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中国周边一堆小国家,谁有实力阻挡中国。
这个时候中央更是要给周围的国家做出一种姿态。那就是新中国不是帝国主义,新中国对于周边邻国并不存在领土野心,周围国家不需要紧张。而且中国要一如既往的保持自己的外交风格,长年累月的在第三世界国家当中维持自己的形象。这种形象看起来没什么用处,等中国有了一定实力之后,好处就会慢慢的体现出来。
新中国行事,要堂堂正正,光明正大。
魏红军在政治局会议上,同样不可能直接跟大家说,这个地区是好地方。种粮食也可以,发展热带各种作物也可以。这么好的地方一定要抢,不能留给缅甸。如果魏红军这么说就功利性太强。
魏红军走的是煌煌大道,而不是蝇营狗苟。
这个地方不是中国要侵略缅甸,而是此地本来就是中国的土地。所以魏红军不需要用庸俗的,功利性的提案来说服大家。魏红军堂堂正正直接在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没有丝毫什么阴谋诡计,大声的表示要废除英帝国主义曾经强加给中国人民头上的不平等条约。
“魏红军同志说的很对。”
高刚立马站出来道:“我们不承认列强强迫我们签署的任何不平等条约。以前英国人可以用滇缅公路逼迫常凯申签署1941年线,那么我们现在也可以逼迫英国人,废除这条线。”
魏红军看向了高刚。
高刚立马回了魏红军笑容,明晃晃的告诉魏红军,他的”善意”。
魏红军心中好笑。高刚这个人有能力,却无城府,还幼稚。有野心,但缺乏对于政治气候的判断,以及足够的政治手腕。其实高刚并不适合在中央工作。他更应该去地方负责一些具体的事情,发挥他做事的能力。以他的能力如果能够负责具体的事情,那么都能够做的很好。
就像是橡胶大会战,如果让高刚去负责,绝对会比叶帅他们做得好。
但他偏偏来中央,而且还想用他拙劣的政治手腕,要谋夺不属于自己的位置。做事情只知道勇猛精进,却不知道隐藏自己的锋芒,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更是丝毫没有保密意识,随意的对别人透漏自己的想法。
“我看的确是有道理。”
一般甚少开口的总司令说话,道:“现在我们和英国人解决了这个事情,那么以后事情会好办很多。如果现在不解决这个事情,等过几年我们和缅甸谈边界线的时候,这个1941年线就会成为一个很大的麻烦。我们是大国,总不能随便欺凌周边的小国。如果我们谈边界线问题的时候,强逼着缅甸画边界线。那么会造成周围国家对我们的恐惧,不利于稳定周边环境。可是我们总不能接受这样强加给中国人民头上的不平等条约。”
“嗯。”
主席点头。
大家的意见还是很有道理。
早解决这个问题,以后就不会留下无法解决的尾巴。等中国利用目前缅甸混乱,无暇顾及的时候,部队进入这里,那么以后制定边界线也容易。
“伍豪同志,你认为呢?”
伍豪同志毕竟是总理,又是外交部长。在这个问题上发言权最重。
总理道:”是有一些道理。对于现在的英国来说,这个所谓的1941年线已经没什么意义,毕竟印度、缅甸都已经独立废除1941年线不过是举手之劳,以此来换取和我们谈判,他们应该是不会拒绝的。”
“其他同志们的意思呢?”
“同意。”
“应该。”
其实有些领导对于这个并不是很注意。
毕竟是西南地区的边界线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后,大家工作都很多,根本没来得及考虑这方面的事情。但现在魏红军既然提出来了,大家当然不会反对。
主席看大家的态度,道:“伍豪同志,那就把这条加上。尽量在谈判当中废除1941年线,从法理上确定我国对于这些地方的主权。”
“是。”
主席很感兴趣,道:“魏红军同志,那关于轻工业呢?”
