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在段成伟解释的时候,下面响起了清脆的声音道:“张书凡同志,我是新华社记者。你刚刚说了那么多信阳农村工商业发展的成绩。那么为什么农副产品自由市场发展好几年时间,信阳城内依旧缺乏农副产品?城内市民吃不到新鲜的蔬菜?”
1043 记者招待会上的唇枪舌剑2
全国第一次的地方政府的政务报告记者招待会,很多外来的记者都是摩拳擦掌。新华社记者也是做了很多准备的。
从书记处选择了信阳作为第一个记者招待会的地方,大家就涌入信阳,开始做了准备。
记者招待会之前,信阳方面和记者沟通,表示这一次政务报告内容就是农村工商业发展的情况。所以要求记者做好这方面准备,记者招待会上提出这方面问题。如果是其他方面的问题,政府方面是有权拒绝回答。甚至会根据记者破坏规矩的行为和报社交涉。
信阳政府这边也是做了最详细的工作。数据统计也是相当缜密,张书凡还把信阳公署下面每个县负责农村工作的干部都带到了现场。只要有记者询问具体的事情,就可以让他们出马。
在他们看来真的是做了完全的准备。连下面某个农村合作社的小工厂产量多少,一年收入多少,都做了数据记录。
因为是第一次,所以中央开始,河南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悉数到场。这要是出现失误,那就不是小事情。
结果新华社记者根本不按套路出牌。他们以为这些记者问的是农村工商业发展的数据,会质疑数据的准确性。这方面张书凡真的是一点不怕。
为了应对记者,信阳地委和公署的决定是,宁愿数据有些低,也不能让记者抓住把柄。就算有些误差,但不会太严重。重
没想到新华社记者绕过这些,直接质问城内市场的农副产品问题。新华社记者违背了彼此的约定吗?并没有。
因为农副产品自由市场也是隶属于农村工商业发展的一环,只不过中央决定发展农村工商业之前,已经率先放开了农副产品自由市场。信阳城内农副产品供给不足的现象,虽然不是直接的农村工商业问题,但也是农村工商业发展当中的问题。
张书凡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不过张书凡也不是刚刚出来工作的毛头小子。张书凡今年40岁,卢沟桥事变之后参加革命,解放战争时期跟着陈赓部队南下来到河南成为了中原局的干部,最后没有跟着第二野战军去西南,而是留在了河南。参加革命也有二十多年时间。
所以张书凡立马道:“这位来自新华社的记者同志,你问的这个问题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主要是在农村周围的县乡地区发展迅速。而离农村稍微远一点的城市,农副产品都出现供给不足的局面,这个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如此,非信阳一个地方是如此。”
“当然这不是我在找借口。城市农副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是目前全国范围之内的普遍问题。”
“说起这里面的原因,一个是农副产品当中的蔬菜,是一个储藏非常困难的产品。早上的蔬菜和晚上的蔬菜就完全不一样,甚至天热的时候几个小时都会出现问题。蔬菜稍微保存不好,他就会坏。目前来说我们也没有更多的好办法可以解决储藏的问题。”
“另外一个就是交通问题。我们目前交通情况一般,加上也没有很好的交通工具,所以蔬菜运输变得非常困难。很多蔬菜在运输过程当中就会有大量的损失。”
“不解决储藏和运输的问题,想要解决城市农副产品不足的情况是非常困难的。”
“不过虽然问题很多,但我们一直在努力解决城内农副产品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准备让运输公司增加更多的大卡车,参与农副产品的运输,增加城内的农副产品供应。”
“同时我们号召城内各个单位在单位空余地方,以及城内市民在家里空余地方种植蔬菜。在农副产品供给不足的时候,完成自给自足。”
