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997章

作者:随遇而安

苏联是绝对不会想到,魏红军会这么重视苏联的农业情况。会把苏联农业方面的消息全都汇总起来,然后让下面的人分析。

邓志辉看着魏红军递过来的苏联方面的农业数据,并不是全面的数据。都是一段一段的,毕竟不是专业的情报窃取,只是公开获得一些苏联农业方面的情况。

但邓志辉一直是农业负责人,所以把里面零零散散的东西,包括汇总的图表稍微研究一下就看到了很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苏联很多地方的亩产一直在下降,而且下降速度非常快。

这是不正常的。

粮食亩产因为各方面原因下降是可能的。但这么大规模的,普遍的亩产下降,

这完全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

如果不是出现了什么大事情,是绝对不会发生这种事情。“我仔细研究1961年的苏联粮食数据,前后矛盾太多,绝对不是苏联粮食产量的准确数字。我现在可以明确的判断,

赫鲁晓夫同志在苏联的‘玉米改革’已经彻底失败。他的‘玉米改革'不仅占用了苏联大量的经费,而且还占用了苏联很多很好的耕地,影响了苏联其他农产品的生产。现在苏联玉米的产量根本没有达到他想要的成果。甚至大部分玉米种植产地,

1961年玉米产量惨不忍睹。”

“我总结了苏联农业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那就是赫鲁晓夫的‘玉米改革’,

完全不是科学的农业发展决策,而是赫鲁晓夫同志基于他在乌克兰的成功经验推行的,违背了科学,盲目的农业发展决策。

在这场‘玉米革命’当中,苏联只知道大规模的垦荒,大规模的使用农业机械和化肥作为增产的一切手段。可是他们的种子改良没有跟上去,具体的土壤环境没有研究。现在这些问题的后遗症已经开始出现。”

“大家都是常年负责农业问题的干部,农业问题一旦开始发生,那就会发生连锁反应。苏联为了中南半岛的战争,同时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提升,大量的资金又开始投入到国防工业和石油工业当中。”

“所以现在的情况是,苏联的农业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可是苏共中央的注意力并不在农业上,这会导致苏联粮食出现问题。”

“所以我判断1962年、1963年苏联的粮食问题一定会大爆发。到时候不仅仅会是苏联的粮食危机,而是会成为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粮食危机。目前苏联每年给东欧和朝鲜出口大约150亿斤粮食。一旦苏联自己的粮食产量出现问题,苏联自己都要进口粮食来解决问题,更不用说出口给这些国家粮食。到时候东欧和朝鲜都会出现粮食危机。”

“同志们,我们不能只想着我们国家渡过了灾难。我们还要考虑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情况。所以1962年我们这边的情况好了不少,但我们需要比1961年增加

300亿斤到400亿斤左右的粮食储备。

“有了这些粮食,我们才能够稳住社会主义阵营有可能发生的粮食危机。”

历史上这一次的粮食危机对于苏联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一个是苏是联前前后后花了二十几亿美元,甚至因为外汇不足动用了大量的黄金才解决了国内的粮食问题。同时苏联开始依赖于进口粮食,导致冷战当中苏联的粮食安全始终是掌控在美国手中。

另外一个是苏联的粮食危机,直接导致了社会主义阵营的粮食危机。很多东欧国家这个时候都只能是选择从西方国家进口粮食,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国家都经历了动荡。

现在中南半岛这边社会主义阵营是占据优势的。这个时候魏红军不能允许社会主义阵营出现粮食问题。当然魏红军也希望利用这一次的机会,把中国和苏联以及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进一步绑定起来。

再说历史上社会主义阵营面对粮食危机,前前后后花了那么多钱。这个钱美国能挣,中国也能挣。

那么大笔资金,中国可以从苏联进口多少好东西。

当然魏红军也不希望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彻底失败,引起苏联的政治动荡,让赫鲁晓夫迅速垮台。赫鲁晓夫可以垮台,但魏红军希望能够往后一些。因为赫鲁晓夫虽然也喜欢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指手画脚,但跟勃列日涅夫相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

魏红军更愿意和赫鲁晓夫打交道。

要是能够让赫鲁晓夫顺利渡过粮食危机的难关,说不定赫鲁晓夫就不会那么快下台。

“300亿斤到400亿斤。”

邓志辉想了想道:“今年年景虽然看起来不错,但根据目前春耕的情况判断,

今年的粮食产量相比起1961年最多也就能增加500亿斤左右。也就是说今年我们能够多调配的粮食只有100亿斤以上。”

“对。”

邓志辉叹了口气。也就是说还是要勒紧裤腰带。100亿斤数量是不少,但相对于中国六七亿人口的规模来说,说多也不多。

魏红军看向了陈国东,道:“陈国东同志,粮食部今年有没有问题?”

