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759章

作者:随遇而安

听到主席亲口这么说,英国工党代表团和英国工商业代表团都很高兴。

他们这一次来中国,一个是为了三个月之后的日内瓦会议探探路,看看中英两国的关系能不能更进一步。先是民间访问的形式试探中国,然后在日内瓦会议上正式见面,谈一些更重要的事情。

另外一个就是想要加强和中国的贸易。

目前华商和广东方面合作非常好,包括一些英国贸易商人,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是挣到了不少钱。英国商人在英联邦和英国殖民地目前情况并不是很好。因为美国商品涌入这些地区,打的英国商人是节节败退。所以英国商人也希望能够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降低成本,和美国商人竞争。

而且英国商人和中国这边合作的过程当中,看到了不少商机。

那就是中国现在要工业化,所以中国对于各种机器设备的需求是很天的。但中国目前的进口渠道比较单二,主要是从苏联和东欧进口。

但认真说起来在技术上,西方国家是占据优势的。英国自己也生产很多机器设备。

不少都是中国需要的。

如果能够从中国挣走几亿美元、十几亿美元,对于英国经济也是很有好处。那些英国工厂靠着这些订单,都能够迅速恢复元气。所以英国工商业代表团才会跟着艾德礼一起来中国。

他们都想和中国做一些生意。

他们其实是很担心中国的态度。

毕竟中国刚刚在朝鲜战争和西方国家打过仗。而且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目前冷战的背景之下,双方之间的关系是很紧张的。

可是主席给了他们非常明确的态度。那就是中国和美国是有根本性茅盾的,茵为美国支持常凯审,支持台湾。但中国和英法没有这种根本性分歧。

艾德礼也放下了心。

所以问道:“中国能不能和英国工党主张的社会主义和平共处?

英国工党也主张社会主义。

只不过他们主张的社会主义和中苏两国的社会主义又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主席听到艾德礼的问题,笑着道:“我认为可以和平相处。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难道只能是这种社会主义共处,不可以和其他事物共处吗?和非社会主义事物就像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封建主国能够共处吗?我认为回答也是肯定的。只是需要一个条件,那就是双方愿意共处,双方有这方面的意愿。只要双方有和平共处的意愿,那么我们认为不同制度之间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就像是我们和你们,我们之间能不能和平共处?我认为完全是可以的。首先我们之间就可以不打仗。我们和工党不打夜,和保守党也不会打仗。我们虽然走的是两条路,但我们完全可以做朋友,完全可以合作。不管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能够合作。英美法苏四国之间,现在不也是时常举行四国外长会议,就是因为有共同需求。只要有共同需求,那就司以合作。”

中共在延安的时候开始,就一直在寻求世界各国的合作。就算是在政治上,外交上选择了“一边倒"。但这是新中国政治外交选择,不代表中国不能和其他国家和平共处。主席算是第一次如此明确的对西方政治人物表达了不同制度之间和平共处的想法。

中国是陌生的,或者说中共对于西方世界来说是比较陌生的。

现在主席如此明确的表达了和平共处的想法,对于艾德礼他们也是一个很天的定心丸。中国这样的大国,放在哪里都是谁也无法忽视的存在。

东南亚地区很多都是英国曾经的殖民地。虽然现在独立了,但依旧和英国有很深的政治、经济方面的联系。中国要参加日丙瓦会议,就是因为中国和东南亚距离太近,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是谁也无法无视的。

如果能够和中国和平共处,那么对于英国未来在东南亚的政策,也是有很多保障。

因此艾德礼继续道:“那么中国是怎么判断国际局势的发展?”

"我看现在的国际形势是好的。中国是一个正在开始改变面貌的落后国家,是一个贫穷的衣业国,经济上、文化上都比西方国家落后。我们现在努力改变这样的情况。但我们这样的农亚国想要发展成为强天的工业国需要爪千年的时简。而且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多方面的帮助,也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总是打仗是建设不好国家的,养太多的部队会妨碍经济建设。如果你们同意的话,我们就应该签署一些和平协议。我相信这也是英国和法国都需要的。”“

“如果你们同意和平,那么我们就可以签署和平协议。订立一个几十年不打仗的和平协议,谁要是破坏和平,我们就去反对他。我国虽然是落后的农业国,但我国有一个谁也比不了的本钱,那就是老百姓支持我们。我们有六方万的老首,,支持我们的和平事业。“

“像我们这类国家,包括中国和苏联,都是以国内市场为主,而不是国外市场。可是这不代表我们就不需要国外市场,不需要和国外做生意。相反我们希望增加和国外的联系,增加和国外的贸易。和平、通商这都是现阶段我们非常期待的事情。”