魏红军在上面笑了笑。
张书凡倒是很能说,但说了一大堆,都是避重就轻。并没有实质性回答信阳农副产品缺乏的原因。
魏红军对于张书凡是有印象的,或者说是听说过他的大名的。因为历史上著名的“信阳事件”,张书凡就是信阳地委副书记,信阳公署专员,也就是信阳市市长。
信阳是大跃进时期人民公社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河南粮食产量浮夸风的发源地。“信阳事件”处理了那么多干部,地委书记陆宪文直接开除党籍,进了监狱,但张书凡却一直留在信阳。
因为张书凡是第一个对于信阳的粮食产量浮夸风进行调查,然后表示这是假数据的信阳干部。可惜当时信阳地委书记陆宪文接到报告之后,反而是批评了张书凡,告诉张书凡气可鼓不可泄,不能给热情高涨的人民群众泼冷水。而且当时“河南日报”已经大篇幅的报道浮夸风的数据,而且是翻倍的浮夸风数据。很快“人民日报”也是跟着“河南日报”开始吹牛皮。所以张书凡的报告变得非常另类,大家都在欢呼粮食产量创造记录的时候,你却在这里说这是假的?你的意思是我们这么多干部都错了?他的报告在省里直接被打了回来。
在“信阳事件”发生的时候,张书凡在省里会议上表示1959年信阳粮食减产,不能完成省里交代的购粮任务。结果会议上吴芝浦大怒,说张书凡把信阳粮食大丰收说成减产,在省里大会严厉批评张书凡是“右倾机会主义”代表之一。张书凡从省里回来之后,信阳地委书记陆宪文也是开会批评张书凡,结果会议开的冷冷清清,大家并没有跟着陆宪文批评张书凡。信阳很多地委干部和公署干部都支持张书凡的观点,你就是说破大天信阳也是减产了。
陆宪文看批不动张书凡,就把支持张书凡意见的县级领导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撤职了好几个。整个“信阳事件”当中,因为粮食产量的问题被陆宪文撤职的干部有好几百人,受到批判的干部有上千人。
后面信阳缺粮食的时候,也是张书凡顶着压力开仓放粮。所以在“信阳事件”前前后后上,或者说人民公社,浮夸风问题上张书凡也不是完全没有错误。但他觉醒最快,全力反对浮夸风,只可惜在当时狂热的气氛之下,他的声音根本不顶用。河南上上下下谁要是敢说数据错误,都会被冠以“右倾”的帽子。
在河南上上下下沉浸在一片狂热气氛之时,张书凡还能够保持头脑冷静,整体来说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干部。
但这个问题他回答的是避重就轻。魏红军听出来了,有了充足准备的新华社记者,更是在等待张书凡这么说。
他立马回击道:“我不能认同张书凡同志说的那些原因。农副产品特别是蔬菜的确是有很多问题,包括运输问题,储藏问题等等。所以全国农副产品自由市场最活跃的地方,都是离农村比较近的市场,这是对的。全国很多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农副产品供给不足的情况。”
“但信阳又不是北京,上海,信阳周围都是农村。而且信阳是河南重要的农业大区,粮产区,农副产品的产量也很高。我们新华社记者在信阳周围的乡镇市场看到了非常繁华的农副产品自由市场。”
“这些农副产品自由市场离信阳也就几十里上百里。走路一般就是两三个小时的距离,再远也不过半天距离。这点距离信阳怎么可能会出现农副产品供给不足的情况出现?”
新华社记者来到信阳之后,把信阳周围的情况都调查了一下。
信阳是河南传统的农业大区。一年光是公粮和统购粮食数量就有十几亿斤,甚至多的时候达到20亿斤。信阳这边的农副产品产量也是非常高的。
如果说信阳离农村很远,运输条件不具备,那么城内农副产品不足的确是可以理解的。但信阳周围都是农村,最近的离城中心也不过几十里,也就是一两个小时,两三个小时的距离。这点距离根本不存在什么运输困难的情况。都用不着什么卡车这种运输工具,农村合作社组织农民用小推车都可以给城内供应足够的农副产品。要是能挣钱,多走几个小时农民根本不在意。
但为啥信阳周围的乡镇,农副产品自由市场如此发达,但信阳城内却冷冷清清?
