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771章

作者:随遇而安

中,听从计划经济的领导。这样的企业,虽然所有制有些复

杂,但就是社会主义经济当中的国家资本主义。这种国家资本主义是可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当中的一员。

这是主席从理论上对于这些中外合作企业的判断。

有了主席这个判断,后面的事情就好处理。因为主席已经从理论上,把和外商、华商合作的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就是从政策上、法律上如何定义和管理他们。

在魏红军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修养同志通过中央办公厅给魏红军来了通知。

修养同志要召开书记处会议。

等魏红军赶到的时候,发现书记处书记和记候补书记都在。这是比较罕见的事情。因为书记处书记,平时都有自己的工作。所以书记处日常工作之前是高刚、彭珍、饶书石负责处理,第一届全国人天代表会议之后彭珍去主持人天工作,所以是高刚、陈谈秋、饶书石三个人负责处理书记处日常工作。

但今天除了高刚、陈谈秋、饶书石之外,魏红军、彭珍、邓希贤、李富春、邓志辉、习中迅、杨上昆等人全都到齐。就连平时很少参加会议的罗帅,也来到了会场。

有两个人缺席,其中一个是在海南处理问题的谭振林,还有一个人是跟着总理在日内瓦的王家祥。

修养同志主持会议。

因为修养同志分管党务工作,所以他是有权力召开书记处会议。当然一般情况之下,修养同志不会擅自召开书记处会议。修养向志召开书记处会议,一般都是主席委托的。

“同志们,今天我受李德胜同志的委托召开书记处会议,主要是为了两件事情。”

修养同志直接进入了会议。

道:“第一,上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主席提出党员干部不过寿的提议之后,反响很大。这方面彭珍同志仔细说说。”

彭珍道:“对于主席提议党员干部不过寿,很多人都非常支持。就在前几天入天黄岩培副委员长给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写信,提议国家不为个人祝寿。我把这封信转给了李德胜同志和修养同志。”

“对,就是这个事情。”

修养同志道:“李德胜同志阅这封报告之后,认为国家做寿、祝寿停了很好,免得成为一种惯例。所以我今关召并书记处会议,就是想听听天家的意见。天家如果都尚意的话,就以书记处的名义下发文件,新中国以后不以国家名义做寿、祝寿。向志们都说说是什么意见。”

“彭珍同志,人大那边是什么意思?”高刚问了彭珍。

彭珍道:“黄岩培副委员长提出来之后,李继森副委员长、张兰副委员长都表态支持。”

彭珍说完之后,高刚就没说话。

罗帅道:“上一次政治局会议上,已经通过了党员干部不过寿的决议。既然不过寿,那么以国家名义做寿、祝寿也是没有必要的事情。”

魏红军也是点头,道:“我支持。国家名义做寿、祝寿完全没有必要。”

这都是政治局会议通过的事情。只不过这一次是人大那边提出来的,而且是更明确。其卖说白了,不少民主人士对于之前新中国大规模的给斯大林同志祝寿是非常不高兴的。

现在斯大林同志已经逝世,而且正好政治局会议,主席提议不过寿,他们就提了这样的意见。

不过这个意见还是可以的。魏红军也支持。

又不是古代,皇帝、官员过三节两寿。

其他书记处书记也都是点头。修养同志看向了高刚,因为高刚是主持书记处工作的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高刚也不反对,所以点点头。

“那好,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了。书记处尽快拟定这份通知信,下发给各个党委。”

通过了第一个提案之后,修养同志继续道:“第二点,李德胜同志表示以后党内不再称呼李德胜思想。如果写文章、文件、演讲当中需要提到的时候,可以是·李德胜同志的著作’、‘李德胜同志曾经指示过这种提法。”

修养同志说出这句话之后,大家这一次都是沉默。

自从斯大林同志去世之后,苏联在变化,中国也在变化。特别是接到了张文天的报告,以及魏红军的分析报告之后,主席已经要求宣传部尽量低调处理斯大林同搓,不苒天规模的宣传斯天林同志的功绩。

