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现在前汤村合作社拥有120多户,人口867人。解放的时候耕地面积只有500来亩。虽然解放之后成立合作社,村里挖了两个塘,增加了170亩左右的灌溉面积,提高了粮食产量。又进行了开荒,增加了140多亩耕地。
但相比起人口来说,耕地依旧是严重不足。
所以前汤村合作社开始发展副业。包括在山上种果树,挖池塘养鱼,还有家家户户养猪等等。但前汤村这边依旧是无法真正摆脱贫穷。
“六叔,目前我们全村的情况是劳力严重过剩,其实就是三四个人干一个人的活,分一个人的工分。这样下去不管我们再怎么努力干活,我们前汤村也发展不起来。但我们也是有优势的,那就是我们人口多,这就是优势。我们必须要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我们那么多壮劳力,都去种地实在是太浪费。我们可以在合作社成立一个专门的收购队,去其他合作社收购农副产品。现在很多农村合作社道不好走,所以县乡供销合作社都不会派人去。但我们的人可以去啊。我们去他们合作社收购农副产品,然后我们在市场卖。”
李石在军队真的是学到了很多东西。
特别是晋察冀。
那生意做得是非常出色。
而且解放战争时期负责农村工作的魏红军口号就是农村要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因此李石听到允许农村合作社开办供销合作社之后,立马就想到了他们合作社的优势。
那就是人多。
他们前汤村合作社周围不少合作社,内'多的不好走,所以他们村的农副产品根本买个出云。内为国家供销合作社根本不会为了一点点的农副产品就去他们那边,又不是国家强制规定的粮食、粮油、生猪这些农产品。
可是国家供销合作社看不上,不代表李石看不上。
那些农村合作社因为都在山脚下,所以农副产品其实不少。
“六叔,牛三叔,你们想想。现在收购鸡蛋三个一毛钱,我们拿到县里、乡里,三个就算不卖两毛钱,卖一毛五。我们收一百个鸡蛋,就能够挣十钱到t五块钱。我们人多,把人分一下·儿1大A立一'二作社,那就能够从二三十个合作社收购农副产的-个合作社收几十个上百个鸡蛋,一次能收几千个鸡蛋,利润能有一百多块钱。”
“蔬菜也是—样。—般的蔬菜两三厅一分我,9=到了县乡一斤就能够卖一两分钱。我们一个合作社农副产品不多,但几个合作社,十几个乃至几十个合作社,那么农副产品就很多。”
“再说我们村还有一个优势。”
李石一说,李老汉和牛老汉都激动不已。
一百多块钱的利润?
所以李老汉立马道:“什么优势?”
“算数。我们村扫盲的时候,一直在教算数。我们村很多年轻人,简单的算数都没问题。这对于我们收购还有售卖农副产品都是巨大的优势。”
“石头,你说的我明白。但真要做起来可能需要花近100块钱?去其他合作社购买农副产品,最少也应该要有手推车。还有如何保证鸡蛋在路上不会碎,都要做好准备。”
李老汉曾经是民兵队副队长、队长。给部队做过后勤。
所以对于这些还是熟悉的。
“六叔,这方面我们村的人都经验丰富。当年大家给大军送物资的时候,都做得很好。六叔、牛三叔,我们合作社人太多,必须要发展更多副业。我们村耕地太少,如果光是种地,是永远都无法摆脱贫困。现在就是一个好机会。”
李老汉抽着烟,好一会之后道:“xxxxxx,妈的,干了。”
949 下一年规划
“从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那边得到了消息。从中央放开9个省农村合作社可以自主成立供销合作社之后,农村合作社在各地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的供销合作社大约有3700多家。整体来说农村合作社这边还是比较谨慎的。很多农村合作社更愿意把农副产品卖给供销合作社,而不是自己开供销合作社。”
临近年末,中央各个部委都在总结1954年的工作。1954年已经是一五计划第三年。到了这个时候,一五计划能不能完成已经越来越明显。所以有些部委开始根据目前的情况,调整原来的计划。
魏红军这边也是召开农村工作部会议。
一个是总结1954年的工作,一个是制定1955年工作计划。
农村工作部秘书长张临池汇报目前农副产品自由市场的情况。
邓志辉道:“谨慎点没什么不好。我国很多农村没有足够的积累可以冒险。一旦开供销合作社失败,那么需要好几年才能够恢复。大部分农村还是应该以种植粮食为主,兼顾发展副业。农村合作社发展起来的供销合作社最好不要太多。当然我们不去人为的控制供销合作社的数量。”
邓志辉谨慎的回答。
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已经放开了。但也没有完全放开。
还是有很多条条框框。不说别的,光是注册费用、自由市场摊位费用,其他一些准备,需要大约一百块钱。这就不是一般的农村合作社可以负担的。
魏红军在旁边道:“8、9、10、11月份,这四个月的农副产品自由市场大致的数据出来了没有?“
1954年8月份是农副产品自由市场正式开放的月份。应该说是国家实行统购统销之后,重新放开农副产品自由市场的月份。魏红军要看的是数据,而不是好或者不好这种词汇。
“有。”
张临池道:“根据商业部的数据,开放农副产品自由市场的九个省份,县乡农副产品这四个月左右的市场规模在14亿人民币左右。”
“具体呢?”