张书凡忍不住擦汗。
道:“在连接城市和农副产品自由市场之间的问题上,我们的工作的确是做的不扎实。我们会重新部署这个问题,解决城内农副产品不足的情况。”
“只是工作做的不扎实吗?张书凡同志,为什么我们新华社记者调查的情况却完全不一样。”
新华社记者咄咄逼人,根本不给张书凡任何转移话题的机会,道:“按照我们调查的情况,本来有很多农村合作社想要在城内成立他们的供销合作社,销售农副产品。但信阳县政府用各种各样的方式阻止这些供销合作社在信阳城内开门。他们要求这些农村合作社只能是把农副产品卖给信阳公署成立的供销合作社和信阳县成立的供销合作社。信阳城内的农副产品销售,只能是公署和县里成立的供销合作社负责,不允许其他供销合作社销售农副产品。”
“我想问一下张书凡同志,中央决定成立农副产品自由市场的时候,可曾规定过谁能在城市开办供销合作社,谁不能在城市开办供销合作社。又或者说,城市人民群众的利益不重要?城市农副产品的供给不足,政府一点都不重视?”
“嗡嗡嗡……”
新华社记者的话,让会场一片哗然。
因为储存问题,运输问题没能够解决城内农副产品供应,那是客观环境的限制。就算政府机构有些责任,但也不会太严重。
可是按照新华社记者的话来说,这里面更多的是人祸。是信阳市县两级政府部门自己弄了供销合作社,然后排斥其他供销合作社在信阳城内的发展。所以才会造成现在这种问题。
那些就不是小事情。你们是什么意思?城内这么多人民群众的利益都能够随意牺牲?
所以新华社记者说出这个问题之后,一旁的干部全都看向了魏红军。魏红军周围有宣传部代理部长段成伟,农村工作部直接负责农村工商业发展问题的副部长召德尊,书记处候补书记兼中央信访局书记夏侯文,组织部副部长马明芳这些中央下来的干部。还有河南省委书记潘复生,河南省长文敏生,河南省委副书记罗伟林,河南省副省长张文天等人等河南省委省政府领导。
他们都观察魏红军的表情。魏红军当然是非常生气,这明显就是信阳市县两级政府看上了农副产品自由市场的利润,想要把这个利润独吞。所以他们自己成立的供销合作社垄断信阳的农副产品市场。
结果他们是垄断了信阳农副产品市场,但却是一直没有解决城内农副产品不足的问题。
这完全是不把城内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
上行下效,信阳市县两级政府这样整,那么信阳其他县呢?他们会怎么做?他们肯定也是要垄断县城内的农副产品市场。不允许农村合作社的供销合作社在县城开办。
现阶段的中国储藏技术差,而农副产品又是最不容易储藏的产品。所以目前的中国农副产品市场最适合的方式还是散卖,而不是垄断市场,一家想要大规模购销农副产品。不仅仅是现在,就是几十年后储藏水平,运输水平都有了惊人发展之后,农副产品的销售依旧有大量的散卖情况。现在技术水平这么差的情况之下,大规模购销农副产品的结果必然会造成运输阶段和储藏阶段浪费严重。
魏红军也发现了大家都在看自己的脸色,所以淡淡的道:“信阳两级政府的供销合作社垄断农副产品市场,是看中了农副产品的利润,还是为了大量的安排一些关系户?信阳是如此,信阳下面的那些县城情况呢?中央一再强调精兵简政,但这几年基层单位的工作人员依旧数量膨胀,都是用这种方式?罗伟林同志,你们河南的农副产品自由市场,农村工商业发展就是这么做的?”
