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784章

作者:随遇而安

谭振林点头。

现在农垦部的情况是,农垦部手中有一些钱。下面的各个农垦部队也有一些钱。谭振林需要去统计一下,农垦部上上下下有多少钱。

南北各成立一个疫苗厂。李少成两个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魏红军对李少成道:“生猪问题很重要,外贸需求也大。但你们农业部必须要时时刻刻监控生猪和粮食产量的平衡问题。不能为了养猪,就影响国家统购统销,影响粮食安全。粮食安全师第一位的,生猪的增长不能影响粮食安全,这方面的平衡必须要掌握。一定要根据我国粮食产量的增长情况,来平衡生猪产量的增加。”

“是。”

“还有,以后如果发现了什么问题,你们农业部无法及时解决的。要尽快汇报给我或者是邓志辉同志。农村问题很重要,有问题必须要第一时间解决。不能有丝毫的大意和马虎,更不能延迟。”

“是。”

“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大家都回去休息。”魏红军看了看表,都已经十点了。

当然其他人走了,魏红军还是留下了邓志辉,因为两个人还有一些需要商量的事情。魏红军道:“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报告我看了。下一步呢?”

魏红军回来之后,看了这段时间的报告。

农副产品的购销,已经从国家供销合作社、国营商业公司转为市县乡三级供销合作社当中。这是第一步,先从国家供销合作社和国营商业公司剥离。

当然中央也没有禁止国家供销合作社和国营商业公司参与农副产品自由市场。你要是有本事和其他供销合作社竞争,那也不反对。

但商业部和供销合作社总社已经下了命令。参与农副产品自由市场没有问题。但要是赔钱,那就要处理。这样的命令之下,大部分的供销合作社干部是不会参与农副产品自由市场,何必自己找麻烦。

“下一步就是把那些农村合作社拉进自由市场。”“准备的怎么样?”

“大致上都准备好了。但有一个问题,还需要和你商量。商业部和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意思是,为了禁止农村合作社一窝蜂的全都来开供销合作社,所以决定供销合作社要办证。这些供销合作社要成为正规的商业公司,办一个证要交50元钱。不办证不允许参与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办证之后,就可以在本县所有的县乡农副产品市场进行买卖。你觉得他们这个想法怎么样?”

本来这根魏红军没关系。

这是商业部和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权力。

只不过魏红军负责农副产品自由市场,以及负责农村工作。这一次放开之后,是给农村合作社一个机会。但50元钱可不是小数目。

按照目前的市场蔬菜价格,你得卖3000斤蔬菜,或者三四千个鸡蛋才能够有50块钱。想要挣到50元,那不知道要卖出多少蔬菜和鸡蛋这些农副产品。

对于一个合作社来说,50元钱需要他们仔细考虑,而不是盲目的上马。

"50元,50元。”

魏红军想了一会,道:“可以。”

有成本才能够更重视。普通的农村合作社老老实实种地,在完成国家任务的情况之下多发展农副产业,老老实实挣卖农副产品的钱就可以。

做生意这种事情,还是要交给有胆量,有能力的农村合作社。

“你同意了就好。”

邓志辉道:“现在我最担心的是,有些合作社做供销合作社如果挣钱,很有可能让其他合作社眼红。一旦农村各个合作社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容易造成矛盾。”

魏红军点头。

不患寡患不均,这是任何一个时候都要记住的话。基层这种眼红别人挣钱的事情太普遍。魏红军和邓志辉都是多年做农村工作的,比谁都明白这种情况。

一旦眼红了,到时候群起而攻,就会出现大问题。做领导工作,必须要考虑这些事情。别到时候下面出了问题,才开始补救。

魏红军想了想道:“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同时提高其他合作社的收入。大家的收入都提高了,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那么这方面的矛盾就会减少很多。就算有些合作社更富裕,但矛盾也不会太激烈。”

“嗯。”

话是这么说。

但农村的积累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如何让农村收入提高,如何让农村生活水平增加。

魏红军道:“其实有一个问题我想了很久,你帮我一起参谋一下。等一五计划结束,制定二五计划的时候,我们应该要争取给农村一些支持。一五计划上马的项目太多,但我们没有足够的管理能力、技术能力。所以很多工厂的产量,离设计产量差了不少。就说说我们这几年建设的钢铁厂,大部分钢铁厂的产量只有设计产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这都是因为我们现在管理粗放,技术力量不足有关系。所以制定二五计划的时候,在工业上更应该强调巩固和调整,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力量,而不是盲目的追求扩大规模。相比起一五计划,二五计划的时候,工业上的投资应该少一些。我们的财政稍微应该倾斜农村一些。"

“具体呢?”

