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795章

作者:随遇而安

虽然新中国成立了,但乡镇农村一直存在浓厚的封建愚昧思想。想要解决这些封建愚昧思想,需要大量的新知识下乡。更需要大量掌握新知识的,新中国知识分子下乡。

而这些学生就是最好的人员。

他们带去新知识,带去新思想,会猛烈地冲击乡镇农村封建愚昧思想。也就是说乡镇农村需要这些学生娃子。

魏红军补充道:“乡镇农村缺乏的不仅仅是医生和老师,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人才。目前农副产品自由市场发展迅猛,很多农村合作社成立了农村供销合作社,参与了农副产品自由市场的竞争。还有农村工作部正在推动农村工商业的发展,在农村建立很多工厂。但成立供销合作社,成立那么多工厂,光是整理这些账目,就需要一些专业的会计人才。不说这些,农村高级合作社发展本身就需要专业的会计人才。那些初高中毕业生,经过简单的培训之后,最适合去支援农村工商业发展。”

光是靠着城市工业提供所需要的工作岗位,是根本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城市工业提供的工作岗位是有限的。就是后来新中国工业大发展,成为世界工厂的时候,工业解决的工作岗位也远远少于服务行业提供的工作岗位。

现阶段最适合提供工作岗位的,其实就是乡镇农村。因为乡镇农村人口多,需求也大。除了医生老师之外,就是农村工商业发展过程当中也可以吸收更多的学生。未来需要解决工作岗位,更多的要从流通领域想办法。

服务行业才是容纳最多工作岗位的。

当然乡镇农村的工作岗位,肯定没有城市工作岗位那么好,各方面待遇差距也大。

但这是目前最有效的办法。

乡镇农村只要稍微发展起来,每年解决几十万人的工作岗位都是轻松的。

“魏红军同志、邓志辉同志、谭振林同志,你们农村工作部既然能够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那么你们做一份这方面的计划,看看每年创造多少工作岗位给学生。然后我们再讨论。”

“是。”

魏红军之所以愿意帮忙解决学生工作问题。

一个是乡镇农村的确需要这些有知识的学生娃子。不管是乡镇农村发展基础医疗,还是发展基础教育,都缺乏大量的基础医生和基础教师。这些初高中毕业的学生娃子,稍加培训就是最好的人选。

另外一个是农村合作社发展、农村工商业发展,更需要这些学生娃子。

很多农民都非常聪明,小生意可以做的游刃有余。但这些农民最差的就是,他们的见识有限,学识有限。农村工商业发展如果出现问题,就出现在农民见识和学识上。建立工厂,和一些农民做小贩不是一回事情。而这些学生娃子,却能够弥补这方面的问题。如果能够好好用这些学生娃子,对于农村工商业发展会有很大的好处。

还有一个就是给乡镇农村带去新知识、新思想,打破这些乡镇农村落后愚昧的习俗。

当然最后一个是乡镇农村帮忙解决这么多学生娃子的工作问题,那么二五计划的时候,国家就应该给农村倾斜更多的资源。二五计划只要稍微调整一下,稍微往农村倾斜政策,那么农村的日子就会好过很多。

有了魏红军、邓志辉、谭振林的保证之后,总理继续道:“不仅仅是农村工作部。还有其他部委的同志们也要多考虑看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不仅仅是教育部的事情,这是关系到整个城市安稳的大事情。”

第959章书记处动作

教育工作会议结束之后,中央开始重视教育部的报告,对于高等学校的发展进行大规模的调整。

国务院下发文件。

明确指示,没有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承认的高等学校,一律排除在国家高等学校行列。任何国家部委,任何地方政府,都不允许先斩后奏,成立没有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批准的高等学校。已经成立的这种高校,要进行全面调整。该关门的关门,该改为中学的就改为中学。反正国务院决不允许这种没有规划,盲目组建高校的事情发生。

书记处也下发文件。

任何先斩后奏,成立高等学校的行为,都属于违反国家政策,违反党的纪律。书记处到时候不仅追究直接领导人的责任,还会追究部委和地方政府一把手的责任。

现在不要说是高校,就是初中和高中招生国家都是走计划的。

要是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不顾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的教育发展计划,随意的成立各种高等学校,会直接打乱教育计划,招生计划。而且这种私自成立的高等学校,招生不在全国计划当中,那么招生就不透明,里面会有很多乱象。

