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702章

作者:随遇而安

周荣欣从担任平绥铁路局党委书记开始,就和魏红军接触频繁。后来在晋察冀中央局,还有华北局,两个人接触就更多。新中国成立之后,两个人也都在财政经济委员会工作。

周荣欣后世名气倒是不大,一般人都不认识他。

但他历史上可是号称邓希贤的“四大干将”,和万利、胡国刚、张爱平并称的干部。

周荣欣担任人事局局长,赵寒担任人事局副局长。杨秀封担任全国编制委员会主任,安子温的调令中央也批准。安子温资历深,到了组织部之后,那就是第一副部长。

处理完了这些事情,魏红军本来要南下。

但突然好多人来魏红军这里诉苦,说杨全武就像是”鬼子进村”一样,到处打秋风。魏红军离开之前也想见见杨全武,没想到杨全武找到了魏红军。

“你看看,这都是告你状的。”

魏红军本来以为杨全武离开总参谋部,可能要消沉一段时间。哪里想到杨全武精神好得不得了,脸色红润。

真的是活蹦乱跳。

杨全武看着那些告状信,飒然一笑道:“这要是放在战争年代,都是我的战绩。也就是我出面,要不然这些人根本拿不下来。”看杨全武得意洋洋,魏红军突然不知道该怎么说。

这就是杨全武的性格。

虽然现在身居高位,但很显然杨全武的性格没什么太大的改变。依旧是”大大咧咧”,“嚣张跋扈”,做事情不怕得罪人。但现在又和战争年代不一样。

战争年代只要你能够打仗,你能够消灭敌人,那么性格上的一些小问题影响不会太大。大家只会看到你在战场上光芒四射。很多东西都能够掩盖。

可是和平年代就不一样了。很多看起来只是性格上的小缺点,但会无限扩大。所以魏红军还是道:”老领导,你还是低调一点。你想要人,也不是这样模式。你抢的那些人,很多都是各部门的宝贝,就这么被你抢走,多得罪人。””

这才几天时间。

杨全武就已经得罪这么多部门。

幸亏现在中央各部委,还有那些大学的干部,很多都出身华北,乃至于出身晋察冀。他们都知道杨全武的脾气,知道杨全武就是这样的人。所以杨全武虽然”人憎狗嫌”,但也只是给魏红军告状,希望魏红军能够帮忙,约束一下杨全武。

但其他人呢?

在他们眼中杨全武就是“土匪”。

听到魏红军的话,杨全武收起笑容道:”不是我想要如此,是时间不等人。你也知道核工业委员会才刚刚成立,到处都缺人。你知道我刚刚接手核工业局的时候是什么情况?堂堂的核工业局,下面成立理论研究小组,总共才六个人。你说说六个人能干什么?核工业局那边的工作几乎是停滞的。不过这也怪不得核工业局。目前我国能够参与核工业的专家,基本上都是从国外归来的大专家。一个个都是各个部门,各个学校的宝贝。那我怎么办?我手中没有人,只能是挖人。”

“那你也不能这么抢人。”

“不抢不行。而且我抢的那些人,其实数量不多。我现在要组建一个大学,自己培养需要的学生。很多学生应该一边学习,一边参加前期研制工作。”

杨全武虽然是突然被调到核工业局。

但杨全武倒是没有丝毫的惊慌。相比起当年五台山分兵,聂帅身边只有3000人。靠着这么点人开辟根据地那才是困难,现在条件好了不知道多少。杨全武这种开辟根据地的干部,最不怕的就是开拓新事业。

刚刚调到核工业委员会,他就有了大致的计划。

魏红军知道劝不了杨全武,但还是提醒道:”老领导,你要是看上什么人,如果是军队那边的,就去找赵陆同志。如果是政府这边的,或者是要从学校调人,你可以跟我说。不要自己亲自出面。”

”老赵那是老好人,让他得罪人多不好,他最适合老老实实干活。至于你,就不用掺和这种事情。你做的都是大事情,不要管这些小事情。而且大家都知道我性格不好,我出面做什么事情都方便。反正我可以耍无赖,哈哈哈―一。”

杨全武哈哈大笑。

魏红军看到杨全武的样子,也只能是笑了笑,道:”还有一点。你们核工业委员会政审很严格,你不要随便给人打包票。保密条例还是要重视的。”

“嗯,我知道。别忘了,我也是政工工作出身的。”

杨全武突然道:“哎呀,差一点忘记我今天为什么找你了。我要跟你借两个人。”

“谁?”

