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780章

作者:随遇而安

这样的话,中国就可以自己建设一些化肥厂。“具体怎么回事?”

“杰克·佩里表示,英国有些公司对于这方面非常感兴趣。而且他们不是对给我们提供零部件感兴趣,

而是对于整套设备的买卖感兴趣。他们愿意卖给我们10万吨合成氨、16万吨尿素的成套设备。而且他们还

可以联系荷兰那边,因为荷兰一些商人也对这笔生意感兴趣。荷兰那边也有这方面技术,可以给我们16万吨尿素厂成套设备。如果我们真的有兴趣进口这方面的机器设备,那么杰克·佩里愿意给我们牵线。”

“16万吨尿素?”

“对。”

魏红军忍不住站了起来。因为这个消息来的太突然。

现在全国的化肥产量还不到40万吨,这里面有几个化肥厂是民国时期的,还有三个化肥厂是苏联48年和中国签下合约,帮忙援建的5万吨合成氨、7.5万吨

尿素的化肥厂。这些全都加起来,目刖也才31月世年右的化肥。相对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不到40万吨的

化肥,可以说少的可怜。就算是赫鲁晓夫1953年和中国签署的合约,苏联和民主德国援建的化肥厂项目全都落地,全国的化肥产量也不会超过100万吨。

可是现在有机会直接成立一家16万吨尿素产量的化肥厂。

16万吨尿素这是真正的大型化肥厂。

这要是能够引进,—方面可以大大提高中国的化肥产量,一个是可以培养一大批技术人员。历史上中国和英国之间的贸易的确是很多的。

特别是五十年代末英国宣布放宽对华贸易限制之后,六十年代中代国从英国购买了大量机器设备。这里面包括石油天然气机器设备,还有化纤工业和化肥工业需要的机器设备。

那都是62年到66年左右的事情。

中国历史上1966年的化肥产量能有200万吨,这里面和六十年代从西方国家进口不少化肥厂是分不开关系的。不仅有化肥厂成套设备,而且还引进了不少关键设备,自己建设了不少化肥厂。

但是现在很明显中国在朝鲜战争获得轰动性的胜利之后,中国和英法之间的关系改善速度比历史上快很多。或者说英国对于中国的重视,比历史上高了很多倍。因此在日内瓦会议上,中国和英法关系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英国商人开始关注中国。愿意和中国合作。

对于很多英国商人,英国公司来说,给中国卖成套设备是非常挣钱的买卖。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拥有这么多的人口,得需要多少化肥,要建设多少化肥厂。

一套16万吨尿素厂需要的化肥厂机器设备,加起来几百万英镑。在英国商人眼中,这样的工厂中国需要几十家、上百家才可以。这要是全都被英国人包圆,那英国能挣多少钱。

而且这样的工厂成立之后,后续的管理,后续的技术问题,后续的零部件买卖,都不能离开英国。因为英国很多商人看来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国,是没有能力管理这样的大型化肥厂。机器设备出现故障了,需要换一些零部件,都需要英国。这一来一去能挣多少钱。

而且化肥厂只是其中一个。

中国需要的各种机器设备多得不得了。

所以英国商人听到中国对于化肥厂感兴趣之后,他们才不管美国人怎么想。

历史上也是如此。

虽然英国公开表示放宽对华贸易限制,但美国依旧压着英国,不希望英国和中国走得太近。但英国依旧和中国进行了大量的化肥工业和化纤工业,乃至于石油工业方面的合作。除了这些之外,英国还跟中国做了轮船发动机、航空发动机这些方面的合作。六七十年代中国光是从英国,或者通过英国从其他西方国家购买机器设备,就花了十几亿美元。

可以看出英国的态度。

现在英国商人之所以没有一拥而上,是想要看看中国进口成套设备的能力。然后看看合作的效果。

“杰克·佩里说真有把握?”

“对。杰克·佩里表示,只要我国愿意购买,那么他就能够牵线。而且完全可以按照合同,先交一部分订金,等成套设备来到中国之后再付一部分钱,最后等他们的技术人员帮忙建立化肥厂,等工厂正式开始生产之后,交尾款就可以。”

“不需要我们一次性付款?”

