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魏红军明白,主席这是要人事部制定一份减少干部薪水的方案。
组织部管干部,人事部管工资、档案、人员调动等。其实之前中央是准备把人事部编入组织部的,让组织部管理人事部。可是因为八大之后,书记处书记之间发生了龌龊,组织部进行了调整,所以这个事情就耽搁了下来。
现在魏红军还分管人事部。
但也是暂时的。
人事部终究是要并入组织部,交给党委部门管理。“主席,那民主人士的工资?”
现在工资最高的都是一些民主人士。包括那些民国文人。
那工资都可以和主席相比,甚至比主席还要高。
“他们的工资就不要动。主要是我们党员干部的薪水要降低。”
主席想了想,还是没有动他们的工资。魏红军点头。
新中国对于这些民主人士,一边是团结,一边更多的是高工资养着他们。希望他们不要闹什么事情。可惜主席的想法是错误的。
他们该闹事,该落井下石的时候,是一点都不会手软的。“同志们,苏联援建的项目,对于我们的工业化非常重要。大家咬咬牙一起过了这个难关,以后就会好很多。我希望中央各部门都能够厉行节约,多省一分钱,就是对工业化多一分的持。”
926艾德礼访华
政治局扩大会议之后,各机构都很忙。要筹钱。
在会议之后,主席宣布以后自己就拿行政三级的工资,也不要其他补贴。这样的话主席一个月工资和补贴就从610元变成405元,直接降低200元。主席都这么做了,其他人当然也只能是跟着。行政一级、行政二级的干部,都只能是宣希以后接受行政三级的工资。
魏红军的工资也从行政二级,地方补贴,变成了行政三级的工资,405元。
行政一级、行政二级的干部降了工资,行政三级怎么办。只能是一级一级往下压。
不过考虑到级别越高工资越高,所以人事部确定的是,压缩最高工资和最低工资的比例。其实就是行政级别越高,减得工资越多。到了基层干部这边,不减或者少减。
可不要以为这种调整省不下多少钱。
其实很多。
因为刚刚建国,所以有级别的干部真的很多。一年能省下两个多亿的工资支出。
当然这是从1954年开始实行。1954年的财政支出当中,直接抽调这笔钱,支持工业建设。
还有军委那边。
也开始压缩干部工资。军队的情况比政府部门更严重。军队干部的工资,本身就比同级别地方千部高30元左右,而且军队千部比地方干部还要多。而且军队还有高额的军令补贴,比地方补贴高了好多。就像是魏红军,如果领的是军令补贴,那么之前的工资也能够超过600。
所以军委也开始调整工资待遇,压低干部工资。经过一番调整军队这边二年就能够省出四亿人民币。
这还不够。
军队这一次是正儿八经要裁撤50万人,总共60个师的部队。裁撤50万部队,就可以节省七八亿,甚至近十亿的军费。中央的意思是,1955年之前解放军部队的规模要压缩在400万以内。
然后是推迟海空军的一些计划。
同时财政部不需要军委把他们统计的各军区、各部队的资产上安,而是交给军委使用。同时财政部减少那部分的开支。于此同时中央要求军队加强生产建设。让军队以连队为单位,要自己解决不少东西。
以此来再省十个亿的军费。
这样七拼八凑,一定要筹款30个亿人民币。
中央一定要抓住现在这个好机会,勒紧裤腰带也要把赫鲁晓夫带来的好东西吃进丢。
中央筹钱,各部委则是在找地方。关于化肥厂的建设经过讨论之后,最后地点选择在客个省城。现在中国的交通情况,交通成本太高,所以化肥厂必须要分散建设。集中建设光是交通成本都付不起。
所以部委下派的人和地方政府,一直在考察建设化肥厂的地方。
还有化纤厂的建设。
曾善为了这个事情,一直在地方。
而魏红军和邓志辉、李少成、赖若宇、召德尊几个人代表农村工作部写了一份报告给书记处和政治局,申请成立农垦部。全权指挥自前正在进行的农垦建设工作。
实在是因为随着农垦的发展,开始和地方政府、地方驻军之间发里一些矛盾。
何伟忠在北大荒的时候,看看沈阳军区和石油部队,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想占地方就占地方。当然看军衔就知道。这—次授衔,何伟忠只是少将。司是人家沈阳军区司令员郊国是大将,政治委员夏侯文是上将,下面的副司令员、副政治委员上将、中将一抓一大把。还有负责辽河油田并发的雷佳斌是副兵团级中将。
所以只要需要,他们自己就组织人开发北大荒周围的土地。
但这个不符合北大荒整体发展战略。
总不能发生一次矛盾,魏红军和邓志辉这个级别的干部要去协调。所以还是需要成立农垦部,让农垦部自己和地方政府、地方驻军解决问题。
中央批准了这份报告。
最后中央决定农村工作部里面的农垦发展委员会改为农垦部,成为国务院的农垦部。农垦部隶属于第八办公室,接受农村工作部和第八办公室的领导。
