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770章

作者:随遇而安

所以魏红军不希望下面的干部不配合谭振林。“是。”

看到魏红军很严肃。张英晖和李振立马点头。

“还有,要和海南地方政府配合好,要尊重海南本地干部。你们要知道海南本地干部,琼崖纵队那都是在最困难的情况之下坚持革命的部队。像肖欢辉同志,之前既然找到你们反映问题,你们就应该重视起来。中央反对地方主义,同样也反对山头主义。”

这一次来魏红军发现了。

这些南下的第四野战军、第五野战军的部队都是以老大哥自居。

根本不把肖欢辉这样琼崖纵队出身的干部放在眼里。所以魏红军才会批评他们。

“是。”

几个人点头。

“这一次垦殖兵团要是增加一些种地的工人,你们可以拿出一定比例的名额给本地百姓。你们以后要在海南生活,不要把自己当成是外人。你们要明白,以后你们就是海南人。所以你们必须要和海南百姓处理好关系。明白我的意思吗?“

“是。”

张英晖和李振点头。

魏红军这才道:“我之前看的都是你们上报的书面资料。我想听听你们亲自说的,自前的橡胶种植情况到底如何?我要的是准确的数据。接下来一段时间我准备在各个农场去看看具体的情况。”

“魏副总理,我们的报告绝对没有夸大。1951年1调整橡胶大会战的时候,海南这边的橡胶种植面积是16万亩左右。我们进驻海南之后,加快了并荒和种植橡胶的速度。1951年我们并荒21万亩,1952年开荒77万亩,1953年开荒104万亩。其中定植面积124万亩,种植6300万棵橡胶树,保苗率达到了79%,自前存活5000方棵左右。加上原有的橡胶树,自前海南定植面积在140万亩左右,拥有5470万棵橡胶树。今年我们的讦划是开荒120万亩,定植面积增加70万亩,种植2500方棵以上的橡胶树,保苗率超过85%,存活2000万棵以上。”

“目前海南除了我们垦殖兵团下辖的国营农场拥有的橡胶园之外,还有不少海南本地合作社种植的橡胶树。这几年我们也支持海南本地合作社种植橡胶。这部分橡胶种植面积在3.7万亩左右。”

论起工作,张英晖倒是头头是道。魏红军认真的听取报告。

海南的橡胶大会战目前来看整体上是成功的。历史上橡胶大会战的结果,开荒之后放弃的土地就有200万亩。广东这边定植的橡胶种植面积近200万亩,结果最后140多万亩种植橡胶全都失败,这些种植的橡胶树全都报废。就连剩下变成橡胶园的50万苗左右的橡胶基地,保苗率不到40%

不过海南现在来看定植面积的保苗率都很不错。“其他开荒的地呢?”

“种其他树,给橡胶园做防护林。”“嗯。”

没有盲目的种植橡胶,是魏红军最满意的。魏红军道:“今年海南干胶产量能有多少?”

“今年大约是2700吨,明年大约是4000吨左右。因为我们大规模种植的橡胶树没到开割的时候。1956年会有一部分可以开胶,到时候我们的千胶产量可能增长不少。到了1957年我们才会有大量的开割,到时候干胶产量会超过一万吨。”

“中央希望1960年的时候,海南这边的干胶产量能够超过5万吨。能不能做到?”

“能。”

张英晖很肯定。

道:“我们的计划是,1955年之前橡胶定植面积超过300万亩。到时候我们垦殖兵团需要增加10万工作人员。只要定植面积超过300方亩成功,那么1960年的时候干胶产量就能够超过10万吨以上。如果我们在技术上提高一些,那么千胶产量达到15万方吨也不是不可能。这是乐天宇同志保证的。”

张英晖汇报。

他因为自己不懂,所以还是非常尊重乐天宇的。魏红军点头。

如果1960年海南的干胶产量能够达到15万吨,那么海南的橡胶天会战就是成场的。自前全国的橡胶需求量是20万吨左右,但卖际使用量是15万吨。正因为国内橡胶不足,所以直接影响很多产业的发展。

随着中国工业化的进行,对于橡胶的需求也会增加。

但如果海南一个地方就可以提供15万吨干胶,加上两广、云南等地的天然橡胶产量,又有自前建设的一些合成橡胶工厂,到时候除了自己用,还能够出口。

不过魏红军还是谨慎地道:“你们现在开荒和橡胶种植速度已经很快。接下来你们要做的是,注重质量,要提高技术水平。我听闻马来西亚那边大面积种植天然橡胶亩产千胶在80公斤以上,甚至有些地方可以达到近100公斤。但海南解放前千胶亩产才10公斤左右。”

“是。目前我们打理的橡胶园,亩产干胶大约是24公斤左右。我们现在也在努力提高产量。我们的技术人员已经有一些想法。”

亩产比马来西亚那边低很多。只有他们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

“你们都是军人出身,干事情有魄力。但很多问题不能只是盲目推进,要尊重科研人员的判断。多听听他们的意见,要大万提高天然橡胶亩产。“

“是。”