邓志辉很是严肃。

因为魏红军和邓志辉讨论的,是关于二五计划的事情。

1956年是一五计划最后一年,1957年会是二五计划第一年。而且1957年还是党的九大,到的候兄内都会有新的调整。这种政策性的事情,很容易牵涉九大的人事任命。

“我的想法是,1957年开始,统购统销当中,定不是可以稍微提高一下农村粮食、粮油、生猪这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也不用太多,粮食一斤提高一两分钱,生猪一百斤提高一两块钱。这样一些合作社一年的收入提高两三千块,规模大的合作社收入就可以提高四五千块钱。对于这些合作社来说,这已经是很高的一笔收入。国家的财政收入虽然减少二三十亿元,但会极大地推动农村发展。而且会提高农村合作往的生产热情。配合到时候增加的化肥产量,推广的民种,会进一步提高全国的粮食产量,进一步提高衣利合作社的收入。只要农村合作社发展起来,就能多河费工业品,这样也会提高国家财政的增长。到了二力计划的时候,再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这样慢慢的提高

农村的生活水平,也便于稳住农村。”

这一点魏红军想过很多。

精神粮食坚持几年没问题。可是想要坚持十几年、二十几年是很困难的。

毕竟精神食粮再怎么重要,但年复一年看不到生活的改善,人就会失去原来的热情。农村的农民也是如此。土改拥有了耕地,给了农民一次大解放。紧接着几年没有了战争、土匪、地主,让大家享受了和平,这是第二次大解放。这样的解放维持农村生产热情到现在。

解放翻身的农民,也听得进国家的宣传。

为了建设祖国,农民可以交公粮,可以低价卖商品粮。但这种热情,不可能持续十几年。

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几年一次调整粮食收购价格。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打鸡血,继续宣传,然后提高粮食产量,这样农村的收入会有一个明显的增长。

等农村粮食产量增长速度变缓,农村合作社收入增长缓下来之后,再提高一次粮食收购价格,提升农村合作社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这样让农村可以保持十几年的生产热情。

而只要挺过两三个五年计划,那么中国的基础工业化基本上就可以完成。到时候工业就能够反哺农业,真正全面的解决农村的衣食住行,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可是中央要是真的一毛不拔。只知道跟农村索取,那么很容易打击农村的生产热情,进一步影响粮食产量,影响农副产业的发展。

邓志辉想了好一会之后慢慢的点了点头。

魏红军对于农村有什么想法,从来不会隐瞒邓志辉。因为只有两个人在农村问题上达成了一致,工作才能够顺利展开。

“我想就这个问题,让政策研究室那边做一份方案出来。你有时间多和他们交流一下。”

“可以。还有两年时间。1956年制定二五计划的时候,正好可以提出我们农村工作部的想法。”

两个人这么一谈又是一个多小时过去。魏红军还年轻。

毕竟只有39岁。可是邓志辉58岁,还是比较疲惫的。

所以魏红军道:“那我们今天就到这里。”

947 最后确定

联合小组都是中央大干部。

但大家都是战场上打出来的,对于工业的领导是宏观层面的。具体到各个行业技术层面的东西,特别是关于机器设备的进口问题,还是需要专业人士参与。所以第二天魏红军召开第一次联合小组干部会议的时候,提议成立技术小组和外贸小组。技术小组,负责给魏红军他们提供技术上的方案,外贸小组负责和杰克·佩里以及欧洲公司接触。

大家都是同意。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和西方国家虽然一直有贸易。但主要是农副产品和工业品的贸易。中国出口农副产品,从西方国家购买一些工业品。

像这一次这样进口成套设备还是第一次。所以真的是小心又小心。

经过几个人磋商之后,技术负责小组任命国务院第五办公室主任曾善担任组长。成员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兼外贸部副部长曾强,中国技术管理局局长兼中央计量局局长钟临,计划委员会委员兼计划委员会机械局局长张有宣。还有目前已经退休在华北工业大学当老师的原重工业部副部长隋十二,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侯德榜这些技术专家。

技术力量还是很强大的。

外贸小组任命国务院第七办公室主任兼对外贸易部部长叶记庄担任组长。财政部副部长方义,对外贸易部副部长高为农这些干部加入。外贸小组成立之后,他们立马收拾东西就南下广州。

