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她是把批评当成是使命的知识分子。
所以每次碰到这种犯事的年轻人。
只要不是无可救药,或者是犯了大错,要不然都愿意给他们一个机会。至于他们能不能掌握魏红军给的这个机会,那就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这只是我的建议,你们可以作为参考。”
“好。”
说完了曹之雄和林夕灵的事情之后,大家瞬间沉默了下来。
因为接下来涉及到的干部是胡国光。
这可是中央委员,团中央第一书记。虽然在座的有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但想要处理胡国光还是要谨慎。
九大刚过也就一个来月时间。
但关于胡国光的事情必须要有一个说法。书记处作为党中央的日常工作机关,必须要先拿出一个态度。魏红军毕竟是书记处第一书记,会议的主持者。所以对陈谈秋道:“陈谈秋同志,这一次的事情胡国光同志有一定的领导责任。从组织部的角度来看,要免他的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职务吗?”
1011 信访局
“是应该调整。”
陈谈秋道:“这一次的事情,毕竟直接涉及到他的秘书。而且中国人民大学已经再次批评和处罚了林夕灵。这个时候团中央是不是应该有所表示?毕竟之前胡国光同志可是批评了中国人民大学。如果团中央没有变化,以后下面的那些大学,青年工作怎么做下去。以后他们的工作就不好做了,会造成这些学习和团中央之间的对峙。”
胡国光这一次算是摊上事了。
之前他公开支持过林夕灵,结果后面他的秘书爆出了“泄密”的问题。
团中央管理的就是青年工作。如果胡国光继续在团中央,那么让下面广大的团组织怎么想。到底林夕灵是对的,还是错的?如果林夕灵是对的,怎么中国人民大学处分了她?如果林夕灵是错误的,那么为什么支持她的胡国光继续在团中央第一书记的位置上?这会导致一些思想上的混乱。
虽然胡国光开始支持林夕灵,并不是支持她传播“秘密报告”,而是支持她这种公开批评的行为。
但大家哪里会管那么多。
甚至会有人认为,正是因为他的秘书和林夕灵处对象,所以他才会“包庇”林夕灵。要是这种“谣言”传出去,而团中央第一书记依旧是胡国光,那么以后团中央的工作怎么展开。大家以后再也不会信服团中央。
共青团是一支有战斗力的团体。
历史上党对于共青团的建设就非常重视。革命年代多少共青团员为了革命付出了生命。总不能因为胡国光的原因,就让团中央的工作陷入被动。
“我也认为这件事情上,胡国光同志最起码要负领导责任。”
赵震生也是同意陈谈秋的说法。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你还坐在团中央第一书记的位置上,怎么看怎么别扭。而且又不是要对他进行党内处罚,组织处罚。只是让胡国光不再担任团中央的工作。
“我也赞成。”
谭振林点头。
这一次的事情,必须要竖起一个典型。
其他人也都是点点头,支持处理胡国光。魏红军看很多人都同意,所以道:“现在支持免胡国光同志团中央第一书记的举手。”
魏红军扫了大家的情况。
道:“不同意的同志举手。”
“好。”
魏红军点头道:“通过免胡国光同志团中央第一书记的提议。”
书记处大部分人都是同意免除胡国光同志团中央书记的职务。说起来历史上林夕灵的事情比现在严重很多,但最后的结果也只是处理了胡国光的秘书,胡国光本人只是做了检讨。
为什么?
因为当时“反右”处理的人太多。林夕灵的事情是严重,但和那些民主党派的大佬相比,就没有想象当中那么严重。正因为当时“大右派”太多,而且牵涉林夕灵的党内大佬也多。吴宇章、谢绝哉、胡国光都牵涉进来。所以中央最后的决定是处理一些具体的小干部,不处理党内大干部。
但这个时空不一样。
民主党派没有大规模跳出来,刚刚想要做什么就被嗯了下去。结果林夕灵就一下突了出来。所有人都关注这个事情。胡国光一下就下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书记处这边还是通过了免胡国光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这个提议。不过这个还需要得到政治局的批准。
毕竟九大才刚刚结束,这么快就进行人事调整,不是什么好事情。所以魏红军道:“陈谈秋同志、谭振林同志,你们两个人陪我一起去向主席汇报工作。”
这是大事情。
必须要尽快让主席知道。
书记处这边汇报工作,主席秘书办也是立马通知主席。很快魏红军、陈谈秋、谭振林三个人见到了主席。魏红军把林夕灵的事情详细给主席汇报。
以及书记处关于胡国光、曹之雄、林夕灵他们的处理意见。
谭振林和陈谈秋两个人根据组织部和中央监察委员会的角度,给出了对于这个事情的处理想法。
主席听完之后,没有立即表达自己的看法。
而是想了好一会之后,道:“林夕灵这个娃娃的事情,我同意红军同志的意见。这个娃娃有才,文章写得好,不管是政治、法律方面的理论知识也丰富。唯一的缺点就是飘在空中,对于中国的现状不是很了解,所以提出的建议很多都不切合实际。想法是美好的,做法有待商榷。红军同志。”
“主席。”
“你抽空亲自见一见她。看她的文章就知道,这是一个心气很高的女娃。虽然我们不怕一个娃娃,但如果能够让她也参与进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当中,未来未必不能成才。年轻人要允许他们犯错,改了就是好同志。”
“是。”
对于林夕灵,主席还是很爱才的。
才二十来岁,已经有如此的才华,主席也不想把这样有才华的年轻人一棒子打死。但这个女娃子宣传能力强,鼓动能力强。如果放任不管,不知道还出什么事情。
所以还是要给她加一个紧箍咒。
说完林夕灵之后,主席手指轻轻地点了点曹之雄的名字上,道:“这个年轻人保密意识淡薄,革命警惕性不足,是要好好锻炼。开除党籍可以,但不要贴上‘反革命’的帽子。也让他去基层锻炼锻炼。”
主席一边说,一边在书记处报告上写自己的意见。
最后到了胡国光这边,主席还是犹豫了一下。毕竟胡国光是主席也相当看好的年轻干部,算是主席为中央未来储备的干部。但这一次他的秘书捅出这么大的事情。
而且之前他还公开支持过林夕灵。
不处理不行。
主席好一会之后,道:“冯文斌同志现在在哪里?”
