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可以说这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东欧出现的第一次巨大的危急。
这才是开始。
很快魏红军重点提过的匈牙利也发生了事情。
1953年6月23日,匈共党中央召开会议,批评拉克西的错误,由匈牙利人民共和国部长会议副主席纳吉取代拉克西成为匈牙利人民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拉克西是苏联支持的匈共领导,纳吉是被苏共几次批评,甚至一度开除过党籍。当然也有一些资料说是,纳吉曾经给苏联内务部做过工作。
不过这个时候纳吉上台,是匈牙利对于苏联经济模式的一次反击。因为纳吉一直是反对苏联目前的经济体系的。纳吉当选为匈牙利部长会议主席之后,宣布进行经济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时期的经济政策。
对于匈牙利经济进行了一次大调整。
而东欧出现这些变化的时候,苏联根本没有精力管东欧的事情。因为马林科夫、赫鲁晓夫、贝利亚三个人为了苏共最高权力发生了一系列的争斗。
最后的结果是,1953年6月26日这一天,马林科夫和赫鲁晓夫联合起来扣押了贝利亚。
斯大林去世三个月时间,社会主义阵营当中的各种变化是眼花缭乱。这个时候主席再看魏红军和毛泽民的报告,很多就能够直接对应上。
主席也开始按照现在的情况进行推演。开始有了期待。
特别是对于接下来和苏联怎么谈判,怎么合作有了期待。
922冬小麦亩产
现阶段东欧出现一些问题,还只足心女3云"式。
因为东欧不少国家经济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把大部分资金投入了重工亚之后,这些小国家财政承受不在。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可以投入到轻工亚和农业当中。
结果经济虽然恢复了,但发展缓慢,农副产品极其缺乏。生活质量没有什么提高。
所以东欧很多国家都想要从经济上,进行一些改变。
不过除了民主德国出现617事件,大家对于经济进行一些调整之外,在政治上还没有出现太严重的问题。不过这就是一种开始。口子一开,东欧国家都是先从脱离苏联的经济模式开始,政治上就会慢慢的若即若离。
好在意识形态上,大家都是支持社会主义。所以一时之间不会出太严重的问题。
如果没有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苏联和东欧经过一段时间的控制和反控制,慢慢的还是会找到一个合适的相处之道。可是秘密报告一出,斯大林光环一退,整个东欧在思想上直接混乱。苏联对斯天林进行了全面否定,那么他创建的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当然也会被人质疑。
斯大林都被形瓷为指蘑,那么他升起个Pion正确的这种话谁能够相信。
东欧国家的情况就是如此。
东欧共产党本来车东欧社会就根基浅,元主定非自列平P支持,才能够成为执政党。
结果他们推崇的斯大林同志,在苏联被彻底否定。你让东欧那些共产党怎么办?让他们还怎么去宣传,拿什么说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思想一乱,就控制不住局面。不仅原来的那些反对党派,就连民众都在质疑。斯大林这种“恶魔"的社会主义制度怎么可能是好的。
在这种质疑之下,后面就发生了波匈事件,他们是要离开社会主叉阵营。特别是匈牙利,最后时刻邀请联合国来接管匈牙利。可以说当时匈牙利的事情,很容易造成整个社会主叉阵营的大崩溃。
现在已经有这方面征兆。只是不算太严重。
但马林科夫和赫鲁晓夫他们解决贝利亚之后,对于东欧的事情已经并始警惕。所以他们立马加强了和中国的联系。就是想要知道斯天杯去世之后,东欧国家出现一些离心现象的情况之下,中国的态度是什么。
中国是不是看到斯大林同志去世,也想要摆脱苏联,摆脱社会主义阵营。
这是马林科夫和赫鲁晓夫都非常担忧的。
有一个南斯拉夫,对于苏联,对于社会主义阵营的打击已经很天。如果中国学习南斯拉夫,那么整个亚洲的共产主叉运动就直接和苏联没有关系。
