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中国技术专家背不起这样的责任。
肯定是决策者背负责任。
所以这是一个很容易权衡的事情。
”这个事情是应该重视起来。我们是要学习苏联专家,但不能盲从苏联专家。乐天宇同志他们的意见很好。这个事情要给邓志辉同志和叶剑影同志发电报提醒一下。”
主席也感受到了其中的问题。
橡胶大会战,是中央一次大战略,可不能出现这种问题。
让中南局熟悉邓志辉,华南垦殖总局局长叶帅干涉才对。不能因为要种植橡胶,就完全没有规划,只知道追求种植面积。
看主席的态度,魏红军明白时机到了,所以道:“主席,农村工作委员会刚刚接到了华南垦殖总局上交的橡胶种植计划。按照华南垦殖总局的计划,到1954年的时候,他们要种植700万亩到800万亩左右的巴西橡胶和印度橡胶。可是目前橡胶大会战出现这么多问题,这样的目标完全不实际。
如果批准这份计划,那么接下来必然会大规模开荒种橡胶树。到时候下面可就不会管这些地方适不适合种植橡胶,未来橡胶树产量会是多少这些问题。他们为了完成计划,只会是不停的开荒,然后种植橡胶树。但现在的情况是苏联专家对于种植橡胶没有任何经验,我们的技术人员数量也有数,而且他们同样没有大规模种植橡胶的经验。这样盲目的推行下去,最后的结果会是一地鸡毛。橡胶大会战种植的橡胶,很有可能大部分橡胶园最后都没有多少产量,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乐天宇报告,就是告诉主席,目前橡胶种植多么混乱。同时告诉主席橡胶种植比想象当中困难。
特别是大规模种植橡胶,从上到下都没有经验。
然后魏红军才进入正题。告诉主席华南垦殖总局这么庞大的计划是不可能成功的,最后反而会是一地鸡毛。主席紧皱眉头,因为他听进魏红军的意见。
主席点了根烟,想了好一会之后才道:“我们和苏联的橡胶协议',我们整体上是吃亏的。但有些亏还必须得吃。因为这不仅仅是苏联的需求,更是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大战略。我们要照顾大局。这份计划的确是脱离实际,但想要完成和苏联的合约,橡胶种植面积又不能太少。你看是不是往下减—减一两百万亩,从各地抽调更多的技术人员去参加橡胶大会战?”
主席也认同魏红军的话,目前橡胶大会战问题很多。
但这是关系到社会主义阵营的大事情。社会主义阵营要自己掌握橡胶,这样才不会被美帝国主义威胁。这是必须要服从的大局。而且和苏联签署的”橡胶补充协议”,对于中央的压力还是比较大。毕竟离1956年也只有5年时间。5年之后,中国就要给苏联1.5万吨到2万吨天然橡胶,这可不是容易完成的任务。
可是同样主席也知道步子有些大。所以主席才和魏红军商量。毕竟橡胶大会战,最后到了中央实际负责的就是魏红军。如果魏红军坚决反对。到时候要么是魏红军不再负责橡胶大会战,要么橡胶大会战只能是按照魏红军的想法更改。
但主席不想出现这种局面。
所以才和魏红军商量。
魏红军立马道:“主席,以我们现在的实力,不要说只是减一两百万亩,就是两三年之内种植一百万亩都是很大的负担。”
“红军同志,是不是太保守了。”
主席没想到魏红军说的如此不乐观。
华南垦殖总局说1954年之前种植700万亩到800万亩的确是冒进,但魏红军又太保守。魏红军竟然说两三年种植一百万亩都比较困难。
魏红军摇头道:“主席,种地我们已经有上千年的时间,所以只要开荒之后就能够种粮食。但种植橡胶这几十年来,除了海南之外,其他地方都不怎么成功。就是因为技术上没有过关。解放后这三年时间,我们的技术人员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有了一定的种植经验。但大规模种植,对于我们来说是第一次。所以一步一步来,两三年之内能够种植一百万亩,对于我们已经是极限。先种植一百万亩,在这个过程当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有了准备之后,第二次、第三次就可以扩大规模。盲目的种植几百万亩,最后一大半都不合格。还不如开始的时候就缩减种植面积,积累经验,节省开支。再说,我认为我们和苏联签署的′橡胶协议',完全不用担心。”
“哦?”
