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可惜事与愿违。
国务院党组会议召开之后,还没有开始谈国务院工作问题,反而话题转向了高刚这边。
国务院秘书长,原东北局书记林峰直接批评高刚。
高刚和林峰的矛盾由来已久。从最初开辟东北根据地的时候,是先城市后农村,还是先农村后城市的问题上,双方就已经是针尖对麦芒。
因为陈运在东北局搞平衡。所以高刚成为了东北先农村后城市战略的主要代表,支持的主要干部就是张文天。而先城市后农村的主力就是彭珍,主要支持干部就是林峰。
当时为了这个问题,东北局召开了不知道多少次会议。
后来在东北建设上,两个人的观点也是南辕北辙。
高刚反对“富农党员”,林峰却是支持“富农党员”。双方在东北局唇枪舌剑,但因为高刚本身是东北局书记,加上得到了张秀善他们的支持,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压制了林峰。
历史上两个人就矛盾很深。
就像是高刚的“五虎上将”,是东北高干会议上周焕提出来的,最后是主持会议的林峰和中央派来的罗启容两个人彻底定性。关于这一次高干会议张秀善有过回忆录,表示根本不让他说话,就硬是给他扣上了“五虎上将”这种帽子。
国务院党组会议上,林峰提出高刚的“山头主义”和“宗派主义”,就是要扩大化高刚的问题。同时还要牵连其他一些东北干部的意思。
“林峰同志,我认为你跑题了。”
国务院党组会议,参加的人员是国务院总理、副总理、秘书长。李世平以国务院副秘书长的身份出席会议,但主要工作是记录,没有资格在会议上发言和参与决策。
林峰说了之后,最有资格说话的是陈运和李福春。
因为他们两个人都是东北来的干部。他们和林峰一样,都有更多的资格评价高刚。
但两个人都不说话。
魏红军可不能看着国务院党组会议走偏了,所以直接开口道:“此次国务院党组会议是为了进一步强调党内团结,消除这段时间的人心浮动,让国务院工作恢复正常。党组会议的议题,总理在会议之前就已经通知了大家。你现在提起高刚同志‘山头主义’、‘宗派主义’,什么提拔‘亲信’,打击高刚‘集团’,这不就是故意和此次会议主题背道而驰。”
“高刚同志的确是犯了错误。具体是什么错误,会有政治局做出结论。在政治局出结论之前,我们国务院党组不应该给高刚同志的问题定性,当然我们国务院党组也没有这样的权力给高刚同志的错误定性。”
魏红军可不会顺着林峰的话说下去。
因为容易陷入自证陷阱。
林峰批评高刚的“山头主义”、“宗派主义”,下一步必然是说国务院部委一些干部是高刚的“山头”、“宗派”、“集团”。魏红军要反驳,那么只能是反驳这些干部非高刚“山头”、“宗派”派,乃至于高刚“集团”。
但这个怎么反驳?
难道要魏红军自己出面给这些干部打包票?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到了魏红军这个级别,在这些问题上反而更需要小心谨慎。不能随便给人打包票。因为一旦出现什么事情,到时候对于魏红军的影响会很坏。
魏红军不会自找麻烦。
而且只要魏红军开始反驳林峰的说法,那么会议进程就会顺着林峰的想法走。
因为甭管最后国务院党组会议讨论的结果是什么。只要这个话题在国务院党组会议上激烈讨论,那么事情传出去之后,高刚问题就会继续发酵,在党内外影响力越来越大。
魏红军既然是支持高刚事件降低调门,肯定是不能允许发生这种事情。
所以魏红军直接表示林峰在国务院党组会议上提出这样的话题,本身就是错误的。首先此次国务院党组会议是强调党内团结的,林峰还提起高刚,本身就是违背会议议题。然后国务院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处理的是行政事务。国务院党组是党领导政府的一种形式,党组会议平时讨论的也是行政事务。
也就是说国务院党组是没有权力批评,甚至是给一名还没有卸任的政治局常委的错误定性。
“既然要强调党内团结,就要批评破坏党内团结的现象。”
魏红军突然开口,直接乱了林峰原有的步骤。
但林峰不认输。
这个时候聂帅开口道:“魏红军同志说的是对的。这是国务院党组会议,没有资格去给高刚同志的错误定性,这是政治局的事情。今天我们开会是因为目前很多干部受到外界干扰,影响了正常工作。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要加剧这个问题。”
