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中国派到柏林的很多技术人员,都跟魏红军和毛泽民表达了柏林工人的情况。他们一直在积攒愤怒,等积攒到—定地步之后一定会爆发。
这段时间东欧的领导人对魏红军和毛泽民非常热情。
但魏红军和毛泽民的心情却是越来越不好。实在是因为东欧各国的情况都不怎么好。东欧天部分国家都是人口不多、市场狭小,而宜天部分国家资源匮乏。
可是他们硬是学习苏联。
他们都是大力发展重工业,甚至喊出要建设“钢铁国家”的口号。
这不是开玩笑。
你一个小国家,就算真的成为“钢铁国家”,又能够如何。现在他们经济上已经出现了问题。
国内不满苏联模式的经济体系的大有人在。只不过他们不敢反抗苏联,或者说是不敢反抗斯大林同志。现在斯大林同志去世,苏联短时间之内没工夫管理东欧。
这就让东欧这边很多势力蠢蠢欲动。
只不过斯大林同志的余威还在,所以目前没有爆发出来而已。
但也就是时间问题。
本来东欧政权就不稳。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直接否定了斯大林同志,东欧情况当然是更加危险。虽然后来赫鲁晓天看到情况不对,立即表示全面否定斯天林和维护社会主义道路是不发生冲突的。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
可是这种掩耳盗铃的话谁会相信。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90%都是斯大林同志弄起来的。你完全否定了斯天林同志,又说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这不是把人当傻子。
这种前后矛盾的话,怎么可能不引起社会主义国家的骚乱。
921 预测
魏红军和毛泽民两个人利用了好长一段时间整理了他们调研的内容。资料很繁杂,整理起来没有那么容易。整理之后,根据整理的内容,魏红军和毛泽民写了一份报告。
应该说这也算是一次秘密报告。
都是短时间之内不会公开的报告。
魏红军从政治层面分析东欧各国的情况。东欧的共产党大部分都属于先关不足。他们很多人都是和朝鲜一样,是共产党领导跟着苏军一起回到了祖国。他们回来之前,本身在东欧各国的卖万有限。
在苏联的支持之下,成为了执政党。
但他们因为本身没什么实力,在国内的影响力也不是很大。所以他们没有能力和中国这样,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或者说建立一个真正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他竹想要稳定政权,只能是联合国内的真他势万。就像是匈共,为了在匈牙利组建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民主党合并,成为了新的匈共。
其实东欧很多国家的共产党都是这样。
他们建立的国家说白了就是联合政府,而不是社会主义国家。
这样的好处很明显。
那就是可以讯速的组建新政权。要不是采取这样联合政府的方式,以他们的实万,根本坐不稳新政权。
可是这样做的后遗症比想象当中严重。看看民国成立时候的国民党就知道。宋教仁为了成立国会第一天党派,决定改组同盟会,组建国民党。国民党当时虽然是第一大革命党,但实力不足以控制国会。所以把乱七八糟只要是有点名望的人都拉了进来。
甚至还给袁世凯他们北洋政府的大佬也发出了邀请,邀请他们加入国民党。
宋教仁的意思非常简单。如果袁世凯也加入国民党,北洋大佬都加入国民党。那么大家以后都是国民党了,那就没什么纷争了,多好的事情。可以看出民国初期的宋教仁他们是多么的幼稚,以为只要用这种方式控制国会,那么就能够完成共和。结果像赵秉钧这些北洋军阀的官员都加入了宋教仁改组的国民党,让国民党在国会当中成为了第一大党派。
又有什么用处。
除了一个名不副实国会第一党派之外,一毛钱用处都没有。
真有事情的时候,谁也不把自己当党员。国民党中央制定的政策,下面的那些实力派党员根本不当一回事情。
东欧目前情况就是如此。
政治上东欧各国共产党是属于催生出来的执政党。因为根基不稳,他们学习苏联体制的时候,更加推崇斯大林似的政权模式。就像是匈共中央,为了维持他们对子政权的控制。在1951年的时候以“铁托分子”的名义,处决了几百名党丙不听话的干部。
用这种高压手段来维持统治。
可是这种政治模式和国内很多政治团体是格格不入的。联合政府,联合政府,天家就是联合起来组建的政权。你们想要用这种高压手段压制其他党派,压制党丙其他势万,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下面那些实力派也不是好惹的。
