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743章

作者:随遇而安

政治局会议上突然对饶书石出手。

组织部部长彭珍要求先停了潘汉念、杨凡等人的职务,然后把火烧到了饶书石身上。至于胡军和已经被上海公安局扣押起来。彭珍的意思是,饶书石这是犯了包庇国民党特务的罪名。必须要诚愿的承认错误。但饶书石在压力之下,只承认工作上的错误,但绝不承认自己犯了包庇国民党特务。

因为饶书石知道,一旦自己承认包庇特务的罪名,那么这件事情就不能简单过去。包庇特务,这种罪名怎么能够承认。除非是不想要政治前途了。

所以在政治局会议上闹得比较厉害。

有人要利用这个机会重重打击饶书石,而有人却要保饶书石。

至于陈帅刚刚担任外交部部长,目前正在东欧。而且潘汉念的事情,和陈帅有关系,但显然目标不是陈帅。因此火力都集中在了饶书石这边。

彭珍的主张,有些政治局委员并不支持。都认为饶书石工作上是有问题的,但因为这个事情追究一名政治局委员的责任,动静有些大。更何况是八大刚刚结束,就让一名政治局委员承认这样的错误,怎么都说不过去。饶书石就算是有问题,那也不是犯罪。

但饶书石这个问题,说严重也挺严重。毕竟上海公安局接纳的汪伪特务、国民党特务、帮会分子,那不是一个两个,也不是十个八个,人数实在是太多。

所以才闹出了这些问题。

政治局刚刚开了会议之后,就给主席发了电报。

主席比较生气。

八大上刚刚强调“党的团结”问题,中央就出了这样的事情。这要是传出去,让别人怎么看中共中央。而且马上就要召开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这种问题。怎么都是不合适的。

主席虽然人在广东,但已经感受到了这件事情背后的一些问题。

去年这个时候是饶书石对彭珍大加批判,没想到一年过去轮到彭珍打的饶书石狼不堪。去年的事情,彭珍虽然难堪,但对于彭珍的打击有限。但这一次彭珍下手,那是打的饶书石有些招架不住。

主席有些恼怒这些事情。

但又不得不接受这样的情况。

所以主席只能是发了电报,同意政治局的想法。先停了潘汉念和杨凡他们的工作,但把火烧到饶书石这里,主席并不赞同。所以主席的意思是,这件事情等主席回到中央之后再召开政治局会议。同时主席告诉总理,尽快的让陈帅从东欧回国。

中央突然发生这种事情,主席真的很生气。

因为接下来他本来还要和广东这边的干部继续讨论土地的性质问题,广东轻工业的发展问题,以及安排华侨见面。可是北京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主席只能是结束自己在广东的行程。

主席在广东本来是准备了半个来月的安排。

但在广东总共就待了六天。

第七天只能是返程回京。主席是1952年5月27日从北京出发的,结果南下这一路花了40来天左右,加上在广东六天时间,所以1952年7月14日返程。

一路上主席看着杨上昆和胡巧木整理的文章。

都是这一路上各地干部的汇报。

主席虽然牵挂在北京发生的事情,但心态倒是很稳定。一路上和魏红军讨论广东方面的事情。大约花了一周左右,主席回到了北京。

主席没有立即召开政治局会议。

主席是不会在没有任何了解的情况之下,随便召开政治局会议的。

回到北京第三天,主席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当然这个扩大会议主要是增加了一些政治局候补委员参加。八大会议17名政治局委员,有6名政治局候补委员。

分别是邓子恢、李富春、陈帅、陈谈秋、习中迅、李先年。

除了李先年因为在地方无法参加之外,其他五个人都参加了这一次会议。

“这是一次非常严重的事情。上海市公安局竟然重用胡军和这样的我党叛徒,汪伪大汉好。而且还允许胡军和收编那些曾经的汪伪特务、中统特务、军统特务、青帮分子,让这些人堂而皇之的组建了所谓的情报委员会。而且这些人很多后来都加入了上海公安局,成为了正式的公安干警。上海很多市民都认识这些汪伪特务、国民党特务、青帮分子,他们转身就成为了新中国的公安干警,这对于我们公安干警的形象是巨大的抹黑。我们解放军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形象,不能让这些人抹黑。”

