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867章

作者:随遇而安

  主席和总理两个人对于这个事情怎么可能没有自己的想法。但毕竟事情太大,光是主席和总理有想法不行。还需要有其他重量级干部的支持。魏红军现在是军委副主席,很多事情还是要和魏红军达成一致。

  现在魏红军的意思,和主席、总理的想法大致上是一致的。

  主席对总理和魏红军道:“我看邓国同志不错,让他去总参谋部,和老彭配合,你们觉得怎么样?”

  “邓国可以。”

  总理点头。

  杨全武脾气大,和彭老总拍起了桌子。粟宇一直在比较复杂的华东地区革命,但因为主要是负责军事工作,所以机关工作做得一点都不习惯。

  就像是后来有人分析粟宇处事方式。

  历史上济南战役的时候,主席给粟宇发电报,写的是看看能否让徐实友暂缓养病,请徐实友出山,先打完济南战役再说。主席是以一种商量的语气,而且直接说能否请徐实友同志回来。

  但粟宇后面给主席发电报,直接表示自己已经命令徐实友赶到前线。

  结果徐实友对于主席的电报是立马回答,但对于粟宇的命令却是根本没有回电。后面主席也是直接给华东军区或者是徐实友发电报,不再是通过粟宇和徐实友联系。有些人就分析,粟宇在处理这些事情上是有一些问题的。主席都以商量的语气,用了一个“请”字。但粟宇却是直接命令徐实友赶到前线。

  粟宇来到中央之后,彭老总和粟宇之间关系一直不好。

  粟宇是很苦闷的。

  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做任何事情,彭老总都是生气。说起来现在还没有成立国防部,这是九月份、十月份要进行的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要成立的部门。所以目前还没有历史上国防部和总参谋部之间的矛盾。

  目前来说彭老总是负责军委日常工作的第一副主席,粟宇是总参谋部总参谋长。

  是正儿八经的上下级。

  但两个人之间依旧是矛盾重重。

  彭老总一直属意的是黄可成,但显然主席和总理都对于彭老总如此强势有些看法。杨全武之后是粟宇,粟宇之后主席点了沈阳军区司令员邓国。

  总理也支持邓国进入军委。

  魏红军心中为邓国担忧。总参谋长可不是一个好呆的地方。但主席和总理明天已经有过交流,所以魏红军点头道:“我也认为邓国同志适合。”

  “训练总监部呢?”

1020 快刀斩乱麻

魏红军回京之后,主席、总理、魏红军三个人对于军委扩大会议交流了意见,最后达成了一致,那就是现在的时机非常不好。因为很快就是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又是苏联十月革命四十年纪念日。

  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央要大规模调整干部,会有大量的干部离开政坛。特别是民主党派的很多核心干部都要强制性退休。越是这个时候越是需要稳定,不能让人抓住把柄生事,影响这个事情。如果这一次的大规模退休没有搞好,会影响后面的正常退休。

  十月革命四十年纪念就更重要。

  因为苏联要利用这个机会,重新整合社会主义阵营。现在因为苏共二十大和“秘密报告”,东欧刚刚出了事情,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不稳定。“波匈事件”之后,东欧国家对于苏联若即若离,对于赫鲁晓夫更是持有怀疑态度。现在中国需要帮助苏联稳住社会主义阵营,同时加强和苏联的合作。

  这两项哪一个都比目前的军委扩大会议重要,所以军委扩大会议的影响不能继续扩大下去。

  该处理处理,该解决解决,一定要尽快的结束军委扩大会议。历史上58年发生军委扩大会议进行“反教条”的时候,主席是支持的。因为当时中苏两国关系开始变得有些问题。

  虽然没有破裂,但离破裂也没有太远。所以主席希望全军范围之内进行“反教条”,让军队和苏联开始脱钩。因此主席不仅支持,而且还派邓希贤参加军委扩大会议加了把火。火

  但这个时空的1957年不行。

  现在还不到和苏联脱钩的时候。相反现在中苏两国需要更加紧密的合作。

  所以主席的态度是,“反教条”可以,不能扩大化。

  有了共识之后,主席、总理、魏红军三个人分别和军委扩大会议各个小组谈话。主席主要是和彭老总、贺老总、罗帅三名主持军委工作的元帅谈话。

  主席要知道他们三个人的态度。

  说句不好听的,就是主席要知道处理哪一些干部,处理到哪个地步,他们三个人才能够满意。主席多年不管军委工作,所以在军委当中,彭老总、贺老总、罗帅三个人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彭老总和贺老总共同主持军委工作多年,罗帅更是直接管理总干部部和总政治部。解放之后多少中高级干部的调动,都是他们三个人的手笔。