“韩伟同志和孙义同志。”

“你这是?”

“我一个人忙不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我准备给中央打报告,希望给我配一名副主任。韩伟同志是一名能做事情的干部。孙义同志过来帮我组建学校。现在我党带兵打过仗,还组建过大学,又顺利接收过大学的干部,就属孙义做的最好。他虽然是军队干部出身

但和读书人很能够合得来。研制原子弹,主力毕竟是那些读书人。我们的干部首先就是要和这些读书人能够打成一片。孙义同志最合适。”

魏红军点头道:“老领导,我这里没什么意见。不过你最好和他们谈谈,听听他们的想法。”

“你同意就可以。”

杨全武和韩伟、孙义都很熟悉。特别是韩伟,那可是跟着杨全武打了很多年仗的。杨全武站了起来,道:“我还有事,等我闲下来,我们一起吃饭。”

说完杨全武就风风火火的离开了魏红军办公室。

看着杨全武的背影,魏红军笑了出来。这样的杨全武更加鲜活。杨全武也是赶紧准备,要南下广东。

875邓志辉的支持

魏红军和李少成一起南下。

魏红军是为了橡胶大会战,李少成是为了考察中南局的互助社情况。在两个人南下的时候,政务院和军委分别有了新的变化。主席召开书记处会议,讨论关于气象局的事情。

主席是听进去魏红军的建议。

考虑几天之后,又跟总理、总司令、修养同志他们讨论这个问题。最后达成了一致意见之后,召开了书记处会议。

目前中国也是有气象局的。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也跟着成立了气象局。不过这个气象局不是政府部门,而是隶属于军队,名字是中央军委气象局。他的任务主要是服务于军队,所以天气预报自然也是保密的。

主席在这一次书记处会议上提出,把目前的中央军委气象局,改为政务院管理的中央气象局。同时各省都相应成立气象部门。所有的天气预报,开始完全公开给社会。一旦有什么极端天气都要往下报,一直报道县里面。

然后县里面统一安排,给各个村通报天气。这算是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

自古以来气象,那都是皇家控制的。因为中国历史上历来讲究”天人感应””,认为气象和皇帝、重臣息息相关。到了近代之后,气象又跟军事密切相关,所以被军队部门牢牢控制。所以气象一直跟普通百姓绝缘。

但实际上,最需要知道天气变化的,是广大的万千农民。

最后书记处讨论通过,中央军委气象局正式改名为中央气象局。从一个军委机构,变成了政务院部门。

在书记处讨论气象局问题的时候,军委也进行了一番调整。杨全武战功赫赫,又是第五野战军的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不管是战功还是实力都远远超过其他副总参谋长。所以杨全武占着代理总参谋长位置的时候,总参谋部其实是比较稳定的。可是现在杨全武离开了军委,总参谋部留下来的总参谋长位置就变成了香饽饽。

彭老总作为主持军委工作的副主席,提名黄可成担任总参谋长。彭老总这一次也明白了。

总参谋长这个职位是很重要的。

一旦总参谋长不配合军委副主席工作,那么军委很多工作都进行不下去。彭老总领兵打仗这么多年,也不是没见过桀骜不驯的干部。但跟杨全武这样桀骜不驯,最后反而让彭老总吃了闷亏的,还真是不多见。

所以彭老总希望能够有一个熟悉的,配合自己工作的干部。彭老总点了黄可成。

但总理主持军委会议上,却没有批准彭老总的提名。军委最后决定的是,调华东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粟宇入京,担任新的军委总参谋长。至于彭老总提名的黄可成,被任命为军委秘书长兼副总参谋长。

等火车到了武汉,魏红军下车。

因为魏红军要见见中南局第一书记邓志辉,然后和他一起南下召开橡胶大会战会议。魏红军南下武汉,过来接魏红军的不是中南局的干部,而是中南军区的干部。中南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罗仁发和中南军区副司令员王秋云一起过来接魏红军。

