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750章

作者:随遇而安

对于煤炭的分配问题有一定的了解。

中央分配手中的煤炭,都是管大方向的。有些地方需要煤炭,但因为媒炭分配校在中英手f。所以求爷爷告奶奶,也得不到煤炭配额。

魏红军看向了许达本道:“不要太多。我们先从山西开始,八大煤炭基地的任务,可以给省里一个。看看情况如何。”

“是管理权和分配权一起给省里吗?”

许达本问了魏红军。

“当然。”

魏红军道:“你不给他们管理权和分配权,那他们要煤矿干什么。先试试情况,未来我们的煤炭大发展,不可能都是中央在管。”

“是。”

李学峰插话道:“我看资料,1952年黑龙江怎么有140万吨煤炭是滞销的。”

“黑龙江煤炭之前都是卖到吉林和辽宁,煤炭工业部这边也是这样分配的,每年大约有100万吨左右。可是去年辽宁和吉林的煤炭产量增加,当地对于煤炭的需求完全可以自给自足。所以就拒绝购买黑龙江煤炭,结果就有了这么多的滞销。不过这个事情我们已经解决,关内这边对于煤炭需求很高。现在我国的整体情况是缺少煤炭,所以已经安排,把这一批煤炭运送到上海那边。“

许达本解释。

不过魏红军皱眉。

全国煤炭缺乏,可是部分地区却出现滞销问题。国家不是机器,人也不可能是机器。计划经济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讦算,要把一切都计算好。

可惜以中国目前的情况,哪里能够做得到如此严密的,没有一丝纸漏的评划。不要说是现在,就是一百年后估讦也做不到。

煤炭这个事情就是如此。

按照以往的经验,中央分配煤炭的时候,东北煤炭现阶段基本上都是首己消化。因为东北工业大发展,东北城市也多,冬夫对于煤爱的需求就更大更,因此都是自己生产自己消化。

黑龙江生产的煤炭,多余的都是卖给吉林和辽宁消化。结果吉林和辽农煤炭产量增加之后,对于外来煤炭的需求下降。结果导致黑龙江煤炭滞销。可是黑龙江那边也不管那些,继续并采煤炭,也没想怎么去解决那么多生产出来卖不出去的煤炭。

一直到积累了一百多万吨,才上报中央,希望中央赶紧解决。

这就是问题。

这是一个僵化的分配体制。

有的地方缺煤炭,有的地方生产煤炭之后滞销。

魏红军跟李学峰道:“学峰同志,这个问题反应我们分配的办法有些问题。你看你们能不能商量一下,看看我们的分配体制能不能灵活一些。最好有一个机构,可以随时监控各个地区的煤炭产量和煤炭销量的情况。同时这样的数据,和全国各大矿务局共享。可以让各大矿务局根据情况变化,除了完成国家任务之外,在生产销售上自全进行一些调整。可不能出现黑龙江这种,都滞销一百多万吨,我们才接到消息。

“这个我们会商量,拿出一个办法出来。”“好。”

魏红军想要继续安排一下煤炭工业部的事情。国务院副秘书长李世平走了进来,跟魏红军道:“魏副总理,苏联传来的消息,斯天林同志病危。主席要你跟着总理和主席他们一行会和,丢苏联驻中国天使馆,表达对斯夭林向志身体的关怀慰问。”

919葬礼

1953年3月4日。

斯大林病危的消息传来,主席就同总司令、总理、聂帅、魏红军、李富春、张文关等人丢苏联驻华天使馆,请苏联大使潘友新转达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斯大林的关怀慰问,并希望他早日康复。

规格是很高的。

在北京有时间的中央领导陆陆续续都去了苏联驻华大使馆。

充分表达了中国对于斯大林同志身体的关注。

主席本人比较随性,烦这种场面的东西。但苏联是老大哥,中国很多方面还是要倚重苏联,所以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既然知道斯天林同志身体不好,肯定是要表达中国政府的关心。

