发展怎么办?这就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魏红军也不能说,陈帅他们的想法就是错误的。但魏红军是中央派到华东督导"三反运动"的干部,又不能跟着陈帅他们的思路走。不过魏红军也没有直接表态。

因为今天是魏红军第一天来,具体情况魏红军还没有完全掌握。

华东地区的经济结构如何,经济情况如何,工人情况如何,这些魏红军都不了解。再说魏红军在华东也没有什么根基,很多问题不能随便表态。态

陈老总,华东地区的确是和东北、华北不一样。私营企业多,公营企业少。工人工作也不好做。华东这边在私营企业是怎么做工人工作的?包括工会组织的工作?”

陈帅是豁达。性格也好。

但毕竟是曾经"井冈山三巨头"之一。从井冈山组建红四军开始,经历过红四军内部纷争,中央苏区的政治斗争,甚至还经历过被饶书石一脚踢出去。经历过这么多,那也是人精。

陈帅好喝酒,但请魏红军吃饭,并不只是为了欢迎魏红军。也是为了了解魏红军。

从魏红军进来开始,陈帅就在观察魏红军。陈帅担心魏红军年轻,来华东就是为了搞政绩。到时候在华东就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整党,到时候华东的工作就会混乱。这么多年陈帅见过太多这样年轻的特派员。

不过陈帅希望魏红军不是这样的干部。

所以陈帅道:"解放之后,工会何去何从,目前也是争论比较多的事情。我们最近和很多私营企业主见面讨论这些问题,他们很是抗拒我们在私营企业设立工会组织。他们担心我们把当初工人运动的手段用在他们身上。我们有些干部也认为,现在既然已经解放了,就不需要工人运动,也就不需要工会组织的存在。"

中共是工运起家。

但解放后大家都找不到准确的位置。

中共成为了执政党,对于工人运动的理解也开始变得不一样。开始考虑的问题也多了很多。

本来魏红军还以为,大家对于公营企业的工会地位有争论。没想到对于私营企业的工会问题争论就更多。不过这东西魏红军倒是不能认同。

所以魏红军道:"陈老总,我党是工农联盟的政党,工农是我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工会的地位目前是有争论。但这个争论只是工会地位,工会的工作,而不是工会存在还是不存在。我认为在这方面我们不应该退让太多。”

“嗯,说的有道理。”

陈老总点头。

魏红军有些捉摸不透陈帅的想法。不过魏红军也不在意。

毕竟每一个政治人物都是复杂的,哪里是一两次见面就可以知道他的想法。“魏红军同志,要不要明天召集大家开会。部署一下‘三反运动?”

陈帅问魏红军。魏红军摇头。

道:"陈老总,我的想法是先给各级党委下发中央'三反运动的精神。我本人先跟着展同同志和柯青石同志一起看看,了解了解华东的情况再说。"“行,多了解是好事情。”

809华东"三反运动"会议

魏红军来到华东之后,并没有一上来就大刀阔斧的督导华东"三反运动”。相反魏红军来到华东很是谨慎。因为魏红军来华东的第一天,已经是看到了华东局内部的分歧。

而且不是一般的分歧。

是关于华东如何发展的,大战略上的分歧。

魏红军不熟悉华东地区,所以刚刚来到华东,对于这样的大事情不好随便表态。毕竟魏红军除了是督导"三反运动之外,还是政治局候补委员、政务院副总理,不能随便乱说话。所以接下来魏红军一直都是跟着展同、柯青石他们,接触华东各个阶层,以及参加华东各种会议,以此来尽快了解华东的情况。

多看多听多了解。

大约十天之后,魏红军已经是记录了方方面面的数据。到了这个时候,魏红军才召开了自己来到华东之后,第一次的"三反运动"工作会议。华东地区负责"三反运动"的领导人都参加。

包括华东局第一书记陈帅,第二书记谭振林也参加会议。

“同志们,经过在华东的这十二天,我对于华东的'三反运动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我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一下。"虽然是陌生的华东。

但魏红军倒是没有一点局促。

毕竟魏红军也不是走后门坐直升飞机来到现在这个位置的,之前也主持过地方中央局和地方大区的工作。

魏红军翻开自己的笔记本,道:“我先说说第一点。我之前看了公安局档案,又跟着我们的公安干部转了上海各地。上海解放都一年多时间,但上海的鸦片问题依旧很严重。我想问问上海这边明目张胆还在开办的烟馆,是怎么开下去的?中央和公安部发布的禁烟令',难道华东这边没有接到吗?”

