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749章

作者:随遇而安

彭珍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彭真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师军衔的命令。

主席站起身来,亲手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命令状授予到场的元帅。

十大元帅,今天到场八个人。林帅和刘帅都在养病。

林帅在青岛养病,刘帅在南京养病。

随着主席授元帅军衔,会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不过这还没有结束。紧接着就是主席授勋。

连魏红军都走了过去。因为魏红军虽然不授衔,但却是授勋的。今天参加的授勋的将军,上将以上基本上都是一级八一勋章,—级独立自由勋章,—级解放勋章。

只有魏红军和王秋云属于是特例。

两个人都是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魏红军摸着身前的勋章,心情也是很激动的。来到这个时空,没有荒废时间,没有浑浑噩噩的浪费日子。15年来还是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做了不少事情。

随着授勋结束,在中南海的授衔工作正式结束。

不过这只是元帅和大将,以及军委各部门的授勋工作结束。接下来就是各个军区的授衔工作。不过各个军区的授衔工作,需要去地方。因此总理代表主席和军委,卉始部署下一步授衔工作。

就是派遣干部去地方军区授衔。

罗帅坐镇北京,在北京给北京军区、内蒙古军区授衔。叶帅派到沈阳,给沈阳军区授衔。刘帅在南京,给南京军区和济南军区授衔。贺老总去成都,给成都军区、昆明军区、西藏军区授衔。徐帅去兰州,给兰州军区和新疆军区授衔。

国务院副总理魏红军去武汉,给武汉军区、广州军区、福州军区授衔。

他们代表主席授予勋章,代表总理授予将官军衔,代表军委授予校官、厨官军衔。

还有一个特殊的授衔。

那就是陈帅去朝鲜,给在朝鲜的志愿军部队授衔。

除了这些授勋之外,军委还要给一些兵种授衔、就像是空军、海军、工程兵、铁道兵、防空军、炮兵这些兵种。本来这个是彭老总亲首去的。不过彭老总让军委秘书长簧可成天将代替他去给这些部队授衔。

时间还是很紧迫。

毕竟1953年2月14日就是春节。中央和军委的意思是,在春节之箭完成授衔工作。所有部队春节之后,全都开始带着军衔工作。

所以魏红军在1953年1月21日就从北京坐飞机,和王秋云—起来到了武汉。

要在这里进行授衔。

三个军区,要从将军开始往下授衔。

先授衔的就是三个军区的上将级干部。从武汉军区这边开始,军区政治委员罗仁发第一副司令员文年生、第二副司令员卢东升、第一副政治委员向仲华。

福州军区是司令员张子华、政治委员刘树德、第一副司令员邱伟、第一副政治委员李天昊。

广州军区这边是司令员陈开坤、第三政治委员赖传朱、第一副司令员程志才、第二副司令员黄勇、第三副司令员韩先初、第一副政治委员苏振华、第二副政治委员王刀邦,总共七个人获得上将军衔。

三个军区总共15名上将。不算太多,但也不算很少。往下是中将。

武汉军区和福州军区上将少,中将却是格外的多。武汉军区这边,第三副司令员肖勇实、第四副司令员孔青德、第二副政治委员张无才、第三副政治委员楚河。

然后目前担任武汉军区参谋长的徐罗民、湖南军区司令员的张大虎,武汉军区炮兵司令员兼武汉炮兵学校校长季勇,武汉军区空军司令员陈祖宁,政治委员乔宇,45军军长李万福,46军军长蔡德宝。

清一色的副兵团级、准兵团级。

因为第四野战军渡江战役之后,邓国、王秋云都已经不担任兵团领导,直接就是以第四野战军副司令员的身份领导下面的部队。

因为他们手底下不仅仅只有原来的兵团和跟随的一些部队,整编之后手底下都有30来方人。所以李方福、蔡德宝等人当时不是兵团副司令员,就是担任湖南军区副司令员。

也就是资历浅,后来定级全都成为了准兵团级。

但就算是准兵团级,该给还是要给中将。这些干部因为资历原因定级的时候已经是降了—级,授衔可不能继续压低。除了武汉军区,福州军区的第二副司令员丁胜、第三副司令员易耀才,第二副政治委员张连魁,第三副政治委员孔德,福州军区参谋长曹盟,福州军区公安司令员马洪元,福州军区空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荠光武都是一样的情况。