“农村土地出来的农副产品大约占据10亿人民币左右,其他一些农村手工品占据4亿人民币左右。特别是农村编的筐,最受市场的喜欢。”
魏红军听着张临池的回报,开始翻看手中的材料,然后在上面进行划线。
同时也记下自己的想法。
农村农副产品,除了土地长出来的,还有很多手工业制品。在目前中国轻工业产品还处于严重不足的情况之下,城镇百姓需要很多手工业产品来替代。
就像是编筐。
如果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买什么东西都用塑料袋,自己不需要带着筐。可是现在的中国石油工业才刚刚发展,展怎么可能给市场那么多塑料制品。所以很多城镇百姓家庭都购买农村编好的筐。
魏红军一直都知道农村手工业产品市场不小。当然这里面说的农村手工业产品,并不是说全都是农村出来的手工业产品,也包括乡镇手工业产品。
魏红军没想到这一次农副产品自由市场放开之后,农村手工业产品的市场这么大。九个省份的县乡基层市场,四个月就有4亿人民币。如果是一年那就是十多亿。而且这只是最基层的自由市场,农村手工业产品还有不少要卖到大城市,还有一些会出口。如果全都加起来,那么九个省份的农村手工业产品一年的产值超过20亿人民币是肯定的。
可以从侧面看出,新中国成立之后城市的购买力是上涨的。魏红军记录的是,看看怎么支持农村手工业方面的副业发展。
等大家消化完之后,张临池继续道:“商业部那边和国家供销合作社、地方政府做过数据交流。农副产品自由市场放开之后,国家供销合作社农村日常工业品,在9个省的县乡销售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9%。增加数量超过20%的产品有铁锅、锄头、水桶、水车、打稻机等等,其中铁锅和锄头增加30%以上。”
听着报告大家的脸色变得更加严肃。
供销社销售额的增加,对于国家工业化是好事情。因为这些工业品价格是国家人为的提高。所以供销社销售额增加,供销社利润会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会增加,国家投入工业的资金会增加。同时也会让工业部门的利润增加,能让工业部门自己盈利,自己发展。这是国家对于工业部门的期许。
但大家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沉重。因为这些产品突然爆火,表明农村是非常需要这些东西的。这里面很多东西都是农村生产生活的必需品。但之前为什么没有这么爆火,供销社这些产品的销售情况低迷,那是因为农村没钱。
所以农副产品自由市场开放之后,农村收入只是稍微涨了一些。
但却立马带动这些产品爆火。
这是农村工作部会议,大家都是做农村工作的。现在看到这样的情况,大家怎么可能高兴的起来。
好一会之后,魏红军道:“这表明我们的农村是一个潜力很大的市场。只要我们继续提高农村经济,那么农村经济就能够融入我们社会主义工业化当中。我们工厂生产的产品,就能够流入农村。这样一个是提高农村生活水平,一个是让我们的工厂可以增加收入,给国家创造更多的利润。”
农村真的是一个大市场。
五亿人口的大市场。
一个农民一年收入增加一块钱,那么整个农村增加的就是五个亿。如果增加十块钱,那么就是五十亿。而农民这些钱肯定是通过购买工业品,重新被国家收回来。
这就是一个良性的经济循环。
但如何让农村富裕起来,这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对。而且这表明我们农副产品自由市场非常有成效。”邓志辉也是点头。
魏红军道:“既然农副产品自由市场很有效果,那么我们就要慢慢的在全国推进。不过只是这些数据还不够。罗伟林同志,你们政策研究室需要时刻观察农副产品自由市场的情况。包括县乡供销合作社,农村合作社创办的供销合作社的情况,以及各个合作社对于新出现的供销合作社的想法等等。”
“是。”
“明年要怎么放开自由市场,赖若宇同志、召德尊同志,你们两个人要和商业部讨论。不能因为今年成绩好,就直接全都放开。还是要跟这九个省份—样有步骤的放开。先在市县乡成立供销合作社,从国家供销合作社接过农副产品的购销,然后慢慢的放开农副产品自由市场。”
“对。”
邓志辉点头。
道:“我的建议是1955年3月份之前,农副产品自由市场的开放再增加五六个省份。然后看看情况怎么样。到1955年7,8月份的时候,再增加一些省份。大约利用一年半到两年时间,全国完全放开农副产品自由市场。让农副产品自由市场的开放,和目前农村合作社发展协调起来。让农副产品自由市场和国家供销社、国家商业公司成为农村合作经济和城市公有经济之间的桥梁。让农村合作经济和城市公有经济紧密的结合起来。”
国家一直在强调,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要循环。农村合作经济要融入城市工业化。
但之前更多的是单项的。是国家用统购统销的方式,强制性的把农村经济拉到了国家工业化当中。现在邓志辉的意思是,应该自主的,主动的把农村合作经济融入到国家工业化当中。
除了强制性的统购统销之外,另外一个渠道就是农副产品自由市场。
用这两种渠道,把农村产品卖到城市。同时利用供销社和国家商业公司,把城市工业品卖到农村,完成一个经济上的融入和循环。