算是紧跟着苏联的步伐。

然后是主席在宣传上越来越低调。

之前中央例会的时候,魏红军就听主席讲过。“李德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不应该单独拿出来宣传,这样容易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当中引起误解。所以主席要求外交部、外联部门在对外的时候,不要再提“李德胜思想”,更不要把自己和马恩列斯放在一起。

没想到主席不仅仅是不再世界上宣传"李德胜思想”,在国内也准备不使用“李德胜思想”。

从七大开始到现在,“李德胜思想”在党内可是被叫了十年。现在突然之间要不再这么叫,大家心中还是有些不舍得的。不过这是主席一直在说的。

主席如此低调,一个是反对个人崇拜,一个是不想和赫鲁晓夫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中争夺话语权。

所以也没人反对。

修养同志看大家都不反对,道:“那这个事情也通过了。”虽然看起来只是简单的两个事情,但因为涉及到“李德胜思想”问题,所以修养同志才紧急召开了这一次书记处会议。修养向志召并书记处会议,不是为了通过这些提案,而是提前告诉这些书记处书记。让他们向丢之后可以容易接受,他们分管的部门也能够容易接受。

937 1954年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

日内瓦那边硕果累累。

1954年6月21日,中英两国在日内瓦的第四次谈判结束之后,英国公开宣布放宽对华贸易管制。(历史上英国放宽对华贸易管制是1957年,所以才有了六十年代中国从西方国家进口大量的机器设备的事情。)

虽然之前中英两国为了俘虏问题谈判的时候,英国已经打开了香港的一条贸易通道,以及放宽了一些贸易管制。但这只是中英两国私底下的协定。

英国表面上依旧是遵循“巴统”的规定。

中美谈判的时候,美国划掉了一些禁运物资名单。但都只是一些生活工业品。西方世界对于中国的“禁运“依旧是很严格的。特别是在机器设备的引进上,美国管制非常严格。

但英国开了先河。

虽然一些敏感机器设备和物资,特别是关系到国防的东西,依旧在禁运当中。但一般的机器设备、工业产品英国这一次都彻底放开。

这一下让美国的立场变得非常尴尬。

因为国家之间的联合,最怕出现一个"反骨仔”。现在英国当了“反骨仔”,那么这种联盟很快就会破裂。

和英国之间谈判成果最多。

当然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和总理谈判结束之后,缅甸总理吴努表示想要访问中国。这些中南平岛的国家现在对手中国都是害怕,所以出现了两种态度。一个是缅甸这样,想要积极和中国改善关系。也有一种是泰国这样,因为畏惧中国,所以防备中国,想要得到其他强国的保护。

对于缅甸想要和中国改善关系,中国是支持的。中国为什么如此重视和缅甸的关系,主要是为了给中南半岛的国家一个榜样。那就是告诉他们不用害怕中国,中国不会侵略他们,希望他们不要跟着美国一起构筑反华包围圈。所以中央很快同意了缅甸总理吴努的访问要求,而且还表达了热烈的欢迎。

与此同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是排着队想要访问中国。民主德国、波兰、罗马尼亚的领导人都准备过来访问中国。主席虽然在国际上,国内宣传上都选择低调。

但很多东西你低调也没用。

抗美援朝的胜利,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这几年的快速发展,都让主席的声望是蹭蹭的往上走。东欧国家对于这些感触是很深的。因为中国和东欧之间的贸易额一直在增长。

特别是现在斯大林同志逝世,主席的地位就进一步提高。所以他们都想加强和中国的关系。

当然这些都不算什么。

这一次日内瓦会议之后,有两个国家的态度非常积极。一个是一直和中国关系不好,受到美国保护,加入了美国“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朝鲜战争的时候派兵参加联合国军的泰国。泰国和新中国的关系是非常不好。