魏红军听到海南天然橡胶的成绩之后,心里总算是好了很多。所以道:“既然我来了,你们说说,现在垦殖兵团都有什么难题无法解决。“

张英晖脸色严肃道:“魏副总理,除了粮食问题之外,目前我们垦殖兵团这边有两个问题非常严重。”

“说说。”

“第一个,海南这边的环境太恶劣了。我们很多指战员都得了病。但海南这边的医疗条件太差,我们痕多农场亢千人,但就几个医生,根本不够。”

“医生,医生。”

魏红军点头。

道:“我回去之后帮你们协调一下。”

魏红军不仅想到了海南垦殖兵团,也考虑江心坡那边的农垦兵团。他们那边的情况同样恶劣,需要大批量的医生过去。这个魏红军需要农垦部那边好好商量一下。

虽然现在医生严重不足,但还是要调配一些。

魏红军准备和军委沟通。看看能不能从各个军区抽调一批军医,加上军队的医科学校抽调一批毕业生。根据农垦不同部队的情况,给他们配备医生。

“第二,魏副总理,我们垦殖兵团是不是要彻底脱离军队系统。”

魏红军点点头。

从农垦部成立开始,这已经是必然的事情。农垦部的部队,要和军区的部队彻底分开。张英晖他们现在还担任海南军区副司令员,但等农垦部梳理完了手底下农垦部队乏后,就正式录属于农垦部。以后张英晖他们就不会再担任军区职务。

张英晖是有些伤感的。

毕竟在军队二十多年时间,以后有可能要脱掉军装。

不过魏红军道:“虽然脱离军队编制,但不代表垦殖兵团就可以放松纪律。垦殖兵团依旧要按照军队编制,是属于半军半民。现在是国家建设时期,所以你们的主要精力都在建设上。可是一旦国家需要,你们这种垦殖兵团一样要扛枪打仗。”

“魏副总理,您放心。我们一定会狠抓纪律。”

李振表态。

张英晖继续道:“魏副总理,我说的第二点就跟这个有关系。既然我们要脱离军队,也就是以后我们垦殖兵团的指战员都要留在海南。”

“对。”

“那就有很大的问题。我们很多指战员年龄已经不小了,到了成家的年龄。但海南这边总共才200方人,我们垦殖兵团几十万大老爷们,怎么解决终身大事。他们很多人打了这么多年仗,该解决个人问题。”

魏红军点头。

这个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想要让这么多部队安心留在这里,必须要让他们在这里成家,娶个媳妇生个孩子。只看这样他们才能够安下心留在这里。

所以魏红军道:“这个我们一起解决。你们接下来招一批工人,可以征召一批女工。开荒男人上,但一些细致的农活,男人还真是比不上女工。我回去之后,和军委商量。招一批年轻女兵配备海南军区,其他方面再努力一下。“

这个问题必须要尽快解决。

其实垦殖兵团这边不少指战员,特别是军队下来的,他们的工资是很高的,还有军龄补贴。自前他们的工作环境比较差,是茵为海南正在开发阶段。等海南垦殖兵团成功,以后会是很不错的工作。

“这些我都记住了,一定帮你们解决一部分。但你们要给我时间。”

“是。”

“明天你们给我安排几个人,我要去各个农场看看。”

936反对个人崇拜

魏红军在海南待了五天时间。

一直都在考察各个农场的情况。海南的橡胶大会战的确是进行的菲常好,术过这里的工作环境是真的困苦。特别是唐在条件很差。

房屋严重不足。

新中国早期开荒的这些垦殖兵团,真的是满腔热血参与国家建设。他们现在的房屋都是临时性的。他们一心扑在橡胶天会战,都没有时间造合格的房屋。

乐天宇他们这些技术人员也是一样。

住的地方都是简单用一些树木做的临时住所。魏红军真的是很感动。新中国前三千年,能够打下工业上的基础,靠的就是这种精神。

所以魏红军更加明白,橡胶大会战一定要按部就班,绝对不能折腾。历史上第一次橡胶大会战失败,前前后后废了400方奋左右。结果大跃进的时候又是进行一次大会战。国家投入两个多亿,加上地方投入,准备再次打造八百万苗橡胶定植面积,要求67年、68年千胶产量达到80万吨到100万吨。结果最后再次一地鸡毛,几乎80%的种植全都作废。剩下的20%,保苗率不到30%。