“邓志辉同志说得对。不管外面怎么急躁,我们农村工作部要稳住。我们的脑子千万不能发热,以为现在农村发展的还不错,就想要一步到位。这是一种左的冒险想法。只有我们农村工作部稳住了,才能够稳住农村。所以我的看法和邓志辉同志差不多,我提议一直到1956年,利用两年时间完成全国农副产品自有市场的开放。”
魏红军支持邓志辉的看法。
目前中国农村属于大变化的时候。
一边是正在发展的合作社,一边是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这两个必须要一起发展,哪一个都不能放松下来。不要因为九个省市目前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发展很好,就直接在全国铺开。这是不行的。
当初选择九个省市作为农副产品自由市场的开放省份,是以为这九个省份各有各的优势。下一步还是要稳,一步—步往下走。
魏红军说完之后,李少成、赖若宇、召德尊他们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完善如何在未来两年之内,全中国都开放农副产品自由市场。
当然这件事情光是农村工作部决定没用,还需要和商业部、供销合作总社讨论。不过农村工作部有了决定之后,再和他们讨论就好办很多。
讨论完了农副产品自由市场之后,李少成道:“去年全国各地种子研究所在良种研究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其中东北、广东的突破最大,东北地区经过七年多的研究,推出了一批适合在东北种植的水稻、玉米种子。1954年推广良种,在华北和河南等地,水稻推广87万亩,冬小麦推广374万亩,春小麦推广292万亩,玉米推广468万亩。这里面玉
米大规模种植之后,产量增加最快。玉米改良种子在山西山地种植之后,平均亩产超过了279斤,是原来山西山地玉米
亩产的三倍,亩产足足增加了200斤。亩产增加最多的是河南,这一次在河南种植68万亩的改良玉米种子,平均亩产584斤,比原来增加了400多斤。其中最高亩产有711斤,打破了我国的玉米亩产历史记录。”
“711斤?不是虚报的。”
魏红军对于粮食产量是非常敏感的。就怕出现虚报的现象。
魏红军是打仗出身。战场上最忌讳的就是虚报战果,这样很容易让上面的指挥员判断错误战场局势。粮食方面也是如此。一旦虚报亩产,很容易造成中央对于农业的错误判断。
李少成道:“接到报告之后,我让当地停止收割玉米。然后带着农业部这边的工作人员一起去的。周围玉米收割我们直接参与了。虽然没有再出现711斤的亩产,但周围玉米亩产普遍达到了650斤左右。所以我们判断出现711斤亩产,也是有可能的。”
魏红军沉默。
想了好一会之后道:“这个可以记录在案。但既然没有正式确定过,那就不要报这个数据。你们下去之后,最高亩产是多少?”
“其中有一亩地亩产有了686斤。”
“那就用这个数据。邓志辉同志,你看呢?”“我赞成。”
两个人在粮食亩产问题上,都是比较谨慎的。宁愿往低了报,也不能往高了报。
不过就算是686斤,魏红军和邓志辉两个人都是非常高兴。因为两个人都明白,今年是大规模普及良种的第一年。很多人对于良种的种植是不熟悉的。这些良种需要多少农家肥,这些良种种植间距多少,这些都没有经验。等他们熟悉了这种良种,到时候亩产还能够增加。
玉米碴子是粗粮,价格比大米、小麦低不少。一斤低了好几分钱。所以国家统购统销的时候,玉米价格一斤3,4分钱左右。随着玉米产量的增加,而且不是增加一点点,那是增加两三倍,甚至四五倍。就算是一些小合作社,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加,收入也能够增加一两千块钱。一些耕地多的大合作社,一年收入可以增加上万以上。虽然依旧不是什么大钱,但对于现在的农村合作社来说,依旧是很大的支持。
“按照农业部的统计,今年全国因为推广良种,新增加的粮食产量在34亿斤左右。”
“1955年的计划呢?“
“1955年农业部的计划是,水稻良种推广面积664万亩、冬小麦推广面积1700万亩,春小麦推广面积1200万亩,玉米推广面积2200万亩到2500万亩。如果东北那边种植玉米顺利,那么玉米良种推广面积能够达到3000万亩左右。计划1955年因为良种推广新增粮食产量140亿斤。”
魏红军看向了邓志辉。
邓志辉点头。
道:“除了良种推广之外,下一步主要是制定各项水利设施的建设计划。我国农村人多地少的情况,虽然靠着农副产品自由市场的放开,稍微缓解了一下,但没能够解决根本性的问题。农村劳力依旧是剩余的。所以按照各地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水利设施的建设计划。良种配上良田,以及同步发展化肥工业,才能够真正提高粮食产量,才能够彻底解决农村经济问题。现在我们缺乏工程机械,所以只能是利用人力。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力情况,制定不同的计划。”
“嗯。”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