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951章

作者:随遇而安

有了主席的同意,接下来魏红军就要好好的部署这个事情。

谈完了基础退休金问题之后,主席道:“明年的十大很重要,特别是有件事情一定要完成。那就是各大军区一些干部的调整。

主席很重视明年十大的筹备工作。

主席在十大不仅要更加明确中央接班人的事情,还要进行全国性的干部调整。

自从制定“一把手任职时间”的一系列规定之后,在同一个位置上连任两届的一把手,按照规定很多干部都要调整。但如何调整是一个大事情。

说起来谁也不愿意离开自己的老巢。

就像是王秋云在武汉军区,上上下下大部分干部都是老战友老部下。在这种地方工作,那真是游刃有余。

可要是换一个军区工作,那就是要在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

所以这种调整,很多人肯定不会太高兴。但中央又是一定要调整。这就需要看中央如何调整,要看如何平衡大家的利益。

“主席,从八大正式任命大军区军政领导开始,十大的时候已经连任两届,在职十年的大军区司令员和政治委员总共有

13人。”

“他们分别是北京军区司令员唐杰同志、北京军区政治委员李治民同志、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吴清河同志、南京军区司令员徐实友同志、兰州军区政治委员刘道声同志、新疆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王恩冒同志、武汉军区司令员王秋云同志、武汉军区政治委员罗仁发同志、福州军区司令员张子华同志、广州军区司令员陈开坤同志、广州军区政治委员赖传朱同志、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化同志、西藏军区政治委员谭关山同志。”

“按照一把手任职条例,他们13个人十大的时候是必须要调整的。”

主席问道:“关于这些军区领导的调整,你可有想法?”

“我的想法是这里面一些人调军委负责新的工作。再从目前军区副司令员和副政治委员干部当中再提拔一些人。”

“有具体的想法吗?”

魏红军道:“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吴清河同志明年就是63岁,到了退休的年龄。所以我的想法是吴清河同志不再担任大军区司令员,调军委负责其他的工作。”

吴清河是魏红军在盛县第一个整编的原29军的部队的副团长。1937年加入八路军,而且还是29军出身,解放后还能够担任十年的大军区司令员,吴清河绝对是新中国独一人。

目前新中国的那些大军区军政领导哪一个不是老红军出身。

当然也是因为内蒙古军区实力弱小整个军区加起来都没有多少部队。

十大的时候吴清河63岁,要是有人看好强力支持,的确还能够再多干一届。

要是没有人支持,那么不要说是退居二线,甚至只能是选择退休。

吴清河的情况,在内蒙古军区可以当司令员。因为下面的部队大部分都是出自晋察冀。甚至有些部队本身就是抗战时期开始就跟着昊清河的部队。

但要是换一个军区,吴清河的资历会有一大堆的麻烦。其他军区的副司令员,乃至于省军区司令员,资历比吴清河高的一抓一大把。

吴清河要是换一个地方当大军区司令员,肯定会被人排挤。

所以魏红军的想法是,吴清河还是退居二线,去军委分管一些清闲的工作。

“陈启涵同志十大要退休,我准备建议李治民同志接替陈启涵同志,担任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

“总参某部的工作繁忙,但陈耿同志和李科农同志离职休养,左全同志在越南。所以我的想法是,唐杰同志去总参某部担任副总参谋长。

“建议张国化同志调任北京军区当司令员,罗仁发同志担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

“建议王恩冒同志担任内蒙古军区司令员。

魏红军主要是给主席谈内蒙古军区和北京军区的想法。

唐杰和李治民,还有吴清河都要调军委工作,这也是魏红军做出的一个妥协。

因为党的十大调整军区干部,主席肯定是要让魏红军主持。

主席一个是要看魏红军对于军队的控制能力,一个是要看魏红军怎么应付山头。是要利用这个机会大规模扩大自己山头力量,还是会平衡各个山头,顺利完成军区领导人的调整。

如果魏红军调整军区领导当中,被军队干部顶回来。未能够顺利完成这项工作,或者说完成的磕磕绊绊,留下了很多后遗症,那表明魏红军对于军队的影响力不足。要是魏红军利用机会大肆扩充自己的实力,那么心胸就会被人诟病。

所以为了顺利完成这一次军区领导的调整,魏红军该做的妥协还是要做的。唐杰和李治民,吴清河的调整,就是其中的一个妥协。

就像是吴清河,要是魏红军一力支持,吴清河也不是不能再做一届军区司令员。但这样对魏红军不利,对于吴清河也不利。对付不了魏红军,但吴清河这种出身很容易被人抓住把柄。

所以魏红军要告诉军队军各个派系魏红军把自己嫡系军区,北京军区司令员和内蒙古军区司令员的位置都让了出来。

魏红军都能够做出这种让步,其他派系干部难道就要抓着手中的军区不放手?