所以马林科夫和赫鲁晓夫是急切地想要知道中国的态度。可惜中国的态度不明确。
主席还等着赫鲁晓夫亲自过来和中国谈。中国态度不明确,赫鲁晓夫的确是有些着急。解决了贝利亚之后,赫鲁晓夫就不在意马林科夫。
根本不是自己对手。
赫鲁晓夫现在考虑的是,如何拉拢中国这个社会主义阵营当中的天国。只要中国稳住了,中国支持苏联,那么东欧的问题都好解决。
所以赫鲁晓夫一边考虑如何解决马林科夫,一边一直在探听中国的态度。
看到中国态度嗳昧。
赫鲁晓夫和中国商量,想要在北京举办一次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对手这一点中央是给出了非常积极的信号,欢迎苏联在中国进行这样的展览会。
双方把日子定在了1953年10月1日上。
为了这一次展览会,苏联把自己的家底都拿了出来。让中国这个“土鳖"开并眼,看看苏联强天的工业实力。因此苏联的好东西一车一车的拉到中国,在中国布置展览会。不说别的光是农用机械就有几十种。
摩托车、收割机、播种机之类的全都拉到了中国。
赫鲁晓夫表示,他将会率领苏联代表团,亲自参加这个展监会的开幕仪式。主席明百赫鲁晓夫这是来争取中国的支持。所以表达了热烈的欢迎。
对于苏联的展览会非常重视。要求北京政府全力配合。
不过这些事情魏红军可没有精力管。现在魏红军要处理的事情也多。
魏红军目前主要的精力都在两方面,一个是矮小麦的亩产情况,一个是东北右油问题。东北那边一直在传出好消息,辽河油田已经全面铺开。
魏红军动员了三个师的石油工程部队,加上各地抽调的石油技术人员、右油工人、学生,加上一些家属,参与辽河油田建设的人数有十万人左右。
这是真正的大会战。
魏红军的要求是,1954年的时候初步建设好辽河油田。能够稳定的给国家开采150万吨到200方吨左右的原油,以及建设好300方吨炼油能力的炼油厂广。
现在辽河油田那边的炼油厂,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之下都开始安装设备。
虽然辽河油田这点产量,还无法完全解决中国的石油问题。但先发展辽河油田,即是为了增加中国石油产量,更是为了培养一批建设油田经验的团队。
这才是魏红军最看重的。
—个拥有建设油田经验的团队,未来才能够给中国建设更多的油田。
辽河油田的建设,碰到了很多麻烦。很多问题都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但辽河油田团队自前解决的都很好,光是攻克的各种技术难题就是数千件。
现在辽河油田那边好消息不断。进展速度很快。
当然东北那边的好消息不只是辽河油田,不久之前其他方向也传来了同样的消息。那就是在松辽平原进行勘探的钻并队,也陆陆续续发现了工业油气。好几个钻井队自前都打出了工业油气。
这表明松辽平原那边也有油田。
至此魏红军1951年后半年主持的石油小会战,经过两年的勘探取得了圆满的结果。总共爱现了三处油田,辽河油田、松辽油田、克拉玛依油田。
很多人还不清楚。
松辽那边的油田有多大。
从在大庆油田发现石油开始,第三年产量就突破600万吨,之信每军都增长350方吨左右,千六年之后大庆油田的原油产量就超过了5000万吨。
之后连续保持了二十多年时间产量超过5000万吨。而且六十多年之后,利用新技术,大庆油田的产量还有2000万吨左右。
可以想象大庆油田是多大的油田。
可以说中国石油历史上,大庆油田是绕不过去的重要事件。
但现在魏红军手中的人员有限。现在大部队都在忙着建设卡拉玛依油田和辽河油田。魏红军是要用克拉玛依油田和辽河油田培养队伍。所以魏红军虽然知道大庆油田是天油田,只要开发大庆油田,那么中国现在的石油问题立马就可以解决。但魏红军还是没有这么选择。
因为不着急。
只要克拉玛依油田和辽河油田建设成功,那么魏红军就可以抽调一支成熟的团队去建设天庆油田。大庆油田需要的技术力量很强。
魏红军不想勉强推进。但也不能什么工作都不做。
大庆油田虽然不能开发,但勘探工作不能停止。所以魏红军抽调不少钻井队,对于天庆油田一带继续勘探,了解大庆油田更多的情况。
等大庆油田的项目上马的时候,可以清楚知道应该怎么建设。
石油小会战至此算是结束了一段工作。
魏红军一边部署石油会战,一边还是关注农业方面。“数据出来了没有?”