高刚上调中央之后权力大增。
但主要集中在党委部门。
不管是涉及到的饶书石,还是和高刚走的很紧的张秀善、马明芳、张铭远上调中央都在党委部门。所以高刚出事,对于目前国务院的这些领导来说影响不大。
就算高刚让出了位置,能顶上去的要么是魏红军,要么是邓希贤。
所以国务院这边的领导,更希望国务院稳定。只有国务院稳定,有了成绩,九大上国务院这些副总理才有机会进入政治局。
可是同样高刚的问题,他们也不想掺和太多。
因此之前一直不开口。
但魏红军一开口,大家也就没什么顾虑。聂帅第一个站出来支持魏红军,国务院党组的确是不应该讨论这些方面的问题。
“对。”
李先年开口。
李先年虽然不是国务院副总理,但只是因为还没有机会。李先年上调中央之后,就直接成为了国务院党组成员。李先年道:“目前正是制定二五计划的重要时刻。制定二五计划不仅仅是计划委员会的事情,还是国务院所有部委都要参与的事情。现在工作这么忙,更需要强调党内团结,更需要大家集中精力在工作当中。国务院召开党组会议,就应该讨论国务院的工作,而不是讨论非国务院党组该管的工作。”
“是啊。最近国务院各种小道消息乱传,直接影响了工作气氛。我们作为国务院党组成员,应该制止这种消息的传播,而不是助推这种事情,影响国务院的正常工作。”
邓志辉也发表自己看法。
农村工作部这边只是召德尊被波及到了,但已经是影响了农村工作部的工作。因为这不是一个干部的事情,有些情绪是会传染给其他人,导致整个工作氛围出现问题。
对于这些事情邓志辉本来就不满。
现在国务院召开党组会议解决这个问题是好事情。可是林峰作为国务院秘书长,反而要把这个问题扩大化,还要牵涉更多的干部进来,邓志辉怎么可能满意。
“我希望某些同志们不要唯恐天下不乱。”
邓志辉最后还是忍不住,讽刺了一下林峰。
本来邓志辉对于林峰的印象还是非常好的。自从林峰上调中央担任国务院秘书长以来,国务院上下沟通效果越来越好。林峰在秘书长这个位置上,工作能力是非常出色。
但这一次林峰的做法,却让邓志辉很是不满。作为国务院秘书长,反而煽风点火,不顾国务院的工作。
所以邓志辉根本没给林峰面子。
“我们是应该稳住人心。国务院工作那么多,确实没有时间把精力浪费在其他方面上。现在连对外贸易部那边都受到了不好的影响。”
周彬也是头疼。
目前对外贸易部,包括面向社会主义国家的“哈交会”,里面都有大量曾经的东北干部。但因为某些人故意扩大化,让正常工作都受到了影响。
总理从开会开始就一直没有表态。
应该说高刚问题爆发出来之后,总理一直都是这样的态度。总理是真正的稳坐钓鱼台,任凭高刚怎么“上蹿下跳”都不怕。总理在党内军内根基深,除非是“叛党”这种事情,要不然一般的风吹草动根本影响不到他。
要不是这段时间的风波,影响到了国务院的正常工作,总理也不会同意召开这一次国务院党组会议。现在看到大家的意见,总理才缓缓道:“同志们说的很对,这一次的会议就是为了解决大家说的这些问题。”
从善如流。
总理接受了大家的建议。
现在是需要安抚人心,不要出现人心惶惶的现象。因此接下来国务院党组会议讨论的就是如何安抚人心。最后的结果是再次强调党内团结的问题,不允许国务院任何干部传播不实的谣言,也不允许任何干部在国务院这边谈高刚问题,做出任何破坏党内团结的事情。
这一次党组会议主要是让国务院内部不要乱传高刚的事情。其实就是反对高刚问题扩大化,把国务院其他干部牵扯进来。
这是一个比较明确的信号。
那就是国务院是不会跟着人大一起,对高刚问题扩大化,要求中央重重处理高刚。国务院党组会议的内容传开之后,对于国务院各大部委的干部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很多干部算是放下了心。
国务院的工作也开始稳定下来。
而国务院党组会议,让北京的情况变得微妙起来。之前北京这边要求重重处理高刚的声音慢慢的增大,甚至有扩大化的趋势。可是国务院党组会议结束之后,这种情况戛然而止。
国务院这边的这些干部都是不同意把事情扩大到其他干部身上。
开始有了微妙的一种平衡状态。
979 高刚的安排
国务院党组会议之后,北京的气氛稍微松了一些。不再有人继续公开抓住高刚“集团”这个话题,盯着那些陕北过来的干部和东北过来的干部。
