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访华日期都确定了下来,包括访华的路线。
虽然戴高乐此次访华,是以私人身份,并不是法国政府官员的身份。而且戴高乐团队的成员,基本上也没有多少法国官员。但当中国和戴高乐正式敲定访华日期之后,迅速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最恼怒的就是美苏两国。
虽然之前戴高乐要访华的消息满天飞,但毕竟没有正式确定时间日期。但现在正式公布访华日期,那就是说戴高乐访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美国不希望自己阵营当中出现反骨仔,当然苏联方面也是如此。中法两国要是关系变的和睦,两个阵营的大哥苏联和美国都不高兴。
之前苏伊士运河之战,美国就恼怒英法两国不通知美国擅自行动。把本来美国要利用“波匈事件”打击苏联的计划落空,浪费了打击社会主义阵营大好的机会。
现在戴高乐又是不跟美国商量,就要私自访华。
现在谁不知道法国国内要求戴高乐出山的呼声越来越高。只要现在的内阁倒台,戴高乐肯定要出山担任法国总理,重组内阁。这样的一个人说自己私人身份访华,美国怎么可能相信。在美国看来,这就是戴高乐出山之前做的外交活动。
所以美国派人给了法国一些压力。但法国政府现在都自顾不暇,哪里有空管戴高乐的事情。反正戴高乐现在是在野状态,他要怎么做是他的事情。美国人也接触了戴高乐。
但戴高乐的态度很坚决。
戴高乐告诉美国人,人他只是想去亚洲看一看,想去中国看一看,没有其他的想法。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相信的。
所以没有接受美国的建议。
美国是如此,苏联也是如此。虽然解决了“波匈事件”,然后中苏两国代表一起在东欧安抚东欧各国,总算是维持了社会主义阵营的稳定。
但只是表面上的稳定。
东欧各国依旧是蠢蠢欲动。
这个时候中国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老二,要是有什么其他想法,那么对于苏联的打击就太大。所以苏联派人来中国,一边安抚中国,一边严厉表态,中国你可不能走“铁托”的路。
中国很重视戴高乐访华的事情,但现阶段来说更重视和苏联的关系。
总理亲自接待苏联方面的代表。
总理解释是,赫鲁晓夫同志在苏共二十大当中的“三和平”理论,中共也是大致上支持。所以中共在九大上提出和资本主义国家‘求同存异’“和平共存”的想法。
这一次和戴高乐安排见面,就是为了这完成这些。
而且中国和戴高乐见面,不会影响中国和苏联的关系。在中国的外交当中,苏联永远是最重要的。这一次和戴高乐的见面,中国会时时刻刻跟苏联通气。
然后再次非常明确的表示中国支持苏联领导国际共运,中国是不会背离社会主义阵营。而且通知苏联方面,今年的十月革命四十周年,主席会亲自去苏联庆贺。
主席也是见了苏联驻中国大使尤金。
做了一样的表态。
有了主席和总理连番保证,苏联这边才接受了这个事情。
当然除了苏联和美国,其他很多国家也在关注这个事情。毕竟这可是社会主义阵营的老二,和帝国主义阵营的大国的接触。谁知道中法两国利用这一次见面,会做什么事情。
那些推动非结盟运动的几个大国,都公开表示支持戴高乐访华。
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戴高乐正式访华。
戴高乐来到北京的时候,总理、魏红军、陈老总、王家祥几个人一起迎接他。这样的阵容,足以表明中国是多么重视戴高乐访华。
来到中南海之后,主席、修养同志、陈运、聂帅、邓希贤几名政治局常委都在。
中国是把戴高乐当成是法国的领导人来对待。
“我对于毛先生说过的那句话非常赞同。那就是我们之间没有解不开的矛盾,或者说我们之间没有根本性的矛盾。虽然我们两家历史上也有过一些冲突,但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中国是东方唯一一个真正的大国,忽视中国就是掩耳盗铃。但偏偏有一些国家,有些人却忽视中国的存在。但我们法国是务实的,我也是务实的,不会犯这种错误。”
一番寒暄之后,戴高乐开口。
很直接。
因为这一次戴高乐来中国,就是为了改善中法关系。为自己将来领导法国之后,打下外交基础。
“如果说我们之间有分歧,也就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是社会主义,你们是资本主义。另外一个是我们支持国家民族的独立,法国目前还有殖民地问题。”
总理代替主席表达了中国的态度。
主席的意思很简单,有矛盾不怕。大大方方的把矛盾亮出来,双方可以一起解决矛盾。不要为了和法国改善关系,就故意掩盖矛盾,好像中法两国之间没有矛盾一样。
中法两国怎么可能没有矛盾。
戴高乐摆摆手。
很肯定的道:“相比起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我更信奉地缘政治。我是法国人,考虑问题要从法国角度考虑。对于法国来说,改善和苏联的关系,改善和中国的关系,对于法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独立是非常好的选择。”
和英国人接触,中英两国都喜欢拐着弯说话。一个意思要转好几圈,双方都要仔细想想才能够听明白。但戴高乐不一样,他这一次来中国,完全不打什么哑谜。
把自己的态度直接摆了出来。
“这句话我非常认同。其实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他不仅仅是被殖民的民族追求独立,其他已经看起来独立的国家,他们也需要独立。就说说朝鲜半岛的南朝鲜,说是一个独立的政权,但他们的一切都要听从于美国人。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各方面都没有丝毫的独立,哪一方面都要听别人的。这样的国家以前我们都叫半殖民地,因为旧中国也是这样。半殖民地国家也需要独立。”
