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办学校。打仗的时候也一点不糊涂。
中缅,中印,还有中越,中苏地区都有大量屯垦戍边的生产建设兵团。局势紧张的时候,他们就是国家最前沿的屏障。
所以王振正是代表这些屯垦戍边的生产建设兵团担任军委委员。
这样十大之后军委委员是粟宇,王直,左全,赵陆,张忠勋,肖金光,王秋云,徐光达,刘亚娄,王振十个人。随着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军事委员会的选举结束,十大的议程基本上已经结束。
1134第十届政治局首次会议
十大在中共历史上属于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会议。
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十大上正式确认魏红军为党的接班人。第一代领导核心李德胜同志,确定魏红军同志负责中央全面工作,以非常和平的方式把权力转交给魏红军。
中国不是尼泊尔,不丹这种小国家,
而是能够影响整个东亚,东南亚局势,甚至能够影响冷战格局的地区大国。中国政坛的任何一个变化都不仅仅是中国的事情,所以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共召开的第十次全国会议。经过中共九届五中会议之后,只要关注中国政坛变化的国家,都知道魏红军成为了接班人。
但九届五中会议毕竟没有正式确定,
谁也不敢说十大不会发生变故。所以各方力量都在关注中共十大。
结果没有什么意外,中共十大召开的非常平和。虽然还没有彻底完成权力的交接,但大致上的手续是已经完成了的。因为十大之后魏红军正式以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身份主持中央工作,同时担任军委常务副主席,这就是确定了魏红军党内二把手,接班人的地位。
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都在分析中共党内的权力交接方式。
在中国之前,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能学习的榜样只有苏联一个。但苏联的权力交接并不太平。不管是斯大林从列宁手中交接权力,还是赫鲁晓夫从斯大林手中交接权力,后面都出现了严重的政治风波。
更不用说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
那更是把社会主义国家权力交接弄得一塌糊涂。
现在社会主义阵营的老二中国,给社会主义国家一条新的权力交接模式。
以一种非常和平的方式,从第一代领导核心手中接过了党政军的权力。
西方世界对于中共十大也是非常关注。中国这种体量的国家,政权正在交接,一举一动都会影响整个世界的局势。
特别是现在冷战正酣,甚至很多地区因为美苏冷战的意识形态发生战争。
魏红军在西方世界不是一个籍籍无名之人。相反因为在朝鲜战争干净利落的解决美军部队,让魏红军在西方世界名声大噪。
而且观察魏红军历史的时候,大家才知道这一次把印度打的七零八落的王秋云,是和魏红军一起的军中成长的大将。
这让很多国家开始担心魏红军这个人。担心魏红军是军人出身,有很多嫡系人马都是军中大将,所以未来的外交可能是强硬的外交。
印度国大党和印度军方关注最多。中国军队几乎用羞辱的方式给了印度国防军巨大的教训,而参与这场战争的前线将领有一半都是魏红军的老搭档,老部下。现在魏红军上台,国大党怎么可能不紧张。
国大党现在对于印度人民党非常不满意。这些极端分子根本无法用常理来考虑问题,根本不知道国大党的难处。现在他们叫嚣要废除“中印边界条约”,叫嚣要跟中国再打一仗。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极端分子,要是真去阿克赛钦和藏南地区闹事,或者袭击中国军队。到时候激怒了中国军队,出什么事情谁来解决。
国大党为什么如此担心。实在是因为国大党真的无法判断这些疯子的脑回路,
无法预测他们下一步要做什么。
不过英法这些国家想的却不一样。他们是和魏红军接触过,而且早早地就开始研究过魏红军的政治理念。