真要论实力,这些实力派比执政的东欧各国共产党更强大。
所以现在一直在积累矛盾。
那些国内实力派、反对派不敢出手,是忌惮斯大林同志的强硬手腕。
现在斯大林同志的去世,在他们头上让他们害怕的人没有了,必然会让东欧各国掀起一场摆脱苏联政治、经济模式的动荡。而苏联这边斯天林同志刚刚去世,苏共中央也没有精力管太多东欧的事情。
会对东欧进行一段时间的放松。
等苏共中央解决自己的事情之后,肯定会再次把目光放在东欧。到时候他们会对于偏离自己路线的东欧各国加强控制。可是苏联越是控制,越是压制,二定会让东欧各国出现更加逆反的情况。
苏联和东欧各国之间,必然会有一定时间的,持续的冲突。
如果没有赫鲁晓夫秘密报告,那么最后苏联会慢慢的再次控制住东欧。可是偏偏发生了秘密报告事件,扰乱整个社会主叉阵营的思想。
进而引发波匈事件。
当然后面秘密报告的事情魏红军没写。但大致的脉络魏红军已经是勾勒出来。未来一段时间之内,苏联和东欧之间会发生长时间的控制和反控制的争斗。
这是从政治层面的分析。
但还是那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很多问题不仅仅是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更是因为经济出现问题,导致的政治问题。就像是现在的东欧国家,如果经济发展好,每个人生活富裕乐无优,那么很多政治问题也不是问题。
所以魏红军和毛泽民非常重视苏联经济体系的分析。
魏红军和毛泽民两个人从整个经济体系开始分析,又仔细分析了自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市场情况,给出了一份详详细细的报告。
甚至魏红军把整个苏联经济体系的未来发展的脉络都写了出来。
苏联经济体系的优点,苏联经济体系的缺点。都写了出来。
魏红军和毛泽民都认为,中国和苏联不一样。苏联人口有限,而且把一切都压在了重工业上,导致他们的轻工业和农业发展都有问题。
中国相比起苏联,人口更多,压力更大,但潜力也更足。如果中国也跟苏联一样,把一切都压在重工业上,第一是没有这种必要,第二是会产生更严重的后果。因为人口多,对于轻工业和农业的依赖性更大。
一旦中国的轻工业和农业崩溃,到时候就是整个中国经济的崩溃。
所以中国需要协调好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发展。而且中国人口多,只要教育跟得上,那么中国完全可以重工业、轻工亚、农业都发展起来。虽然也需要有些轻重缓急,但不应该偏差太大,比例上要照顾好各方面。
同时魏红军判断苏共中央稳定下来之后,下一步主要工作就是要稳定社会主义阵营。可是等东欧国家出现一些离心问题之后,如何把东欧国家重新拉回来,不是简单的事情。并不是苏联用武力恐吓就可以的。
你武力恐吓一个国家没有问题。
但很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一个国家被恐吓吓到了。结果是其他东欧国家都开始跟苏联离心,担心苏联以后用武力威胁他们。所以这不是完全有效的办法。
胡萝卜加大棒。
虽然苏联做事情有些粗暴,外交上更是如此。但也知道这些简单的道理。物理恐吓是一回事情,安抚他们又是另外一个事情。而到时候苏共中央肯定需要中国的支持。在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上,苏联需要中国的支持。
因此中央现在开始可以考虑,等苏共中央需要支持的时候,我们需要提出一些什么样的条件。
魏红军和毛泽民提出,这一次应该跟苏联要求核工业和关系到人民群众吃穿问题的化肥工业和化学纤维工业的援建。这即是为了解决中国自己的吃饭问题和穿衣问题,也是为了让中国从从目前的来料加工发展为独立的社会主义轻工业和农业中心。
中国从1947年开始跟苏联合作,到现在快六年时间。
加上抗战之后,稳住了东北和华北的工业。而且朝鲜战争结束也比较早,财政更多的资金流入工业当中。所以现在的中国在钢铁、能源、机械方面的重工业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包括军工业上也是如此。
虽然算不上有了完整的工业基础,但短时间之内还是能够应付的。
正因为如此,下一步不能往这方面的重工业上继续投入大资金。如果下一步还要苏联援建更多这方面的重工业,真的容易拖垮中国的经济。统购统销两年对于农村副业的打击,就司以看出自前中国财政的窘迫。
所以苏联援建项目,应该稍微转移一下。转移到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重工业方面。