主席立马接话。
支持法国追求他们的独立。
殖民地要独立,半殖民地也需要独立。
戴高乐听到主席支持,表情比刚刚好了很多,兴奋道:“毛先生,你的这句话适合欧洲所有的国家。现在的欧洲看起来是独立,但只比半殖民地稍微好一点。欧洲要有自己独立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
“我们中国支持所有国家和民族追求独立,而且是追求真正的独立。”
说到这里谈话氛围好的不得了。
戴高乐表示,他追求的目标就是,法国和德国完成和解。然后德法两国和苏联、中国这些国家改善关系,好让欧洲国家从美国的控制当中跳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势力,可以有独立的外交。
对于自己的外交思路,戴高乐没有丝毫隐瞒,谈成的表达。
中国这边当然是大力支持。
主席考虑的是,如何打破美帝国主义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而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帝国主义阵营当中挖几个国家,撕开帝国主义阵营的裂缝。
法国就最为合适。
主席也不指望欧洲国家和美国闹翻。只要双方不是完全一致,那么对于中国来说,对于社会主义阵营来说都是成功的事情。
所以在这方面双方谈的非常好。
非常愉快。
戴高乐不仅希望中国能够支持,而且希望中国能够说服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包括苏联在内,支持法国这种想法。主席当然是表示同意。
主席跟戴高乐保证,只要法国愿意走一条独立自主的路线,整个社会主义阵营都会支持法国。
等谈完了这个,戴高乐道:“殖民地问题由来已久。不是说法国要放弃殖民地,就能够解决问题的。现在的情况,就算法国愿意退出来,那些殖民地也会发生混乱。所以我的想法是,法国和这些殖民地找出一条共通的东西。双方之间缓和关系,找出一个彼此都能够接受的独立方案。”
魏红军在下面对于戴高乐这句话嗤之以鼻。
狗屁找出一个共通的东西。
其实就是法国名义上承认这些殖民地独立,但代价就是这些殖民地要承认法国在这里的特权。这个特权包括政治上的、经济上的、军事上的、外交上的特权。
这个特权延续到什么时候。
二十一世纪也没有结束。
经济上,殖民地的金融掌握在法国人手中,货币发行权都要看法国的脸色,殖民地的重要经济支柱也都在法国人手中。控制了经济特权之后,其他的特权都是没有问题的。
但戴高乐这个方法,还是很成功的。
除了阿尔及利亚之外,其他殖民地都没有出现太严重的军事冲突。而且法国靠着这一手,从殖民地赚取了大量的利益。
“法国能够和殖民地找出一条和解的道路,那是全世界都应该赞扬的事情。”
中法两国之间的矛盾,掰开了揉碎了,真不是什么大矛盾。
包括殖民地的事情。
说句不好听的,中国一直是反殖民,支持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但以现在中国实力的辐射能力,也就能够喊喊口号。非洲那边的国家能不能独立,中国其实啥也干涉不了。
既然如此能够敦促法国用另一种方式让殖民地独立,也是现阶段最好的一种方法。
所以所谓的一些矛盾,只是双方都不愿意退一步而已。
历史上中法两国都建交了。
但互相之间依旧是傲娇的很。两个大国之间谁也不愿意先低头,所以在高层互访方面几乎是没有的。现在戴高乐以私人身份访问中国,一下就给了中国一个台阶。
在中国这里戴高乐代表的就是法国。
他既然先来了,中国就不会让他空手而归。中国历来讲究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所以在很多问题上,只要不是涉及到原则上的问题,主席也不会跟戴高乐太过于扯皮。
因此很多问题都能够顺利的谈下去。
接连好几天时间。
主席和戴高乐见了三次,谈的都是国际局势的问题。
主席罕见的跟戴高乐直接表态,希望中国和法国能够建立真正的外交关系。戴高乐也表示,在外交上忽视中国这样的大国是有问题的。
也明确回应主席,只要自己当家,一定会推动中法两国建交。
当然戴高乐不仅仅是考虑外交问题。现在法国最严重的问题,除了外交问题之外,就是严重的经济问题。法国很多工厂目前开工率不足,导致工人失业率居高不下。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戴高乐就算上去了,也没有办法坐稳位置。
所以戴高乐和陈运、邓希贤他们进行谈判。主要是谈中法两国有没有更进一步合作的余地。对于这一点中方的态度是很积极的。
因为法国是工业大国,也是工业强国。
工业实力非常强大。
现在的法国有很多重要所需要的机器设备,所需要的技术。只要法国同意,中国是非常愿意和法国工业合作的。
陈运跟戴高乐明确的表态。
只要法国愿意和中国合作,愿意出口一些中国需要的机器设备,转让一些技术,那么中国非常愿意和法国签署一份最少5亿美元的大单子。
甚至可以作为戴高乐重新出山的礼物。
戴高乐听到陈运他们的表态之后,心里是非常震惊的。虽然戴高乐一直说中国是东方大国,但中国在西方眼中毕竟是落后的农业国。可是现在中国管经济的干部表示,愿意跟法国签署一份5亿美元的大单子。
有了5亿美元,加上里面进行一些银行的贷款操作,那么法国的金融、工业、商业很多方面都会受益。千万不要以为5亿美元很少。
有了这笔合作,戴高乐出山之后,就可以迅速巩固自己的位置。
但他还是有些不相信。
中国有这么多钱吗?虽然之前中国和欧洲国家也进行了有些合作,进口了不少机器设备。但规模还是有限的,前前后后加起来不到两亿美元。
而且除了这方面的合作之外,陈运他们也谈了更深入的合作。
一个是加强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中国也可以增加从法国进口工业产品。另外一个是双方看看有没有合作成立工厂的可能。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