“中国、英国、法国、苏联这些大国应该靠拢一下,一起维持世界和平。包括美国,我们应该把美国也拉过来,大家一起维护和平。毕竟美国这样的大国如果不想要和平,那么世界就不得安宁,大家都不得安宁。这方面的工作还需要你们去做,因为我们和美国之间对骂很厉害。美国人做事情不像样子。他们派出第七舰队阻断中国的统一,这是违反国际形势,国际和平的。你们应该劝劝美国把第七舰队拿走。告诉美国不要管台湾的事情,也不要搞什么共同防御协议之类的。这对手和平是非常不利的事情。”

主席一直是把英法和美国是分开谈的。

美国现阶段是敌人,英法是可以成为朋友的对象。

看现在会谈的气氛很好,英国工商业代表团团长,伦敦出口公司董事长的杰克·佩里开口道:“毛先生,我有些政策方面的事情想要咨询你。”

“佩里先生,你是我们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问我”

主席看到杰克·佩里态度更好。

因为杰克·佩里家族和中国做了很多年生意。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们家族也没有中断和中国的生意,他们在新中国还有贸易公司继续运行。朝鲜战争爆发之后,美国对中国进行禁运。

但杰克·佩里家族却一直跟中国做进出口生意。在美国禁运的大环境之下,杰克·佩里依旧来中国做生意,所以杰克·佩里被誉为是中西方贸易的"破冰者"。

美国一怒之下断了和杰克·佩里家族所有和美国的生意,然后不允许杰克·佩里家族的人进入美国。告诉杰克·佩里,除菲断了和中国的生意,要不然美国要继续对他实施黑名单。

但杰克·佩里不仅没有听从美国的话,还组建了一个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加强了和中国的贸易。他组织的这个四十八家集团俱乐部,在六七十年代一直跟中国做生意。历史上尼克松访华之后,才解除了对于杰克·佩里的制裁。尼克松访华之后,中美之间的贸易,开始时候都是杰克·佩里代理的。因为中国政府信任他。

包括著名的四三方案里面不少机器设备,都是通过杰克·佩里的贸易公司进口的。

主席都知道他的名字。

“毛先生,我来之前不少英国商人都有兴趣来中国投资建厂。但他们都不清楚中国政府的政策。所以我想问问,中国能否允许商人来中国投资建厂。”

这个问题已经不是第一个人提出来过。最先提出来的是华商。

所以为了解决国外资金的投资,中国政府也是想了很多办法。毕竟能够直接使用国外资金,对手甲国的经济发展是非常好的事情。

因此主席道:“这个问题,我让我们国务院副总理陈运同志给你解释。”

陈运算是目前中国经济的总负责之一。

所以陈运道:“目前我国承接国外投资的方式有三种。一个是贷款,通过我们双方都认可的银行,给我们的某些特定的工广进行贷款。按照市场贷款利率,根据合向还钱。我们和西方国家的企业贷款不一样的是,我们不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就不还贷款。”

和华商合作多了之后,政府已经逐渐的摸索出来和他们合作的方式。

最常见的就是贷款。

其实现在不仅是华商,英国银行也加入进来。就像是在香港的汇丰银行,他在中国就有贷款。这两年已经给中国这边贷款一千多万英镑。

因为这个年代的贷款,中国政府是用国家信用贷款的。正因为有过合作,所以陈运很淡定的介绍道:“第二种是固定投资。投资给某个公司,获得固定的股份。不过不参与经营,只是千股。股东可以派遣人员监督财务,每年根据千股比例获得分红。

这是目前很多华人华侨投资国内的主要方式。

目前成立的华侨信托投资公司干的就是这种事情。把华侨的资金集中起来,然后投资一些企业,然后拿到这些企亚一部分股份。这些企业每年的利润按照股份进行分红。

分红的钱先到华侨信托投资公司:然后袋侨信托投资公司又根据华侨在华侨信托投资公司投资的比例分红。

新中国历史上就是这么吸收华侨投资的。这种投资一直到1970年。

目前全国以省成立的那些华侨信托投资公司,拥有省内很多公司的股份。目前全国华侨信托投资公司对国内公司的投资额超过一亿美元,而宜因为最近中国经济的发展良好,所以分红也不少。看到投资有了利润,华侨投资的钱也是越来越多,国内各省华侨信托投资公司的资产规模也是越来越庞大。

当然这些各省华侨信托投资公司也不是光有华人华侨的股份。

大部分华侨信托投资公司的股份是分半的,其中一半是国家投资或者是省里投资,属于是国有股份。另外一半是华人华侨的资金。

根据商业部的统计,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1960年之前华侨通过华侨信托投资公司投入到国内的资金会超过两亿美元。

“第三种,是直接投资建厂。但这种投资建厂,必须要和国内的公营企业或者集体企业合作成立。英国方面也可以派造人员过来参与管理。但这种公司的利润分成,国家是有明确的规定。”