“魏书记,是我的工作没有做好。我回去之后一定在全省范围之内检查这方面的问题。”
罗伟林立马检讨。
罗伟林是魏红军1937年在盛县开办的农村讲习所第一批学员,解放后又是被魏红军调到农村工作部担任政策研究室主任。跟着魏红军做农村工作有20年时间,所以知道魏红军的脾气。
这个时候必须要先承认错误。其实罗伟林来到河南之后,主要工作都放在了河南的水利建设,河南的良田建设,以及在河南推广良种。就是为了提高河南的粮食产量。这几年河南在这方面的成绩很大,但罗伟林可不敢在魏红军面前摆功绩。
农村工商业发展是中央定的重要工作。罗伟林作为负责河南农村工作的干部,这就是他的工作范畴。可是信阳捅了这么大篓子。
潘复生也是很急。别看魏红军第一个批评的是罗伟林,但这样反而让潘复生不敢大意。立马道:“魏书记,信阳是不是用这种方式增加工作人员,省委会立马部署调查。如果信阳有这方面的问题,省委一定不会轻轻放过。”
魏红军微微点头。
魏红军对于河南某些干部是真的很不满意。
从干部水平和干部思想建设方面来说,目前的河南省干部当中来自原平原省的干部明显好很多。
为什么某个大领导落马之后,时常都说要去除某某某的恶劣影响。因为一个大干部的工作作风,思想状态直接影响整个干部团队。一个大贪污犯当政的地方,你就不能指望这里的政治生态会是健康的。
因为一个大干部自己就是大贪污犯,那么大家有样学样都会如此。结果是上行下效,整个政治生态都会被破坏。这里的干部,乃至于这里的人民群众,都习惯用钱开道。大家都不会考虑这是不是对的,只是知道在这里做事情就要如此。
这种风气一旦蔓延之后,那就不是抓几个干部就能够解决的。因为这里的大小干部和人民群众已经习惯了这样做事情。
吴志普就是这种问题干部。他的能力很强,但长时间在河南革命之后,山头主义,地方主义思想很浓厚。而他这种思想也会影响下面的干部,结果很多干部有样学样。没有任何的大局观,只知道自家那点坛坛罐罐,只知道一些蝇头小利。
魏红军看着张书凡磕磕绊绊的解释,道:“鼠目寸光,看不到农村工商业大发展,农村经济大发展,对于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
这个问题魏红军是真的很生气。轻视农村经济发展,不仅仅是这些地方干部,也包括一些中央干部。
大家都重视农村工作,红头文件第一号永远都是农村问题。但大家重视农村,只是为了粮食产量。他们已经把农村的作用固定住了,农村就是生产粮食的。
很多人看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会给国家带来多大的支持。他们只关注农村今年的粮食产量是多少,却不关心农村工商业要怎么发展。
不过虽然生气,但也有好的一面。魏红军对段成伟道:“这样的记者招待会很好,有问题不怕,最怕的是把问题和矛盾掩盖住。”
“潘复生同志,河南报社记者今天的表现很不好。不要总想着掩盖问题,要敢于提出问题,指出不足之处。如果记者提出来的有问题,我们的干部也可以和他们争论。记者可以质问我们的政府干部,我们的政府干部也可以质问记者。”
“等记者招待会结束之后,我跟新华社这个记者团队见个面。他们今天捅出了大问题,捅的好。这才是他们这些记者应该干的事情。”
1044
信阳的问题其实非常有代表性。很多地方已经习惯了政府机构大包大揽,所以也习惯了政府的供销社。以前是国家供销社,国家商业公司包办农副产品的购销。但国家供销社和国家商业公司产品太多,不可能专门为农副产品开辟新的储藏和运输通道。可是农副产品又是非常需要储藏技术和运输稳定的产品。
结果是储藏和运输过程当中损耗太严重,而且也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因为国家供销社和国家商业公司发现损耗严重之后,为了弥补损失就一直在打压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想要把损失转嫁给农村。
这不仅不利于全国农副产品的供应,也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反而只是会加剧国家供销社和农村合作社之间的矛盾,影响党在农村的名声。
所以后来中央放开了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规定国家供销社和国家商业公司不参与农副产品,特别是蔬菜的购销当中。这是为了提高农副产品自由市场的活力,让更多的农村合作社加入到自由市场当中,解决农副产品中间损耗大的问题,以及发展农村经济。