魏红军开口道:“我们和苏联目前的合作项目,主要是以钢铁、能源、机械、电力这些基础重工业为主,而且短时间之内不会改变。而我们的财政,能够保证我国的重工业建设已经是非常困难,没有多余的资金支持轻工业发展。现在既然我们有机会和英国人谈判,那就要从衣食住行这些能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轻工业上考虑。其他方面就是我们想要,英国人碍于美国的压力之下,也不敢和我们合作。”
“魏红军同志,具体呢?“
总理就是想要集合大家的意见。好有一个完整的计划。
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谈判当中占据上风,为中国获得更多的利益。
“打通和香港之间的贸易直接通道。以香港为中心,打造出贸易渠道,带动珠三角地区的来料加工工业。只要能够打通直接的贸易通道,我们就可以做来料加工的活。我此次在广东简单了解过香港的情况,目前香港地区普通工人工资一个月大约是一两百港元。相比起目前很多国家,特别是欧美国家来说,香港工人工资很低。而且随着欧美国家经济越来越好,工人工资越来越高,他们就会看不上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也是香港目前制造业大发展的原因。”
“在最基础的轻工业来说,人工成本是最重要的一个成本。相比起香港地区的工人,国内的工人工资更低。可以说很多订单交给我们,那些商人减少三分之一成本是没问题的。这是我国可以进行来料加工的原因。虽然这样的来料加工利润很低,但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却不是小数目。同时来料加工的工厂,能够解决就业的人数非常庞大。特别是纺织行业,服装行业,容纳的工人人数是几万几十万来相比的。这样能够有效的缓解我国人多地少的人地矛盾。”
“而且我们可以要求英国帮我们组建一些简单的,不太敏感的工厂。举个例子,就像是缝纫机厂,目前我国的缝纫机产量有限。想要做来料加工,最简单最快的就是服装工厂。只要有缝纫机,短暂的训练之后,就可以上班。他甚至都不需要配套的水电等项目,就能够进行生产。甚至这方面订单如果多的话,很多农村合作社都可以自己拉几个人建立合作社工厂。到时候我们对于缝纫机的需求会很大,组建一些缝纫机厂也是必须的。”
魏红军报告当中就有这方面的内容。
不过这需要英国的同意。
毕竟目前香港还在英国的控制之下。其实这一次和英国人谈判,魏红军最想要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化肥工业,一个是化学纤维工业。一个是解决吃饭问题,一个是解决穿衣问题。
但都很困难。
化肥工业,特别是其中最重要的合成氨,美国是绝对不会让中国有机会大规模生产的。英国在大方向上是不会违背美国的意志。所以化肥工业是很难得到。
化学纤维倒是有机会。可是用在哪里?
化学纤维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原料,但目前世界上主流是石化工业。现在的中国还没有发现大油田,拿什么发展化学纤维。
所以最好的,还是要求英国同意放开贸易通道。然后要求英国帮忙建立几个不敏感的工厂。当然也不能建立太多的这种工厂,因为国家钢铁产量还有限,不可能投入太多的钢铁给这些工厂。国家的钢铁现在是供不应求。
没有重工业基础的国家发展轻工业就是这么麻烦。只有重工业有了足够的基础,发展轻工业才会顺风顺水。社会主义是什么?生产资料的公有化。
而现在的中国还处于新民主主义阶段,就算再进一步也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最大的任务就是积累,国家积累,城市积累,农村积累,就是积累财产。
就算和香港合作,打通贸易通道。最后接订单的,要么是公营企业,要么是下面的农村合作社这样的农村集体企业。不会出现私人资本企业。在这些政策问题上,魏红军是绝对不会跨过红线的。而且在新中国重工业积累阶段,魏红军也没有想过跨红线。一旦这个时候放开,中国的重工业积累会中断。
再说魏红军依旧认为,九十年代国有企业大规模破产,不是所有权的问题。
是经营的问题。
欧美很多大型的股份制企业,其实所有权和经营权早就分开。那些大股东很多不参与公司的决策,但公司运转不一样是好好地。主席早就看过魏红军这方面的报告。
整体上是支持的。
因为现阶段,财政实在是拿不出多余的钱支持轻工业发展。轻工业选择自己找资金,自己找出路,主席是支持的。因此主席道:“”这方面你们拿出一份详细的报告。”
“是。”
这不是什么难事。
魏红军和毛泽民早就开始考虑这方面的事情。所以轻工业部、对外贸易部都制定了很多这方面的计划。整理一下就可以交给总理,具体怎么谈,能谈下来多少,就看总理他们。
如果英国真的着急,那么就能够从英国拿到更多的技术,更多的机器设备,更多的贷款。毕竟是6000多俘虏。
只是让英国帮助中国组建几个轻工业小工厂,以及开通贸易通道,对于英国应该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连这点都不答应,那么英国就真的太没有谈判的诚意了。
“那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了。我们接下来谈第三个问题。”
882新经济政策
会议进入了第二个议题。