调浙江省委书记,也是八大新任命的书记处书记谭振林同志,担任新成立的农垦部部长。同时任命广西省委第二书记陈曼远,北京市委秘书长兼北京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兼农村工作部部长赵范,以及军委兽医局局长江齐贤,原农村工作部农垦发展委员会主任何伟忠担任农垦部副部长。
谭老板不用说。
他和目前湖北省委书记李先年、广东省委书记罗启容三个人是还没有上调中央的,曾经地方中央局的重要领导干部。虽然目前还在地方,但八大上三个人都是担任书记处书记。
所以这一次他虽然是刚刚上调中央,但他的级别在那里。上调中央之后,中央任命他担任中央副秘书长,中央书记处书记,担任农垦部部长。
中央也很重视农垦工作。
特别是魏红军对于北大荒的报告。
魏红军表示,十年之内北大荒这边可以开垦出4000万亩耕地,播种面积能够达到3000万亩。千年之后每年可以给国家上交二十亿斤的商品粮。
所以中央需要一个级别高的干部担任农垦部部长。谭振林各方面都很合适。
陈曼远是曾经的晋察冀三分区司令员,最后算是负气离开晋察冀的。他不满聂帅当时让他去冀热辽挺进军当政治委员然后扶正黄勇的做法。他认为在三分区最大的不安定因素是黄勇,而不是自己。不过也正是因为当时他没有上在冀热辽挺进军政治委员,中央对他是有看法的。
按照他的情况,如果正常发展正兵团级上将是必然的事情。可是解放战争的时候,他去了许向千兵团担任参谋长,后来担任兵团副司令员,跟着部队去了四川。罗师早年定级的时候,他在军中是副兵团级干部。
不过他是广西人,又是百色起义出身。
所以解放以后去了广西,目前担任广西省委第二书记。这一次上调中央,担任农垦部副部长。
赵范是目前北京市委的干部。
他是一名非常典型的三八式干部,今年才33岁。1937年才入党,但因为是知识分子,刚刚入党之后就开始在晋察冀一分区担任特委秘书,有段时间还给杨全武做过机要秘书。在一分区最重要的根据地易县担任工委书记,县长、县委书记。仅仅二年之后就并始担任一分区特委组织部长,当时也才22岁,入党不到两年。后来一直在晋察冀革命,解放战争的时候在北京做地下工作。后来接管北京的时候,是北京地下党主要干部。
江齐贤是一名医务系统的干部。
他是湘雅医学院毕业的医生,后来加入湘军成为了一名军医。第三次反围剿的时候,他被红军俘虏,然后加入了红军部队。抗战时期担任八路军总卫生部部长,后来到了晋察冀担任普察冀卫生部部长,解放战争的时候担任华北军区卫生部部长。解放之后担任军委卫生部部长。
但他在军委卫生部部长的位置上就待了几个月时间,然后主动甲请去当兽医局局长。当时很多干部都是不理解的。这两个位置级别就相差很多。而且他是军医出身,不是兽医出身。可是他很坚定,一定要去当兽医局局长。
他认为目前国家在军医方面,不缺乏干部。
唯独兽医工作问题很多。因为兽医的地位低下,大家都看不起,所以我国的兽医工作难以展开。江齐贤克服重重困难,亲力亲为地从事兽医工作。在他的带领下,我国兽医事业发展的局面被迅速打开。
授衔的时候,江齐贤拿到了中将军衔。
此次之所以选择他担任农垦部副部长。就是因为农垦部不仅仅是农业建设,农垦部管的很多。只要是达到一定规模的国营农场,都会成为农垦部管理之下,农牧林渔都包含在内。包括之前在林业部下面的华南垦殖总局,都要成为农垦部下面的部门。所以需要江齐贤这样曾经的卫生部部长、兽医局局长。
然后是何伟忠。
他这几年可是一直在北大荒,参加北大荒的开发。在北大荒开发当中,何伟忠这几年是劳苦功高。总不能农垦部成立之后,让人家滚蛋。
农垦部成立之后,开始和军委商量接收裁下来的部队。农垦部接下来准备打造四个天型农垦基地。分别是东北的北大荒农垦基地,新疆农垦基地,云南蔗糖和咖啡基地以及江心坡农垦基地,绥远农牧基地。
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一些农垦基地,只不过没有这四个那么大而已。
农垦部需要的人很多。
光是第一步就需要大约20个师的部队参加。特别是北大荒和江心坡农垦基地,那都是需要十多万人参加大开发的。20个师也远远不够。
还需要从各地抽调人员,以及从各大学校抽调不少学生参加。
军委裁军要考虑部队历史,部队功勋,部队山头。除了一些历史悠久、战功赫赫的部队不在这一次裁撤范围之外,原则上同一个兵团出来的部队,兰个军留两个的办法。
至于怎么留两个,军委也尊重一线领导的意见。
有些军本身历史一般,功勋也一般。可是不代表这个军上上下下都是如此。说不定这个军里军面的某个师,或者某个团,那就是历史上战功赫赫,历史悠久的部队。
这种情况都是存在的。
到时候有可能就要保留这种师或者这种团,编入其他的军。
当然不是绝对的。
就像是20兵团,本来下辖71军、72军、73军。可是现在的情况是,73军自前在南京军区,驻扎在安徽,是安徽军区的主力部队。1948年20兵团就皁早地分家。
