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魏红军同志、邓志辉同志,你们要知道。目前我国很多合作社发展都缺乏干部,一直在培训当中。让
农村合作社开办供销合作社,农村合作社有足够的人员吗?”
主席开口提出疑问。
魏红军道:“所以我们第一步应该是从某些合作社发展比较好的省份开始。而且就算是合作社发展比较
好的省份,也都先从县乡自己办理的供销合作社开始,一步一步慢慢的放开自由市场。放开自由市场之
前,前面要做的工作很多。”
“嗯。”
主席点头。
主席喜欢魏红军做事的方式,就是因为做事情都是有计划性的。不会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开放自由市场,不能只是一开了之,应该是要有计划,要有步骤。
主席看向了陈运道:“陈运同志,对于魏红军同志的建议,你有什么看法?”
陈运倒是没有坚持。
因为陈运的主张是增加下面经济的灵活性。其实陈运依旧认为还是私人自由市场放开,让农民可以自由的参加农副产品市场更好。那样更有活力。
但他发现主席已经偏向魏红军。
反正都是活跃农副产品市场。虽然在陈运看来放开地方供销合作社和农村合作社的供销合作社的效果,不一定比自己提出的直接放开自由市场好。
但很明显魏红军提出的想法更容易得到中央支持。
所以道:“以什么方式放开自由市场,还需要完善。不过整体来说,魏红军同志提出的有操作可能。”
都是为了活跃农副产品市场。
陈运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发生争执。
主席看到陈运这样表态,所以道:“其他同志们的看法呢?“
不少人没什么表态。
因为这个不涉及他们的工作范围。在关于农副产
品市场的这个问题上,发言权最重的就是陈运、魏红军、邓志辉、毛泽民几个人。看到其他人没有反对意
见,主席道:“那我看陈运同志、魏红军同志、邓希贤同志、邓志辉同志、毛泽民同志,你们几个人制定一份
农副产品自由市场的方案。如果成功的话,不仅仅是农副产品,还有一些上手工业产品方面也能够实施自由市场。农副产品种类多,我国的手工业产品也有几
万种。”
主席不反对搞活农副产品市场,给经济增加活力。
但农副产品市场不能和国家市场发生矛盾。他要补充国家市场的不足。所以主席想看看开放自由市场之后的效果如何。
“是。"
几个人点头。
主席强调道:“我们的宣传还是要谨慎。千万不能提前说什么自由市场,要跟着计划和节奏走。”
940加强农村工作
农副产品自由市场的问题谈完了之后,毛泽民汇报了财政部其他方面的工作。
主要是关于进出口方面的关税问题。
随着进出口额的增加,国家关税收入开始急剧增加。可是进出口贸易部开始陆陆续续接到下面各个单位的报告。他们都认为目前应该调整关税。
不同的货物,不同的关税,要更加明确起来。当然更多的意思是应该降低关税,以此来推动贸易发展。
特别是那些做来料加工的企业,开始跟对外页云部表示,希望能够压低关税税率。来料加工本米就定为了降低成本,但来料加工无定凤科I很多二出口,一来一回都要交钱。虽然关税不是很多,但一
样会让利润低很多。
所以他们都希望在这方面可以降低关税税率。毛泽民和对外贸易部进行讨论之后,也认为现在的关税情况对于中国来料加工是一个阻碍。所以他借着这一次财经会议的机会,把这份提案提了出来。因为关税税率的问题不是毛泽民一个人可以决定的。
经过讨论之后,中央原则上同意降低来料加工企业的关税税率。但中央的意思是,国家可以降低关税税率,但多出来的那部分钱不能全都是外商、华商的利润。
减少的这部分关税,国家希望一分为二。一半外商、华商拿走,另一半留给代工企业。
等讨论完了这些之后,最后就是关于税法的确定。因为这几年出来了一堆之前没有考虑过的所有制企业,以及进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之后,让原有的资本家企业大量减少。所以之前制定的税法,很多方面跟不上去。采用原有的税法,很多都套不进去。