中央一边整理这些乱发展的高等学校,也开始往那些高校调入干部,一边还在建立一些新的高校。和之前院系大调整一样,对于不少高校进行调整。政务系统这边也开始抽调干部进入教育领域。

中央对于高校很重视。

所以这一次调动干部的动作是很大的。级别最高的当属目前担任云南省委书记处书记,云南省长的郭迎秋被政治局任命为南京大学的校长兼党委书记。

这可是石破天惊的任命。

毕竟郭迎秋是新中国省部级大员,是实实在在的地方省长。

但也可以看出,中央要下决心解决高校存在的问题,不能让高校脱离党的领导。新中国成立已经第八个年头,这些年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发展都非常迅猛。

可以说新中国这几年,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百多年当中,最好的几年。对于老百姓来说,是可以切身感受得到的。没有战争、没有土匪、物价稳定,对外还打出了抗美援朝这种胜仗。

中共的执政基础已经非常稳固。

比历史上的局面好很多。所以这一次调整高校,中央是下了狠心的。该调整院系调整院系,从一些高校拆分院系,成立新的大学。

当然这些和魏红军没有关系,因为这不是魏红军分管的工作。

虽然这些和魏红军没关系,但魏红军是真的很忙。

今年是良种真正大规模推广的年份,会有几千万亩,甚至上亿亩耕地推广良种。这个事情是李少成全权负责。魏红军虽然很信任李少成的工作能力,但魏红军也不能不关注。

还是那句话,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是千百年来的至理名言。

农村工作的一切根本就是粮食。

有了足够粮食,其他工作都好办。可是一旦没有足够的粮食,那么其他任何工作都是空中楼阁。

所以农村的粮食生产是魏红军最关注的事情。魏红军回京之后,几次和李少成交谈,都是关于粮食生产的问题。除了良种的推广之外,还有兴修水利、打造良田、化肥使用都要关注。

整体来说还是很不错。

在化肥大规模生产之前,农业部大力推广农家肥的使用。配合养猪产业,发展农家肥。

目前中国粮食产量一直在稳步增长。虽然中间有过一些干旱洪水,但都只是局部的灾害,并不是全国性的灾害。所以这几年的粮食产量每年都有几百亿斤的增长。

4000亿斤的粮食产量近在咫尺,1955年很有可能就突破4000亿斤。

未来几年就算粮食产量不继续增长,只要能够持续保证粮

食产量超过4000亿斤,那么国家的储备粮、地方的储备粮、农村生产合作社的储备粮都会有一定的积累。只要有了足够的储

备粮,以后就算出现一些事情,包括出现全国性的灾害,也可以避免粮食不足的现象出现。

只要粮食不出现问题,农村很多工作,魏红军就可以大胆的推行。

然后是支持谭振林农垦部的工作。农垦部要发展,需要协调很多方面。因为农垦部现阶段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光是农垦部要发展需要那么多人,就需要做很多工作。

然后是农副产品自由市场的发展。

关于自由市场,魏红军和邓志辉两个人都是小心翼翼。出现任何一个小问题,两个人都要讨论很久,就担心影响大局。

好在农副产品自由市场放开已经快十个月时间,虽然出现—些问题,但整体来说农副产品自由市场的发展还是很顺利。

当然魏红军现阶段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农村工商业发展的问题。除了资金问题,魏红军还需要在全国范围之内选择给农村工商业提供机器设备的机器厂。有了准确的信息,那些农村合作社才能够跟他们购买机器设备。

当然光是这样不行。

机器厂生产机器设备需要的钢铁、电力,现在都是国家调配的。

特别是钢铁。

虽然新中国钢铁产量增加很多,但全国需要钢铁的地方太多。这些机器厂一旦开始加入农村工商业发展的大船当中,那么需要生产的机器设备数量就不是小数目。

而这些机器设备需要的钢铁,那也是以十万吨为单位的。所以魏红军必须要给这些机器厂增加钢铁的划拨。

不过这不是魏红军分管的事情。所以魏红军和计划委员会的邓希贤、李先年,还有负责钢铁工业的李福春、薄树春等人协商。

毕竟现在的整体情况是钢铁不足。

想要从别人的口袋里抠出钢铁,而且是十万为单位的钢铁,哪里是那么容易的。

需要调整很多计划。

魏红军一直在忙着这个事情。

邓志辉则是负责制定,乡镇农村如何增加岗位,如何安置学生娃子的事情。农村工商业发展,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最多。不说别的,一旦农村工商业大发展,那么多的机器设备下乡。这些机器设备的维护,需要的维修人员就不是小数目。

参加1955年国庆节之后,整个五六月份魏红军都在忙着这些事情。当然这个时候,财政部和人民银行对于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组也进入正轨。

几方面下来,魏红军已经考虑秋收之后,就正式开始在几个省份推行农村工商业发展。在魏红军忙着这些事情的时候,李少成和赖若宇两个人来到了魏红军这里。

两个人的脸色都不是很好看。

李少成坐下来之后,直接道:“魏副总理,书记处那边有问题,对我们的工作乱伸手。”

“怎么了?”