  如果他们三个人不愿意结束,那么这件事情就没有那么容易结束。

  当然更重要的是,短时间之内主席并没有想要改变军委领导结构的想法。也就是说未来几年之内,军委依旧是彭老总、贺老总、罗帅三个人负责。

  因此他们三个人的意见,主席非常重视。

  三个人的意见是比较一致的,包括罗帅也认为军内“教条主义”比较严重。南京军事学院和训练总监部需要改组,而彭老总再次表达对于总参谋部的不满意。认为总参谋部在“教条主义”问题上应该是在第一线做出反对,做出纠正,但总参谋部反而在“教条主义”问题上推波助澜。

  三个人的大致的要求一致,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各有各的想法。

  彭老总认为现在的军委扩大会议规模还是太小。应该召集更多的干部参加会议。不仅大军区军政干部,还有各省军区,各个野战军干部都应该邀请,在全军范围之内彻底肃清“教条主义”。这是彭老总在实际工作当中总结的经验。

  彭老总早期也是支持全盘学习苏联。但实际工作当中,彭老总发现苏联经验和解放军有很多问题上是格格不入的。所以慢慢的又开始批评“教条主义”。

  其实军中很多干部,都开始意识到盲目学习苏军是有问题的。

  但主席反对彭老总的想法。

  认为现阶段不需要这样大张旗鼓,不需要在全军范围之内召开会议。目前的军委扩大会议规模已经很大。不过主席虽然没有同意扩大军委扩大会议人数,但在其他很多方面还是表态支持三个人的意见。南京军事学院、训练总监部,都要调整。至于总参谋部这边,听听大家的意见。

  总理主要是和受到冲击的总参谋部、训练总监部、南京军事学院的干部见面,安抚一下他们的情绪,让他们不要太过于对抗批评。一方面肯定他们的成绩,一方面批评他们工作当中的问题。总理希望他们能够积极检讨工作当中的错误。

  然后和总政治部、总干部部这边的干部见面。

  因为要大规模调整干部,总干部部和总政治部是重中之重。而且这一次批评当中,总干部部和总政治部的干部也是冲在前面。在学习苏军过程当中,受到冲击最厉害的就是总政治部。

  所以总政治部这边的谭正、傅中、肖化等人都表现得非常积极。

  而魏红军则是和大军区军政干部见面。

  魏红军传达主席和总理的意思,那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对事不对人。批评具体干部的具体错误可以,不要翻历史仗。

  三个人各自做工作。

  魏红军回京第三天,跟着总理参加了军委扩大会议。主席依旧是选择关注,而不是亲自参加会议。

  总理主持会议。

  总理是非常能够掌握会议节奏的。

  跟着大部分干部的意思,总理也批评训练总监部的问题。魏红军也开了口,认为训练总监部的确是存在“教条主义”的问题。

  之前大家一直是批评训练总监部,训练总监部这边的干部反驳。但后来大家的批评越来越厉害,除了大军区一线干部之外,总政治部和总干部部也是参与进来。批评如此的激烈,训练总监部这边的干部根本来不及反驳。因为很多人连他们的历史都给翻了出来。可就算是这样,会议依旧没有对他们定性,因为他们的检讨始终是无法过关。但总理和魏红军参加会议之后,直接给定了性。

  训练总监部就是有问题。

  有教条主义的问题。

  既然训练总监部的确是有“教条主义”的问题,接下来大家就是要考虑怎么处理训练总监部的干部。不过大家还没有针对性的对于训练总监部的干部一个一个处理的时候,魏红军提议,废除训练总监部。魏红军表示训练总监部的工作和总参谋部之间,在很多方面是重叠的。没有必要成立专门的训练总监部。

  当初成立八总部,就是因为接受了苏联顾问的意见。但经过这些年的运转,八总部问题也不少。魏红军认为训练总监部可以并入总参谋部。

  听到魏红军的话,很多人是非常惊讶的。

  就这一下训练总监部要没了?大家是批评训练总监部,但没想过要把训练总监部给整没了。不过魏红军提议之后,很快总理也表态支持,主持军委工作的三名元帅都支持。

  结果训练总监部就这样没了。

  很多干部还准备架炮轰击训练总监部的几名干部,但现在上不去下不来。训练总监部都没了,那些干部的职务也没了。具体要怎么安排,还需要军委安排。

  处理了训练总监部会后,总理继续主持会议。接着是南京军事学院,矛头直指刘帅。

  这可就不是小事情。

  因为刘帅是军委常委,是共和国元帅,第二野战军司令员。

  分量不是训练总监部能够相比的。

  可是刘帅地位最高,受到的批评也最多,翻出来的历史问题也最严重。包括中央苏区时候积极跟随“留苏派”,宁都会议反对主席等等早期的历史。

  还有就是彭老总批评刘帅,说刘帅当年逼死了四方面军最年轻的军长余天云。对于彭老总这个批评,刘帅真的是百口莫辩。所以刘帅只能是做检讨。

  这些历史翻出来之后,让刘帅受到了很大的压力。

  这些天一直被人批评,特别是主持军委工作的彭老总的批评,让刘帅的处境最为艰难。刘帅身体也不好,本来一直在休养。但现在天天都要参加会议,接受大家的批评。结果身体是越发的不好。