因为之前的税法,对于不同所有制是有不同的税率。
但现在这么多所有制,你怎么处理。毛泽民和财政部讨论之后的结果是,随着私营企业的消失,不再以所有制来制定税收。而是以不同的行业来制定税率。会议上通过了毛泽民的方案。
但只是通过了这样的原则。
具体的税法改革,最后还需要政治局审核,人大会议审核。等这些议题都结束之后,1954年第二次财经会议才结束。
财经会议结束之后,主席表示五天之后召开农村工作会议。
要求陈运、魏红军、邓希贤、邓志辉、毛泽民他们先草拟一份"农副产品自由市场运行草案”。然后在农村工作会议上进行讨论。如果大家同意的话,就制定更详细的方案。
所以接下来五天,陈运、魏红军、邓希贤、邓志辉、毛泽民,还有农村工作部的干部一起几天几夜没有休息,赶制了“农副产品自由市场运行草案"。
在会议前一天,把文件交给参加会议的领导。让大家先看看。
第二天主席亲自主持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修养同志、陈运、高刚、魏红军、邓希贤、邓志辉、陈谈秋、饶书石、习中迅、毛泽民、李少成、赖若宇、召德尊等人。
会议开始之后,主席没有直接谈"农副产品自由市场运行草案”,而是先道:“红军同志,邓志辉同志,你们农村工作部的工作报告我看了。这几年你们的工作卓有成效,粮食产量连年增长。互助组、合作社的发展也非常好。”
主席这算是肯定魏红军和邓志辉他们农村工作部的工作。
农村这几年的发展,主席还是很满意的。粮食产量增长很快。
1948年刚刚建国的时候,全国的粮食总产量也不过是两千亿斤左右。不过195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已经达到了3400亿斤,比刚刚建国增长了1400亿斤。而且1954年全国的粮食产量还在增加,按照农村工作部的估算大约能够达到3600亿斤左右。农村工作部的报告上写着,目标就是未来每年粮食产量增加150亿斤左右,要在1960年之前把全国的粮食总产量提高到4400亿斤。
这可不是魏红军和邓志辉拍脑袋想出来的。
是根据目前耕地面积的增加和水利设施、良种推广的速度来计算出来的。而且这是两个人非常保守的数据。毕竟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所以两个人不敢报的太高。
但4400亿斤,两个人还是非常有把握的。只要农村不发生大问题,大灾害,那么4400亿斤是没有问题的。其实两个人私底下根据目前化肥厂的建设,以后化肥产量的增加,还有目前良种产量的变化情况,做过农村工作部内部的统计。农村工作部内部几个人计算之后,都认为1960年左右5000亿斤是完全有可能的。
当然两个人可不敢报这样的数据,这只是农村工作部内部的计算。
5000亿斤实在是太多。如果上报之后没能够完成,或者让中央干部膨胀了,要求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那么农村工作部这边就会陷入被动。
留有余地,接下来的工作才好做。
也就是因为这几年农村粮食增长这么多,才能够支援工业化需要的资金。
1948年5月1日建国开始,到现在整整六年时间。国家靠着公粮和统购统销获得的工农业剪刀差,给国家提供了300亿元左右的资金。
占据这几年国家工业投资过半的资金。
为什么说农村在中国早期工业化当中的贡献很大。看看这些数据就知道。农村的公粮和统购统销的商品粮,以及粮油、生猪这些农副产品,给国家提供了海量的资金。
1951年生猪产量虽然下降很多,但经过1952年和1953年的调整,生猪产量又恢复了巅峰状态。甚至现在发展越来越好。既没有耽误城镇对于猪肉的需求,也没有耽误猪肉出口。
因此1954年,农村一年给国家带来的收入就会有120亿元左右,比1952年多了20亿元。从1954年开始一直到1960年七年之内,农村工作部的计划就是给国家提供1200亿元左右的资金。
这些数字主席都心里有数。
所以才会先表扬一些魏红军和邓志辉的工作。随着新中国工业化的进行,农业对于国家的贡献会慢慢的降低。但短时间之内,农村对于国家依旧非常重要。
