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然后是华北。
华北是因为抗战时期开始,八路军部队很强势。最早解放张家口,然后以张家口和宣化为中心,晋察冀发展了一大批工业。然后是华北人才聚集。
中央也搬到了华北。所以华北工业恢复最快。
而上海为首的华东,是中国最富裕的地方。从清末开始,这里就是中国轻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中国的工人运动,早期就是从上海开始的。上海工厂多,工人数量多,工人素质也高。
“我觉得中央和华东局目前对于华东的发展思路有问题。”魏红军看向了柯青石。
这人真是什么都敢说。柯青石目前虽然级别不低,但属于是在政治上有污点,政治上处于低潮的干部。像他这样的干部,稍微走错一步,说错一句话,就很有可能再次跌入政治上的谷底。可是看看他现在说的是什么。么
竟然直接指责中央和华东局。
魏红军只能说,柯青石不负“怪柯"的外号。
柯青石继续道:“目前中央虽然重视华东,但只是因为华东是中国经济最好的地区。可是对于华东的发展没有任何的重视,没有任何的规划。包括华东局也一样。在中央和华东局看来,华东身处沿海地区,是比较危险的地方。他们都担心一旦战争爆发,沿海地区容易受到攻击。所以对于沿海地区根本没有制定完整的发展计划。但这是不对的,这是因噎废食。我们总不能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就不发展沿海地区,浪费沿海地区的地理优势、经济优势、教育优势。”
魏红军没说话。
而是在思考柯青石说的话。华东局?沿海?
目前中央没有完全明确中国工业发展计划,对于沿海地区的确是有些忽略。历史上中国沿海地区开始发展,甚至华东地区的工业发展,是八大会议之后。
在八大会议上,主席著名的“"论十大关系"当中,对于“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关系上下了一个*认为原子弹已经在我们头上,几秒钟就要掉下来,这种形势估计是不合乎事实的,由此而对沿海工业采取消极态度是不对的"的结论。
彻底改变了当时党内很多人担心沿海地区会受到战争影响,所以不敢放手发展沿海工业的情况。上海的大发展和主席这份结论是分不开的。
柯青石也是上海工业大发展的功臣。
"魏红军同志,我们华东局的干部为什么对于那些资本家的声音,那么的战战兢兢。因为他们对于华东经济发展没有任何的规划,都是走一步看一步。对于华东经济采取的是消极的态度。他们只想要维持现在的情况,而不是真的去发展华东。在整体发展思路出现问题的情况之下,华东的经济,特别是工业怎么可能发展起来。”
“那你认为呢?”
"要放手大胆的发展。就算没有中央的支持,华东地区本身基础雄厚,有足够的资本自己发展。华东局目前思路混乱,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了那些资本家身上。希望他们能够帮忙稳定华东经济。结果是那些资本家越来越嚣张,华东局自己浪费了有限的资源,对于华东的控制反而越来越差。可以说目前的华东局在实际工作中,对上海工业从发展方面打算少,维持方面考虑多。这是一个很大的失误,在浪费华东的优势,浪费宝贵的时间。"
柯青石突然停步,蹲下来拿起一个石头,在地上画了几条线,道:“现在上海的一些普通工厂,完全可以往外发展。江苏、浙江、安徽这些省份,肯定非常愿意接收这些工厂。特别是安徽这样贫穷的省份,非常需要一些工亚,正适合上海的一些工业迁移。在这方面上海有非常独特的优势,可以帮助安徽发展起来。而上海应该是利用手中的资金、工业技术、工人,还有那么多的高校,发展高级、精密、尖端的工亚,成为中国工业的一个桥头堡作用。发展我们政府直接控制的工业,压倒目前很多私营企业。只有当我们控制的公营企业规模远远超过私营企业,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够算是真正的控制华东。我们华东领导也用不着为了讨好资本家,忽视广大的工人阶级。”
柯青石越说越兴奋。
魏红军微微点头。
难怪柯青石在历史上有过一段风云岁月。这能力是没话说。
他对于华东发展的想法,和后来主席的想法是不谋而合。或者说历史证明,柯青石对于华东的想法是非常正确的。华东作为中国目前最富裕的地区,相比起其他地方,自身是有实力发展起来的。整个中国来说,华东地区特别是上海是唯一一个先发展轻工业有了一定规模的地方。有一定的资金、技术方面的积累,可以继续发展其他工业。
柯青石担任上海市委书记的那段时间,上海的发展是非常快的。特别是工业方面。彻底结束了之前上海工业发展低迷的情况。“柯青石同志,你应该把这方面的想法写成报告,在华东局进行讨论。”
“华东局领导看不到这方面的趋势。”
柯青石和华东局领导之间的关系是比较紧张的。柯青石更喜欢在华北工作。当年他在石家庄、保定工作的时候,对于华北的领导还是比较满意。杨全武这个人虽然工作作风霸道,但大方向一致的情况之下,并不压制下面干部。甚至非常尊重下面干部的意见。也不会打压柯青石这样脾气差的干部。
后来在魏红军和毛泽民手底下工作那更是顺心。可是到了华东之后不一样。
柯青石认为华东干部问题太多。包括华东局的一些主要领导,在政策把握上,对于本地势力顾虑太多现在说起华东局干部,柯青石很是生气的站了起来。
然后道:"上海的花花世界眯眼睛,多少干部都陷入了温柔乡。看看我们很多干部,来到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之后,一个个满脑子都是享受。动不动就是男男女女去跳舞。”
魏红军没想到,柯青石突然之间开始吐槽华东局干部。男男女女跳舞?