魏红军皱眉。

书记处是处理中央日常工作的部门,书记处负责人是政治局常委高刚,其他书记不是政治局委员,就是政治局候补委员。

历史上主席提出政治局常委一线二线,当时邓希贤同志就是以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主持书记处工作,成为了一线主要领导。可以看出书记处在这个年代的重要地位。

李少成是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国务院第八办公室副主任,农业部部长,也算是目前中央地位不低的干部。但也不好这样说书记处。

所以魏红军放下了手中的笔,道:“怎么了?”

魏红军和李少成1937年认识,到现在快二十年时间,很熟悉李少成的性格。李少成的性格平和,并不是那种强势的干部。能让李少成急成这个样子,肯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李少成道:“书记处第二办公室刚刚和我们国务院第八办公室开联席会议。在会议上饶书石同志要求我们农业部日常要给书记处第二办公室汇报工作。而且要求农业部重要文件,需要书记处第二办公室的签字,然后下发。魏副总理,这不就是乱弹琴吗?书记处第二办公室虽然主管农业,但一直以来只是协调书记处和国务院这些部委的关系,加强和我们的交流。可是现在他们以我们的上级部门自居,要我们汇报日常工作,甚至还要我们下发的文件接收他们的审核、签字。这…......”

李少成愤愤不平。

书记处是中央日常处理工作的地方。

但主要工作是宣传、组织等党务工作。书记处下辖四个办公室,分别负责政法、农业、工业这些领域。其中第二办公室是负责农业的。但书记处下面的第二办公室,并不是直接领导农村工作的。

毕竟目前中央,政治局下面直接设有农村工作部,国务院这边又有第八办公室,有农业部。从中央成立农村工作委员会开始,魏红军、邓志辉等人便负责农村工作。所以这些年国务院总理伍豪同志也好,主持书记处工作的政治局常委高刚同志也好,都没有直接插手农村农业工作,更不用说书记处下面设立的第二办公室。他们一直以来主要工作是,和农村工作部、国务院第八办公室这边交流农村农业工作。

其实就是在书记处和农村工作部之间当桥梁。然后配合农村工作部,做好农村工作的组织、宣传工作,而不是领导农村具体工作。

可是突然之间,书记处第二办公室竟然要求农业部汇报工作?还要对农业部重要文件进行审核和签字?

开什么玩笑。

这把魏红军和邓志辉放在哪里。不说魏红军和邓志辉,农村工作部还有谭振林这名大佬。书记处有什么权力绕过他们三个人,直接对农业部发号施令。

魏红军也是很生气,书记处这是捞过界了。高刚这是飘了?

真把书记处当成是中央委员会?

党委部门是党委部门,行政部门是行政部门,两者有关系,又有区别。书记处是处理党的日常工作,属于是党委这边的。是无法直接命令国务院这个行政最高机构的。

“谁主持的会议?”

“饶书石同志主持会议,书记处第二办公室主任张秀善同志参加了会议。”

“邓志辉同志参加了会议?”

“没有。是我和赖若宇同志参加了会议,还有林业部、水利部的干部参加。书记处这边不仅要求我们农业部,包括林业部和水利部都有同样的要求。”

魏红军皱了皱眉。

有些不理解发生的事情。工会问题结束快两个月时间,本来还以为高刚要穷追猛打,可是高刚—直没什么动作。可是现在他刚有动作,就冲着魏红军和邓志辉而来。

魏红军是真不理解高刚的动作。

高刚的确是政治局常委,主持书记处工作。但魏红军和邓志辉又不是没有根基的干部。不是高刚想怎么样,就能够怎么样的。特别是在农村农业领域,主席都尊重魏红军和邓志辉的意见,对于魏红军和邓志辉的报告很少推翻。就算有什么不同意见,也不会直接提出反对意见,都是单独和魏红军、邓志辉讨论,说服魏红军和邓志辉。

哪轮得到高刚和饶书石随意插手的。所以魏红军更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