而且主席对于斯大林同志的身体还是很重视的。应该说整个社会主义阵营都非常重视。

这就是政治强人的影响力。

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虽然是靠着共产国际,但当时的共产国际要听命于苏联,听命于斯天林同志。所以认真说起来,之前的二十多年时间,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就是斯大林同志领导的。

就像是中国革命早期,谁要是和斯大林同志见过面,和他谈过话,那就是革命资本。

项鹰同志刚刚来到中央苏区。

言必称斯大林同志。因为他见过斯大林同志,而且斯大林同志不仅和项鹰谈过话,还送了他一个别致的手枪。项鹰对于那把手枪可是宝贝得紧。

临时中央来到中央苏区之后,动不动就是斯大林同志曾经说过什么。可以说斯大林同志的影响力,已经不仅仅是局限在苏联,而是在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当中。

对于很多共产主义者来说,斯大林同志就是革命导师,革命偶像。中共虽然从七天会议之后开始,已经独立自主的决定自己的事情。但斯大林同志在中国的影响力依旧很大。

而且这两年中苏两国之间的关系还是可以的。

各种合作不断。

这个时候斯大林同志要是去世,那么谁也不敢肯定中苏两国未来要怎么发展。主席尤其担心。主席和斯大林两次见面,已经摸索出了斯大林的处事风格。

斯大林强硬,又有一些大国沙文主义想法。但斯大林知道轻重,懂得维护战略大局。他知道苏联自前的整体战略是什么,他的很多决策都是服从这个整体战路。所以只要中国能够维护苏联的战略大局,那么中苏两国的合作能够继续下去。

斯大林同志算得上是一名合格的大国领导人。

可是没有了斯大林呢?

1953年3月5日,中国时间下午五点多一点,斯大林去世的消息传到了中国。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主席是忧心忡忡。当然不是说主席和斯天林同志多么有感情。

而是主席在思考中苏未来大局。

—个人关在屋子里,没有吃晚饭,一直在抽烟。

大约过了两个多小时,主席通知所有的政治局委员,连夜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对此重天变故进行布置。对手社会主义阵营来说,斯大林同志的去世,真的是一次大变故。

经过研讨,党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大规模的悼念活动。中央政府发布公告,宣布自1953年3月7至9日,在全国下半旗志哀。在此期间,全国各企业、部队、机关、学校及人民团体一律停正宴请娱乐活动。政治局把斯大林同志去世,当成是国葬一样处理。

政治局会议结束之后,主席也没有休息。

1953年3月6日,主席致信苏联领导人,为斯大林的逝世表示哀痛。他表示:“中国人民、中国政府和我自己,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得知了中国人民最亲密的朋友和伟大的导师斯大林同志逝世的消息。“

“这不仅是苏联人民,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以及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无法估量的损失。我现在谨代表中国人民、中国政府,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苏联人民和苏联政府表示最沉痛的哀悼。”

接着,主席与总司令、修养同志、总理、聂帅、魏红军、邓希贤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前往苏联驻中国大使馆吊唁。1953年3月6日下午3点开始,首都各界群众纷纷前往苏联天使馆表达哀思。

还有在北京的各个团体都组织人去苏联驻华大使馆。

至于很多在地方的团体,他们也是纷纷致电,表达了对于斯大林同志牺牲的悼念之情。很多人在苏联驻华大使馆门前排起了长队,一个接一个地进入了悼念大厅。到8号晚上时,前来吊唁的人数已经达到20多万人。

可以看出这个年代斯大林同志在中国的影响力。

看看主席亲自写的悼念斯大林的文章"最伟大的友谊”:“当代最伟天的天才,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伟大的导师,不朽的列宁的战友――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同志与世长辞了。我们失去了伟大的导师和最真挚的朋友――斯大林同志。这是多么的不幸啊!这个不幸所给予我们的悲痛,是不能够用言语来形容的。”

就跟很多人后来嘲讽郭莫若给斯大林的祝寿诗肉麻。

其实斯大林1949年过大寿的时候,中国文化界都给斯大林写了祝寿诗。一个比一个肉麻,包括中央给斯大林同志写的祝寿诗也是一样。

中央领导去悼念之后,再次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去莫斯科参加斯大林同志葬礼的人员名单。

