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刘家大少,一路进部! 第176章

作者:是青青青青衫啊

  怕是会被一机部直接打出去。

  ……

  ……

  这时。

  轻工部计划司司长,将话题来回来:

  “行了!”

  “现在说这些都晚了。人家一机部护得紧,咱们就算想挖,也没那个底气——”

  “现在当务之急,是跟红星厂搞好协作,把下游的配件的生产抓起来!”

  “同时,也算是借这个机会,学人家的技术经验。”

  显然!

  计划司司长这话,算是说到了众人的心坎里。

  会议室里的情绪渐渐平复!

  大家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协作方案上:“杨司长说得对!”

  生产技术司这边。

  这时也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厂家名单:

  “咱们轻工业部下面,四九城的东风电器厂、燕京电器三(得诺赵)厂,还有津门的渤海电器厂,都是有家电生产基础的。”

  “比如东风厂,去年刚引进了新的冲压设备,做电饭煲内胆没问题.”

  “津门的渤海厂虽然是新建不久的轻工厂,但他们的电路板,也正好对口!”

  “还有……”

  说话间,在座的轻工部各司领导,手里的笔在名单上飞快地圈画。

  计划司司长琢磨了一下。

  然后才道:“这样,咱们轻工部这次,也不搞行政指派了,就让他们这些直属厂自己去竞争!”

  “这既是我们轻工部的诚意,也让红星厂那边有选择权!”

  “所有有意向的电器厂,都去红星创汇机械厂参加选拔——技术标准、生产能力、质检流程,都由红星厂来定!”

  “谁能达到要求,谁就能拿到下游的合作资格,达不到的,也别怨天尤人,回去再好好练!”

  这个决定一出,会议室里顿时一片赞同。

  不搞拉关系、走后门!

  全凭实力说话,既公平,又能让一机部和外贸部那边,看到自己轻工部这边的诚意。

  除此外。

  还能倒逼下面的直属厂,更努力去提升技术水平,可谓一举三得。

  不多时!

  轻工部这边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不到半天就传遍了轻工部下属的所有直属电器厂。

  ……

  ——————————

  PS:求订阅,求全订,求自订丙.

第109章 齐聚红星厂!争逐下游协作机会!

  轻工部的通知下发后。

  下属的所有直属电器厂,彻底炸了锅。

  一个个厂长书记,眼珠子都红了,摩拳擦掌都是含蓄的说法。

  毕竟。

  这可是电饭煲的下游合作单位!

  在红星创汇机械厂没出现之前,他们想搞个电饭锅,还得托关系、走后门,去买脚盆鸡的外汇进口货.

  买回来还得当宝贝一样拆开研究。

  而现在。

  自家兄弟单位搞出了更好的!

  这哪是分一杯羹?

  这是天上掉馅饼,还是纯肉馅的。

  眼下可是计划生产的年代,生产指标就是命根子,谁不想接触电饭煲这样的创汇神器?

  有订单,能分指标,还能学技术!

  这种好事去哪找?

  一时间,轻工业部下属的所有电器厂,有资质的,没资质的,都打算去搂一杆子,万一搂着了呢?

  ……

  东风电器厂。

  厂长刚接到通知,就把车间主任喊到了办公室:

  “把咱们最好的冲压模具都擦干净,再让技术科,把近三个月的电器生产质检报告整理出来。”

  “过两天去红星厂,咱们得把最好的家底亮出来!”

  他拍着桌子,眼神里满是急切:

  “这可是跟红星创汇机械厂合作的机会,拿到订单,厂今年的日子就好过了!”

  ……

  津城渤海电器厂。

  他们的动作更绝——副厂长连夜带着技术骨干,和最好的电路板样品,坐火车赶往四九城。

  至于其他电器厂的厂长。

  也是各有动作,有的连夜让仓库盘点库存,把最好的电源线样品打包。

  还有的直属厂。

  天不亮就带着技术人员往四九城赶,公文包里还装着他们厂,最新的电器生产设备参数表。

  这种情况太多太多!

  一时间,四九城附近各厂,一辆辆吉普车、一张张火车票,都指向了同一个目的地。

  红星创汇机械厂!

  ——————————

  外界,这股汹涌的暗流,正朝着红星创汇机械厂汇聚。

  而此刻的红星创197汇机械厂内。

  同样如火如荼!

  因为借调任命的原因,刘光奇此时是机械厂的技术总工,所以现在不用回部里上班。

  大部分时间都在机械厂这边!

  六个车间全开,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

  刘光奇穿着一身沾了些许机油的蓝色工装,正蹲在一台冲压机床旁,手里拿着扳手,帮七级钳工张师傅调试模具。

  “刘总工,您这手艺真是没说的!”

  张师傅看着刚冲压出来的电饭煲内胆——弧度精准,边缘光滑,比之前调试时强了不止一星半点。

  脸上满是佩服:

  “这模具卡了老半天,您一来,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

  “主要是问题不大!”

  刘光奇擦了擦额角的汗,笑着站起身。

  他拍了拍机床外壳。

  目光扫过车间里忙碌的工人,“咱们这生产线刚开,很多机器还在磨合期……”

  “有问题随时找我!”

  话音刚落。

  身后就传来一阵熟悉的谈话声。

  刘光奇回头一看!

  只见王建国穿着一身挺括的干部服,领口的风纪扣系得严严实实。

  手里拿着个笔记本,正快步走过来。

  不难看出。

  跟在一机部研究处时相比,现在的王建国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

  身上那股副厂长的威严,渐渐显了出来——

  走到哪里,工人都会笑着喊一声王厂长,他也会停下来,叮嘱两句生产上的注意事项。

  那模样。

  比在研究处当小组长时,可带派多了。

  ……

  ……