“只要上下配合,就不会出问题。”

陈国东摇头。

本来陈国东还以为粮食部今年的日子能够好过一些。但现在魏红军既然有这样的判断,陈国东当然要跟上去。

魏红军不仅是军中名将,在各方面领域的判断上都很少出现失误。包括负责赈灾问题的时候,魏红军从一开始就要求粮食部做好打硬仗、打持久战的准备。果然全国性的大干旱持续了三年。

要是当时没有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那么现在中国的粮食就真的会不够。所以现在魏红军判断社会主义阵营的粮食会出现问题,陈国东也是深信不疑。

魏红军又看向了付秋涛,道:“物资储备局能否坚持得住?”

“1962年没问题。”

付秋涛做了保证。

不过付秋涛很快又道:“总书记,

1962年只要没有发生1961年这种大干旱,那么物资储备局肯定能够坚持。但如果1962年情况依旧很严重,那么物资储备局今年就要拼命。等1963年的时候,

物资储备局就真的危险了。不仅仅是国家物资储备局,现在全国各省的粮食储备也快要见底了。挺过今年没问题,但要是明年再出什么事情,真的会出大事情。”

这三年的大干旱,粮食大省的储备被大量的消耗,国家物资储备局这边也是消耗了大量的粮食。

现在大家的粮食储备都很危险。

魏红军点头。

道:“先挺过今年再说。”

魏红军可是知道,1963年这一波的全国性灾害就彻底过去。到时候中国的粮食产量就能够重新恢复起来。

等中国的粮食产量恢复到5000亿斤以上,到时候中国的粮食安全就又有了保障。所以这方面魏红军还是很放心的。

“好。”

付秋涛点头。

魏红军看着邓志辉愁眉苦脸,所以笑着道:“邓老,这一次还是需要你全权负责这个事情。”

邓志辉只能是点头。

魏红军又对李少成道:“少成同志,

今年年景好,农村必须要重视农业生产。

今年农业的恢复,会直接影响三五计划的顺利实施。”

“是。”

魏红军知道自己的要求,让邓志辉他们比较为难。

但魏红军只能是如此。

而且魏红军相信邓志辉,一定能够协调好各方面。粮食会议结束之后,魏红军休息片刻,选择和周彬、财政系统、金融系统、外贸系统的干部谈话。

1143布局香港

澳门财经工作会议结束没两天,魏红军又跟周彬这些财政部门、金融部门、外贸部门的干部见面,一个是为了落实之前财经工作会议的内容。

能够走到财经工作委员会会议的,基本上都是各个单位已经有了大致的方案。

所以财经工作委员会议上通过的很多内容可以迅速落实。

第一个就是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的组建。

既然是已经通过了,农村工作部这边就没有说拖拖拉拉。而是迅速召开了会议之后推荐了武南生。这名干部很年轻,是1922年出生的干部,今年才39岁,不过也是党龄25年的老党员。武南生是邓志辉在中南局担任书记的时候中南局的副秘书长,跟着邓志辉参与了中南土改。是中南局重要的土改干部之一。

邓志辉对他的印象很好。

主要是因为武南生这个人头脑非常灵活,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很强。

所以农村工作部成立之后,邓志辉也把他带到了中央。原农村工作部秘书长张临池去了广西担任副书记之后,武南生先是担任农村工作部副秘书长,九大之后没有多久又开始担任农村工作部秘书长。

可以说是邓志辉非常器重和信任的干部。

所以邓志辉推荐武南生担任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由农村工作部推荐干部担任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一把手,也是外贸部跟农村工作部妥协的方案。农村工作部和外贸部交流之后,外贸部接受了农村工作部的推荐方案。报告来到了魏红军手中,魏红军分别询问了邓志辉和周彬意见之后,在武南生的任命书上签字。

其实魏红军也是很欣赏这名年轻干部。

武南生早期来农村工作部做的是邓志辉的秘书工作,所以魏红军和他接触也很多。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干部。