“朝鲜战场打得好。”

罗仁发看到魏红军从火车上下来,上前抱住了魏红军,然后拍了拍魏红军的后背。罗仁发是真没有想到。

当年魏红军参加赤卫队的时候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毛孩子,因为家里穷,从小吃的不好,所以十四岁的魏红军瘦瘦的,个子矮矮的。正因为太瘦小,所以罗仁发把魏红军带在身边,让他当个跑腿的,连个红缨枪都没法给他。

可是谁能够想到这样的魏红军竟然走到了现在这一步。

到了朝鲜扬了国威。

与有荣焉。

魏红军有了这样的成绩,罗仁发就像是看到了自己孩子一样。

旁边的王秋云也是拍拍魏红军的肩膀道:“没能够亲自去朝鲜,教训美帝国主义,是最大的遗憾。不过你去了,就跟我去了一样。”

“最近都好吧。

魏红军看着他们两个也是很亲切。

罗仁发和王秋云,在魏红军心目当中完全是亲兄弟-样的存在。魏红军和王秋云是一个赤卫队出来的,后来一直做了十来年搭档。至于罗仁发不仅是魏红军革命领路人,魏红军认识的第一个字都是罗仁发教的。

感情自然不一样。

”挺好的。

罗仁发点头。

然后看向了一起来的李少成,道:“李部长,欢迎。”“罗主任,王司令员。”

李少成可没有和魏红军那样随意的和罗仁发和王秋云打招呼。

因为李少成是在一分区参加培训之后,来到了盛县根据地。当时在一分区干部学校培训的时候,罗仁发作为一分区政治部主任,没少给他们讲课。

至于王秋云就更不用说了。

虽然王秋云在八纵管军队打仗,李少成是地方干部,但再怎么说王秋云也是八纵司令员。所以李少成现在虽然已经是农业部代理部长,但面对罗仁发和王秋云两位老领导,还是放低了姿态。罗仁发倒是很客气,叫李少成“李部长”。

王秋云不一样。

看到李少成之后,用拳头轻轻打了一下李少成,道:“老李,好久不见。”“司令员,我身体可经不住你这么打。”

王秋云这一下,直接把原来的陌生感驱走了。都是老战友。

虽然几年没见面,但很快没有什么隔阂。

魏红军有些抱歉道:“我其实在武汉待不了多长时间。等和邓书记见面谈一些事情之后,就要跟他一起南下。你们不用过来接我的。”“我们不耽误你工作。”

罗仁发点头道:“我们也有一段时间没见面了。你路过武汉,我们怎么能不过来打个招呼。”

”就是。”

王秋云搂住魏红军道:“以后你要常驻北京,我还不知道以后要在哪里任职。我们两个人以后想要见面,估计不是那么容易。”虽然八大还没有召开。

但一些人事任命,在会议之前还是会有酝酿的。

有些位置除非发生大的变故,要不然大家都会提前心里有数。目前中央正在酝酿新的军区划分,如果不出意外王秋云以后就要坐镇武汉。两个人想要见一面没有那么简单。

“不说这些。”

魏红军转移了话题。

心里有数是心里有数,但有些话还是不好在外面讲。“走吧,坐我车。我送你到邓书记那边。”

“魏副总理,那我坐后面的车。”

李少成很是识趣。

给他们三个老战友叙旧的空间。而且李少成也理解他们的感情,毕竟当年罗仁发组织的赤卫队,目前还活着的就他们三个人。“老杨怎么回事?”

坐上车之后,罗仁发皱了眉头。

军委的事情传到中南军区这边,可是把罗仁发吓了一大跳。杨全武和罗仁发、黄发三个人当年可是晋察冀一分区闽西铁三角,多少人批评杨全武搞山头的时候,把罗仁发和黄发拉出来说。

交情不一般。

魏红军摇头道:“没什么大事情。总参谋部是多事的地方,他那个性格并不适合在总参谋部待着。他适合去开拓事业不适合坐机关。现在挺好的。”

罗仁发依旧是没有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