“不过我认为其中有两个问题需要你们好好考虑一下。说是两个问题,其实也是一个问题。就是农村合作社的团结问题和干部问题。”
“团结问题主要是如何团结中衣的世超的北的农是土改之后出现的新中农,而是土改之前的老中农。
在我们国家老中农的比例是很高的。有些富裕的农村,老中农的比例能够达到40%,少一些地方有10%、20%。虽然少于贫雇农的数量,但也只是少一点点。老中农在土改之前因为生活条件比贫雇农好不少,所以不少人比贫雇农有学问,有见识。我们要承认这些事实。”
“而且老中农在革命的时候,虽然没有贫雇农那样革命坚决性,但也一直是贫雇农的盟友。土改的时候,大部分老中农也是支持我们的土改政策的。所以现在进入了农村建设的阶段,我们更需要和老中农合作。就像是革命时期我们要团结中农一样,现在我们
依旧需要团结老中农,大家一起建设新中国的农村。”
“我们不能排斥他们,要团结他们,让他们成为我们中的一员。互助组也好,合作社也好,在选择干部的时候,我们要大胆的提拔老中农出身的干部。不要因为他们是老中农出身,在干部提拔上设置一些门槛,这对于农村发展是没有好处的。在合作社十部的比例上,老中农的比例不能太少,最少应该要有十分之三,普遍应该不少于十分之四才对。他们都加入进来,才能够体现农村民主,而且让他们更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
农村要进行经济建设,就要把农村有能力的人都组织起来。
地主富农暂时属于是政治上打压的对象。虽然说不会对他们怎么样,但暂时是不会让他们轻易加入干
部队伍当中。这个过程需要十多年时间,一直到贫雇农出身的干部能够独当一面,贫雇农后代接受了教育为止。
但老中农不一样。
他们从革命战争年代开始,就一直是革命团结的对象。而且他们不少人因为生活条件比贫雇农好,所以他们后人当中不少人是读过书的。虽然没读过几年,但比贫雇农这边是有文化的。的
要把这些人全都团结进来。
目前合作社缺乏大量的干部。这个时候更不能排斥老中农。
“是。”
魏红军和邓志辉点头。
魏红军道:“我们回去之后会做好组织工作和宣传工作。”
农村工作复杂。
就算不是中央要打压老中农出身的干部。很多农村贫雇农干部,会自觉不自觉的想要打压老中农。这里面还涉及利益的问题。
就是那些接受过革命考验的老干部,又有几个敢说自己大公无私。在基层来说,因为小利益闹矛盾的一抓一大把。
中央制定政策,这些事情都要考虑进来。
主席谈完了关于农村团结问题和干部问题之后,
继续道:“高刚同志、陈谈秋同志,饶书石同志,我国目前最重要的是工业化,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工业
化。但我国是拥有几亿人口的大国,农业是根本,粮食是保障。一旦农业出现问题,粮食不能保障,到时候不要说是工业化建设,就是全国都会混乱。所以不能因为工业化,就轻视农村工作。相反我们还应该加强农村工作的力度。所以我在想,我们的省委部门,是不是应该有专门负责农村工作的书记或者副书记?“
高刚和陈谈秋、饶书石三个人负责书记处日常工作。
所以主席才跟他们说。高刚点头。
立马道:“主席,我认为你这个说法非常好。自从解放之后,中央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城市,转移到了工业上。很多中央干部开始忽略农村工作,导致地方很多干部也开始忽略农村工作,只想要发展工业。农村工作必须要重视起来。我认为每个省都应该有专职负责农村工作的副书记。”
高刚非常善于揣摩主席的想法。
刚刚结束了财经会议,主席紧接着召开农村工作会议,高刚就知道主席对于农村工作非常重视。所以立马表态,各省都应该有专职负责农村工作的副书记。
“我也认为可以。”陈谈秋也是支持。
"修养同志,你认为呢?”
“现在农村工作多,是应该更加重视。”大家都是点头。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