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乐子宁
“(真言)水。”
法师佩戴面具,单手结剑指印,低声念诵真名,在雨中感应雨水,心绪陷入如山如石的平静。
目光所及,从岬角上空到石塔镇的苍穹,雨云倾斜的天河珠串都纳入生之御术的共振范围中,纵然雨水不停坠落,新的雨水进入林博的感官范围,也在瞬间纳入言灵统御。
他抬手结空掌印。冰冷的御术信念顺着光脉,传递至感应范围内的每一粒雨珠,压抑它们的震动。雨水被剥夺了活力,发生了转变,呢喃着冷寂的语言。
耳畔淅淅沥沥的雨声开始夹杂叮当微响,好似千百颗珠玉坠地。
一粒粒透明的冰晶从天而降,砸在行人的皮肤上,仿佛小针戳刺一样的触感,让他们发出惊吓的呼喊。
站在屋瓦上的白鸟发出整齐的啼叫,拍打翅膀抖落冰霜。
先是雨水,后是冰粒,最后是洁白的雪花,那么静谧柔和地落在大地,覆盖屋舍、街道与凡人。
大人发出孩子一样的惊叹,学校爆发孩子的喜悦尖叫,老人们望向岬角的方向,无声垂首致意。
灯塔小院的法师伸出手,在固之御术的持续控制下,掌心的温度也没有融化冰雪,如捧着一簇柳絮。
这是石塔镇于本世纪迎来的第一场雪,距离寒潮南下还有不到二十天。
洪都人三三两两走出教堂,心头坠沉,谈兴不高,虽然得到了答案,可结果却并未让他们感觉轻松。
“骗子。这种伎俩也就在乡下有用,放在洪都,这种档次的骗子连一块面包都讨不到。”有人低声咕哝着。
“你们快瞧。”
众人眼前的小镇,不知何时已覆了一层轻薄霜雪,仿佛北方的冬季降临。
洪都人伸出手抓了一把雪花,冰凉刺骨,且迟迟没有融化,绝非自然界正常的降雪。
教堂的老祭司在窗边远眺灯塔的方向,欣赏飞雪下的小镇。大门处,一群慌慌张张的外来者蜂拥而入,攥着不会融化的冷雪,高声大呼:“奇迹是真实存在的!我们信了,我们信了!”
第174章 微光视觉
林博解开空掌印,环顾四下,海岸落白,不远处的石塔镇,一座座民居也都覆雪,在穿过云层的黯淡天光里映得一片明灿。
2级生之御术本身如同基石,提供给林博一种万物气脉相连的视角,需搭配其他御术,才能发挥出绝妙的效果。
他仅仅是简单尝试,没有继续让飞雪飘落。天穹的雨水不再结冰,很快冲刷去了大地的积雪,只有沟渠中的残冰碎霜还证明方才的秋季奇景。
这是林博第一次尝试改变天象,比想象中更轻松些,虽然同时操控巨量雨水,但主要是御术并行和二阶言灵消耗了大量咒力。
生之御术更加熟练了一些,能够快速将落入感应范围内的雨水同化共振。
林博通过目光笼罩的区域其实并不算多么广阔,约莫是一个半径数百米的球型空间而已,这还是天光明亮的缘故,若在黑夜里,他可没法用视觉捕捉如此广泛的雨水。
他摘下面具,往眼中滴了两滴药水,之前的药力已经差不多吸收完毕。
【技能判定成功,[天蟾望月术]基础熟练度+1】
【健康状态系数×2(完美)】
【最终计算结果:[天蟾望月术]熟练度+2】
天蟾望月术:Lv1(31.2/30)显著强化动态视力
“升级。”
酷烈的冷流从脑海涌出,灌入双眼,林博在一瞬间失去了视觉,眼部神经传来如灼烧一样的冰冻感。眼球内的房水似乎冻结成剔透的晶体。
他阖上眼睑,仰面朝天,漆黑到没有一丝幻觉性眩光的视野中,缓缓浮现一粒皎洁白光,如中天遥远的月亮。随着白光不断扩张、膨胀,眼部的不适感迅速消退。
稍许过后,林博恢复了视觉,他能清楚看到眼睑上的血管,即便此时天上的阳光被阴云遮挡,只有少量光线穿过眼睑抵达视网膜。
天蟾望月术:Lv2(1.2/90)获得微光视觉
林博召来一丛雨水,在面前凝聚成一面冰镜,打量眼球的变化。原本乌黑的瞳孔变成了一种极深的铅灰色,折射日光,散发出微弱的白辉,仿佛瞳中藏月。
作为人类种族,生来并不具备微光视觉,天蟾望月术实实在在改变了他的生物结构,算是一种基因突变的性状表达。
现在清晨和黄昏时刻阴沉沉的天地,对他而言和正午时分相差不大了。