主席看向了魏红军。
当初签订了“橡胶补充协议”之后,中央好多领导都是沮丧的。
毕竟这对于中国不是什么好事情。几乎是强压着完成的协议。中国虽然从开国就进行橡胶大会战,但并没有想过短时间之内如此大规模的种植橡胶。
而且任务还这么紧。
想要完成苏联想要的数目,那真的要砸锅卖铁。现在的情况,财政拿出一个亿,真的是要了老命了。没想到魏红军说,完全不用担心这份协议。
魏红军给主席递交一份自己对于世界橡胶市场的分析报告。
里面详细介绍了这么多年世界天然橡胶市场的变化。然后道:”主席,苏联是想让我们用20万吨天然橡胶抵消一亿卢布的贷款。按照目前世界天然橡胶的市场价格,这份合约苏联本身就是占便宜的。加上苏联无法正常从世界市场购买天然橡胶,这份协议就更有利于苏联。但现在世界市场上天然橡胶价格上涨,是因为朝鲜发生了战争。战争才是推动天然橡胶价格一路上涨的原的因。但朝鲜战争不可能长久的进行,只要美国第三次和我们交锋,在军事上无法获得胜利,那么他们必然会寻求和我们进行真正的停战谈判。只要朝鲜战争结束,那么天然橡胶的价格必然会回落,恢复到正常价格。”
”而且战争时期美国可以逼迫世界市场封锁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不让天然橡胶进入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因为天然橡胶是军事战略物资。可是一旦战争结束,天然橡胶价格下降,天然橡胶的重要性也会下降,到时候美国就封不住天然橡胶卖给苏联。毕竟那些天然橡胶商人也要生活。战争结束,天然橡胶必然供过于求,到时候不用苏联亲自出来,那些天然橡胶商人也会找上苏联。”
“到了那个时候,苏联一亿卢布可以购买五六十万吨的天然橡胶,或者更多。那么苏联和我们签署的橡胶协议,就是苏联严重吃亏。因为到时候就算我们自己没有足够的天然橡胶,也可以从世界市场购买之后,再交给苏联。”
“面对如此吃亏的局面,苏联怎么可能会继续维持香蕉协议'。他们肯定会和我们商量,废除橡胶协议'。所以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主席一边听着魏红军的话,一边看着魏红军递交的报告。好一会之后,对魏红军道:”那你认为现在要怎么做?”
“主席,您看看毛泽民同志和对外贸易部的同志们写的报告。”
魏红军又把毛泽民的报告递给了主席。
这是魏红军准备的第四份报告。为了说服主席,魏红军真的是准备了一大堆东西。林业部的报告、乐天宇的报告、魏红军自己写的报告,以及毛泽民和对外贸易部的报告。
都是为了说服主席。主席仔细读了读。
这是一份关于苏联和东欧国家对于咖啡的需求。里面有各个国家咖啡的价格,咖啡的销量,咖啡的进口情况等等。然后还附带了中国要是种植咖啡树,那么多少亩地能够产出多少咖啡豆。还有每年出口咖啡豆,在苏联和东欧国家能有多少市场前景。毛泽民和对外贸易部写的清清楚楚,而且报告都是非常详细的数据。
最后毛泽民在报告当中写到,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全都没有种植咖啡的条件。目前来说唯一能够给社会主义国家提供咖啡的只有中国。中国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咖啡的提供者。
当然这是口号。
主席看上的是,毛泽民分析的,未来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咖啡市场前景。认为每年出口额可以达到两三亿卢布。
甚至一旦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群众喜欢上了喝咖啡,到时候出口额还会提高。
这才是打动主席的。
和苏联、东欧国家做生意,一般是很难直接拿到货币的。
因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之间做生意,基本上都是记账式的贸易,最后进行统一计算。不过中国是不用害怕的,因为目前来说都是中国欠钱居多。主要是因为中国要进口各种机器设备,这都是非常昂贵的。中国之前只能是出口农产品和矿产来还钱,如果能够出口咖啡还钱是好事情。
而且对于中国以后持续的从苏联、东欧国家购买机器设备,投入到重工业发展当中是非常有利的。
道:“你们是想在云南地区种植咖啡树?”
”这只是一种。现在苏联专家在华南垦殖总局坐镇,目的就是为了督促我们尽量的把橡胶种植面积扩大。我们可以让他们看到我们在云南开垦出一大片的地,这样可以让他们安心。同时缩减华南垦殖总局那边的开垦力度。华南垦殖总局不能只种植天然橡胶一条路。而应该是种植橡胶为主,同时开发多种热带作物垦殖的混合型发展。”
主席看了看自己手中的四份报告。
然后道:“所以农村工作委员会没有批准华南垦殖总局的报告?”
“是。那里面可是有一亿卢布的贷款,还有一亿人民币的投入。我不能看着华南垦殖总局浪费这么多的钱。这么多的钱,能干多少事情。现在国家财政这么困难,每一笔钱都要计算清楚。如果没有计划,盲目的种植橡胶,最后的结果会是损失惨重。投入那么多的钱,大半都要打水漂。我是农村工作委员会书记,不能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
“所以你就来说服我?”
“是。”
主席笑笑。
不过对于魏红军这样敢于叫停如此的项目,还是很高兴。一个干部需要这样的决断力。
其实这个决断不好下。
毕竟这么大的项目,上上下下涉及到这么多人。把报告打回去,不知道会得罪多少人。大部分干部面对这种事情都会避开。
不过主席一时之间也不好下判断。所以想了想道:“你先回去,这四份报告我仔细看看。再跟其他同志们交流意见,然后给你答案。”
“是。”
主席看魏红军没走,笑着道:“怎么还有事情?”