“是。”

“16万吨尿素化肥厂成套设备到底多少钱?“

“按照杰克·佩里的说法,大约在700万美元左右。不过我想这个价格应该是可以商量的。我们研究过国际上这方面的生意,—套16万吨尿素化肥厂的成套设备,成交价格一般都在600万美元到650万美元之间。

如果我们要好几套成套设备,价格应该是可以降低的。”

魏红军开始计算。

如果是650万美元,按照人民币就是1500万人民币以上。当然美元现在比较宝贵,真实的价格肯定比这个高。而且650万美元只是成套设备价格。

后续还需要英国公司派人过来指导安装,乃至于最后生产。这一系列费用下来,估计需要800万美元以上。

说贵,的确很贵。

毕竞这可是800万美元,只是为了建造一个16万吨尿素的化肥厂。以中国的体量,这种化肥工厂需要一百多个,那就需要8亿美元以上,也就是20多1亿人民币。

怎么可能不贵。

但对于中国来说,这可是一个好机会。

既然英国商人愿意卖给中国化肥厂的成套设备,那么化学纤维方面也不会有太大的障碍。其实相比起化肥厂,化学纤维更没有那么敏感。

要解决中国的吃穿问题,化肥厂和化学纤维厂,都是必须要发展起来的。

“如果需要订金,16万吨尿素化肥厂需要多少订金?”

“10%-20%中间。”

“那就是60万美元到120万美元左右。”

这样的成套设备交付,以及后续建设工厂,正常生产,最少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

这种阶段性支付,中国这边的支付压力也会小一点。

小打小闹没什么意思。

应该一次性花费一亿美元以上,进口化肥厂和化学纤维方面的成套设备,尽快建起所需要的化肥工业和化学纤维工业。当然现在这个好的机会,也不仅仅是化肥工业和化学纤维工作,其他一些方面也可以一起进口。

但这等规模的进口机器设备,不是魏红军一个人可以决定的。

“杰克·佩里现在在哪里?““在广州。”

“你们通知他,十天,十天之后给他答复。”“好。”

944确定

这个事情太重要。

所以魏红军立马叫了邓志辉,第四办公室主任李学峰,第五办公室主任曾善,以及第四办公室副主任兼电力工业部部长林大峰,第五办公室副主任贾拓夫、宋少文,还有农村工作部副部长李少成、赖若宇、召德尊几个人开会。

吃穿问题,主要涉及到农村工作和纺织工业。正是魏红军分管范围。

大家经过讨论之后,制定了一份引进化肥厂机器设备和化学纤维厂机器设备的计划。而且因为英国那边要提供的合成氨整套机器设备是天然气合成氨成套设备。

所以魏红军还要部署生产天然气的问题。

当然大家制定的计划还是最初步的计划,这些计划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会议结束之后,魏红军和邓志辉两个人没有耽搁片刻的时间,带着这份计划书就找到了陈运。陈运现在是国务院日常工作的实际负责人。这么大规模的机器设备进口,需要国务院所有部门的配合。

陈运看到这份报告书之后,也明白这个事情的重要性,所以立马召开了国务院会议。除了国务院副总理、秘书长这些常务委员之外,还有国务院各大办公室主任,涉及这件事情的各部委部长也参加会议。

“各位领导,按照我们农业部这几年的统计,一斤尿素大约能够提高三斤到五斤左右的粮食产量。配合我们现在推广的良种,水稻、小麦亩产都能够提高200斤左右。如果有足够的化肥,水稻和小麦整体产量在现在的基础上提高1000亿斤是完全可能的事情。”

李少成给大家介绍化肥的重要性。而且说的很直接。

“一个能够生产16万吨尿素的化肥厂,进口成套设备和付给英国技术人员的费用大约需要2000万人民币以上。如果用这笔钱购买粮食的话也就是两亿斤左右。可是一旦建设化肥厂,工厂生产16万吨尿素,那么一年最少可以增产10亿斤,甚至有可能增加15亿斤以上。所以只要化肥厂建立起来,那么我们的粮食产量每年都有保障。建设化肥厂,提高化肥产量,对于我国农业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我认为既然有了这样的好机会,我们最少应该引入五家化肥厂,新增加100万吨的尿素产量。”