彭珍口若悬河。

当初因为天津扩充党员的事情,饶书石可是让彭珍无法下台。只要是开会,特别是书记处开会,饶书石必会谈这个事情。导致彭珍在书记处做了不知道多少次检讨。

要不是因为饶书石当时对彭珍穷追猛打,彭珍怎么会把安子温这样的干将拉到组织部。安子温的资历、级别去任何一个部门都能够干大事。但彭珍当时情况不好,为了稳住组织部,只能是选择让安子温过来。

现在抓到好机会,彭珍怎么可能放弃。

就算这一次无法把饶书石弄下去,也要让他在党内名声扫地,颜面无存。

“饶书石同志当时作为华东局第一书记,不仅默许这样的事情,还批准潘汉念同志吸收胡军和,以及批准组建情报委员会。这是严重的包庇国民党特务的错误,必须要处理。”

提起潘汉念,主席的脸色也不好看。

主席对潘汉念的印象很差。

主要是因为当年潘汉念从苏联归国,没有直接到延安,反而去国民党那边转了一圈。其实就是接触国民党,谈关于国共联合抗日的事情。

这一点中央是震怒的。

和国民党谈联合抗日,这是中央的工作,轮不到潘汉念去处理。还有和国民党谈判,具体的条款中央还没有完全决定,潘汉念却私下和国民党谈这个问题。

所以才有主席那句“此人不可信任”。

潘汉念当时的选择已经是历史迷雾。

潘汉念当初为什么这么选择,背后到底是有什么原因,其实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在中央看来,在主席看来,潘汉念当时肯定是背着中央另有使命。要么是得到了苏联的命令,要么是得到了在苏联的王铭命令。

反而把中央命令放在脑后。

比中央要求回国的时间晚了九个月时间。

在情报战线工作,因为很多事情说不清楚,所以最看重情报人员的忠诚。潘汉念在这件事情上,已经失去了中央对他的信任。

不过主席虽然对潘汉念的印象很差,但也没有因为潘汉念的原因,想要把这个事情扩大。

还是那句话。

八大刚刚结束,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近在只尺。如何顺利的召开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这个时候中央需要稳定。

彭珍不依不饶,让饶书石是真的有些急了。立马到:“当时我们启用胡军和,是因为上海的反特形势严峻。国民党特务到处暗杀我们的干部,到处破坏上海的生活设施,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所以我们启用胡军和这样熟悉国民党特务组织的人,就是为了尽快铲除上海的国民党特务组织。我承认在之后的工作当中有失误,让一些不合格的人进入了公安系统。但这只是工作上的失误。说我们包庇特务,完全是欲加之罪。”

饶书石的确有些紧张。

在华东局的时候,他可以耍手段赶走陈帅这样的大佬,然后成为华东党政军第一人。但是在中央他并没有什么根基。本来他在新四军的时候算是修养同志提拔的,可是两个人关系现在已经很一般。

所以现在突然受到如此的批评和打击,饶书石有些手忙脚乱。

“饶书石同志,这么严重的问题岂能用一句失误来解释。你们包庇的不是一两个特务汉奸。”

彭珍是穷追猛打。

让饶书石招架不住。

他没想到这么多年的事情,突然翻出来。

狗屁匿名信。

饶书石才不相信,组织部突然得到了所谓的匿名信。饶书石在华东局那也是手腕过人的干部,怎么可能看不出这一次的事情就是针对自己来的。

新中国成立之后,哪个干部做工作没有出现问题的。

就算自己有些失误,也不至于这样上纲上线的。主席在上面皱眉,看向了坐在一旁的陈帅,道:“陈义同志,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大家的目光来到了陈帅这里。

看着陈帅严肃的表情,饶书石脸色难看。因为饶书石和陈帅之间虽然合作很多,都是华东局出身。但两个人的关系可一点都不好。陈帅资历深,在新四军地位也高。新四军成立的时候,陈帅就是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的副书记,名副其实的新四军二把手。至于叶亭这位军长,在新四军更多的是摆设,真正的新四军权力不在叶亭手中。

皖南事变之后,重组新四军。

陈帅就是众望所归,名正言顺的军长人选。不过修养同志到了华中之后提拔了饶书石。修养同志离开之后,饶书石担任华中局代理书记和新四军代理政治委员。但做政治工作,人家陈帅也是一等一的高手。最后谁会担任华中局正式书记还不一定。结果陈帅和饶书石可是发生了很激烈的冲突。

论手段陈帅还真不是饶书石的对手。饶书石玩了一手阴阳手,把陈帅给赶走了。

要不是陈帅资历深,对新四军发展功劳大,又有中央的支持,陈帅都回不到华东局。陈帅回到了华东局之后,两个人虽然不再发生那么激烈的冲突。但当年的事情让他们两个人都有了严重的疙瘩,所以一直是公事公办,私人关系非常差。