上海的经济在中国来说的确是很好。

但问题也严重。

魏红军实在是没想到,上海这边竟然还有大烟馆。这实在是不应该的事情。

又不是刚刚解放。

在晋察冀的时候,聂帅还担任华北局书记,魏红军就已经在华北部署扫荡鸦片。当时在华北,魏红军不知道枪毙了多少鸦片商人,以及抓了多少内部的干部。正因为魏红军亲自主持过华北禁烟工作,所以魏红军清楚的知道,能有这么多鸦片流入上海,不知道要过多少关卡。

其中不知道多少干部受到腐蚀。

这不是小问题。

现在的"三反运动"是一次整党运动,涉及到党员干部问题的事情,其实都在"三反运动”的打击范围之内。

华东局社会部副部长,上海公安局长李世英开口道:“魏副总理,这也不是我们上海一家的问题。目前流入上海的鸦片,最主要的是通过长江航运和铁路。而这些毒品能够通过长江航线和铁路,就是因为涉及到不同的军队和公安系统。”

“对。”

上海市委社会部部长潘汉念开口。

“这不是上海一家的事情。我们上海自己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魏红军有些生气。

这甩锅太过分。

不过没等魏红军发火,陈帅"砰砰砰--"拍了桌子道:“这是啥子话。我们断不了流入途径,难道上海的大烟馆还管不住吗?”“陈书记,我们现在人手不够。”

潘汉念回答。

柯青石看到潘汉念的回答,立马冷哼道:"不做事情,永远都人手不够。但只要下定决心做下去,那么人手怎么都能够满足。公安局人手不够,难道华东军区成立的公安部队也不能调用吗?其实就是为不作为找借口。”

这一下让华东局社会部,上海市委社会部,上海公安局的干部都皱起眉头。大家关起门怎么打都没关系。

现在这一次会议是魏红军主持,这个时候你跳出来,这不是自曝家丑。柯青石就不是原生态华东干部,从华北局调到华东,很多华东干部本来就不满意。毕竟柯青石刚刚从华北调过来,就开始担任南京市长、南京市委书记。南京可是国民政府的首都,在华东的地位和上海一样重要。这样一个重要城市的职位,竟然叫外来的干部拿下,本身就是得罪人的事情。

而柯青石来到了华东之后,就没有和华东本地干部有交好的想法。

平时都是独来独往,做事情我行我素。和华东干部只是工作上的接触,私下基本上没有什么交流。现在咋的,你在华北局的老领导来了,你又开始活跃了?陈帅也是头疼。

柯青石从华北局来到华东局之后,能力倒是很强。攻克南京之后,在那么混乱的局面之下,迅速的稳定南京的局势。手腕是很强的。

但就是人太倔强。脾气太轴。

不过陈帅知道,这个场合不适合吵起来。所以他道:“柯青石同志说的有道理。我们不能找客观原因,要主动出击。黄赌毒背后有帮派分子。而帮派分子多,鱼龙混杂的地方,最容易藏匿国民党特务。所以我们必须要根除黄赌毒,彻底扫除那些帮派分子。郭华若同志、廖荣表同志,你们公安部队要紧密配合社会部和公安局的工作。”

“是。”

看陈帅部署,魏红军没有插嘴。因为这是华东局的事情。

魏红军只是提出问题,然后督导华东局做事情。

陈帅说完之后,原华东局社会部部长展同开口道:“魏红军同志,刚刚潘汉念同志和李世英同志说的也必须要重视起来。不解决这些输送通道上的问题,鸦片问题就始终无法根治。”

“我知道了。”魏红军点头。

道:“我会把这个情况上报给中央和公安部,在航运公安部队和铁路公安也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顿行动。”魏红军也感受到了铁路公安队伍的问题。

目前大量的鸦片,通过铁路在全国各大城市流通。而有能力大规模运输鸦片的,只有铁路公安内部人士。所以对于铁路公安必须要进行大规模的整顿。

说完了鸦片问题之后,魏红军继续道:"第二点,商人行贿问题。我这几天一直和不少商人接触,谈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发现情况并不乐观。一些大商人行贿,是希望得到更多的政策和支持。一些商人则是习惯用这种方式维持和政府人员之间的关系。当然更有不少小商人是为了不被人勒索,索主动缴纳所谓的保护费。这是一个极不正常的情况,必须要改变。”