因为泰国是美国的盟友。

在美国口中,中国是一个凶神恶煞,霸道无理的国家。应该说社会主叉国家在美国口中都是这样的标志。加上常凯申派人在东南亚宣传中共是吃人的魔鬼。

结果泰国是真的很害怕,根本不敢和中国接触。

但这一次日内瓦会议讨论朝鲜半岛安全问题,泰国作为联合国军的一员也参加了会议。而且泰国还有一些问题必须要和中国沟通。因为1952年中美两国虽然达成了关于俘虏的谈判,但到现在为正美国的俘虏也没有还完。

中国要等美国的承诺都到位,才能够释放全部的俘虏。而且这是中美两国单独的,私下的谈判,美国只谈自己的俘虏问题。这倒不是说美国就不管自己盟友的俘虏问题。而是因为英国开了一个“坏头”,撇开美国这个“盟主”,自己私自和中国进行了俘虏谈判。结果很多国家一着急,都并始学习英国,利用各种渠道和中国私底下单独谈判。人心散了,美国也带不动了,所以美国也只谈自己的俘虏问题。导致本来应该是一起解决的俘虏问题,变成了中国要和联合国军的国家一个一个谈。

但泰国一直不和中国接触。不是因为他们不想和中国接触,而是茵为之前他们反共比较厉害,一时之间和中国没看联系的渠道,无法进行谈判。

日内瓦会议是最好的一次机会。可就是这一次和总理、陈帅他们接触之后,泰国谈判代表旺亲王才发现,被外界传为天魔头的中国人实际上举正得体。总理身上透露出一种罕见的温文尔雅的气质,陈帅虽然是将军出身,但也直爽豪迈,身上有着让人信服的特质。中国代表团从总理开始二直到下面的工作人员,没有一个是粗鄙无礼,凶神恶煞的,相反都是彬彬有礼,学识很高。和外界传闻中那种野蛮凶残的模样根本不搭边。

加上中国和缅甸进行了边境谈判,谈判当中总理做出了很多保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关手革命输出和华侨问题,这是东南亚国家自前最芙注的事情。总理很直接的,公开的表达了新中国的政策。

第一,新中国绝不输出革命。

主席谈了输出革命问题的时候,谈了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事情。主席表示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如果不是苏联红军战胜了纳粹德国,那么光是靠着苏联输出革命,东欧是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

东南亚也一样。

光是输出革命是不可能让东南亚国家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从这个意义i来说,输出革命是没有意义的。新中国可以和所有非社会主义国家都能够和平共处,不需要东南亚国家都成为社会主叉国家。因此总理强调新中国的外交是不干涉其他国家内政,是不会输出革命的。

第二,华侨选择自由,东南亚国家和华侨要彼此尊重。总理表示,华侨尊重东南亚国家主权,尊重东南亚合法政府的法律正当性。新中国不在华侨当中发展共产党,华侨不组建反政府组织。同样东南亚国家应该给华侨在政治上、经济上、法律上的保障。东南亚国家要把华侨当成是普通公民一样,或者是需要照顾的少数民族对待。

只有双方之间彼此尊重,这样才能够解决目前在东南亚1000万华侨的问题。

总理这些表态吸引了泰国。

因为泰国目前总人口不到3000万,光是华侨就有300万。而且这些华侨都有钱,经济实力很强。所以泰国靠近美国,一个是美国强大,一个是为了台湾能够稳定泰国的华侨。

但泰国毕竟在中南半岛,不可能不受到新中国影响。

现在有了总理的表态,旺亲王就更加迫切的想要和中国接触。白丙瓦会议上,旺亲王不敢有太大的动作,因为美国人正在看着。所以旺亲王和总理达成了俘虏协定之后,立马回国开始商量和中国建交的事情。很快泰国悄悄地通知中国,希望双方能够在缅甸进行一次秘密谈判。