林博左右眺望,发现除了微光视觉外,自己的视力可见范围也比升级前更广,动态视力同样得到增强,眼球转动比先前更加灵活敏锐,目光焦点总是在无意识追逐那些移动物体。
回到灯塔,去除衣物和身上的雨水,林博在三楼练习双刃旋舞术。
他还是没法完全用真言御术精准操控肌肉收缩、舒张,这实在是一个需要长时间打磨的高级技巧,目前仅仅停留在理论上。
所以林博仍旧是用身体肌肉来推动这门技能,练得汗出如浆,力竭倒下。
一日两练,由于身体结构经过生之御术的调整,极其适合这门技艺,所以每次获得的熟练度都相当之高,估计再过四五天就能升级。
浑身的筋肉在高强度的负荷中,日渐丰盈有力,如同一个木桶加深,即可容纳更大水量,身体素质的提高,也让健康状态的下限提升,不再容易染病,也能更长时间保持完美倍率。
上午,因为有雨,所以灯塔暂时没有访客。林博继续改进人体义肢的机械构造,反复调试,打磨细节,把手臂、脚掌和小腿部分的义肢设计给完善了。
等雨势放缓,今日见报的患者名单上的访客就陆续登门。
守夜人在灯塔外设置了一排收纳架,可以挂雨衣雨伞。客人进门前,在石砖上蹭掉鞋底的泥污,抖抖身上的寒气,推开门,空调吹出的暖风迎面扑来,让他们精神一振,火塘里噼啪作响的篝火腾起融融热气,屋里的温度舒适极了。
“坐。”林博微笑着招呼。
石塔镇的残疾群体基本上是缺胳膊少腿,不过也有几位是目瞽、耳聋、毁容。
要用义肢让患者重获感官能力是很难的,以视觉为例,摄像头接收到的光学信号需要转化为数字信号,再调制成神经信号,才能被大脑接收。不是把神经元往摄像头电线上一插就能成功的。
疯侏儒的技术资料里,机械眼球、人工耳蜗等部位,都是附魔产物,实际效果其实很一般,视力范围受限,看不到色彩,听觉更是一塌糊涂,可接收的声音频率范围非常狭窄。
林博从书里看到过一种高技术的义体模块,神经信号调制解调器,能够完美解决这个难题。
原理他懂,不过没有图纸造不出来,即便有了图纸,加工难度也是极高。成品的神经调制器价格是20灾币一打,毕竟是大批量生产的工业品,卖得很便宜,但还是很不划算。
林博手头还有另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那便是来自[植物园]副本的生物技术。活体植物都能给自己长出一大堆眼球,伪装藤更是能从头到尾模拟一个活生生的人类。
不论是眼球、耳蜗还是皮肤,都能靠伪装藤来制造。
他早就打算用全能菌种吸收伪装藤的基因,为此,专门从石窟的蘑菇园里挖取了一小块菌丝土,移栽到培养箱中,带到灯塔地下的炼金工坊。
当林博在给残疾患者移植义肢时,这团菌毯正在地下工坊里蓬勃成长,它吸收了原代伪装藤的种籽,又被投喂了三件紫色装备。深度突变头盔、胸甲和腿甲都在被菌丝缓慢分解、吸收。
深度突变套装本就是活物,它们会反抗这些凶狠的蘑菇,在这个过程里,原代菌种为了占据优势,会持续演进,逐渐形成新的次代菌种。
等到菌种成型,林博想要批量生产人体组织就很方便了,从患者身上取一点细胞,投给伪装菌毯,即可培养适配基因的生物器官。
只不过生物科技虽好,却是没法大规模普及开来。
林博拿着小螺丝刀拧紧固定环,让金属小臂牢牢套在残肢上,给病床上的患者取针,疼得满头热汗的年轻水手起身后跪伏在守夜人面前。
“奇迹我主呀,我把生命和手里的刀剑送给你了!”他说完,呜呜哭了一阵,“昨天我看到你给那几个老教友装假手,我就在想,肯定会轮到我的,想了一晚上,今早看到报纸上有我的名字。呜,我就知道您没忘了我。”
这个年轻健壮的水手在民间决斗中丢了一条胳膊,仍旧笃信战士,却已被迫沦为社会的边缘人。
“既然你已经能握住刀剑,那就锻炼好本领,保护镇子的治安,保护这里的人们。”林博低声宽慰。
“我会的。”年轻人感受着金属义肢的力量,强壮、坚硬,远胜血肉之躯,“我会比残废前,更厉害!”