因为他们的任务就是和杰克·佩里这些外商谈判。联合小组几个人都是国务院副总理,平时工作也很忙,不可能一直就处理这么一个事情。所以联合小组任命国务院第三办公室主任薄树春担任联合小组秘书长,第四办公室主任李学峰担任副秘书长,和技术小组和各部委联合制定方案。

魏红军他们主要是审核最后的方案。

薄树春的能力大家还是认可的。虽然受到国债风波,影响了仕途。但因为他在财政部出色的表现,还是被任命为国务院第三办公室主任。

薄树春接到命令之后,立马开始讨论引进方案。而叶记庄他们已经和杰克·佩里接触。杰克·佩里之前给中国传的消息是,可以牵线引进尿素化肥厂。这主要是因为杰克·佩里听到中国和英美谈判的时候,都想要引进化肥工业。

但中国这一次要的不仅仅是尿素化肥厂。

所以这就需要和杰克:·佩里继续交谈,询问其他方面成套设备的引进的可能性。杰克·佩里给出了非常肯定的答案,只要不是军事装备,只要不是太敏感的东西,引进成套设备没有任何问题。甚至杰克·佩里还悄悄地告诉叶记庄,如果中国有需要,“子爵"号客机英国都能够卖给中国。

这一下中国这边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杰克·佩里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商人联合,他只是这些商人的代表。

他这一次是要做国际中介商,他身边合作的好几个人都是常年做国际贸易的商人。只要中国想要什么样的机器设备,他们就能够找关系和那些工厂联系上。而且杰克·佩里给中国政府提供了一份比较详细的资料。

那就是欧洲哪些公司可以提供哪些成套设备。当然这只是简单的资料。

更核心的资料,都是商业机密。

杰克·佩里这一次做中介商,是不可能把所有详细的信息都交给中国。

现在的情况是,只要中国表示想要进口哪方面成套设备,他都能够给你提供欧洲公司的资料。用一句话来说,活该杰克·佩里这种人挣钱。实在是因为服务太到位。

如果没有杰克·佩里这种中介商人。

中国想要购买一些机器设备,还需要派人过去长时间的进行考察。而且因为没有和西方国家做过生意,中国政府和西方商人互不信任,双方需要很长时间的沟通才能够达成合作。

但有了杰克·佩里之后,很多产品他都能够帮忙联系。而且有了他在中间当中介人,中国就可以很快和西方的公司建立信任,完成交易。当然他在这中间也会挣一大笔钱,推荐的也都是他的客户,他能够两头挣钱。

不过就算这样,对于中国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事情。

有了杰克·佩里提供的资料,同时有了保证之后,薄树春这边的工作进行的很是顺利。很快薄树春和各部门根据目前的情况,提出了要引进的机器设备。

薄树春没有自己做决定。

他把各部委想要引进的机器设备,让技术小组把关。看看这些成套机器设备引入中国之后,能不能在中国落地。以中国的技术力量能不能接过来。

只要技术小组肯定的,薄树春都写了进去。然后把这些都上交给了联合小组。

魏红军看着目录,不知道该怎么说。薄树春真的是谨慎很多。其实他作为制定计划的人,完全可以划掉一些现阶段无法引进的机器设备。

但他只是圈个圈,表达了一些自己看法。

至于各部委想要引进的成套设备,只要技术小组认为可以落地的,他一个都没有划掉。让联合小组自己做决定。所以魏红军很快召开了联合小组扩大会议。

邀请了技术小组,还有各部委干部。

然后道:“同志们,我知道大家都很看急,想要想补我国工业需要的项目。但大家要明白一点,那风定现在我国第一缺乏外汇,第二财政没有那么多钱同时进行太多项目的开工,第三我们没有那么多人才基础。所以这里面大部分要求,都无法通过。我希望同志们心里有所准备。”

要引进的项目太多。

都是目前中国工业缺乏的。

但这么多项目,不可能一次性全都引进。中国没有那么多外汇,而且以中国的基础,就算是引进了这么多机器设备,短时间之内财政也没有钱。

大家的心情魏红军可以理解。

但不行就是不行。

邓希贤道:“魏红军同志说得对。同志们,我国现在还是一五计划的时候。每年的计划都规划的满满的。这里面很多机器设备进口了短时间之内也没有用。”

邓希贤负责计划委员会,所以比谁都清楚这些。项目太多,财政哪里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