魏红军绝对不能允许出现这种事情,为了他们这满腔热血,魏红军也要避免走弯路。

其实按部就班的发展,1970年的时候,中国天然橡胶产量是可以保证千胶50方吨的。真正想要满足国内对于橡胶的需求,还是要发展合成橡胶产业。

乐天宇专门陪同魏红军考察几个农场,给魏红军仔细介绍海南橡胶种植的情况。

乐天宇的确是好干部。

他工作的环境,相比起北京真是差得很远,但他甘之若饴。魏红军明白乐天宇这种干部,就应该在一线工作,不应该去大学或者科研单位。

海南这种地方才是他真正用武之地。问题也不少。

不过都是一些垦殖兵团内部可以解决的问题。

对于一些问题,魏红军并没有过多的批评。因为工作当中都会有问题,你要是什么都拎出来批评,那么=线工作的人员,他们的工作根本无法展开。

所以魏红军只是提一些自己的意见。

看完了垦殖兵团的橡胶园之后,魏红军又去看了一些合作社种植的橡胶园。相比起垦殖兵团,地方种植的橡胶园规模小,但到处都有。

转了一圈之后,魏红军算是心里有了一些底。

考察结束之后,魏红军再次告诉垦殖兵团,不要只重视速度,只重视种植面积。要更多的重视质量,提高关然橡胶以后的亩产。橡胶树开割,也不要太着急。不要伤害橡胶树,一定要在可以开割的时候进行开割。

等考察结束之后,魏红军回到了中央。

把和毛泽民一起在广州考察的中英合作企业的情况,以及海南的情况写了一份报告给主席。很快主席在魏红军关于广州中英合作企业的报告书下面做了批示。

在批示当中写下了一句话:就目前来说,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主要的有国家所有制,即全面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也就是集体所有制;个体劳动者所有制;资本家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自的就是,巩固和发展前两种所有制的经济成分,也就是社会主义的经济成分。所以国家坚持“保证优先发展国有经济”,逐步建立社会主义主要经济基础的重工业,同时要“鼓励,指导和帮助合作社经济的发展。”

八大和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会议上,我们判断对工商业、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需要10年到15年。不过社会主叉改造进行10年到15年之后,不代表我国的经济、社会就完全进入社会主义,不是说第16年就必须要解决所有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这不符合唯物主义历史发展,也不符合我党的政策。所以在这个10年到15年的过渡时期,以及过渡时期结束之后的社会主叉还处于未完全建立状态,我国的所有制芳面是比较复茶的。我们要积极的探索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之下的各种所有制的发展。不能认为社会主义只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简单的模式。

那么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合作企业,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亚之间的合作企亚,不同集体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合作企业,它们是属手开么样的所有制企业?它们是不是隶属子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我认为这种合作企业,它的所有制并没有脱离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亚的范畴,依旧是属于全民所有制或者是集体所有制。我们可以称呼它们为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混合所有制,因此是社会主义经济成分。我们应该鼓励全民所有制企亚和集体所有制企亚之间的合作,鼓励这些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进行分工生产,提高社会主义生产效率。

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和华商、外商之间合作成立的企业,属于什么样的所有制企业?他们是不是隶属子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首先广东方面成立的中英合作企业,不是国民党统治时期帝国主义列强的企业,或者是那个时候的中外合资企业。因为旧中国的这种企业是列强勾结官僚资本、买办资本侵略中国经济、剥削中国人民的工真。但现在的中外合作企业,或者是和华商的合作企业,他里面有全民所有制的成分,也有集体所有制的成分,也就是说这些企业当中有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而且这些企业不再是国民党统治时期那样拥有特权的企业。而是人民政府管理下的和社会主义经济有密切联系,宜受社会主义经济领导,受到工人阶级监督的新型的所有制合作企业,可以看成是国家资本主义。(此国家资本主义非现在谈的国家资本主义。主席说的国家资本主叉,是对宇新中国时期中外资本家手中的工广称呼。主席认为这些中外资本家的工广,所有权虽然依旧在中外资本家手中,但他们已经变成了社会主义经济之下的工厂。这些工广受到新中国政府的领导,遵守新中国经济法律约束,是配合新中国经济建设,听从新中国经济政策的命令,所以叫国家资本主义。意思是听从国家命令,配合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资本主义。)

这种国家资本主义,它的所有权虽然复杂。但它既然接受社会主义经济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经济密切联系,那么我们就不能粗暴对待。对待这种混合所有权的国家资本主义工广,不能简单的排斥他们,打压他们,甚至以党和工人阶级的名义来否定他们。对待这些复杂混合所有制的企业,我认为应采取“有所不同,一视同仁“的原则。承认不同的所有制,保持政策上的统一。在这个大原则之下,采取"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办法经营。

此为我对于国家资本主义的一些看法,请魏红军同志考虑—下。看莞之后,转陈运商志、高刚同恙、李富春向志、毛泽民同志、邓志辉同志、习中迅同志、叶记庄同志、姚益林同志观看。同时请书记处和国务院尽快考虑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如何定位,政策上如何规定。

魏红军读完主席的话之后,大致明白了主席的意思。

这种中英合作企业是可以有的。而且在理论上,这样的中英企业和旧中国的中外合资企业是不一样的。在百旧国这样的

外资企业有特权,他们的目的是侵略中国经济,剥削中国人

民。

但是现在的中外合作企业,本身就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殷份。而且要接受政府的管理,工人阶级的监督。而宜这些工广从生产开始到销售,都要进入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