饶书石能想到陈帅说什么。

现在这个时刻,陈帅随便说两句话,都有可能让饶书石万劫不复。

陈帅是接到主席的电报之后,结束了东欧的行程急忙赶回来的。因为陈帅是华东局第二书记,后面又是上海市委书记。所以他有足够的发言权。

陈帅道:“这个事情的确是华东局和上海市委的问题。”

陈帅此话刚出来,饶书石有些颓然,两腿都有些软。

心中也是恼怒。

这一次彭珍对自己的打击是稳准狠,让自己百口莫辩。不过他听到陈帅继续道:“当时组建情报委员会,他们的工作就是给华东局社会部、公安部门提供国民党特务和青帮的情报。在上海早期的反特反黑当中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虽然工作思路上有些问题,忘记了依靠人民群众,但整体来说社会部和公安部门的工作还是卓有成效的。所以我认为这个并没有多少问题。也不存在什么包庇汪伪特务、国民党特务的事情。”

“抗战时期我们会策反伪军,策反汉奸,为我们所用,都是工作当中常用的做法。解放的时候为了尽快解决国民党特务,采用一些非常规的做法也是有的。不能因为采用了一些非常规的做法,就说是包庇特务。如果这样上纲上线,那我们一线的人员还怎么工作。”

陈帅语气不是那么好。

鸡毛蒜皮的事情,都能够扯到这么严重的地步。

饶书石瞬间来了精神。他没有想到,自己和陈帅如此糟糕的关系,陈帅竟然没有落井下石。反而是为华东局和上海市委说话。

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陈帅没有结束发言,继续道:“不过后面社会部和上海公安部门未能够仔细甄别这些人。反而在后续上海市公安部门扩张的时候,吸收了他们当中不少人,这是工作上的一次很大的失误。华东局、上海市委都应该检讨,因为的确让不少汪伪特务和国民党特务混进了我们的公安队伍当中。我作为华东局第二书记,后面又担任上海市长、市委书记,也没有及时制止这个问题,我应该也负责任。”

陈帅可不是饶书石。

陈帅不喜欢饶书石,应该说陈帅很直接的评价饶书石是“阴谋家”,认为饶书石这个人一点都不光明磊落。不过陈帅这个人不是斤斤计较曾经恩的人。不会在一些不应该饶书石负责的事情上,对饶书石落井下石。

他不是为饶书石开脱,而是实话实说。

这次的事情说大可以变得很大,但说小其实也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对于主要负责人杨凡,直接领导杨凡的潘汉念进行处理就可以。因为后面大量使用汪伪特务、国民党特务的是杨凡他们。饶书石当时都已经是华东局第一书记、上海市委书记,哪里有时间管那些小事情。所以华东局出来的饶书石、陈帅有责任,但也不至于说闹到政治局的地步。

陈帅很烦这种事情。

事情既然爆出来,那就处理。何必上纲上线,一定要给饶书石扣一个大帽子。

有这个必要吗?

陈帅没想到自己上调中央之后,主席主持的第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竟然就是这样的事情。

陈帅一开口,会议调门就降了下来。

虽然陈帅只是政治局候补委员,但资历深,和中央领导私交非常好。他是总理法国勤工俭学时候的朋友,和总司令一起带部队发起了湘南起义、一起去了井冈山,是当时井冈山三巨头之一。从井冈山开始一直到古田会议,主席和总司令牌气都不小。双方之间矛盾一直很大,陈帅都在中间帮忙协调。

所以在中央这边的人脉,饶书石是拍马都比不上陈帅。

而且中央都知道陈帅和饶书石关系很差。

可是现在陈帅都这么说了,而且陈帅表示自己也有责任。这个时候你继续抓住人家饶书石,就有些得理不饶人的感觉。而且要是一直追究下去,那就是连陈帅一起追究。

要是连陈帅一起追究责任,哪里是那么容易的。

说句不好听的话,陈帅一句话救了饶书石。

修养同志这个时候开口道:“这件事情的领导责任主要在潘汉念同志身上。未能够仔细甄别,让汪伪特务、国民党特务混入进来。而杨凡同志负有直接责任,因为事情发生在杨凡同志领导的上海市公安局。华东局和上海市委工作上也有瑕疵,需要检讨工作。”

陈帅真的是一锤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