然后是石油工业部和煤炭工业部联合上报的中国能源进出口总公司的人员任命。石油工业部和煤炭工业部讨论之后,

石油行业出干部担任中国能源进出口总公司的党委书记。因为石油和煤炭出口上,

石油出口额更多,石油更具有重要性。石油工业部推荐了两个人,一个是太岳军区出身,后来参加了玉门石油基地建设的张文斌。另外一个是参加了松辽石油大会战的郑勇国。

郑勇国算是最早参与盛县游击军的盛县本地干部之一。

他是魏红军在盛县最早的落脚地张家村人。他本人在郑家排行第七,所以大家都叫他郑七郎。郑七郎的堂哥郑六郎就是魏红军在盛县任命的第一任妇女主任,也是九大之后调到浙江,十大之后魏红军签字批准担任浙江省委副书记的张秋萍早死的前夫。

郑七郎参加革命之后,自己改了一个名字叫郑勇国,表明自己要勇敢的为国征战。不过郑勇国在打仗方面没有太多的天赋,无法像张秋萍的弟弟张山那样一路征战,现在已经是军长。但郑勇国在协调能力上还是很不错的,所以一直在司令部和后勤部门当干部。

辽河油田大会战的时候,福州军区这边成建制建立了五个石油工程师奔赴东北。当时郑勇国也在里面,先是参加了辽河油田大会战,后来又参加了松辽油田大会战。两次大会战当中,郑勇国的协调能力让总指挥雷佳斌非常满意,所以让他担任自己的助理。

于秋里做事情很谨慎。目前石油战线当中,最大的两派山头,一个是魏红军担任燃料工业部部长的时候,组建玉门石油基地作为中国石油工程队伍和人才培养基地,后面发展出来的干部。另外一个是后来石油小会战和大会战当中大规模转成石油工程部队出来的那些干部。

玉门石油基地出来的很多干部,大部分都是出自第一野战军,他们主要参与了陕西、新疆、青海、四川等地的油田开发。而后来大规模部队转为成石油工程部队,这里的干部主要出自晋察冀和华北,

他们参与了东北和华北的油田开发。

所以于秋里自己并没有决定,而是搞了一个平衡。推荐了青海油田的张文斌和胜利油田的郑勇国两个人。

魏红军考虑了之后,最后还是选择了张文斌。倒不是为了安抚于秋里,照顾其他山头。而是因为郑勇国目前在胜利油田指挥部当副总指挥兼党委副书记,正是大展身手的时候。等到胜利油田大会战结束,对于郑勇国的未来更好。

这样张文斌担任中国能源进出口总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郑勇国继续担任胜利油田指挥部副总指挥。然后是煤炭工业部这边推荐煤炭工业部部长助理,原大同总工会书记、大同矿务局工会书记、大同市委秘书长兼大同矿务局党委书记、大同市委书记出身的林宇担任中国能源进出口总公司党委副书记。

林宇比魏红军小两岁,目前的级别也比不上很多八纵出身的干部。但在八纵这个后崛起的山头系统里面,林宇属于是资历非常深,和魏红军、李世平他们私人关系非常好的干部。因为魏红军当年进入盛县之后,盛县军队和地方的党员加起来不到二十个人,林宇就是当时盛县地方党员之一,也是李世平曾经的学生。

后来在军队干过政工干部,然后在盛县担任过组织部长、县长、县委书记、察南党委委员等等。他担任煤炭工业部部长助理,靠的就是他在大同矿务局的出色成绩。

魏红军成为党内接班人之后,对于晋察冀和八纵山头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就算魏红军不亲自出手,但很多目前四十岁左右的年轻干部,都会在十大之后紧随而来的干部调整当中,不经意之间获得好处。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

井冈山、瑞金、延安都是革命圣地。

等魏红军一旦成为党的一把手,盛县很有可能也会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中心之一。

到时候当年在盛县革命出身的干部,都会获得很大的好处。

外贸部这边新成立的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是外贸部寄予厚望的公的司。外贸部整合麾下大量的贸易公司,把他们都并入到新成立的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

为了顺利组建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外贸部把目前外贸部副部长,参与组建过华润公司,也是中国进出口总公司第一任总经理的陆续章推了出来。外贸部希望陆续章担任新成立的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的党委书记兼总经理之后,把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变成中国最大的贸易公司。

魏红军和书记处那边商量之后,对于这些推荐都给与了签名。

除了外贸部新成立的这些大型外贸公司之外,这一次魏红军和周彬他们主要讨论港澳地区的问题。

香港是一个小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