不少干部定级的时候,资历实在是太低,不少都是抗战才加入八路军的千部。所以只能是定级为副兵团级和准兵团级。上将是没有指望,结果出来了一堆中将。

少将也是如此。出来了一堆。

广州军区这边,就像是杨德志13兵团这边,也有很多魏红军熟悉的千部。像目前担任广西军区副司令员的姜鹤白,担任40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的吴平山。

这里面很多人魏红军已经有段时间没见过。看到这些老战友魏红军很高兴。

他们见到魏红军之后,也是非常激动。因为他们这些人当中,有不少是魏红军一手拉到了八路军的。所以立马立正敬礼,道:“政委。”

给他们授勋,很少有人能够拿到一级八一勋章,很多人都是三级八一勋章,甚至还有不少人根本拿不到八一勋章。

魏红军在武汉授勋授衔,一直到了二月初才回到了北京。

918斯大林病重

授衔的时间是比较匆忙。

但这个工作却是酝酿了四年多时间。从罗帅没有真正去中南军区任职开始,罗帅就一直在推进这个事情。毕竟干部那么多,每个干部的革命历史都要统计,这可不是小工作。

也只有罗帅负责总政治部、总干部部,才能够对军队那些干部的档案进行全面的调查。

足足用了四年多时间的酝酿,才有了现在的授衔。

魏红军从武汉授勋授衔回来之后,主要和李学峰讨论新一年的工作。

两个人工作搭档还是第一次。但倒不是说不认识。

李学峰在中南局,在邓志辉的领导之下负责河南、湖北等地的土改工作,当时魏红军主持全国王改工作,所以两个人之前有过几次接触。只不过他现在负责的是能源工业这一块,需要他尽快的上手。

魏红军和李学峰也需要尽快磨合。

因此过了春节之后,魏红军专门召开了第四办公室会议。电力工业部、石油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地质部的干部都过来参加这一次会议。

虽然和李学峰是第一次这样合作,但魏红军和往常一样。开会之后就直接进入议题。

“一五计划,你们煤矿行业要完成2.7亿吨目标。1952年已经过去了,汇报一下1952年的情况。”

国家对于能源的需求是很大的。

其中煤炭就是一个。

现在全国对于煤炭的需求,那真的是与日俱增。工业需要煤炭,发电需要煤炭,城市燃料需要煤炭,交通运输需要煤炭。中国现在的工业化,煤炭就是第一重要能源。

一五计划制定的目标是,1956年要求煤炭行业完成2.7亿吨煤炭产量。

这不是计划委员会随便计算出来的。是根据目前中国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交通运输需要的煤炭,计算那个时候国家需要的煤炭大约是2.7亿吨。

不过需求是需求,计划委员会还要和煤炭工业这边商讨,看看煤炭行业能不能完成。

当时魏红军跟煤炭工业部商量之后,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告诉计划委员会,煤炭行业能够完成2.7亿吨的目标。同时给计划委员会上交了煤炭工业部一五计划的计划书。

计划委员会审核之后,认为这是可以完成的目标。

因此对于煤炭工业部的计划进行了简单的调整之后,批准了煤爰工业部的计划书。

现在李学峰担任第四办公室主任,魏红军也希望他尽快熟悉下面的工作。而宜一五计划已经过去了一年,魏红军也要知道1952年煤炭行亚的发展情况。

煤炭工业部部长许达本介绍道:“1952年全国的煤炭产量达到1.4亿吨。主要的责献就是来自于山西和河北以及东北。特别是我们在1947年开始从苏联大规模引入煤矿机械改造我们的煤矿之后,煤炭产量是一年比一年高。特别是山西煤爰产量上涨速度最快,1952年产量已经增长到了4700万吨,足定增长了4000万吨。而且山西煤炭的潜力还没有完全挖掘。”