当然魏红军虽然把北京军区司令员和内蒙古军区司令员的位置让了出来,但不是说就真的一点不顾及晋察冀,华北出身干部的想法,只是一味地妥协。

晋察冀这边有的人调到军委工作,但晋察冀发展实在是太好。所以后面有一大堆战功赫赫的干部等着调整。

就像是目前北京军区副司令员郑伟山,这可是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立下了赫赫功绩的干部。只不过在晋察冀的资历不足,所以从朝鲜归来之后只能是担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其实郑伟山的战功,放在其他山头那可是碾压级别的存在。这一次调整大军区军政领导,郑伟山一旦放出来,谁能够压得住。其他山头的大军区司令员都会有压力。

魏红军已经做了不少妥协,其他人也不能说还要压制郑伟山。而且郑伟山不说,其他宋玉林,丁胜这些猛将,也都在等着上面出现变动。

主席听着魏红军的想法,微微点头。

知道魏红军不会蛮干,所以道:“十大之前先调整几个军区。不过一定要做好同志们的工作,不要闹出什么事情。”

1105

军队调整历来是最为敏感的事情。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央一直是尊重各个山头的历史,调整干部的时候也是根据山头进行安排。

就像是陈耿离开昆明军区,军委选择的人选是同样第二野战军出身的陈锡连。

成都军区司令员出现空缺之后,军委把黄欣婷拉出来担任司令员。其实都是为了照顾山头因素。

但这样照顾,是不可能持续下去。因为中央照顾山头的最终目的是要消灭山头,不可能真的把那些大军区画地为牢。

说这个军区就是某个野战军改编的,所以只能是这个野战军出身的干部才能够担任司令员和政治委员。

如果那样就真的要分封天下。长时间在大军区坐镇的军政领导的调整势在必行。

当然不管怎么进行军区调整,北京军区永远是最敏感的地方。毕竟北京军区管辖的就是京畿要地。

北京军区前身是华北军区,第五野战军南下之后,主要野战部队是23兵团和

24兵团,以及骑兵纵队,还有公安总队,各个省军区下面的地方部队组建的。

抗美援朝结束之后,65军和74军编入了北京军区。

65军是杨全武最嫡系晋察冀野战军第一纵队,74军是华北野战军后起之秀。整体来说都是从杨全武冀中军区发展起来的部队。

所以魏红军在军委提议北京军区司令员唐杰上调军委担任副总参谋长,北京军区政治委员李治民调军委担任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吴清河担任军委总军械部副部长,还是让很多人看到了魏红军的决心。

这是魏红军为了完成大军区军政领导的调整,先对自己嫡系北京军区和内蒙古军区动手。

接着魏红军提议张国化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罗仁发担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王恩冒担任内蒙古军区司令员。

大军区干部调整是为了消灭山头,但为了消灭山头,过程当中反而要照顾各个山头的利益。只有平衡大家的利益,才能够完成干部的调整。华北山头这边既然让出了重要的北京军区和内蒙古军区司令员的位置,其他山头当然也要做一些让步。

军委讨论之后,任命原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姚哲为新疆军区司令员,任命原兰州军区副政治委员兼甘肃省军区政治委员陈先锐为新疆军区政治委员。

任命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郑伟山担任西藏军区司令员,任命原第四野战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抗美援朝结束之后担任志愿军政治部主任的杜屏担任西藏军区政治委员。

华北系统率先做了表率,其他山头系统也不好推三阻四。

所以军委接下来继续讨论干部调整问原兰州军区政治委员刘道声调到军委担任总政治部副主任,原广州军区政治委员赖传朱调到兰州军区担任政治委员,原武汉军区第一副政治委员向中华担任广州军区政治委员。

武汉军区接连调走政治委员罗仁发和第一副政治委员向中华之后,任命原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兼南京军事学院政治委员钟启光为武汉军区政治委员。

这一下十大之前就已经有六七个大军区进行了军政领导的调整。

“此次调整当中让你去西藏,是不是有些失望?