魏红军和毛泽民要求,最少跟苏联要五到七个年产十万吨合成氨、15方吨尿素的化肥广。如果这样规模的大型化肥广弄不下来,变成7万吨合成氨,10万吨尿素的化肥厂也可以。
之前苏联也援建中国两个化肥厂。
都是年产5万吨合成氨的化肥厂。之前谈判要给中国建造一个7.5方吨合成氨的化肥广,但苏联表示需要五年时间。现在苏联援建当中的一些问题是,中苏高层已经达成了协议,但下面的各个工业部门却一直在拖延。
有些工厂明明两三年就可以搞定的事情。但苏联工业部门—拖再拖,结果需要四五年才能够完成。
但中国马上就要迎来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赫鲁晓夫需要中国政治上的支持。
赫鲁晓夫要稳住社会主义阵营,需要中国的支持,需要主席在政治上的声援。所以这个时候赫鲁晓夫在很多问题上会天开绿灯。
甚至历史上赫鲁晓夫为了得到中国的支持,给下面的那些工业部门压力。告诉他们必须要先完成中国的项自。结果一五计划的时候,中国的各项工业建设速度陡然加快了很多。而且为了支持中国的一五计划,持续的给中国派遣技术专家。几年之内给中国加派了上万名技术专家。
可以说赫鲁晓夫为了得到中国中的支持,真的是连吃奶的劲都使了出来。当时赫鲁晓夫援建中国的工业项自总产值,大约是苏联1959年国民收入的7%左右。
所以现在是又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所以魏红军才提出让苏联帮中国组建化肥广和化纤广。也就是现在这个时候,中国能够从苏联得到足够的化肥厂和化纤厂。
同时魏红军提出,工业部门到时候应该集中力量攻克化肥厂需要的机器设备。历史上中国小化肥厂满地都是,靠的就是中国突破了关于化肥广的一系列技术要求。
只剩下其中某些地方未能够攻克,只能是进口。常用的机器设备,五十年代末就已经突破成功。
而且魏红军和毛泽民两个人判断,一旦苏联放松对于东欧的控制,东欧国家必然会把原来投入重工业的资金,更多的投入到民生领域当中。
这样对于我国来说又是一个好机会。
他们投入重工业的资金减少,那么他们的工厂就必须要找其他市场。同样他们投入更多的钱进入民生领域,那么需要从中国进口更多的农副产品。这样我国和东欧国家之间就互相有了更多的需求。
这份报告直接交给了主席。
主席看完之后,把这份报给给每个政治局委员看了一遍。但也仅限子政治局委员。这是一份只有政治局委员级别的干部才能够看的机密报告。
毕竟这份报告当中,魏红军和毛泽民对于苏联经济体系做了很多剖析。包括批评也很多。现在全党全国全社会都在学习苏联,这样的报告绝对不能传出去。
不过主席只是让政治局委员传阅。并没有集中讨论。
结果魏红军和毛泽民回国不到一个月,1953年6月17日,民主德国爆发了影响巨大的617事件。
当然这不是没有征兆的事情。
早在五月底,六月初,东德各地就已经发生了一系列工人罢工事件。在罢工的压力下,一些地区党的领导做出让步,向工人承诺,原工作定量不变,东柏林币甚至释放了被国家安全部门逮捕的工人领袖。德国这边的共产党,根本没有足够的执政经验,硬是被苏联推上去的。
面对这种情况,从上到下都很是慌乱,完全不知道要怎么办。
结果工人罢工问题一直没有真正解决。可以说事态就是这么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
6月16日,开始也只是东柏林300名建筑工人因抗议国营公司领导提高工作定额而不加薪的一次小规模的经济罢工。
结果工人的要求被拒绝。
“论坛报”紧接着发表了一篇维护部长会议决议的文章。结果这篇文章激起了工人的愤怒,东柏林斯天林大道的建筑工人游行至政府区,包围了政府天厦。面对这种情况,东德执政党高层都慌乱无比,不知道要怎么解决。所以最后的结果是,民主德国政治局被迫宣布收回加大工作定量的法令。
但没有任何用处。
执政党不知道怎么处理,所以只能是选择一步一步后退,只能是同意工人一次又一次提出的要求。
结果6月17日,东柏林的大中学生和部分群众也加入了示威工人的行列,共有四万多人走上街头。提出了撤走一切外国军队,实行言论和新闻自由,释放政治犯,举行全德自由选举等政治口号。并始的时候是警察维持秩序,可是随着局势无法挽回,苏军开始派兵镇压。苏军坦克开进东柏林市中心,对群众游行进行镇压。
在苏军镇压行动中,估计有50人至125人丧生。苏军临时军事法庭枪决了18人,东德法庭判处二人死刑,立即执行。617事件之后至少有2300人被苏联和东德法庭判刑入狱。
此事轰动整个社会主义阵营。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