可是没想到当国家供销社和国家商业公司退出这个领域之后,地方政府考虑的不是怎么促进农村合作社的农副产品市场的繁荣,怎么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而是在考虑怎么去占领国家供销社和国家商业公司退出之后留下的空白。
所以自己成立地方供销合作社,然后不允许农村合作社来城市开办供销合作社,不允许农村合作社来城里做农副产品的买卖。他们想让农村合作社把农副产品送过来卖给自己,自己坐地挣差价。
可惜这种操作都没有做好。结果造成了城内农副产品严重不足的局面。
水平不够,目光短浅,还贪心不足。足这是魏红军给信阳这些干部的评价。
农村合作社的工商业发展起来,到时候给政府带来的税收远远超过农业带来的税收。现在农村工商业发展没几年时间,但已经能够给政府大量的税收。农村工商业上交的税收已经超过了农村公粮带来的税收。可以说工商业的发展带来的积累,会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更进一步推动农业的发展。
而且农村工商业发展起来之后,带来的不仅仅是最直接的税收。还有那广阔的农村市场。农村人口多,只要农村发展起来,带来的市场会是巨大的。中国工业品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市场销路,中国工业化就不会只进不出。这对于中国工业化的推进非常重要。
可惜信阳这些干部目光短浅,看不到这个东西。只想要把好东西都划拉到自己这里来。好像只有这样才是社会主义一样。
信阳是如此,其他地方呢?魏红军在记者招待会结束之后和新华社记者团队见面也算是做给其他人看,告诉他们魏红军是支持这种敢于说实话的记者。
这里面一个是给各级政府干部看,让他们知道记者的厉害。而且记者这种做法得到了中央的支持,让他们都小心一些。多干实事,别整出这种事情。
还有一个是给全国的记者看。让他们都好好做工作,要和这一次新华社记者一样发现问题,还要找出问题的根源。
最后还有一个原因是,新华社记者数量多,平时去的地方也多。魏红军是想要知道关于农副产品自由市场,他们都有什么一手资料。
果然按照新华社记者的说法,很多地方都有这种问题。不少城市排斥农村合作社直接来城市开办供销合作社进行农副产品的生意。他们只同意购买农村合作社的农副产品。
有些城市这方面处理的比较好,那就是给出的价格高。所以很多农村合作社愿意给城市送来农副产品。但有些城市什么都想要,又不愿意在价格上让步。而且发现很多农村合作社不愿意卖农副产品之后,又是强制性的下达行政命令。
有些城市因为农副产品供给实在是不好,所以一些大型工厂绕过地方政府自己成立供销合作社,然后和农村合作社进行合作,来解决自己工厂工人的问题。
反正就是各种现象都有。为了解决城市农副产品不足的问题,各个城市也算是使出了十八般武艺。有的城市迅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有的城市到现在为止和信阳一样,没能够解决问题。
魏红军要求新华社记者,把他们调查这方面的资料给自己一份。魏红军准备把资料送给邓志辉,让他好好整顿这些问题。
请了新华社记者团队吃饭之后,第二天魏红军和其他一些中央领导,以及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干部,一起见见信阳地委和公署的干部。
“看看,这就是上行下效。信阳是如此,下面的县城都是如此。”
不到一天的时间,对于信阳各个县城的调查报告已经来到了魏红军手上。除了两个县之外,其他县都是一样的情况。甚至有些县下面的乡镇都开始学习县里,想要垄断乡镇农副产品市场的。所以乡镇自己成立供销合作社,做法也跟上面一样。
这让魏红军更加生气。这些人真以为党的领导就是党管一切,或者说是地方政府管一切。不考虑人民群众的需求,不考虑整体经济的发展,只想着什么好东西都想要划拉到自己手中。
他们这种做法严重打击农副产品自由市场的发展。信阳本来是一个农副产品产量很高的地方,如果发展好了,整个信阳的农副产品自由市场肯定会非常活跃。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