1947年总理去苏联谈判,从苏联弄来一笔贷款,购买苏联仓库当中的那些旧煤矿机器设备。把他们二战搜罗过来的煤矿机器设备,几乎是一股脑的卖给了中国。

有段时间苏联的西伯利亚铁路,几乎每天都有大量的煤矿机器设备进入中国。

这些对于中国煤炭产业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一个是用这一批煤矿机器设备改造了那些大型煤矿。当初魏红军和许达本制定的计划就是,对于旧矿开进行扩建改造。写此同时集中资金和机器设备,打造新的大型的矿井。

这里面最典型的就是大同矿务局和开滦矿务局。效果是非常好的。

对于旧矿井进行扩建改造之后,旧矿井的产量稳步增长。然后打造天型矿并,然后使用这些煤矿机器设备,大大提高了煤炭产量。

像开滦矿务局,煤矿工业部集中了专家,硬是靠着自己的设计,打造出了年产量230万吨的大型矿并。开滦矿务局目前的媒炭产量超过1000方吨。

当然这批旧设备,除了直接用在煤矿之外,还有不少被各个矿务局拿走,并始仿制。现在很多矿务局已经可是生产天部分的煤矿机械设备。

当然复杂一点的,还是需要从苏联进口。但这样已经大大提高了煤矿产量。

因为自己能够生产大部分煤矿机械设备之后,很多煤矿都可以进行机械化改造。千万不要小看这种机械化改造,产量是成倍的增长。

许达本继续道:“目前我国90%以上的煤炭,都来自于东北、河北、山西。其中东北煤炭产量在3700万吨左石,河北煤炭产量2700万吨,山西4700万吨,北京煤炭产量600方吨。”

“煤炭工业部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

“按照一五计划,山西依旧是发展重点。煤矿工业部准备投入资金在山西打造八个煤矿基地,分别是大同、阳泉、西山、潞安、汾西、轩岗、普城、霍州。在1956年的时候,让山西煤炭产量达到8000方吨到1亿吨左右。东北煤炭产量提高到6000万吨,其中辽宁3000万吨黑龙江2000万吨,吉林1000万吨。”

“同时重点开发山东和河南的煤田。这几年我们主要的资金都投入到山西、河北、东北地区。所以接下来四年时间,我们准备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山东和河南。让山东和河南的煤炭产量,从现在的1000万吨左右,成长为4000万吨。”

一五计划是比较笼统的。

实在是因为中国没有制定计划的经验。所以一五计划是一边执行一边调整。

煤炭工业部也是一样。

随着发展,不停的调整原来的计划。这几年山东和河南地区煤炭储量不停的增加,发现的煤矿也越来越多。所以煤炭工亚部决定,加大对于山东和河南煤矿的支持。

魏红军看着地图。

问道:“山西这些矿务局,都是煤炭工业部直接管理的吗?

“是。”

许达本点头。

道:“目前全国重要的矿务局,都是我们煤炭工业部直属管理的。山西要打造的八天煤矿基地,都是我们煤矿工业部直接对接负责的。”

魏红军想了想,跟李学峰道:“我们是不是应该把一部分煤矿交给地方。”

中央控制有好处有坏处。

中央负责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准确的掌握这些数据。制定计划的时候,会更加准确一些。不过坏处就是地方没什么事情可干。

全都交给中央好了。你们处理。

要我们地方干部干嘛。

无法调动地方政府的主观能动性。

这个问题一直存在。可是中央下放产业,又不能随便下放。因为很容易造成—放就乱。就像是大跃进的时候,中央把好多重量级企业下放给地方,结果地方管理一塌糊涂。所以魏红军的想法是,重点天型工程中央依怕掌握。

但一些小部分产业,可以少部分的下放给地方。让地方也有经验。

这样出现什么问题,也能够及时的调整。

“—些小矿交给省里,我认为是好事情。毕竟中央负责的事情多,煤炭工业部下辖的矿务局也多。如果什么都是燎炭工业部管理,后续的煤炭分配也会出现不少问题。中央分配煤炭的时候,无法顾及一些小方面。如果省里自己掌握一些煤矿,那么这些可以让省里自己调节。”

李学峰点头。

李学峰在中南局除了负责过土改工作之外,也负责过工业建设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