这是指交际舞?
其实干部跳交际舞,在目前是很普遍的事情。就是北京那边自从稳定下来之后,也开始有专门跳交际舞的地方。魏红军不是很喜欢,所以没去几次。
但已经是风靡北京。
这一次来上海之后,魏红军发现,上海的情况也是一样。但柯青石一看就知道是非常看不惯这个。
当然党内也有不少干部看不惯这个,但无法改变大趋势。
柯青石吐槽没有结束,继续道:"魏红军同志,你再看看上海这边那些干部。一个个召秘书,竟然都召女秘书,简直是乱弹琴。我们革命的时候,秘书工作都是男同志做,工作完成的也很好。现在这些干部一个个都不知道怎么想的,秘书竟然都选择女同志,也不怕出什么事情。我看有些干部花花肠子越来越多,这是想要学习旧社会那些官员。”
“配女秘书?”
"现在都是时髦。要是在江苏,这样的干部,我见一个撤一个。我上任江苏省委书记的会议上,就直接跟江苏的干部说过。我不管其他地方怎么样,江苏绝对不允许有任何干部配女秘书。”
听着柯青石的吐槽,魏红军皱了眉头。
这方面魏红军还真是没有仔细观察过,但这的确是非常不合适的事情。女秘书?
就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男领导也不会配女秘书,担心会传出风言风语。没想到新中国刚刚成立,竟然就有干部开始配女秘书。魏红军都想要说出国骂。
看来中央决定进行三年的党内整风运动,的确是非常有必要。要不然就真的乱套了。
看看这才开国一年多时间。党员干部贪污受贿,开始讲排场、讲住所、讲资历、摆功劳,休老婆娶洋学生,甚至还给自己配女秘书?这堕落的速度简直是超过了人们的想象。
发了一段牢骚之后,柯青石道:“魏红军同志,你是中央来的干部。这些事情中央要管,要下大力气管。要是不好好整治这些不良习气,以后会出大问题的。”
“嗯。”
魏红军点头。
华东局的内部事情,魏红军不好插手太多。
但关于整党问题,魏红军是完全听进去了。所以道:"这方面中央是应该出台一些规范政府工作人员的条例。柯青石同志,你把这方面的一些问题都罗列出来。我回去的时候,交给中央。”
“好。”
813中央委员会会议
魏红军在上海一待就待了近五十天。
其中也抽时间去周围的一些大城市,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安庆这些城市转一转,看看这里的"三反运动"进行的情况。
发现什么问题,就立马和展同、柯青石、曾熙胜他们交流意见。因为华东局的"三反工作"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华东局自己负责处理。当然也会偶尔和陈老总、谭振林他们讨论华东的发展问题。
包括目前华东在私营企业设立工会出现的问题魏红军也很关注。有私营企业主不喜欢工会,打压工会,排斥工会的情况。也有一些曾经的工运干部,成立工会之后,开始把以前工运的手段用在企业当中,严重影响生产经营的情况。当然也有一些工会成立之后,想要代替原来的管理层,经营企业的情况。各种各样的情况很多,很复杂。魏红军把自己看到的情况,后面调整之后的情况,都详细的记录下来。
到了晚上的时候,魏红军就整理这些白天记录的问题。
—边整理,一边思考。
整理完一份,就给中央写报告。
就这样一直到七月初的时候,魏红军才回到了北京。回到北京之后,魏红军先是在书记处汇报了华东局目前的"三反运动"的情况。不仅仅魏红军回来。其他去地方督导“三反运动"的那些书记处书记,也都是陆陆续续回到北京。
开始汇报各地的情况。
魏红军-边要整理自己在华东这一段时间的工作报告,一边还要 处理这段时间没能够处理的-些事情。
现在的政务院已经是一一个庞然大物。
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和一年前刚刚组建的政务院是完全不一样的情况。一年前的政务院,很多部委都是草台班子,某些刚刚成立的部委才有十
几名工作人员。
但一年之后,现在的中央部委各个机构越来越完善。
就像是林垦部。
开始只有十来个人,但现在整个林垦部工作人员有一百人上下。
特别是中央开始收权之后,中央部委的工作比一年前多了好几倍。所以财政经济委员会新增加了一名副主任,那就是纺织工织业部部长曾善。
魏红军不在北京的时候,曾善代替魏红军处理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工作。
其他方面的工作,中央编制委员会的工作是安子温、张丁程、杨秀封三个人处理,华北军区的工作也自有安排。但现在魏红军既然回来了,这些工
作需要梳理。
回京大约一周之后,中央委员会召开会议。
中央委员会主席,还有六名副主席,加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高刚参加会议。