因为华商想要直接投资建厂的太多。

主席从广东回来之后,中央对于这个问题也讨论过好几次。

其实新中国愿意接受华侨投资,社会主义改革给资本家干股开始,股份制的企业就事实上一直存在。新中国历更上因为有外商和华商的投资,所以股份制企业一直存在到1971年。只不过没有大规模宣传,外商和华商的投资规模也不是很大,所以大家以为股份制企业在社会主义改革之后就不存在。其实并不是如此。

加上现在又有集体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合作,又有公营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合作。这些合作只要进行,那么必然就会出现新模式的股份制。

只不过这种股份制和原来的股份制又有所不同。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支持生产资料的公有化、集体化。因此对于集体企亚之间的股伤制合作、公营企业之间的股份制合作、公营企业和集体企业之间的股份制合作,都是摸索阶段。

现在华商也好,英国商人都想要直接投资建厂。但政府是不可能同意的。

因此中央拿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

那就是可以投资,可以参加经营。但必须要和国内的公营企业、集体企业合作成立工厂。不司能直接让你投资建广,出现一个外资工厂。

陈运继续道:“这种工厂的利润,要分为三份。三分之一要作为工人的福利,三分之一要留在工广作为工广积累,剩下的兰分之一作为资方可以分红。”

其实就是把当年魏红军和毛泽民在华北实行的工商业上的”减租减息“方案拿了过来。

工厂利润不能让资方全部拿走。需要分三份。

既要保证工人待遇,还要保证工厂发展,最后留给资方一部分的利润。

杰克·佩里听到陈运的介绍,并没有失望。因为他来之前就知道,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叉国家在政策上肯定有很多不一样。

能够允许资金有三方面投资渠道,已经是相当了不起了。对于他们这些做生意的人来说,只要给他们一个投资的渠道,他们就能够找到挣钱的方法。

所以杰克·佩里立马把这些都记录下来。

这场见面会议持续了三个多小时。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大家谈的还是很友好。主要是现在中英两国之间,除了香港乏外,没有什么严重的问题。

当双方都忽略香港问题的时候,双方的交谈当然很顺利。

927广交会

艾德礼在北京待了三天,然后和赫鲁晓夫一样去中国一些其他城市去看一看。

艾德礼是比较惊讶的。

本来艾德礼以为,新中国成立还不到六年,应该是一个非常落后、贫穷的国家。可是这一次在中国到处看一看,却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新中国。

城市建设、工厂建设、水利设施建设、道路建设,到处都在建设。

经过石家庄、郑州、武汉等地的时候,艾德礼看到了很多新成立的天工厂。虽然技术上落后于西方国家,但那些也都是重工业工厂。

艾德礼知道中国走的是苏联的道路。

苏联给世界最大的震撼是什么。那就是短短十几年之内,迅速成为了工亚天国。在艾德礼看来,中国这是要复制当年苏联走过的路。

苏联是很可怕的。

至今都给欧洲很大的压力。

如果中国也跟苏联一样,未来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大国。当然对于艾德礼最大的冲击,不是中国那些大城市的工厂。而是新中国的道路建设,他看到了无法战胜的力量。新中国的老百姓,男女老少齐上阵。天家基本上没什么机器设备,都是靠着人工完成。虽然工作很累,但支德礼能够看到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由衷的喜悦。

这是对于生活的向往,是对于政府的信任。

总理一直陪着艾德礼。总理看着艾德礼对于沿途的公路建设很感兴趣,所以也没有任何的隐瞒。告诉艾德礼,中国的计划是利用两个五年讦划,证全国所有的县城都能够联系起来,都要有一条汽车可以走的“县县通公路”。同时也要完成农村和乡镇之间有一条牛马车可以行使的乡村小马路。

对于欧洲这样甚至已经开始修高速公路的国家来说,中国的所谓“县县通公路”,那就是泥土路,很是落后。但艾德礼依听得非常认真。

因为这对于中国这样落后的农业国,国土面积还这么大的国家,可不是简单的工程。

需要全国所有的老百姓一起完成。

艾德礼听完介绍之后,对于中国有多大,人口数量之多,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前看的都是冷冰冰的数据,和亲眼看到的完全不是一回事情。

在艾德礼看来,中国拥有六亿多人口,这就是“毁天灭地”的实力。特别是看到中国的老百姓如此的勤劳,如此的相信政府,如此的有组织力度,更是让艾德礼心中都有一些“恐慌”。艾德礼突然有些明白,为什么东南亚那些国家对于中国是那么的害怕。

因为中国就是真正的大国。

所以他很是谨慎地问总理,一旦中国养不活这么多人口,会不会选择往外发展。这是中国周围很多国家的疑问。总理笑着向答,养不活人口往外发展,那是希特勒法西斯,日本法西斯千的事情。

我们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不会走这样的军国主义道路。

中国将会提高国内粮食产量,养活我们的人民群众。我们也希望世界各国能够帮助中国,尽快的完成农业工业化,帮助中国提高粮食产毫,好让中国可以自己养活这么多中国人民。

艾德礼点头。

表示愿意为中英两国的发展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