必须要体现中国的诚意。

最后政治局决定,国务院总理伍豪同志为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务院副总理魏红军同志为副团长,成员有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毛泽民,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陈义,外交部副部长张文天和伍修全,国务院第五办公室主任叶记庄,全国人天副委员长彭珍和郭莫若、全国妇联主席蔡场、统战部副部长和外联部副部长廖诚志、军委委员解放军大将担任核工业部部长的杨全武等21人。

“红军同志,斯大林同志的去世,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一个大损失,也是对社会主义阵营的一次大冲击。可能是政治上的,也可能是文化上的。”

政治局会议结束之后,主席专门和魏红军谈话。主席语气低沉。

这几天主席真的是没有睡好觉。

一直在考虑斯大林同志去世之后,社会主义阵营会出现什么变化。

所以这一次中国代表团去苏联参加斯大林同志的葬礼,主席专门点了魏红军的名字,让魏红军以中国代表团副团长的身份去。

一个是在这样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聚集的场合,让魏红军亮亮相。因为以后魏红军和这些社会主义国家还要接触,趁着现在的机会大家认识认识。

另外一个是主席想要知道斯大林同志去世之后的一些变化。

“你去了之后,要多和苏联以及东欧国家领导人接触。如果可以去东欧国家转一转,他们也很想看看你这位战胜美军的将军。”

“是。”

东欧国家对魏红军好奇。

都想要知道战胜美军的中国将军是什么样的人。

所以主席让魏红军去东欧去看看,也满足一下东欧国家的好奇心。但这个不是主席主要的自的。主席很严肃道:“你到了东欧之后,看看东欧国家的实际情况。斯大林同志去世之后,这些国家是不是会有一些变化?”

主席为什么选择魏红军。

就是因为魏红军在大战略的判断上,至今没有出现过问题。

这就是一种信任。

因为以往魏红军证明过自己。魏红军在大战略判断上,总是有独到的见解。这些年中央在决策的时候,魏红军的很多建议,都让中央避免走弯路。所以主席对手魏红军在这方面的能力,也是有一种莫名的信任。

斯大林去世之后,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都会受到影响。这种影响是好是坏,主席也不确定。只能是先去了解一下,牙能够有决断。中国外交是“—边倒”,所以社会主义阵营发生任何事情,都会直接影响中国。

魏红军点头。

明白主席的意思。

没有太多的时间,所以主席只是简单嘱咐一下魏红军。魏红军道:“主席,我想利用这一次的机会,再次系统的研究一下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体系。所以去东欧的时候,我想和毛泽民向志一起丢。他对子社会主义阵营几个国家的经济了解的很深。”

魏红军一直想要写一份关于苏联和东欧国家经济体系的全面分析文章。

只是之前一直没有机会。

包括对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进行一次研究分析报告。赫鲁晓天的秘密报告之后,整个社会主义阵营都陷入了混乱。

东欧国家尤其严重。

正因为秘密报告之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先乱了起来,进而影响到了中国国内。

魏红军要提前做一些防范。不是防范事情的发生,而是要去追寻事情发生的原因。只有对东欧国家的政体、经济、文化各方面有足够的分析和了解,,才能够拿出一份最完善的报告。

这一次正好有了机会。但这样的报告,魏红军一个人很难完成。

工作量太大。

所以魏红军选择了毛泽民。

毛泽民这些年负责对外贸易,对于苏联和东欧经济研究非常深。

正好两个人可以合作起来,写一份这方面的报告。主席点头。

道:“行。伍豪同志参加完斯大林同志的葬礼之后很快就会回国。你到时候如果有什么需要,可以直接给中央发电报。”

“是。”

1953年3月8日,中国代表团从北京出发。

当天中国代表团就来到了莫斯科。到达莫斯科之后,大家进行了简单的整理之后,就去瞻仰了斯大林遗容,随即进行守灵。

这一天红场还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事件,受伤人群几百人。因为成千上万的苏联老百姓都赶来看斯大林最后一面,结果人太多发生了事故。

斯大林的葬礼放在了1953年3月9日。斯大林的葬礼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大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