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刘家大少,一路进部! 第120章

作者:是青青青青衫啊

  一转眼,四合院里的众人,也到了该回轧钢厂返工的日子。

  刘光奇虽然不是工厂工人~!

  但也不例外。

  春节假期就这么几天,时间一到-就该部里上班了!

  不过在此之前.

  他还是把过年期间拍的照片,送到了照相馆。

  大年初四这天——

  照相馆刚开门,刘光奇就带着胶卷来了。

  取照片时。

  师傅举着洗好的照片端详半天,咂着嘴说:

  “同志,你这拍照的手艺绝了!瞧瞧这光,这人站的位置,比我拍的都讲究……”

  “有没有想法来我们照相馆?”

  刘光奇只是笑了笑!

  接过那一沓厚厚的照片:“谢谢师傅,我就是自个儿瞎拍着玩。”

  他没再多说。

  付了钱,转身就走,留下老师傅在原地一个劲儿地摇头叹气。

  等刘光奇回到四合院!

  院里的大爷大妈们正凑在中院晒太阳,聊闲天。

  “光奇,照片洗出来啦?”

  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整个院子瞬间就活了过来。

  洗好的这些照片,瞬间成了硬通货。

  傻柱举着自己那张站在老槐树下的照片,嗓门比鞭炮还响:“瞧瞧!咱这站姿,有范儿吧?”

  “比许大茂那闷烧的强多了!”

  许大茂正对着自己的照片捋头发,闻言立马炸了:“你懂个屁!这叫派头!”

  “人光齐兄弟都说了,我这张能当放映队宣传照!”

  就这样。

  俩人你一言我一语,差点把照片撕了。

  最后还是易中海拍了拍桌子:“行了,你们都给我消停点!大过年的,想干嘛呢?”

  俩人这才悻悻地松了手。

  互相瞪了一眼,各自拿着照片回屋宝贝去了。

  ……

  ……

  院里另一头。

  秦淮茹小心翼翼地接过自己的那张照片。

  在她乡下,可还没拍过照片呢!

  也就这次刘光奇有个相机,她才找的贾东旭去说说,不然想拍张照片,还真不容易。

  照片上——

  她挺着肚子,一手牵着棒梗,脸上是她自己都没察觉到的温柔笑意。

  她的指尖轻轻抚过照片上自己的笑脸。

  眼眶微微有些发热:

  “光齐,真是……太谢谢你了。”

  她抬起头,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的颤抖:“拍得真好看,我得好好把它裱起来!”

  贾东旭站在一旁!

  挠着头嘿嘿笑,脸上是藏不住的稀罕。

  至于刘海中——

  则是不出意外的,最宝贝自己那张露手表的照片。

  用木框摆在了最显眼的地方。

  就这样。

  年味儿还没散尽,厂里部里返工上班的日子就到了……

  刘光奇是初四回到部委筒子楼的。

  第二天,调整好上班的思绪之后,刘光奇推着自行车往部里走去。

  一机部外!

  来往的自行车流,渐渐多了几分匆忙。

  路边的早点摊,冒着白汽,炸油饼的香味混着煤烟味,这是属于返工潮的烟火气。

  一机部,机械技术研究处。

  刘光奇刚在自己的办公室坐下,还没来得及泡上一杯热茶,办公室的门就被轻轻敲响了。

  探头进来的是林司长的秘书小李,一脸的公事公办。

  “刘组长!”

  “林司长在办公室等您,说是关于红星创汇机械厂的事。”

  刘光奇心里咯噔一下。

  随即一股热流涌了上来,该来的,终于来了。

  他点点头。

  连口水都没喝,立刻起身,快步走向司长办公室。

  ……

  ……

  “咚咚咚。”

  “进!”

  推开办公室门。

  一股浓郁的茶香迎面而来,林司长正俯身在一张巨大的地图上,手里夹着铅笔,神情专注。

  桌上的搪瓷缸里,几片茶叶上下沉浮。

  “光奇来了,坐!”

  林司长抬起头,眼神里透着一股藏不住的兴奋。

  他没绕圈子。

  直接用铅笔在地图上用力画了个圈,发出“沙”的一声。

  “红星创汇机械厂的选址,定了!”

  “占地十五亩,旁边有铁路专线,离外贸部的仓库也近,发运货物省时省力!”

  刘光奇的目光瞬间被那个铅笔圈吸引了过去。

  “规划都敲定了!”

  “新厂的其他科室、行政楼,都可以往后放!部里下了死命令,优先建你那些产品线的六个车间!”

  林司长伸出三根手指,语气斩钉截铁。

  “三个月!从打下第一根桩,到机器开动,只有三个月时间!”

  说到这,他像是想起了什么高兴事,

  脸上难得地露出一丝笑意!

  林司长难得的补充道:“对了,给你透个底。这段时间,毛熊那边的反馈很不错!”

  “所以又追加了一批新订单!”

  话语里!

  是压抑不住的喜悦和自豪。

  不难听出林司长的开心,所以才会将这个不怎么算是秘密的秘密,说了出来。

  因为——

  这些订单的最主要因素,还是刘光奇促进的。

  也正因为如此。

  他们现在需要全力倾斜资源,让红星创汇机械厂尽快建成。

  并且投入生产!

  甚至于,部里领导下达的指令,更是优先建立六个车间来生产创汇,其他后续科室厂房可以不急。

  总之一句话!

  全力开工,以外汇创收为主,换取更多种花家的建设物资!

  ……

  ……

  脑中思绪闪过。

  林司长此时也是拿起铅笔,在新厂的建址图纸上,画了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