魏红军则是列席会议。
魏红军是因为这一次会议涉及到魏红军。魏红军到了华东之后,近五十天之内,给中央上了好多报告很多都是新问题。
几次都惊动了中央委员会。
就像是魏红军提出的工会问题。中央委员会开会之后,修养同志全权负责工会问题。中央派出干部在全国各个城市进行调研,看看目前工会发展情况。中央要求修养同志,尽快的拿出一份,能够兼顾生产和工人利益的举措。其实就是要修养同志尽快的确定,新中国经济建设时期的工会地位问题。
这一次回到中央之后,魏红军又把柯青石提出来的那些问题,整理了一下之后也交给了中央。
所以才有了这一次会议。
"魏红军同志,你和柯青石同志写的报告大家都看了。目前政府工作人员出现的种种问题,都要成为这一次整党的重要内容。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没有?”
修养同志问魏红军。
魏红军立马道:"各位领导,因为刚刚解放,所以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种思潮都有。就说说领导配女秘书,有的人认为不合适。但有些领导却认为没有问题,认为很多人还没有从封建思想当中走出来,还处在男女大防的封建思想当中。但我认为这就是典型的诡辩。一个领导出去工作,身边带着女秘书,这让人怎么看?难道说男秘书不能做事?这样的行为必须要有所改变。柯青石同志在江苏直接制定―份规矩,那就是男领导决不允许配女秘书,我认为这样的规定很好。”
"不仅仅是这个,我在华东的时候,去很多基层看过。喝酒之风非常严重,我们的干部白天喝酒晚上喝酒。你要回家喝酒没什么,但你醉醺醺的上班,那就是大问题。喝得大醉,你还能处理事情吗?从华东回来之后,我在华北各省和华北军区这边也简单做过调查,发现不管是地方还是军队,干部喝酒的情况很严重。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好事情,最少中午是不应该喝酒的。在这方面我们应该也要有一些限制。"
"目前有这么多问题,都是因为中央没有制定一个政府工作人员的守则,来规范我们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我认为利用这一次'三反运动,这一次整党的机会,不仅要在党内树立规矩,对于政府工作人员也应该制定应该遵守的守则。哪些是可以做,哪些是不应该做的。"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
这是论语当中出现的话。
后来有人根据孔子的话,加上荀子的话,改为不教而诛之,谓之虐,教而不化,诛之,谓之王道。说来说去都是一个意思。
那就是你必须要让对方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先告诉他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然后他要是不听话,才进行处罚。现在新中国的党员干部和政府工作人员就处在这个阶段。
战争年代有战争年代的规矩。
可是现在是和平年代,不少干部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做。这个转弯没能够转过来。
这个时候就需要中央尽快的出台各种守则,让我们的党员干部和政府工作人员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先进行教育,如果不听话,到时候再进行处罚。
“说的有道理。”主席点头。
道:“我们的整党工作,最重要的不是一棒子打死我们的党员干部,而且要对他们进行教育,给他们立规矩。”
主席先是看了一眼任培国。
但想到任培国的身体,转过头看向了总司令,道:"老总,我看这个事情还是需要你负责。不仅仅是我们的党员干部,包括那些政府工作人员,都需要给他们制定应该遵守的守则。”
总司令目前分管党内纪律。负责此事正适合。
总司令点头。
道:“荣真同志和董必武同志配合我,一起完成这个工作。”其他人都是点头。
修养同志这个时候开口道:“魏红军同志,柯青石同志这份沿海工业发展报告,你是同意的?”“整体上我是赞成柯青石同志的想法。”
魏红军知道修养同志和柯青石同志,在延安整风的时候是有过私人恩怨的。毕竟柯青石的妻子都跳井自杀。
历史上柯青石来到华北之后,因为工作能力出色,当时担任华北局第二书记,主持华北局工作的薄树春想要让柯青石进入华北局委员当中。修养同志坚决反对,但薄树春也不退让,一定要用柯青石。最后柯青石才成为华北局委员。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