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青青青青衫啊
只是他撬动今后机械工程的杠杆。
用它们去换取宝贵的外汇,再用外汇去国外订购更先进的高精度机床,有了好机床,才能制造更精密的机械。
这才是他的最终目的——
用领先一个时代的机械技术,为整个种花家的工业发展,狠狠踩上一脚油门。
对于刘光奇来说。
一个人的精力终究有限,他不能被困死在这些零件里。
他需要帮手,需要一个团队!
研究处这帮同事,受限于年代的桎梏,虽然创新思维差了点,但个个都是技术好手,执行能力绝对没问题。
把这些零件的加工任务分派下去。
让他们协同作业,效率何止提升十倍……
至于他自己。
则能彻底解放出来!
甚至,在今后的漫长时间里,刘光奇只需要提供其他加热产品理念和思路,比如更适合毛熊的电烤箱等等……
由下面研究处的去进行研发。
这样。
他便可以腾出手,去思考更高层面上的机械设计。
想到这里。
刘光奇也不再迟疑,目光看向研究处的一众同事:“研究处全体都有!”
“放下手里的活,都到我这儿来开个会!”
洪亮的声音在办公室里回荡。
研究处的同事们闻声一愣,纷纷探出头来,脸上写满了好奇和兴奋。
……
……
当刘光奇的想法说出来后。
经过片刻的寂静,整个研究处瞬间炸开了锅。
“我没听错吧?”
“新产品研发,组长这是要带咱们一起?”
“好家伙!组长这是要把新产品研发的功劳,往咱们嘴里塞啊!”
“这哪里是帮忙,这分明是白捡的功劳……”
“好事啊!”
几个老技术员激动得脸庞涨红,搓着手,浑身都充满了干劲0 ..
平日里——
他们也就是修修机床,到直属厂做做调研的活计,像是这种能直接参与新产品,从无到有研发的机会,简直想都不敢想。
这可是能写进履历里,吹一辈子牛的事!
“干!”
“必须干!”
“都别愣着了,赶紧的,把家伙什都拾掇利索了!”
根本不用刘光奇再多说什么,整个研究处的人呼啦一下全都动了起来。
很快。
当刘光奇拿着生产图纸,来到之前研究热得快的小工作间时,里面早已是另一番景象。
地面扫得干干净净!
台钻、砂轮机这些设备,更是被人用油布擦得锃亮反光。
整个研究处的同事们!
像是等待检阅的士兵,一个不落,全都在这儿了。
“组长,您吩咐!”
刘光奇笑了笑,也不客气,直接将图纸在工作台上一铺。
“赵哥,按这个尺寸下料,注意边角倒圆,不能有一点毛刺割手。”
“老张,你钣金手艺最好,外壳就交给你了,这个弧度要保证。”
“老谢,线圈你来绕,匝数要匀,松紧要一致!”
“……”
刘光奇三言两语,将任务分配得明明白白,每个人都领到了自己最擅长的活。
下一刻。
众人立刻围了上去,脑袋凑在一起,目光灼灼地盯着图纸。
“嘶……这结构,太巧妙了。”
“不用燃气不用柴火,通电就能加热炒菜?这东西要是成了,又得卖疯了啊!”
“别感慨了,赶紧动手!”
……
……
没过多久!
沉寂的工作间里,顿时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声响。
台钻的嗡鸣,砂轮机的火花,金属敲击的脆响,不断地响起。
刘光奇亲自守着最关键的台钻。
他手里捏着薄薄的硅钢片,甚至没用卡尺比量,眼神一扫,手腕一推,分毫不差。
线圈绕多少匝能让加热效率达到峰值!
加热元件装在哪个位置热传导最快,他心里门儿清。
往陶瓷板上固定线圈时!
他特意挑了耐高温的材料做绝缘,指尖捏着一根细小的螺丝刀,手腕2.4轻轻一转,力道拿捏得炉火纯青。
既不会因为力气太大拧滑了丝,又能保证每一个接触点都紧实牢固。
另一边!
研究处的同事们也不含糊。
一块硬邦邦的钢板,在他们手里很快操作起来,剪、折、冲、磨,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不要怀疑这个年代的老技术员。
他们虽然不在任何的工人工种之中,但却都有着各自的手艺活。
当一个个零件从众人手中递过来时!
刘光奇负责最后的总装。
每一个部件安上去都严丝合缝,连边角的弧度都跟图纸上画出来的一模一样。
旁边一个同事忍不住拿游标卡尺偷偷量了一下。
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我的乖乖,完全没有误差!”
“组长,您这手艺绝了!”
众人由衷地赞叹:“组长这手艺,比那些高级工还准。”
就这样。
在近乎默契的协同合作下,生产图纸的制造,进度快得惊人。
仅仅三天。
一台造型远超这个时代审美的电磁炉成品,就静静地摆在了工作台上。
研究处的所有人,都震惊了!
他们没想到,这电磁炉竟然真的这么顺利就制造出来了,从生产图纸到实体制造……
顺利地没有半点阻碍。
他们以前的研究是这样的吗?简单地和抄作业一样。
……
——————————
PS:求订阅,求全订,求自订.
第82章 脚盆鸡作为电饭锅的开创者?又算个屁!
此刻。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工作台,那个崭新的物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