“在上海工业委员会当主任。”
陈谈秋回答。
“现在情况发生的太突然,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合适的干部担任团中央第一书记。我的建议是,调冯文斌同志来中央,接替胡国光同志担任团中央第一书记。你们认为呢?”
“我同意。”
“同意。”
魏红军和陈谈秋都点了点头。
事发突然,团中央目前的确是需要稳定。冯文斌是少共国际师第一任政委,也是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任团中央书记。
后面他调到天津、上海负责工业。
现在能够紧急调动,负责团中央工作的,主席第一个想起的就是冯文斌。
“这是我的意见。”
主席在书记处报告上写了自己意见之后,道:“梓龙,把这份报告交给修养同志、伍豪同志、陈运同志、荣真同志、希贤同志他们。如果都同意的话,就这么定了。”
书记处报告一般的情况,主席批准就可以。
但现在涉及到团中央第一书记的任免问题,必须要得到其他政治局常委的批准。
“是。”
叶梓龙立马带着报告离开。
主席转过头,道:“红军同志,你留下。我还有一些事情和你商量。”
主席留下了魏红军,陈谈秋、谭振林离开了主席这里。主席给魏红军一根烟,道:“怎么,戒了?”
“没有打仗的时候抽得多。”
“少抽点,也是好事情。家营同志把办公厅那边的事情都跟我说了。要怪我们还要怪任培国同志,明明有这么多工作没有完成,却自己先去见马克思了。”
办公厅的问题,田家营跟主席汇报。
主席就大致明白是什么事情。
魏红军没有接话。因为主席当初是非常信任任培国同志的,把党中央机关工作都全权委托给他。对于他的工作也从来不干涉。
“中央办公厅的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我大致也清楚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大胆的进行整改,我让杨上昆同志和田家营同志全权配合你。现在很多年轻人没有经历过困难,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变得好高骛远,和群众的关系也越来越远,这不是好事情。”
“主席,我会和杨上昆同志、田家营同志他们商量出一份整改方案。”
“嗯。”
关于办公厅的整改问题,主席也没有多问。
主席更关注另外一个问题,道:“我听家营同志讲,你对于信访工作感兴趣?”
这才是主席关注的大事情。
魏红军道:“是。我认为现在中央对于信访工作看似重视,但却没有真正重视起来。也没有完全理解信访工作的重要性。因此信访工作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样子。我主持书记处工作之后,第一个想要整改的就是信访工作,我希望把信访工作认真抓起来。”
“你具体说说。”
主席从建国开始,就非常重视信访工作。
可是主席一直没有找到一名适合的干部,或者说主席自己对于信访工作也没有具体的想法。和其他干部谈关于信访的问题,大家都说信访工作重要,都说要加强信访工作。但也仅止于此。
具体信访工作要怎么做,信访工作的重要性在哪里,大家都没有方案。应该说大家只是嘴上说信访工作重要,其实心里都没把信访工作当成是一回事情。
所以信访工作目前也仅仅是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这些办公厅负责处理那些信件。至于主席想要的,让信访工作可以成为上下沟通的一个渠道,成为群众路线的一个实践,却一点没有头绪。
现在魏红军如此重视信访工作,主席立马开始感兴趣。
主席和魏红军一起工作也不是一天两天。所以对于魏红军的工作风格还是非常了解的。如果魏红军心中没有一点想法,他是不会说要整顿信访工作这种话。
魏红军道:“去年的时候,邓志辉同志和我交流过农村工商业发展的问题。有些区县全力支持农村合作社发展工商业,所以亲自出面帮忙解决开办工厂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但也有一些区县对于这些并不感兴趣。结果有些农村合作社想要办一些企业,但对于办工厂的手续两眼一抹黑,到处碰壁。他们都不知道去县里哪些部门才能够批下来办厂证件。”
“不作为也是一种渎职。”
主席插话。
基层政府单位,有不少怠慢工作的。
就像是发展农村工商业,这可是魏红军亲自主持的项目。但到了地方,依旧有一些基层单位不把中央命令放在心上。因为那些区县干部想来,工商业是城市的事情。什么时候轮到农村也发展工商业。你一个农村好好种地就可以了,还搞什么工商业发展。
所以对于这些不是很积极。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