  而总理主持会议之后,主席通过总理针对刘帅说了话。主席说刘帅早期来到中央苏区之后,是有严重的“教条主义”。但在实践当中发现了“教条主义”的危害,开始批判“教条主义”。而且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刘帅在军事指挥方面有很大的成绩。

  包括关于南京军事学院。

  主席的评价是,南京军事学院有问题,有“教条主义”,但整体成绩是需要肯定的。

  这不是主席随便说的。因为关于南京军事学院“教条主义”问题,已经不是一天两天。军委连续派遣两次工作组去了南京军事学院调查。

  第一次工作组就说南京军事学院有“教条主义”,后来总政治部主任谭正和副总参谋长陈耿去了南京军事学院,也写了一份报告,对于南京军事学院批评很严重。彭老总和贺老总把这份报告总结之后,重新给中央和主席写了报告。

  说刘帅领导的南京军事学院有问题,“教条主义”非常严重。

  彭老总和贺老总的分量是很重的。

  此次张忠勋第一个站出来批评刘帅,彭老总立马跟上一起批评。所以刘帅迅速成为了会议的靶子。不过认真说起来,刘帅还真不是“教条主义”的头头。

  相反刘帅一直在努力把苏军经验和解放军的经验结合起来。相比起训练总监部来说,刘帅一直在做苏军经验在中国落地的事情。

  成绩也很不错。

  可惜别看刘帅是南京军事学院的一把手。但他因为身体原因常年休养,所以南京军事学院问题还真是不少的。

  不过还是那句话。现在军委扩大会议到了这个地步,吵成了这个样子,刘帅不是“教条主义”,也必须要成为“教条主义”。只不过是故意的“教条主义”,还是无意的“教条主义”的分别而已。到了这种地步,就是主席也不可能站出来说,刘帅不是“教条主义”。如果刘帅不是“教条主义”,那么这些天以来一直批评刘帅“教条主义”的广大干部错了。

  彭老总、贺老总、罗帅,总政治部、总干部部、各大军区都站出来了。你现在要说刘帅没问题,他们这些干部也不干。所以刘帅必须是“教条主义”。但主席的评价,对于刘帅的批评就可以降温,对于刘帅来说就是好事情。

  果然总理传达了主席对于刘帅的评价之后,刘帅做了检讨,大家就没有继续对刘帅穷追猛打。但刘帅这个南京军事学院院长是做不了了。刘帅离开之后,接管南京军事学院的应该是陈博君。

  但陈博君也是在批评行列。

  好在刘帅过了,大家也不抓陈博君不放。陈博君检讨之后,也需要离开南京军事学院。后面还有一个长长的名单,都是涉及到这一次“教条主义”的南京军事学院的干部,都要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理。

  最后军委决定,拆分南京军事学院。

  以不同的系组建空军学院、海军学院、装甲兵学院,同时搬一部分到北京,和华北军事大学合并,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在南京继续保留南京军事学院。

  虽然南京军事学院还在,但已经无法和建国初的那个军事学院相比。军委调刚刚毕业南京军事学院不到一年,被任命为兰州军区副司令员的廖汉升同志回到南京军事学院担任院长,任命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钟启光同志担任南京军事学院政治委员。

  而新成立的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以叶帅为院长,原华北军事大学校长李庆船为副院长,北京军区政治委员李志民为政治委员。

  这样新中国成立之后,一直是解放军军事教育工作中心的南京军事学院彻底消失在历史当中。

  最大的问题还是总参谋部。

  真要是辩起来,几天几夜都无法结束。

  所以总理在这个问题上也是没有拖拖拉拉。和魏红军合作,直接表示在训练总监部和南京军事学院问题上,总参谋部也是有责任的。

  总参谋长粟宇要负责任。

  总理是专门安抚过粟宇的。总理和魏红军发表意见之后,粟宇也是出来表态,积极承认错误。粟宇承认错误,免了总参谋长职务之后,其他人也没有借口继续抓着他。

  不过粟宇免去总参谋长职务之后,总参谋部也要改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