正午,石塔镇的妇女们再一次准备好了饭食,由年轻活泼的女孩们送去灯塔。
林博听她们说,许多手艺好的妇女已经被食品工厂招聘,要将家庭食谱用在生产罐头食品上。
这也是修会成员自发商讨的决策,食品工厂今后主营各种酱汁和罐头,商品种类应当丰富多样,每一道食谱都需要一群有经验的厨房工作者把关。镇子上没有专业大厨,但有一群健朴的妇女,能耕种,懂织网,可以在纺织厂做苦力,也懂得如何用食物慰劳家人。
临近傍晚,林博去地下工坊检查了菌毯的情况,深度突变套装被密集的菌丝完全包裹,距离伪装藤蔓彻底投降只有一步之遥。新的菌种也已基本成型。
他在患者名单上,把眼盲者加入进来,随后让海鸥把名单送去报社。
老祭司拜访了灯塔。
“奇迹我主,今日来访的洪都人,已决定追随您的道路。”
第175章 魔法通讯手段,新的改造手术
早在清晨,负责送货到味精专卖店的海鸥们就向林博回报,有一群新面孔来了石塔镇,不过游客到访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了,所以他并未在意。
这群人因目睹海鸥而去教堂追查真相,最终因目睹秋季落雪而追奉奇迹。林博从老祭司口中得知事情始末,只是莞尔一笑。
“也算是无意的收获。”他简短道。即便没有因为练习真言御术而改变天象,这些洪都的老者教徒,终究会渐渐向守塔修会靠拢的,老祭司的一番言论已经动摇了他们的信仰。
出于审慎的态度,老祭司并未让这些新成员前来灯塔觐见,只是把他们的统计名单呈递给守夜人过目。
毕竟新成员有自己的本职工作,终究要回归异地,得知太多修会内幕不利于维护教派的秘密性。
这些洪都贵人的服务者们将教派的影响力延伸到了国都,可以作为一道桥梁,让修会对洪都的上层圈子动向有大概了解。同时可以在他们这个附庸群体中间隐秘传播信仰。
关键在于,如何保证两地之间的联络。
如果修会要插手洪都,得给人员提供资金支持,如此才能发展组织,吸引新人。还必须维系频繁的通信,才能确保命令通达。
风帆群岛之间正在陆续铺设海底电缆,如今金贝市到洪都有一条专线,可以互发电报,但是通讯价格相当高昂,按字计费,因此发送的信息往往非常简短。
如今诸岛之间最主流的通讯方式,依旧是船运邮递。然而速度缓慢,而且风险不小,货物在风浪中丢失属于常见现象。
老祭司恭恭敬敬向守夜人请教如何联系洪都的修会分部,却是给林博带来一个难题。
他不是没有解决方案,最简单的就是从废品堆里翻出两个短波无线电台,分别架设在石塔镇和洪都,这样两边的修会成员就能通讯了。
但让无线电台出现在洪都这种人多眼杂的大城市,走漏消息是必然的。
石塔镇报社的激光打印机,可是被当作宝贝一样严防死守,还有镇政厅委派的巡警日夜轮班看护,这才没有让好奇心过剩的游客发现。即便如此,《石塔新闻》报的印刷质量之高,也经常让外来人啧啧称奇。
林博的打算是让奥秘机械工坊一点点传播无线电技术,而为了达成目标,需要大量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学者加入进来,目前显然不具备这个条件。
科技手段走不通,那就用魔法。
魔网施法体系中有一个三环的预言系法术,名为“短讯术”,可以让施法者向心中的目标对象发送一段二十五个词以内的信息,接收者也可以立即用心中默念的方式回讯。这道法术的传输距离的无限远,哪怕身处不同位面也能收到信息。
林博不是魔网施法者,对真名法师而言,倘若能知晓一个生物个体的专属真名,那么也可以通过呼唤此名,与之达成心灵感应,用意念隔空交流。
以上方法对他都不可行,那么还可以通过附魔或炼金技术来满足需求。
林博打算尝试一种特殊的高难度附魔技术,称为“同频附魔”,在所有进阶附魔学的书籍中,这都是最困难的一门手艺。能够让两件附魔器具拥有相同的法术效果,且彼此产生无形的联系。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传讯水晶球,就像是魔法版本的手机视频通话,只不过原材料是蕴涵魔能的水晶与力量符文。
同频附魔的物体数量越多,难度越大,失败概率越高。
林博要制造的不是视频电话水晶球,而是一种特殊的附魔纸张,在一张书页上写字,另一张书页会自动浮现相同的文字笔迹。
此时灯塔里只有老祭司一名访客,林博取出法师之容佩戴好,随即又从玩家背包里取出一块魔法素材。
词缀宝箱中掉落的“墨石软铜”,一种质地相当柔软的金属,用指甲都能留下清晰的刻痕,不过可塑性很强,用熨斗一烫,或是小锤敲敲打打,就能把刻痕抹掉。
老祭司看到三眼骷髅抬手一按,空地上就多了一块半人高的漆黑金属,表面反射银亮的细腻光泽。
上一篇:斗罗,我的分身固拉多
下一篇:我的化身正在成为最终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