传统农业是有极限的。

想要养活这么多人,总是会有不足的。所以发展化肥厂是必经之路。

现在中国有苏联的支持,这一次西方国家又撕开了一条缝,都是中国农业的一次机会。只要能够抓住这个机会,那么在1960年之前,中国的化肥产量就能够超过200万吨。

而且现在国内已经开始研究化肥厂需要的机器设备。

等中国这边攻克了那些设备的技术,到时候中国就可以自己制造化肥厂。只要进口一批国内无法生产的重要设备,就可以有国产化肥厂。这样中国的化肥产量就可以迅速提高。

100万吨的化肥,几乎可以提高100亿斤粮食。

而且更重要的是,化肥可以配套良种。可以让良种发挥最大的潜力,提高粮食产量。

“李少成同志说的有道理。除了化肥厂,利用这一次机会可以进口化学纤维机器设备。目前苏联援建的人造纤维厂虽然已经开始建设,但我国这么多人H,这点人造纤维根本不够。如果能够从欧洲进口一批石油天然气合成纤维,能够大大提高我国的纤维产量。”

曾善开口。

应该说听到英国愿意卖给中国一些成套的机器设备,这让国务院很多部门都非常高兴。

因为这是一次机会。

能够大大提高国内工业的机会。

陈运对邓希贤道:“邓希贤同志,如果最后决定引入这些工厂,会不会打乱一五计划。这些成套机器设备引入国内之后,所需要的钢铁、水泥、玻璃能不能满足建设需要。”

中国是计划经济。

特别是那些重要支柱产业都在国家的控制之下。

因为目前国内是典型物资不足,包括所需要的原料也不足。所以国家必须要控制这些支柱产业,国家来分配这些支柱产业的产品去向。你要新建一个工厂,所需要的钢铁、水泥等都要国家分配。一五计划已经是第三年,明年就是第四年。

都有详细的计划。

如果钢铁、水泥、玻璃产量不够,无法调配出来,那么很多工作都要受到影响。

看看现在宝安县那边的情况就知道。

因为国家钢铁、水泥、玻璃产量不足以分配给他们。所以他们很多厂房,都是用砖来建造的。倒是极大地刺激了当地的砖瓦产业的发展。

邓希贤来之前就知道这一次国务院要讨论什么事情。

因此接到报告之后,他带着计划委员会的人,进

行了计算。所以他直接道:“根据我国目前的钢铁、水泥、玻璃产量来看,建造这些工厂所需要的,整体上问题不会太大。不过如果这些成套设备明年开始进入中国,这些工厂开建的话,明年的一些计划要调整。”

中国的钢铁、水泥、玻璃产量,比一五计划制足的发展更快。

其中主要一个原因是,制定一五计划的时候朝鲜

战争还没有结束。所以当时中国仅多有排T物元e版争上。正因为一五计划是参考了1950年、1951年的经济数据制定的,所以整体上是比较保守。

可是谁能够想到刚刚制定一五计划,在八大会议上通过,朝鲜战争就结束了。

而且美国为了交换俘虏,给了中国不少成套机器设备。一些敏感的机器设备他们不愿意给,所以就拆了不少日本水泥厂、玻璃厂、自行车厂这种工厂,然后直接给了中国二手的成套设备。本来一五计划当中,水泥产量的计划是1956年达到700万吨,平板玻璃510万吨。

可是美国给了中国成套二手设备。

这些工厂现在都陆陆续续开工。虽然才刚刚开始生产,但计划委员会根据部委的数据,判断1955年中国的水泥产量就能够达到740万吨,平板玻璃能够达到490万吨。基本上提前一年就完成一五计划。

所以增加一些工厂,不会有太大的压力。“毛泽民同志,财政部的情况呢?”

“不好。”

毛泽民很直接的摇头。

而且没有丝毫的犹豫。然后道:“同志们,虽然今年我国的财政稍微好了一些,但也仅仅是好了一点点。而且中央刚刚上马723工程,这可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财政现在真的没有那么多钱。如果真的要按照大家的想法,引进这么多成套设备,建立这么多工厂。那么后续建设工厂需要的资金不会少于30亿人民币。我就一句话,中央财政是绝对拿不出这么多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