“主席,还有一个事情。我知道目前天气预报都是军事机密,是军队控制的,并不会对外公布。可我是管农村工作的,现阶段最需要天气预报的其实是我们农村广大的农民。他们种地,才最需要天气预报。”
“你的意思是彻底公开天气预报。”
“是。”
魏红军道:“天气预报应该服务于广大的人民群众。”“嗯。”
主席点头道:“这个事情我知道了。我会跟伍豪同志谈的。”
874人憎狗嫌杨全武
中央这边也是没有秘密。
魏红军否决了华南垦殖总局的计划报告,本来只是小范围之内的事情。但是没几天时间就传到了华南垦殖总局那边.
叶帅亲自打了电话询问魏红军,为什么要否决这份报告。
叶帅觉得很没面子,而且很是生气。
自从中苏”橡胶补充协议”签署,陈运主持会议通过橡胶战略以来,全国都开始调集技术人员去参加橡胶大会战。就在不久之前中山大学、金陵大学、岭南大学、山东大学等院校首批赴华南工作的师生誓师大会上,叶帅到会讲话:“我们要和平,但也不怕战争,战争必须有力量,所以我们种植橡胶也就针对着这一点,要抓紧时间,要种得快、种得好、种得多。”
当时叶帅主持华南垦殖总局,制定了一份雄心勃勃的计划。
本来他是没想过在中央会卡主的。
因为橡胶战略是陈运主持通过的,主席也首肯的。谁能够想到魏红军回来之后,就否了这份计划。叶帅很生气。
当然现在叶帅也是比较困难的时候。
自从罗启容担任华南分局书记开始,在党政军三方面都在排斥叶帅,打压方房为首的干部。叶帅的手腕是以柔克刚,但罗启容做事情是雷厉风行。
说干就干。
这一次高刚插手之后,情况就更不好。高刚是负责过农村工作的干部,一出手就击中靶心。高刚直接击中两广地区最严重的宗族问题。宗族是农耕社会稳定农村非常有效的管理方法。
可是进入工业社会,进入现代社会,宗族却成为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宗族最大的问题就是族规大于国法,真要去找能够找到一大堆触犯法律的事情。
高刚以”移风易俗”的名义,打击两广宗族,同时扩大化到干部问题上。罗启容每次开会批评地方主义,看起来是批评方房他们,其实矛头直指之前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叶帅。
因为叶帅多年在南方局,领导南方工作。在这边叶帅绝对是树大根深,所以罗启容处理地方主义,是追着叶帅不放。
然后是中南军区。
谭正、王秋云、罗仁发三个人主持中南军区工作,隐隐的排斥叶帅。所以叶帅才准备好好做华南垦殖总局的工作。
没想到被魏红军否了。
叶帅是什么资历,那可是南昌起义做过大贡献,领导过广州起义的干部。叶帅在中南局那边已经受了一肚子气,这一次又被魏红军毙掉方案,他怎么可能不生气。叶帅也是有脾气的,所以想直接质问魏红军。
不过没等魏红军回话,主席给中南局发了电报。要求邓志辉和叶帅多听听下面干部的意见,特别是中国技术人员的意见。不能盲目的,无计划的垦荒。
主席要求魏红军南下,和中南局、华南垦殖总局一起开会,重新制定橡胶大会战方案。然后和魏红军见面,同意了魏红军的报告。但主席表示,一百万亩数量太少,很有可能引起和苏联专家之间的冲突。所以主席要求魏红军把数量翻一倍,先期要种植200万亩。而且还要对外宣传,1954年之前要种植400万亩。
至于是不是全都种植橡胶,让魏红军实地考察一下。和中南局、华南垦殖总局一起商量。
主席最后送魏红军离开的时候,对魏红军道:“魏红军同志,你是领兵打仗的指挥员。应该明白有些战斗不能正面进攻,要迂回。去了广东千万不要和苏联专家发生正面冲突。”
不过魏红军还要在北京处理一些事情才能够南下。特别是全国编制委员会的分拆工作,张丁程他们在魏红军还在朝鲜的时候,其实已经有了分拆的方案。所以按照魏红军的要求简单改了之后,就给魏红军交了报告。
魏红军看没有多少问题。
所以上交给了政务院和书记处。
魏红军没想到回复比想象当中快,书记处和政务院都很快批示同意。最后来到了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会也批准同意。不过魏红军提议张丁程担任人事局局长,却被主席打了回来。
党中央对于张丁程有其他安排。
魏红军知道,张丁程应该是要在八大会议、人大会议之后有新的任命。
不过否决了张丁程之后,中央也没有随便选一个干部担任人事局局长。中央和政务院选择的干部是,目前担任财政经济委员会秘书长的34岁周荣欣。周荣欣是1933年的党员,参加过一二九运动,是抗大二期的毕业生。
毕业之后,就来到了晋察冀。
担任过行唐县县委组织部长,后来在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工作。八纵攻克了张家口之后,担任平绥铁路局党委书记,负责平绥铁路的安全和运行。后来上调晋察冀中央局,开始担任晋察冀中央局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华北局成立之后又开始担任华北局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
新中国成立之后,先是担任财政经济委员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等财政经济委员会扩大之后,就开始担任财政经济委员会秘书长。魏红军很熟悉周荣欣。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