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刘家大少,一路进部! 第122章

作者:是青青青青衫啊

  换了旁人,光是计算和验证就得耗费数周甚至一个月。

  可对刘光奇来说,答案几乎是本能。

  他下笔极快。

  线条精准,从结构到元件,从整体到局部,一气呵成。

  生产图纸上干干净净,竟没有一处需要涂改的地方。

  事实上。

  也就是这个年代的工业基础,过于薄弱,机床精度差。

  材料性能也有限!

  否则,刘光奇根本不用这么麻烦。

  什么电磁炉,电饭煲——

  别说他一个机械工程博士,便是换了前世任何一个小工厂里的专科技术工,在材料允许的情况,都能手搓出来。

  对他来说。

  真正的难点,从来不是制作的原理,而是怎么用这个时代的材料,把它作出最好的质量和“一八零”外观。

  他手里这副烂牌,想要打出王炸的效果。

  自然需要要多花时间去思考!

  就比如电磁炉的面板,既要耐高温,又要绝缘……

  传导的效果还不能差。

  刘光奇在现有材料性能的极限上,反复计算,最终敲定了一个复合结构方案。

  将现有的工业优势发挥到极致。

  不到半天。

  两张散发着崭新油墨味的生产图纸,已经平整地铺在了桌面。

  设计图纸和生产图纸可不是一回事。

  前者,只是设计阶段提供的概念性指导,主要用于方案论证和初步设计。

  而生产图纸则不同!

  它是直接指导加工、安装的施工用图,确保设计落地为实物。

  ……

  ……

  生产图纸弄好!

  刘光奇长舒一口气,讲电话直接拨给了物资处。

  “喂!”

  “秦处长你好!我是研究处的刘光奇。”

  电话那头。

  随即传来一个爽朗的笑声:“光奇同志啊!你可是稀客,怎么想起给我们物资处打电话了?”

  那头的秦处长显然心情不错!

  还开了个玩笑。

  “秦处长,“有件事想请您帮忙……”

  刘光奇也不绕弯子,笑道:“我这有俩新的研发,这不正等米下锅呢。”

  “急需一批硅钢片、耐高温陶瓷板,还有几种抗高温的材料,我说一下,您记一下,要越快越好!”

  “新项目?”

  秦处长那边顿了一下,语气立马变得郑重起来。

  “行!没问题!”

  “司长那边已经说了,不管你需要什么,咱们处室都全力支持!明天,最迟明天上午,我亲自带人给你送到研究处去!”

  “保证都是咱们最好的材料!”

  随后。

  刘光奇报备了一批材料之后,秦处长那边才算挂完电话。

  这便是现实!

  当你有了成绩,尤其是在领导那里挂了号,整个物资处的资源都会向你倾斜。

  果然。

  第二天刚一上班,研究处的外面就传来一阵喧哗。

  物资处的秦处长亲自带队。

  带着物资处的几个办事员,用板车拉着刘光奇要的材料,浩浩荡荡地来到了研究处。

  “光奇同志!你要的材料我给你找来了!”

  秦处长中气十足道。

  他身后的办事员们将一卷卷闪着银光的硅钢片、一片片码放整齐的陶瓷板往下搬。

  哐当哐当的声音听着就那么踏实!

  “麻烦秦处长了!”

  刘光奇快步迎出去,蹲下身子仔细检查,显然这些材料都是现阶段最好的!

  特别是硅钢片,这玩意又称电工钢。

  难度不小。

  ……

  ……

  刘光奇核验过这些材料之后,第一时间向秦处长道谢:

  “谢谢秦处长了!”

  秦处长看着刘光奇的仔细认真劲,同样笑道:“不用客气!”

  “给你的东西,我敢马虎?”

  “这批硅钢片可是从晋阳钢铁那边弄来的,宝贝着呢!要不是你开口,别人想领一片都得找领导签字!”

  秦处长这话。

  刘光奇一点都不怀疑。

  就拿硅钢片来说,它虽然不算是特种钢,却也是需要相当精密的制造工艺了,都是让高级工手搓的。

  可以想象,这些特殊材料到底产量如何了?

  硅钢片这玩意儿!

  听着普通,但现阶段能生产的厂子可不多,能达到这种精度和纯度的,更是凤毛麟角。

  每一片都得靠高级技工拿捏着尺寸,小心翼翼地造出来。

  产量?

  那根本就不是产量,那叫件数。

  旁边一个帮忙搬运的年轻办事员,看着这堆泛着金属光泽的材料,满眼都是崇拜,凑趣道:

  “刘组长!”

  “您这是又要捣鼓什么新式加热产品?瞧这阵仗,肯定又是轰动部里的好东西!”

  上回的热得快,现在部委家属院谁家没一个?

  方便又好用!

  刘光齐的名号,早就传遍了。

  对此。

  刘光奇只是笑了笑,没接话。

  他的指尖拂过这些冰凉而坚实的材料,脑海中,那两张设计图仿佛活了过来。

  就这样。

  感谢过秦处长之后,刘光奇开始投入紧锣密鼓的成品制作之中。

  站在堆积如山的材料前!

  刘光奇脑中,想要把事情分发给研究处其余人的想法,也是逐渐成型。

  ……

  ……

  没错!

  就是没法任务下去,交给研究处的众人。

  和热得快不同!

  电饭煲和电磁炉,两个项目加起来,零零碎碎的大小零件太多了,每一个都需要精细的打磨和调校。

  这不像热得快,一根加热丝加个外壳就完事。

  他一个人——

  就算不眠不休,猴年马月才能造出成品?

  更何况。

  刘光奇的目标,从来就不是当一个埋头苦干的设计匠人。

  这些加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