除了泰国之外,另外一个而且影响力最大的还是法国。日内瓦会议上双方谈的也是非常好。

英国宣布放宽对华贸易管制之后,法国也宣布放宽对华贸易管制。英法两国一带头,美国朝鲜战争期间带头进行的贸易林运彻底破产。

其他西方国家虽然还没有跟进,但已经是蠢蠢欲动。大家都是一样。

二战结束还不到十年。大家的经济有所恢复,但谁能够放弃和中国这么天国家的交往。只不过之前畏慎美国,不敢私自和中国有合作。现在英法带头了,大家就不怕了。

而且法国不满足于在日内瓦谈判。

法国还是想要亲自去看看看新中国到底是怎么样的。因此和总理协调,得到甲英肯定之后,法国政府决定参议院埃德蒙·米舍莱率领议会代表团和贸易代表团在1954年9月访问中国。这是英国前首相艾德礼之后,文一个西方国家的政治人物访问中国。

日内瓦会议的消息传到法国国内的时候,就连正在隐居的戴高乐都忍不住在报纸上表达了他的看法。戴高乐说的很简单,告诉法国和欧洲,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不管你对手中共的观感是好是环,中国这个庞然天物就在亚洲。欧洲要么彻底放弃在亚洲的利益和影响力,要么就必须要承认中国这个亚洲大国。

同时戴高乐对于艾德礼和主席谈话的内容进行了点评。对于主席说的,中国和英国、法国已经没有根本性的矛盾,戴高乐是非常支持的。

戴高乐认为,中国和英国、法国合作收益大于对抗。

大家应该积极接触,找到一个合作的办法。甚至戴高乐表示,中国虽然自前还很贫穷、落后,但他不仅仅是区域性大国,更是世界性大国。英法应该积极拉拢中国,让中国成为可以和苏联平起平坐的大国,只有这样才能够破坏目前的中苏联盟。

可以说中国亮相日内瓦会议,影响力正在急剧扩张。就这样时间慢慢的进入了七月份。

1954年7月4日,经过四个月的谈判,会议通过了“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

时间比历史上还长。

因为历史上中国是一心想要解决朝鲜半岛的问题和中南半岛的问题,以此来稳住中国周围,创造一个和平的环境。但这个时空不一样。抗美援朝二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利,让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陡然上升很多。本来天家心目当中的中国,还是那个被英法、八国联军、小日本轮番欺凌的国家。

可是谁能够想到,中共建立的新中国,竟然在朝鲜半岛胖揍大家心自当中的第一强国美国。当时朝鲜战场上的战报传出来,很多国家第一时间都以为是新闻出现了问题。他们卖在是不敢相信,中国军队能够战胜美国军队。

但后面一次又一次的战斗,让世界各国都相信了。新中国不是清朝,也不是民国。再也不是那个随意欺凌的国家。甚至陆军的战斗万已经是爆表。

结果总理带着庞大的代表团来到了日内瓦之后,中国代表团的工作比历史上陡然增加了很多。很多国家都想要和新中国接触。

所以利用日内瓦会议的时间,中国和各国代表单独谈判。这些都牵涉了中国太多的精力。而中南平岛的问题,没有中国的参与是不可能有结果的。最后总理选择的策略是,先和英法改善关系,然后解沃中南半岛的问题。因为自前中南半岛的主要利益方就是英法两国,中南半岛曾经就是他们两国的殖民地。

只要英法能够支持,那么这一次会议一定能够取得好的结果。

这个策略是成功的。

英法单独和中国接触之后,都愿意和中国加强联系。英法愿意在中南平岛有所退让,中南半岛的问题就非常好解决。所以才有了“白内瓦会议最后宣言”。

此次宣言共有13条,其主要内容包括:结束柬埔寨、老挝和越南的敌对行动,并建立国际监察和蓝督;柬埔寨、老挝和越南不参加任何军事向盟,不容许外国在它们的领王上建立军事基地;越南实行普选,实行统一;与会国尊重柬埔寨、老挝、越南3国的主权、独立、统一和领王完整,并对其内政不予任何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