之前党内外要根除“高刚集团”的呼声还是很高的。
但国务院这边定了调之后,这种声音立马就被压了下去。也可以看出目前这个阶段国务院的实力,或者说国务院目前集中了中央大量的实力派干部。
当初从地方中央局上调的干部,大部分都集中到了国务院。还有习中迅这样的干部,不仅仅是宣传部部长,又在国务院有职位。虽然因为实力派干部太多,所以国务院内部也是山头林立。但也正因为国务院内部实力强大,所以只要国务院不乱,那么就稳住了中央大部分干部。
那些历史上和高刚有过合作,私人关系还可以的干部,总算是可以松一口气。
不再是紧张兮兮的。
但也只是稍微放松。
因为人大那边不少干部依旧抓着此事不放。
此时中央对于高刚问题的处理也一直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修养同志几次主持召开书记处扩大会议,会议上高刚和饶书石一直在检讨错误。
高刚和饶书石虽然检讨错误,但也明白什么样的错误可以承认,什么样的错误是不能承认的。两个人都承认自己思想上出现了问题,违反了党的组织纪律。
而且高刚和饶书石出事之后,他们之前各种历史问题也被翻了出来。毕竟历史问题翻出来,谁又能是洁白无瑕的。高刚在陕北根据地的建立过程当中有些历史问题也是糊涂账,还有饶书石的“黄花塘事件”等等。
还有就是有人举报他们生活奢靡。
这些问题高刚和饶书石都承认。因为两个人知道,这一次出事之后,两个人的历史必然要被重新审核,而且是用放大镜审核他们的历史。所以两个人对于这些问题很是痛痛快快的承认错误。
但两个人都坚决不承认“反党集团”的说法。
因为两个人都知道,一旦承认这个罪名,那他们的政治生命就彻底结束了,甚至还会有更严重的后果。所以两个人都是咬牙坚持,不管书记处扩大会议上某些干部怎么批评,怎么让他们承认“反党集团”的事实,他们都绝对不承认。
当然大会小会批评高刚和饶书石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中央开始调整一些干部的职位。
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贺今年离开总参谋部,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进行为期三年的学习。本来以贺今年目前在军委的职位和级别,是不会去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学习的。就算贺今年要去解放军军事学院学习,那也应该是刚刚解放的时候。那个时候不少军内高级干部去解放军军事学院学习,黄勇这种级别的干部都去学习过。但绝对不会是已经担任副总参谋长之后,再去军事学院学习。
但贺今年不可避免的也是受到了高刚的影响。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高刚在东北的时候,对高刚支持力度最大的三名干部分别是张文天、张秀善、贺今年三个人。贺今年本身就是陕北红军出身,和高刚有很深的历史渊源。抗战结束之后,又是和高刚一起去了东北。高刚主持北满土改和剿匪的时候,贺今年就是高刚最倚重的剿匪将领之一。虽然其他将领也参与了北满剿匪,肖勇实和楚河在北满剿匪当中是属于兵力最盛、实力最强,后面王秋云还率领主力进军北满参与过剿匪。
但他们和高刚之间关系不深,大规模剿匪结束之后立马归队重组为野战军兵团。只有贺今年是一直跟着高刚,参与了完全剿灭东北土匪。所以大家都知道,在东北高刚最倚重的军事将领就是贺今年。
目前来说张文天已经停职,这一次贺今年去了解放军军事学院学习。
中央处理高刚问题,没有采取雷霆手段。
而是缓缓收网。
先处理的都是军方干部。毕竟新中国刚刚成立,要是出现什么事情,最担心的还是军方这边。所以和高刚关系密切的军方大将是最先受到影响,也是最先要调整的。
贺今年之后就是济南军区司令员王建岸。
当初全国调整各大军区的时候,王建岸能够担任济南军区司令员,高刚和饶书石是发了大力的。本来中央对于王建岸是有一些看法。正常来说王建岸是很难独当一面,担任大军区司令员的。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