“有了,有了。”
农村工作部的主要干部都在。
1953年的冬小麦已经收割结束,正在进行最后的记录。这一次可不是试验田,而是真正的大规模种植。也幸亏魏红军给试验所批的试验田面积天,留下了定够的种子,所以种植面积也很大。当然只是在国营农场进行种植,但怎么也比试验田更能够看出很多问题。因此魏红军他们一直在焦急地等待最后的数据。
在一片寂静当中,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召德尊和秘书长张临池跑了进来。
两个人跑的都是大汗淋漓。
其实他们接到数据之后,完全可以直接给魏红军他们打电话。但他们两个人太兴奋了,想要亲自给魏红军他们汇报消息。所以先是从现场坐车,然后一路小跑,跑了过来。
时间进入七月份,北京温度已经非常高。
两个人跑的全身都是汗,就像是刚刚从水里走出来一样。魏红军和邓志辉两个人立马给他们倒水,让他们先喝一口。召德尊“咕咚咕咚”喝了一大杯之后,兴奋的道:“好消息,好消意。我们已经集中了六个国营农场,17万亩的冬小麦小种植情况。”
“亩产多少?“
“平均230斤,最高的地方亩产306斤,最低的地方亩产也有178斤。亩产低于200斤的,主要是绥远那边。其他山西、河北、河南亩产都超过200斤。如果只算山西、河北、河南的平均亩产,能有250斤左右。”
“好。”
“250斤,太好了。”
农村工作部的干部,听到这些数据的一瞬间都是欢声—片。
虽然在后世看来,230斤这种亩产完全是绝收一样。毕竟几十年后冬小麦亩产七八百斤都是一般的,很多时候精心伺候的话,1000斤以上都是常常出现。
但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冬小麦亩产能够达到230斤,那就不是小数目。
在目前中国上好的耕地,水资源不缺乏的地方,小麦亩产也不过是150斤以上。那些水资源缺乏,土地资源一般的耕地,小麦亩产甚至不到100斤。现在很多地方小麦亩产七八千斤的情况比比皆是。
现在冬小麦亩产达到230斤,这简直是一场大革命。
魏红军也是根本无法抑制自己的兴奋之情。魏红军兴奋的不仅仅是这二次苗产的提高,更是因为目前走的良种改良模式会是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
国内目前农业大学并不少。
特别是魏红军和高刚分别成立了华北农业大学和东北农业大学之后,下面的那些地方中央局也丝毫不甘示弱。纷纷集中方量成立自己的农业天学。
加上实力最强大的华北农业大学后来一分为三。
更是让各地都有农业大学,农业研究所。只要华北这边的良种改良获得成功,就会让全国各地的农业研究所一拥而上。中国太天,各地气候各不一释。所以种子研究也必须是以地方为主。
而且路线华北这边已经弄好了。一个是走矮杆,一个是走杂交路线。
有了路线之后,就会省下很多功夫。只要全国的良种研究所,走这两条路,几年之后全国的粮食种子上都会有很大的进步。
“咋了,乐傻了?”
邓志辉看到魏红军一直不说话,P所以拍』拍戏5牛P月膀。
魏红军这才回过神来。
点了点头道:“是有些乐傻了。230斤,按照目前华北地区冬小姜种植面积来说,一年最少能够给国家增加一百亿斤以上粮食。这么高的粮食增产,我怎么可能不高兴。”
一百亿斤。
足够中国一个人口少的省份吃一年的。“是啊,一百亿斤。”
邓志辉也是感叹。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