那就是关于“三反运动”和“镇反运动”。
高刚主持书记处工作,而且也主持”三反运动”,所以汇报了朝鲜战争爆发开始到现在一年左右的”三反运动”工作报告。
然后是聂帅汇报这段时间的“镇反运动”的情况。
聂帅和高刚汇报之后,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开始提问。大家主要是谈”镇反运动的情况,因为“三反运动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太多的新问题。相比起来“镇反运动”,“镇压反革命”和“镇压特务”却是杀的人头滚滚。
是目前这个阶段各地主要工作。
等大家谈完了之后,主席道:“大家的意见都很好。荣真同志、高刚同志,你们要好好的改正。”
“是。”
接下来主席总结大家的话。
同时也表达自己的观点,道:“我们做工作关门主义'要不得,这样会让我们脱离人民群众。我们的干部总是害怕这个害怕那个,担心党内有些丑事传出去,会影响我党的声望。所以做什么事情都喜欢捂起来,自己关门解决,不让人民群众知道。这种关门主义'是不好的。不仅无助于提高我党的声望,反而会影响我党在人民群众当中的形象。做得对做得好,要愉快的接受人民群众的夸奖。同样做的错做不好,被人民群众批评,那是正常的事情。我们的干部不能有只能听好话,不能被批评的坏习惯。”
“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工作没什么可见不得人的东西。不管是'三反运动‘,还是′镇反运动',我们都应该大大方方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加,让他们直接看到我们是怎么工作的。对于一些有血债的特务进行镇压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进行公审。让人民群众积极的参与进来,让大家明白我们为什么要枪毙他们。当然如果有一些不同意见,我们也应该听进去。”
关于“关门主义”的批评,主席已经不是第一次。
新中国建立三年,很多干部当了新中国官员之后,越来越听不得批评。以至于出现了开政府会议的时候,规定有些人能说话,有些人不能说话的地步。
当时因为这个事情,主席勃然大怒,写了批评文章,下发给各级政府。
此次进行”三反运动”和”镇反运动”,涉及到的党内干部不少。有些干部革命资历很深。所以地方担心传出去影响党的名声,所以想要在党内悄悄地处理。
这是主席反对的。
既然是犯错了,就要公开处理。不要遮遮掩掩。
高刚立马附和道:“主席说的太好了。我们很多干部总是担心党内贪污分子的处理是一件丑事,想要悄悄处理,不想把他传出去。但很多事情你不明明白白的告诉人民群众,那么就会有各种各样离谱的小道消息到处传播。反而不利于我党的声望。”
高刚在把握政策上,还是相当有水平。
他主抓三反运动,甚至在处理干部的时候,邀请民主人士,邀请记者一起参与。主席听到高刚附和很是满意的点点头。
高刚继续道:”在'三反运动和'镇反运动的时候,华东各部门的表现最好。他们直接邀请了很多民主人士参与到工作委员会当中。结果在其他地方很多人讽刺三反运动,同时害怕'镇反运动,但华东各界都热烈支持'三反运动和镇反运动。柯青石同志和潘汉念同志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很有水平。”
高刚被魏红军吓了一下之后,放弃了原来的想法。
他本来是想要拉拢一些军队出身的,有实力的地方中央局出身的干部,大家可以联合起来。除了魏红军之外,还有西南局过来的邓希贤,西北局的习中迅,还有中南局的邓志辉等人。
然后再等林帅回国。
当然还有一起在东北共事的陈运。
可是他现在总是觉得魏红军看自己的眼色”阴狠狠”的,好像一直在盯着自己一样。所以他不敢再去找邓希贤、习中迅他们。害怕他们也跟魏红军一样。
这几个人都是实力派。
特别是邓希贤。
要是魏红军和邓希贤给自己下绊子,或者把自己的话传出去,自己怎么办。目前的高刚可没有历史上那么有威势,也就没有那么大胆子。但他又不甘心。
所以他准备换一种办法。党务工作,最重要的两个部门就是宣传部和组织部。现在习中迅的宣传部,虽然不能说对高刚言听计从。但两个人之前的合作还是很愉快的。
他现在盯上了组织部。
彭珍被高刚挤兑的,只能是把安子温拉来稳住组织部。但高刚考虑,饶书石要是去了组织部,那么自己在党务工作上的话语权就不低于修养同志。所以他才会为华东说话。目前主持华东”镇反”运动的是,华东局委员,上海常务副市长潘汉念。
而潘汉念跟饶书石的关系很好。
在外人眼中两个人就是一条线的。潘汉念工作做得好,也是给饶书石加分。至于提起柯青石,是因为柯青石几次在报纸上高度评价”三反运动”。这是高刚很满意的。
毕竟”三反运动”就是高刚总负责,是高刚的政绩。像柯青石这样资历的干部在报纸上肯定自己的成绩,他当然是满意。
八大快要进行,他当然是要提拔一下。
“华东局的工作的确做得好。”主席承认高刚的说法。
华东局在”三反”、“镇反”运动当中,做的的确非常出色。
不管具体如何,最起码表面上的工作做得是非常漂亮。打开窗户,让所有人都参与”三反”、“镇反”运动。直接告诉所有人,我们要”镇压反革命”,“镇压特务”。
“荣真同志,我看'镇反'运动当中,还是有一些滥抓滥杀的现象发生。这一点值点得我们警惕。”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