行贿、受贿问题,魏红军开始没表态。

但转了一圈之后,魏红军才明白,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

因为行贿、受贿最大的受益者是那些大商人,以及政府部门掌握权力的干部。其他普通的商人和小商人,是行贿、受贿的利益受损者。特别是那些普通的小工商业者。

他们很多人都是普通市民。就是个小商贩。

他们的生活已经比较困难。新中国成立,没有一个崭新的新形象。因为没能够彻底解决那些旧社会渣子,同时政府部门也做的不是很好,结果和旧社会没有多少变化。那些小商贩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维持自己的生计,只能是继续交“保护费"。

这就是社会风气的问题。

如果不打掉行贿、受贿之风,那新中国、旧中国又有什么分别。“魏副总理,打击面太大,很容易造成市面萧条。”

上海市副市长盛皮华开口。

因为上海特殊的地位,所以上海市政府的组成也是很特别。饶书石上调中央之后,陈帅一人身兼市委书记和市长职务。下面的干部当中,有党员出身的潘汉念、韦阙,还有商人出身的民主人士盛皮华。

很多人对于上海荣家熟悉。

但其实论和中共的关系,荣家是根本比不了盛家的。

不仅盛皮华是上海市副市长,他的儿子盛亢年和中共的关系也是好得不得了。上海解放之后,上海有头有脸的那些大商人,都是盛亢年在中间牵线。让他们和中共高层接触。

两个人在解放早期和社会主义改造当中,都立下了很大的功劳。比较惋惜的是,两个人在六十年代早期接连因为因病去世。

魏红军点头道:"是,我们要维护上海,维护华东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但我们要维护的是正常的经济发展,而不是扭曲的经济发展。同志们,我们是新中国,不是旧社会。我们要一个干净的环境,一个政府工作人员清廉,商人遵纪守法的环境。而不是乌烟瘴气的环境。大家都是经历过旧社会的。如果我们现在不加以管制,那么很快新中国就会跟旧社会一样。政府工作人员贪污腐败,政商勾结,垄断资源,让整个经济环境变得越来越差。到时候我们怎么取信于人民群众,怎么正常的发展经济。所以这场硬仗就算再怎么困难,我们也必须要打。”

“当然,我们打击行贿、受贿的目的,不是为了打击商人,打击商业发展。我们不能盲目出击,甚至不能四面出击,乱打一通。对于那些行贿过的商人,我们也不能全都打死。我们要分析,要分类。对于那些故意腐蚀我们的干部,然后从干部手中换取利益的商人,我们要坚决打击。但对于一些只是为了保平安,只是想要遵守所谓的潜规则,甚至是被迫进行的行贿的商人,我们要进行批评教育,不要扩大打击。要让他们知道,新中国不是旧社会。不需要商人用这种方法去保平安。只要是遵纪守法守规的合法商人,新中国都予以保护。”

"至干我们受贿的干部,就要和三反运动打击贪污一样。我知道目前我国在反受贿方面的党纪国法上是有些缺漏的,并不是很完善。但这不是说我们的干部可以受贿。这是严重的犯罪。”

陈帅摁了摁头。

果然,他一直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事情哪里有那么简单。

虽然说是要保护商人,不扩大打击面。可是这种政治运动只要进行,扩大化是必然的事情。解放之前上海的富豪已经跑了一大堆,这一次进行"三反运动,又会跑一大批人。

相比起东北、华北的经济已经稳定。

华东地区这一年多以来,经济一直是不稳定。中央为了稳定华东各大城市的物价,从全国各地运输物资到华东。同时和华东的投机商人是几番较量。最后以大量的投机商人破产结束了战争。

但这些对于华东的影响很大。

华东地区不要说是经济发展,物价也才刚刚控制没有多长时间。但陈帅明白。

魏红军是拿着尚方宝剑来到华东的。魏红军督导华东"三反运动",其实就是担心华东这边的干部和华东本地大家族关系太深。华东富裕,所以大家族多,大商人多。

不说别的,看看明清时期的进士出身就知道。江苏、安徽、浙江,以及东南分局的江西、福建,这都是鼎鼎大名的科举大省。而科举大省的背后就是那些诗书传家的大家族。

这样的大家族,只要不是全族被人灭亡。要不然是不会真的死掉。顶多有段时间没落。

但很快就会重新崛起。因为这些家族传家几百上千年,靠着一代一代读书立足。就算是到了新时代又如何,他们家族子弟一样靠着读书成才。所以华东地区很多家族势力是盘根错节。

很多干部下不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