在十大之前,进行第一步的大军区军政领导干部调整,整体来说华北系统是做了不少让步的。

让出了重要的北京军区司令员职务但最后只有姚哲担任新疆军区司令员和郑伟山担任西藏军区司令员。

新疆军区和西藏军区只是名义上属于大军区,手中的野战部队人数是非常少的。他们两个大军区加起来,兵力还不到北京军区的一半。

特别是郑伟山那可是在朝鲜战场率领

40万人打过仗的战将。现在让他去西藏军区担任司令员,手中能够指挥的野战部队还不到一万人。虽然成为了大军区司令员,但对于郑伟山来说并不算是多么重用。

以郑伟山的赫赫功绩,不要说是西藏军区,就是沈阳军区,武汉军区,南京军区,福州军区这些大军区司令员都是绰绰有余的。

“首长一定是有其他任务交给我。”

郑伟山是骄傲的。

毕竟在魏红军领兵打仗的时候,张子华和郑伟山两个人就是魏红军的左膀右臂,两只拳头。

郑伟山出身红四方面军,但能够挤进双红一干部云集的晋察冀系统,还成为晋察冀嫡系将领,和魏红军的器重是分不开所以郑伟山虽然也是疑惑魏红军为什么叫自己去西藏,但他还是相信魏红军。

“是有其他任务要交给你,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任务。我环顾四周,觉得你最合适。

听到魏红军的话,郑伟山忍不住挺起胸膛,更加笔直的坐着。

魏红军这种信任是郑伟山最感动的。

以前打仗的时候,魏红军就算是自己无法判断,但对于郑伟山的判断每次都会支持。这就是沉甸甸的信任。

“首长,不管是任何任务,我一定会圆满完成,你下命令吧。”

魏红军满意郑伟山这种态度。

西藏的问题,不是魏红军要给自己手底下的干部争功劳。而是选择熟悉的干部,他们才会更加坚定的听从命令。

魏红军道:“你可知道西藏和我国其他省份有什么不一样?”

郑伟山想了想,直接道:“我还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郑伟山根本就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要去西藏。因为西藏是第二野战军解放的省份,干部安排都是优先考虑第二方面军出身的干部。

“西藏是和平解放。我们在西藏虽然也打过仗,但整体来说西藏是和平解放的。中央和西藏是有过和平协定的,所以对待西藏的问题上,中央政策以宽松为主。西藏那些老贵族,也没有坚定的进行清理.

魏红军站起来,来到地图面前道:

“但西藏的政策不可能一直是宽松的。因为西藏是中国的西藏,是社会主义西藏而不是旧贵族的西藏。但我们在西藏推行的政策受到了明里暗里不少阻力。按理来说西藏那些旧贵族是有眼力劲的,看到我国这些年经济蒸蒸日上,不敢有什么动

“但现在情况有变化。中南半岛的战争,是中苏两国主动出击,和美帝国主义争夺中南半岛。但我们能做初一,美帝国主义自然也能做十五。我们可以支持中南半岛的革命,美帝国主义自然也可以选择从其他方面攻击我们。”

“目前我国的情况,美国最能够做文章的只有一个地方,那就是西藏。第一步自然是鼓动这些失去特权的西藏旧贵族让他们对抗中央政策,不让西藏彻底成为社会主义西藏。而且不仅仅只是会阻止我们政策的推行,甚至还会支持这些旧贵族叛乱。

郑伟山听到西藏旧贵族有可能叛乱立马大怒道:“他们敢?”

“要有备无患。西藏在解放之前是一个奴隶制的地方,那些西藏旧贵族对于西藏的人民群众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力。那些底层人民群众在西藏旧贵族那里就是和牲畜一样,属于是他们的私产。可是解放军解放了西藏,废除了西藏旧贵族的这种特权,在西藏开始推行社会主义政策。你说他们会不会甘心?”

“他们自己的实力弱小。但这个时候要是有外部的力量支持他们,给他们钱和武器装备,他们会不会心动。正所谓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我们共产党岂止是挡人财路,我们和西藏那些旧贵族之间的仇大了去了。”

西藏旧贵族早就蠢蠢欲动。

之所以不敢动手,是担心解放军强大的战斗力。可是只要有外部力量的支持这些旧贵族肯定忍不住。

“首长,你放心。我去西藏之后,必然会好好的收拾他们。想要在西藏叛乱我岂能给他们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