在他们看来,魏红军虽然是信奉马列主义,但不是空想主义者,也不是极端意识形态者。特别是在外交上,是一个手腕灵活的人。
不过所有的判断,只是基于原来的情报分析的。谁也不敢保证位置出现了变动之后,政策不会变动。
就像是赫鲁晓夫,当年斯大林活着的时候,那可是第一个高呼万岁的人。把斯大林捧上神坛的过程当中,赫鲁晓夫绝对是最大的推动者之一。但也是赫鲁晓夫,
在苏共二十大提出了震惊世界的“秘密报告”,开始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政策。斯大林活着的时候,谁能够知道赫鲁晓夫会做这种事情。
还有历史上的勃列日涅夫。
勃列日涅夫是正儿八经赫鲁晓夫一手提拔的亲信。就算是现在勃列日涅夫成为了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他也是天天拍赫鲁晓夫马屁。平时给赫鲁晓夫端茶倒水都做的非常自然。
但就这样的一个人,历史上不一样联合别人把赫鲁晓夫轰下台。所以这一点谁也不敢保证。谁又能保证魏红军现在的政治态度,现在出台的政策,不是为了给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看的。
外界很多人都在议论中国未来的领导人魏红军,但魏红军可没有时间去管这些事情。
因为十大刚刚结束,新的政治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
特别是党政军三方面的人事调整是一个大事情。
十大调整的人事是大方向,是主要机构的领导人调整。但具体涉及到的干部调整,需要在政治局,在军委解决。
还有就是魏红军上位已经是板上钉钉。所以各方力量都要考虑,如何在新的人事调整当中,既要让魏红军满意,不要被魏红军敌视,又能够为自己获得足够的有利地位。
因此十大结束第三天,魏红军召开了第十届政治局第一次会议。
率先讨论的就是魏红军身上的职位。
魏红军九大之后担任科学工作委员会书记,但现在魏红军要主持中央全面工作,当然不可能继续担任科学工作委员会书记。
因此这一次政治局会议,就要讨论新的科学工作委员会领导班子。魏红军是上一任的科学工作委员会书记,现在又是主持中央工作,所以大家的意见是让魏红军推荐接班人。
魏红军很是中规中矩的道:“从科学工作委员会这几年的工作来看,我认为科学工作委员会大部分干部的能力是很强的,成绩是很好的。所以我的建议是杨全武同志和薄树春同志之间选一个人当科学工作委员会书记比较好。”
现在能够接魏红军科学工作委员会工作的就是他们两个人。毕竟他们一个负责国防科工委,一个负责国家科委。
而且他们两个人的工作,魏红军都很满意。杨全武的优势是,他虽然性格耿直,有些独断专行,但他做事情雷厉风行,尊重知识分子的意见,知道怎么和知识分子打交道。
特别是他非常有担当。科研任务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只要不是人祸,他都是一力承担,不会对一线科研人员大动干戈。
国防科工委一些项目,苏联科研人员和中方科研人员出现争执的时候,杨全武能够聆听他们的意见。需要支持的时候,他能够给中方科研人员更多的信任。所以杨全武虽然是当兵的出身,但就是有一种魅力能够让科研人员愿意跟着他。
这方面赵陆就比较吃亏。在国防科工委赵陆真是事无巨细,累死累活的干活,
但在很多科研人员眼中就是比不上杨全武有魅力。不过赵陆倒是不在意这些东西,
每天都是受着杨全武的脾气,配合杨全武的工作。
以至于赵陆自己都说,自己要是比杨全武更早去见马克思,那都是被杨全武气的。
薄树春的优势是,他本身有文化,有能力,还有掌控全局的眼光。而且因为是搞后勤,搞财政出身,所以对于整合各个科研单位上颇有功底。
“我认为杨全武同志适合担任科学工作委员会书记职务,我愿意配合他的工作。”
大家还没有开始讨论,列席会议的政治局候补委员薄树春立马推辞。
薄树春很有自知之明。
虽然魏红军推荐了两个人,但杨全武是政治局委员,军委副主席,因为国防科工委出色的成绩目前风头正劲。
大家总不能让自己去领导杨全武这个政治局委员。
看到薄树春推辞,那任命就简单很多。
不过魏红军倒是非常欣赏薄树春的能力,所以道:“杨全武同志担任科学工作委员会第一书记,薄树春同志担任第二书记,同志们觉得怎么样?"“我认为可以。”
“同意。”