20兵团剩下的部队当中,71军是朝鲜战场上的功勋部队,72军辉煌历史不说,还是攻克金门,首前驻扎金门的部队。这三个军短时间之内哪一个你都裁不了。
所以要顾虑很多方面。
在魏红军这边忙着农垦工作,清查玉米亩产,以及推广冬小麦种子的时候,英国前首相,英国工党领袖艾德礼接受了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的邀请,希着英国工竞代表团和英国工商界人王进行访华。
这是新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外交事件。
毕竟新中国成立之后,一直走的是“一边倒"的外交策路。和西方国家的关系,茵为朝鲜战争陷入了冰点。这个时候接待如此规格的英国代表团,整个世界都在关注。
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国地位的上升。
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九月末才刚刚来中国待了二十来天,这才过去两个月又迎来了英国工党代表团。
1953年12月28日。
主席在中南海勤政殿和艾德礼为团长的英国工党代表团和英国工商界代表团见面。
中方这边是修养同志、总理、陈运、聂帅、魏红军、毛泽民、叶记压、李继森、张博俊、郭莫若、陈述同等人陪向。会议气氛还是很好的。
当然有一个原因就是,艾德礼不是现任的英国首相。这一次访问从名义来说,也不是政府之间的交流,而是一次民间访问。
主席很随和的道:“今天能够和英国朋友们见面,我心情是非常高兴的。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来,中英两国的关系包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虽然并不是说我们两国之间就没有争论,没有不同意见,也不是说我们两国制度没有不同之处。过去日本侵略过我们,统治过我竹。后来美国代香白本,帮助常凯申欺负我们。不过这两个阶段,英国都改变了对中国的态度,改变了对我们的态度。英国这种态度的改变,让我们和英国之间已经没有根本性的矛盾,基本的争论几乎不存在,这是基本问题。我们和法国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双芳之间已经没有根本性的矛盾。”
艾德礼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个如此有影响力的高级别的西方政治人物访问中国。
虽然是以民间的名义访问。
但谁都知道,这个级别的政治人物,是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去另一个大国进行访问。这就是中英两国在外交上的一次接触,一次试探。
双方对此心知肚明。
所以主席也是很坦诚。主席说的这些,是新中国真正开始表达自己在外交上的声音。主席很重视这一次和艾德礼见面,就是因为主席要利用这个机会,对西方世界表达新中国的态度。中国和美国现在的关系很差,想要在西方世界有外交上的突破,就必须要从英法这边使劲。
英法是曾经的世界霸主,现在依旧有相当的实力。
所以主席很明确的告诉艾德礼,中国和英法之间目前没有根本性的矛盾。
有些分歧都不是原则性的重要问题。
主席继续道:“我们同美国之间有一条洋,叫太平洋,但他一点都不太平。最近美国和澳大利亚签订了一份条约,说要共同反对共产党。美国的意思是我们要侵略澳大利亚,所以美国要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签订这样的安全条约,一起反共,一起反对中国。美国主导的反共浪潮在世界蔓延。因为美国说我们中国人民犯了天罪,那就是之前把一个天好人常凯申给赶到了台湾。虽然美国人眼中大好人常凯申,是中国人民心自中的天坏蛋。但美国人说常凯申是大好人,那他在世界上就成为了大好人。我读过比方(英国工党代表团成员之一,就在现场)先生的一篇文章,他说美国人发明了二种逻辑,那就是中国人侵略了中国人。'
“在美国人看来,常凯申比我们好。但英国的看法不一样,你们早就不承认常凯申政权。所以我说我们之间没有根本分歧,根本矛盾。包括在日本问题上,我们两家也没有根本分歧。所以我们是有做朋友的基础的。这也是我,还有中国人民今天着到你们能够来中国,所以感到高兴,热烈欢迎你们到来的原因。”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