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青青青青衫啊
“我妈说,现在粮食调运是头等大事,军区要保障前线战士的口粮,还要支援地方,一点都不能马虎。”
“他们俩现在天天忙到不回家,这事儿只能先往后放放。”
林司长听完。
脸上的笑意收敛了些,多了几分郑重。
“这次的自然灾害,军区后勤压力大,他们俩能顶住,不容易。”
他话锋一转。
目光温和地看着眼前的两个年轻人,笑道:“不过,国家的事要紧,你们的事也不能一直拖着。”
“这样吧,等过阵子,你爸妈要真是抽不出时间…¨~ …”
“我跟老陈代你爸妈出面。”
“咱们挑个好日子,先把婚给你们定了!”
轰!
这话不亚于一颗炸雷在刘光奇心里响起。
两位部委的司长,亲自代赵蒙芸父母,去见自己父母?
这面子,给得也太大了!
还没等刘光奇反应。
旁边的陈司长立刻一拍大.腿,高声附和:“老林这主意好!”
“见父母嘛,也就是走个形式。”
“我们作为你的叔叔,又是光齐同志的领导,也很乐于看到你们早日把婚事给定下来。”
“这年轻人,只有家里安稳了,工作才能更有干劲嘛!”
……
……
被两位领导这么一说。
赵蒙芸的脸颊上,像是烧起了火,热意直冲头顶。
她明白。
这自然不是随口的客套话。
从林司长和陈司长,那带着笑意的眼神里,她能读出长辈们真切的期盼。
很明显。
他们是真的希望,自己和刘光奇能早日修成正果。
而刘光奇这边。
心里也是只觉好笑,两位部委领导,不仅关心工作,还惦记着他的私事。
这份关怀,恐怕也只有这个年代才有!
而且。
从这里也不难看出……
他们与赵蒙芸的父母,关系恐怕也不一般。
这么想着。
他随即也是端起搪瓷缸,对着两位领导郑重地举了举:
“谢谢林司长,谢谢陈司长!”
“您二位的好意,我和芸芸都记在心里了。”
说话间!
一旁的李厂长,和王建国,心里的动静比外面敲锣打鼓还大。
特别是王建国。
此刻他心里,更是震惊。
之前只知道赵蒙芸是外交部的,可万万没想到,她父母不仅是总后大院的,还跟两位司长是老战友?
再想想刘光奇的技术能力,还有部委对他的重视!
王建国心里暗暗庆幸。
庆幸自己从一开始,就跟刘光奇是一路人,没闹过矛盾。
甚至自己还跟着沾了不少光。
不仅行政升了一级。
如今更是外调成功,成了主抓生产的副厂长。
好家伙。
自己这可真是抱上了一条金大腿啊!
就这样。
午宴的气氛越来越热闹,两位司长又问了些新厂生产的细节,刘光奇都一一作答。
最后。
饭桌上也说了不少事,等吃完饭后,两位部长便回去了。
虽然创汇的事很重要。
但他们不能一直待在红星厂里,得回部委安排后续任务和调度。
特别是轻工部那边——
还需要跟他们打声招呼,争取尽快把上下游的协作方案定下来,不能耽误订单。
……
……
轻工部这边。
在敲定合作的意向之后。
也是第一时间,在他们的部里开起了会。
长条木桌上。
摊着红星创汇机械厂的资料,以及刘光奇的个人履历,几位领导围着桌子坐了一圈,脸上的表情复杂得很——
有惊叹,有懊悔,还有几分按捺不住的惋惜。
“啧啧!”
“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不得了啊!”
“大学毕业前就评上助理工程师,半年不到,凭借技术贡献,破格晋升正式工程师!”
“咱们轻工部多少年没出过这么年轻的技术骨干了?”
旁边的科研司司长看着资料。
指尖划过资料【研发热得快、电热毯,曾从部里调用绝缘材料】那一行,叹了口气:
“这个一机部研究处我有印象!”
“去年他们研究发热元件的时候,还向我们借用过电器厂的材料,我当时也没多想……”
“没想到,一机部这次给了我这么大个惊喜!”
这话一出。
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想起了去年的事——当时一机部来申请调用一批耐高温绝缘线,说是要研发新型加热产品,轻工部这边没当回事,按流程批了额度。
现在回头一看!
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
生产技术司这边的司长,语气里满是懊悔:“结果人家搞出了热的快,电热毯……”
“还有最近研发的电磁炉、电饭煲!”
“更是在广交会上,把脚盆鸡的电饭锅按在地上打,创汇订单像雪片一样来,咱们倒好,当初连个人影都没去抢!”
旁边的劳动工资司司长也跟着附和:
“是啊,这电饭煲、电磁炉,本质上都是轻工业范畴的家电产品,要是刘光奇在咱们轻工部,现在这些功劳、这些创汇,都是咱们的!”
“` ¨要不……咱们跟一机部谈谈?能不能劝光齐同志,来咱们部委?!”
这话刚说完。
就被轻工业部这边科研司司长瞪了回去:“跟一机部谈?”
“你以为人一机部是傻子?”
“那老林,都快把刘光奇同志,当宝贝疙瘩护着,外贸部都没成功的事,你觉得咱们能成吗?”
说到这里。
轻工部这边的众人,显然也是一阵后悔啊!
多好的人才!
当初要是去了水木大学,说不定就能把人给挖过来了。
现在挖人?
那纯纯就是搞事情了,不管是哪个部委,都不会轻易把自家的工程师放走。
他们要是敢提这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