科学工作委员会毕竟是魏红军一手打造起来的。里面的人事问题虽然上了政治局,但不会有人不开眼,一定要往科学工作委员会安插干部。
还有薄树春,跟修养同志,邓希贤同志,都有不错的关系,在科学工作委员会和魏红军合作的也很好。
重要的是薄树春今年才53岁,能力又强,说不定未来就是政治局委员。一个科学工作委员会的第二书记而已,当然不会有人反对。
然后政治局根据杨全武和薄树春的推荐,任命赵陆,张金福,张爱平,钱学森,钱三强五个人为科学工作委员会副书记。钱三强和钱学森都已经入党,所以这一次都被任命为科学工作委员会副书记。
因为钱三强和钱学森两个人不仅仅是做具体工作的出色科学家,对于中国来说他们两个人都是战略科学家。他们要做的不是具体的研究,而是要帮助中国制定科研计划。
科学工作委员会的人事任命结束之后,就是讨论三五计划当中西部投资问题。
围绕着四川,云南,贵州三个省份,
三五计划有专门的投资安排。为了整体发展,有效的利用三个省份的各项资源,所以政治局决定成立“西南发展发委员会”。
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但因为这个计划本身就是高刚联合四川,云南,贵州一起做的。所以高刚顺其自然担任西南发展委员会书记。
西南发展委员会领导机构构成是,一个书记,两个副书记,四个常务委员。
四个常务委员政治局很快有了具体方案。那就是四川,云南,贵州的省委书记和攀枝花钢铁基地总指挥四个人当选。
其中四川省委书记刘树德和攀枝花钢铁基地总指挥雷佳斌两个人是确定的。但云南省委书记谢富知和贵州省委书记周林都是两任省委书记任期结束,十大之后都是要调整位置的。
“谢富知同志在云南多年,熟悉西南地区。而且之前那份西南发展规划,谢富知同志本来就是参与者之一,我认为谢富知同志适合负责这个事情。
邓希贤没有客气,直接推荐了谢富知。
谢富知历史先不说,他在云南是政绩斐然。云南的土改,包括云南一直泛滥的毒品,都在谢富知的手中禁绝。
正因为谢富知在云南的工作成绩非常好,所以九大的时候谢富知就成为了中央委员。
谢富知1949年年初就去了云南,光是云南省委书记就担任了十二年。按照组织部一把手任职时间的规定,谢富知是到了调动的时候。
但谢富知目前的问题是,离开云南之后,也就是换一个省份继续当省委书记。
中央目前并没有很好的位置留给谢富知。
还不如继续留在西南。只要三五计划西南省份发展很好,那么这就是硬邦邦的政绩。“我也认为谢富知同志熟悉西南,适合在西南继续工作。”
总理也认为谢富知适合在西南发展委员会工作。
其他人也没有明确反对的。
虽然说中央一直在打击山头主义,但山头的存在是肯定的事情。西南省份是第二野战军解放的,地方干部不是第二野战军军队干部就是当初晋冀鲁豫军区和中原军区的南下干部。
现在要组建西南发展委员会,不可能所有人都是外来干部,肯定是需要有曾经第二野战军干部,这也是一种平衡。目前看来最适合的就是谢富知。
不仅是中央委员,而且还是多年的云南省委书记。西南山头的老大邓希贤支持谢富知,其他人也不好反对。“杨春福同志,我认为适合当副书记。特别是工业建设和城市建设上,他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现。”
在大家还没有完全表达看法的时候,
邓希贤又是推荐了一个人。这一次邓希贤推荐的是,北京市委书记杨春福。
本来北京作为首都地位应该很高,北京市委书记的级别也应该很高。就像是历史上彭珍当北京市委书记一样。
但目前的情况却不一样。从早期的北京军管会主任魏红军开始,北京市委书记接连经历了陈谈秋,赵震生几个人之后,
目前担任北京市委书记的杨春福级别就低了不少。
杨春福也是赶上了晋察冀大发展的机遇,先是担任张家口军管会宣传部部长,
后面担任张家口市长,市委书记,察哈尔省委书记,解放后进京后来担任北京市市长,市委书记。
杨春福能够稳稳当当的,以中央委员的身份当北京市委书记,和他出身晋察冀是分不开的。
因为当初中央各部委也好,北京市委市政府也好,都是华北局各机构直接升格而来。北京这边算得上是晋察冀的老巢,
所以杨春福的工作能够顺利展开。
杨春福担任北京市委书记已经七年。
十大之后,杨春福也需要调整位置。
魏红军明白邓希贤的意思。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